最近,香川照之開通了微博:
粉絲十分開心地用他影視劇中的表情包蓋樓:
大概他也沒料到自己能這麼受中國觀眾喜愛。
第三條還試探性地問:
想說,叔兒,咱大可以自信地把問號去掉。
香川照之跟中國的淵源很深,演過著名的失蹤影片《鬼子來了》。
所以不少朋友提到他都會下意識地來一句:大哥大嫂過年好,你是我的爺,我是你的兒。
他還在《拉貝日記》裡演過日本軍官,這部電影在日本遭禁。
因為這些鬼子形象,讓他狠遭了一波日本右翼的攻擊。
但他十分堅定地表了態:我們應該為南京大屠殺羞愧並致歉!
此外,在跟姜文合作之前,他還曾跟郭曉冬、李佳一起演過一部電影《暖》,改編自莫言的《白狗鞦韆架》,他在裡面飾演了一個啞巴。
這種角色容易兩不靠,要麼過於誇張,要麼過於木訥,可他演繹得自然又精準,也憑藉此角榮獲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在日本大熱的作品就多了:《半澤直樹》《99.9:刑事專業律師》《盜鑰匙的方法》《金色夢鄉》等等,不過都是配角。
好多年前我曾寫過一個段子:
他總跟堺雅人合作,演技明明吊打前者,可雅人叔總是一番,他戲份再吃重也是二番。
朋友給我回:我雅人叔是小生,你香川大爺明顯是個銅錘花臉。
雖然是個段子吧,但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
每次盤點醜帥屆的大勢演員總有他的身影。
很多人把他類比黃渤,倆人都演技精湛,可都不是典型的正男主長相。
但其實他遠沒有黃渤幸運。
黃渤初試水之作《上車,走吧》就是男主角,即便在《黑冰》裡遇冷跑了龍套,可回爐學習之後很快就遇到了讓他名聲大噪的《瘋狂的石頭》,後來雖然也接過一些七七八八的片子,可終憑《鬥牛》獲封影帝,此後好劇本可以任他挑了。
相比之下,香川照之的難處就多了些。
他是純粹憑藉醬油角色一點一點爬起來的。
而且身世讓人唏噓。
他這個姓氏是隨了母親香川阿都子的,為啥不隨父姓呢?因為父親早早就拋下他們娘倆尋找自己的初戀去了。
他的父親來頭不小,是歌舞伎名門「澤瀉屋」傳人三代目市川猿之助。(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高麗屋市川染五郎家,那個哪天我們細說)
歌舞伎是日本傳統的民族表演藝術,相當於我們的京劇吧。
起源於17世紀江戶初期,1600年發展為成熟的劇種,演員只有男性。
與能樂、狂言地位一致。
歌舞伎講究世襲制,說白了就是子承父業。
但能夠繼承的也必是歌舞伎家族裡出類拔萃的那個。
只有在血統斷絕的情況下,才會選擇侄子、女婿或者優秀的弟子來做繼承。
名字跟的幾代目,就是承襲了幾代的意思。
因為早早斷了關係,所以市川猿之助四代目是香川照之的堂兄弟,這個名字,終究沒給他承襲。(香川的父親就成為二代目市川猿翁)
香川照之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社會心理學系,我們都知道東大有多難考,可他還是選擇演員為一生的職業。
這時,他鼓起勇氣去見父親,可誰知迎接他的不是抱頭相認,而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
因為老爺子當時正準備新一輪演出,直接對著二十多年未見的兒子開罵:「演出前非常時期,不打招呼就過來,非常沒有做演員的常識,一點設身處地的體貼也沒有!」
末了還來了一句:「我與家庭訣別那一刻已獲重生,此刻的我與你沒有任何關係,你不是兒子,我也不是父親。」
可以說非常絕情了。
也不知道當時的香川照之是怎麼消化這些雷霆之言的。
若是換了個性格軟弱的,大概要寫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然後投水一死了之了。(日常黑太宰治)
話說回來,香川叔的母親也並不是個普通婦人,年輕時是前寶冢歌劇團雪組首席娘役。
美貌必須有的,驕傲總歸有的,怨恨更是不能少。
她總是教育香川照之:你一定要出人頭地,超過你父親,也超過父親後找的那位!
那位後媽當然也不是小咖,名叫藤間紫,本名河野綾子,是日本醫科大學前任校長河野勝斎氏的長女,12歲時拜六世藤間勘十郎為師學習日本舞。年輕時以美貌聞名,且有「天才少女」的美譽。當時與香川照之父親的不倫戀也是掀起一陣血雨腥風,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這樣的壓力下生活的香川照之,沒有成為一個陰鷙的人,實屬不易。
更大的煎熬來自事業,摸爬滾打了十年,他還是在演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日本文化中很強調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他一度懷疑是不是走錯了路,畢業就進公司的話,十年也該出人頭地了。
中間曾暴走過,後來冷靜下來想,還是愛演戲,於是又堅持了下來。
好在,他成功了。
雖然都是配角,可是演技開始備受肯定,狂攬各類配角獎項。
此時,他已經35歲了。
榮格說: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父愛的缺失,估計是香川一直想彌合的傷疤,他曾表示過,很想跟父親住在同一屋簷下,直接聽父親教誨。
終於,因為孫子出生,父親肯認回他,兩人這才破冰。
值得一提的是,香川照之的兒子很有天賦。
2012年,香川政明襲名市川糰子(五代目),與老爹一起正式出道(香川襲名九代目市川中車)。
基因這個東西,騙不了人。
在《父與子市川猿翁·香川照之》中,父親提到當年對兒子的冷言冷語,他是這樣解釋的:
「或生或死,我們都只有這一具身體,也由此我獨自一人走到了今天。照之他如果打定主意走演員這一條路,那麼不要把我當父親看,任何事情面前都必須保持獨立自尊的精神。我覺得我當時不過把最理所當然的話說給他聽了。」
作為一個成年人來看,這段話很有道理,甚至可以說給香川上了一堂生動嚴厲的演員的自我修養課,而且頗有莊子的意味,是大生死觀。
而且不得不說他這一生很灑脫,事業成就十分之高,與後來的妻子也很恩愛。
可是,作為一個父親,他還是失格了。
香川照之想要的愛與陪伴,一樣都沒有。
自己的缺憾,一般會加倍還給孩子。
香川照之對自己的兒子真的是很好。
雖然沒人給他當過爸爸,但他可以是個好爸爸。
這次微博裡還專門推了一下自己的崽,寵愛之情溢於言表。
他進入歌舞伎這個行當,據說也全都因為兒子。
香川政明很奇怪爸爸為啥不去演歌舞伎。
為了不給兒子留下遺憾,香川照之在46歲開始進入歌舞伎屆,從頭學起。
其中艱難可想而知,根本就是兩個表演體系啊。
而且歌舞伎這個行當,講究全職一心一意,基本5、6歲就登臺了,這麼大年紀進入這個行業,不止觀眾會質疑,同行也會排擠。
好在他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他還行,且作為特例被允許以雙名活動,即在影視圈用「香川照之」,在歌舞伎圈襲名「市川中車」。
第一次演出很成功。
而父親市川猿翁,以72歲高齡且中風的情況下陪同兒子的這一次共演,更像一場別樣的愛護。
我陪同你這一次,從此,你就要獨自踏上這修羅場了。
據說香川照之下臺先感謝大家,之後躲在車裡哭了。
寫到這兒耳邊響起的是我們那首《掌聲響起》:
孤獨站在這舞臺
聽到掌聲響起來
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
多少青春不在
多少情懷已更改
我還擁有你的愛
像是初次的舞臺
聽到第一聲喝彩
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
經過多少失敗
經過多少等待
告訴自己要忍耐
他從默默無聞的小龍套,走到聚光燈下,用了十數年。
從小小的人兒,走到父親身邊,用了四十年。
這背後,是執念,是無數關起門來獨自消化的夜晚和白天。
我很討厭正能量。
但你看他,真的是把負面努力掰正的典型。
李誕曾經說,我們中國人喜歡用過關的方式去過生活,總說考上大學就好了,結了婚就好了……但其實人生不是一關又一關,人生是一段又一段關係。
理清了這個,就不會覺得總是遺憾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