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頭牛》一個溫柔的西部故事

2020-10-12 七月清空

The bird a nest,the spider a web,man friendship.

——William Blake,proverbs of hell

西部文化是美國影視文化長盛不衰的課題。那是美國一個蠻荒無序,開疆拓土的黃金時代。野蠻,暴力,槍,馬,白人男性,對現代文明一無所知的印第安人,都構成了美國西部電影的主要元素。久而久之,似乎缺少了戴牛仔帽、配槍騎馬的白人男性,缺少了蠻荒、暴力與流血,就不能稱之為西部電影。

凱莉·雷查德的電影《first cow》顛覆了傳統西部電影的敘述方式,她為大家講述了一個溫柔的西部故事,愛與友誼成了西部文化的另一個核心。

電影開頭,鏡頭裡緩緩駛入一艘現代化的巨型輪船,暗示著這是21世紀的某一天。鏡頭一轉,一個年輕姑娘帶著一條狗,在一片荒林裡散步。狗挖掘出一個人頭骨,就在地表,姑娘順著人頭骨扒掘,兩具手拉手,並排躺著的屍骸出現在觀眾視野中。

這很像一對殉情的人。

1820年,美國西部仍是一片處女地,很多人流徙至此,想要碰碰運氣,賺一筆發財錢。廚師奧提斯·菲戈威茲受僱於一支毛皮捕獵者的隊伍,前往蠻荒西部淘金。他靦腆溫柔,捕獵技術差,大部分時間只能準備餅乾、菌類等食物,不能滿足團隊的肉食需求,不受隊伍成員喜歡,他們叫他庫奇(Cookie,餅乾)。

一天晚上,他在森林裡遇見了一個全身赤裸、飢腸轆轆的黃種人。黃種人向他求助,介紹自己是中國人,名叫路金,因為殺了人躲避追殺才逃亡至此。庫奇給他食物,並讓路金留宿自己的帳篷。

帳篷裡,路金背對著庫奇,躺好就睡了。庫奇為他加蓋了毛毯。這裡表現出二者的相互信任,西部片常常表現的則是人之間的猜忌。路金睡到陌生人的帳篷,敢於把後背留給陌生人且很快睡去,沒有防備,對庫奇充分信任。庫奇救助路金且為他蓋毯子的行為,都說明他是一位善良的人。第二天,路金不告而別,庫奇也被隊友拋棄。

不久後,兩人在一處各色人雜居的聚點相遇了。路金感謝庫奇,邀請他去自己的住所參觀。這裡有很重要的一組生活化的鏡頭。門和窗是兩個重要的道具,它們像畫框,天然給人畫面感,觀眾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屋外的路金,很努力的在劈柴。庫奇拿過掃帚,清掃了門口的落葉,將地毯揚了揚灰,去屋外摘了把野花插進瓶子裡。兩個人就像是居家過日子的夫妻,分工合作,頗為相宜。接下來導演用了另一組生活場景推進了兩人的關係與電影情節。庫奇摘藍莓,路金剝堅果,庫奇洗衣服,路金陪著閒坐聊天,兩人生活在了一起。

這是很溫馨的一段情節,溫馨裡又有一種顛覆。美國文化裡往往將黃種人視為弱勢群體,體格弱小,天然是被強大有力的白人男性欺凌碾壓或救助的對象。這組生活鏡頭裡,路金卻承擔了更男性化的工作,比如開槍殺人,劈柴生火,製作工具,甩手聊天的角色,庫奇則是摘花做飯洗衣服的那一個,這類工作往往由家庭婦女承擔。事實上,兩人都不是野蠻暴力的人,導演也沒有刻意去表現誰更強大誰更弱小,但這種細節積累下來,還是表現出了對刻板印象的顛覆,華人並非弱小愚笨的人。這種對於刻板印象的顛覆後半段情節更為明顯。

牛是一種很溫馴的動物,成為西部片的主角很新奇。在觀眾心目中,剽悍的馬才是西部片中常見的動物,比如《荒野大鏢客》,東木大爺戴著牛仔帽騎著馬揣著槍的形象,更符合人們對於西部的想像。牛在此處,不僅是為了發展電影的主線情節,更呼照了兩位主人公的形象——都是溫柔的人吶!尤其是庫奇,他與奶牛的對話,溫情脈脈,童心十足,那也是一種善與愛。盜牛奶做麵包生意更能體現路金的魄力。庫奇只是想用牛奶改善下夥食,路金則問清楚了做麵包的材料,鼓動庫奇盜牛奶,再鼓動庫奇售賣牛奶麵包,賺到了第一桶金。如果故事就此發展,兩人適可而止,或許兩人真的能實現紐約夢,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一開始看到二人合夥靠著盜來的牛奶,簡陋的材料做麵包生意,感覺略有點滑稽,這與傳統西部片「槍聲一響,黃金萬兩」的風光瀟灑的故事大相逕庭,又是一種顛覆,真實的西部世界就是這般物資匱乏、髒亂窘迫,大批的淘金流浪者苦苦掙扎,只為一杯水酒,一個奶油麵包而已,這才是蠻荒的意義所在。奶牛的到來,則是源於首領想要追逐歐洲的流行生活,他不想呆在這個蠻荒落後的地方,簡言之,太窮了,什麼都沒有。

黑夜逃亡時,路金跳進了河流中,庫奇不敢跳,在密林裡奔逃時滑落溝中,跌傷腦袋,暈了過去,一對印第安老夫婦救了他。清醒以後,庫奇決定回去找路金。二人在被首領僱兵抄家的屋門前相遇,相擁。庫奇說,我以為你走了,路金說,我也以為你走了。兩人的等待與尋覓是友誼最好的見證,相扶相持,不離不棄。他們決定離開此地。然而他倆不知的是,庫奇的頭摔傷嚴重,他的生命正在慢慢流逝。一個手持獵槍的男孩早已盯上庫奇,此刻正在尾隨他們。

最後二人死於荒林,接續了開頭,卻留下了更大的懸疑與思索空間。

很久以前,我的文藝學老師曾經播放過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讓大家寫讀後感。我寫到,電影中出現了《鐵達尼號》的海報,我覺得那是一種中西方愛情觀的對比。老師說,的確如此。張藝謀認為西方那種驚心動魄、悲慘壯烈的愛情故事並不符合中國傳統的愛情觀念,真實的中國愛情是什麼樣 子?就是招娣與駱長餘這種,平淡而溫馨的。

歷史書看多了,似乎任何時代都是大事件綴著大事件,轟轟烈烈,遍地是英雄,螻蟻一般的小人物不值得只文片墨。然而,每個大事件背後,都有千千萬萬個小人物,他們平凡的不起眼的生活,才是人最真實的命運,才是最真實的時代影像。

相關焦點

  • 《第一頭牛》凱莉萊卡特的西部故事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第一頭牛》裡有一個溫柔的瞬間,從高談闊論的男人們一下子轉場到兩個女人之間的親密竊聊。《米克的近路》海報如果說《米克的近路》是凱莉對傳統西部片的一次挑戰,《第一頭牛》則是對西部片的一次革新。廚師Cookie的溫柔內斂,將傳統西部拓荒片的基本元素扼殺得一乾二淨,與中國商人的組合也是絕無僅有的搭配。野蠻拓荒只是凱莉鏡頭裡的過客,夢想與友誼才是永恆的駐守。
  • 《第一頭牛》溫柔男子,蠻荒生活
    《第一頭牛》的開場就在提醒我們的處境:我們在21世紀——一個資本橫行,物慾橫流的時代。可電影真正的背景卻是19世紀20年代的俄勒岡——美洲西北部,土著印第安人的聚集區,一個野性和粗魯滋生的蠻荒之地。無數拓荒者途徑此處,腦袋裡裝的都是發財美夢。
  • 《第一頭牛》:西部世界,煙塵往事
    在最新長片《第一頭牛》中,美國女導演凱莉·萊卡特(Kelly Reichardt)把鏡頭對準了兩位形象、性格和身份迥然不同的男人——一個沉默內向的白人廚師,一位具有冒險精神的中國移民。兩人是萊卡特電影裡常見的主角,他們是沒有退路的過路人和流浪者,帶著最簡單的身世背景進入銀幕,踏上一段徵程,但富裕而美好的生活始終難以企及。
  • 《第一頭牛》:西部世界,煙塵往事
    2miao/文 在最新長片《第一頭牛》中,美國女導演凱莉·萊卡特(Kelly Reichardt)把鏡頭對準了兩位形象、性格和身份迥然不同的男人—— 一個沉默內向的白人廚師,一位具有冒險精神的中國移民。
  • 《第一頭牛》最是拒絕不了這種溫柔
    雖然只是一段發生在19世紀初的美國西部的一段拓荒,追求財富夢的故事,似乎像無數個往事一樣,無論中間過程如何婉轉動人,振奮人心,最後終不過是化作一聲嘆息,消逝於天地之間。但是,往事如煙,卻也可以直擊人心,電影打破了政治等的束縛,讓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可以不受太多東西的幹擾...
  • 《第一頭牛》溫柔潮溼的西部
    繼《米克的近路》之後,雷查德再次將故事的年代和背景放到了西部淘金時代,但與前作不同的是人物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廣袤荒涼的平原來到了陰暗潮溼的叢林,而人物性格也一反常態,不再是典型的西部硬朗,而是接近於我們常說的「南方人」性格,謹小慎微,頭腦精明,尤其是還加入了中國移民者這個角色,在觀感上註定與傳統淘金題材裡硬朗粗糧風相去甚遠。
  • 《第一頭牛》溫柔的故事
    故事改編自喬納森·雷蒙德的小說《半條命》,設定在1920s的俄勒岡,一個西方廚子Cookie來到荒蠻的西部碰運氣,遇到了同樣前來尋找機會的中國移民King Lu,兩人一見如故,並借著一頭奶牛合夥做起了生意。
  • 《第一頭牛》第一頭牛 美國新移民艱難求生的 故事
    《第一頭牛》,這是一部慢電影,展現了1800年俄勒岡州特有友誼的故事。《第一頭牛》有別於其他西部電影,對生活的刻畫趨向於細節,喜歡新靴子的Cookie做出來的餅乾深受歡迎,露宿荒野的淘金者排隊購買他們,希望能在艱苦的淘金生活中得到一絲絲甜蜜的慰藉。
  • 《第一頭牛》一個平靜的蠻荒故事
    觀看電影《第一頭牛》的過程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遊戲《荒野大鏢客》、2018年的電影《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以及那些發生在舊時美國西部的蠻荒故事。 但這部電影是有所不同的,它實在太過平靜,沒有暴力衝突,也沒有任何強烈的劇作矛盾和動作打鬥。
  • 我看了三遍:一個窮人要怎麼樣才能白手起家——[美國劇情電影]《第一頭牛 First Cow 》(2019)
    噓,告訴你一個秘密長得好看的人都關注了「電影欣賞」
  • 這部溫柔的反西部片的西部電影,也是近期的最愛
    雖然只是一段發生在19世紀初的美國西部的一段拓荒,追求財富夢的故事,似乎像無數個往事一樣,無論中間過程如何婉轉動人,振奮人心,最後終不過是化作一聲嘆息,消逝於天地之間。但是,往事如煙,卻也可以直擊人心,電影打破了政治等的束縛,讓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可以不受太多東西的幹擾...
  • 2020年7月電影測評——《第一頭牛》
    《第一頭牛》(First Cow)推薦指數:★★★★關鍵詞:西部 田園 友情4:3畫幅 作者 慢故事發生在1920年代的美國西部,一個中國人和一個西方廚子偶然相識在叢林裡,而後重逢,一拍即合,靠一頭奶牛做生意。
  • 拉片|隱藏在《第一頭牛》中的5個剪輯技巧!
    一部溫柔的西部電影,一段追夢拓荒的故事。萊卡特導演以她獨有的方式為兩個溫柔男子立傳。由凱莉·萊卡特拍攝的《第一頭牛》在美國時代雜誌和知名電影網站IndieWire公布的2020年度最佳片單中排名第一,並在2020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中獲得了金熊獎提名。
  • 《第一頭牛》Bird a nest, spider a web, man relationship.
    但第一頭牛的結尾,打破了這些對於一個好結尾定義的條條框框。就這樣,僅僅兩個男人躺在那裡,黑屏,影片結束。就是這麼簡單。它給予我的情感衝擊力,遠大於任何一個驚天反轉。Cookie和King Lu性格搭調,便一起過上了日子,日子過下去總是需要一些收入,兩個見過世面的「城裡人」當然知道牛奶的美味,在一次外出的時候,Cookie看到那「第一頭牛」缺乏看管,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想法。
  • 《第一頭牛》瑣碎而有趣的溫暖
    《第一頭牛》 First Cow (2019),導演: 凱莉·雷查德,編劇: 喬納森·雷蒙德 / 凱莉·雷查德,主演: 約翰·馬加羅 / 奧賴恩·李 ;看這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之前讀了簡介,有點擔心有兩個男人搞玻璃的情節,結果完全沒有,這就太好了,特別討厭近年那些動不動就用同志、拉拉情節吸引眼球的電影,好像很時髦,甚至很光榮似的,其實特別嘔。
  • 《第一頭牛》導演凱莉·萊卡特專訪
    這次直接改編了他的一部小說的《第一頭牛》的劇本是如何誕生的呢?萊卡特:說到這兒正好,這幾個月來我和喬納森在做一個新的項目。他住得離我很近,我們可以時常交流。和他的每一次合作都不盡相同。我讀的他的第一本書是《半條命》,《第一頭牛》的故事就是由這本小說改編而來。然而,一上來可能會覺得為電影選擇的這個題目會有些奇怪:《半條命》中沒有奶牛。
  • 《第一頭牛》雷查德的速度
    有劇透在凱莉·雷查德重返美國西進運動史的新作《第一頭牛》中,資本主義與美國夢的萌芽在幾塊金黃色的奶油餅乾中驟然升起,也快速地在樹幹的斷裂和幾聲槍響之間消失殆盡。語氣溫柔的Cookie(約翰·馬加羅,在雷查德好友託德·海因斯的《卡羅爾》中,他扮演魯妮·瑪拉靦腆的攝影師朋友,可能是那部電影中唯一一個不「大男子主義」的男性角色)並不是一個典型的遠徵者形象,作為廚師跟隨皮草獵人來到西部的他沒有那麼「男性化」,不好衝突的他甚至在全片中都沒有持有過任何武器。他能生存下來是因為他的廚藝——一種建立關係與愛的象徵,而不是暴力。
  • 《第一頭牛》田園牧歌洗刷淘金印象
    》也不例外——在簡短的現代序幕之後,鏡頭將觀眾推回十九世紀初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荒山野林之中我們見證了白人Cookie和中國移民King-Lu的意外邂逅,一個是受僱於獵取動物毛皮的組織的廚子,被差遣和孤立,一個是躲避著俄羅斯人追殺而衣不蔽體的淘金者,忍受著流亡與飢餓。
  • 今年口碑最好的新片,是一個溫柔的荒蠻故事
    自柏林電影節亮相併一無斬獲後,凱莉·雷查德的新片《第一頭牛》在7月初正式上線,並且成為了今年目前為止口碑最好的電影之一。電影的故事改編自喬納森·雷蒙德的小說《半條命》,設定在1820s的俄勒岡。甜點廚師Cookie來到荒蠻的西部「碰運氣」,陰差陽錯地遇到了同樣前來尋找機會的中國移民King Lu。
  • 《第一頭牛》:慢弓長吟
    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提名的《第一頭牛》近期上映。作為一部描述美國西部歷史的影片,它在女導演凱利·萊卡特手中一反傳統,沉靜細膩,平實又憂傷,如一把好弓拉出了緩慢又飽滿的長吟。1820年的美國俄勒岡州,自然的資源一夜之間被打開,攜帶欲望的人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