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母親住院 五旬醫生毅然堅守戰疫一線

2021-01-18 荊楚網


2月17日,是鄂州市中心醫院腎內科主任、隔離病區內六科負責人高國勝連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第25天。這一天,也是他充滿遺憾和悲痛的日子。凌晨3點,77歲的父親因患急性化膿性膽管炎,並發膿毒血症、重症肺炎,憾然離世;下午,母親又因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在醫院隔離治療。

「父親已經走了,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只能做好當下的工作。」那天,高國勝抑制住悲痛,照常參加病區治療工作,執意要與疫情奮戰到底。

衝鋒在前,他將大愛全部給了病人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3點半,接到緊急通知的高國勝帶著各科室抽調的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將內科樓6樓的病人全部轉移,5點鐘,完成新冠肺炎內六科隔離病區組建工作。

外科、內科、中醫科,不同科室的醫生、護士站在了一起,醫療救治團隊到位。內六科連夜收治病人,病房2小時內就飽和了。一直忙到25日凌晨2點多,才把病人逐一安頓好,根據病情程度確定救治方案。

萬事開頭難,要適應的東西太多。在臨床一線工作了28年,年過五旬的高國勝處理過不少危重、疑難病例,但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做治療,他沒有經驗。面對各項工作,他從來都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醫院將這麼重要的工作交給他,他必須對惶惑不安的病人負責,對整個團隊負責。給醫生排班分工、熟悉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除夕夜,他幾乎一夜未眠。

「人手不足、防護物資有限,剛開始是每天3班倒,2月1日貴州省黔南州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羅普榮進駐病區以後,改成每天4班倒。」內六科負責收治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病例,每天病床都是滿負荷運轉,高國勝身體力行,查房、治療、採集咽拭子,從來不含糊。

每天早上8點,高國勝會準時和羅普榮一起,帶著一線值班醫生認真巡視病房,了解30多個患者的症狀、各項生命體徵、精神狀態以及飲食狀況。在此過程中還要逐一耐心對他們做病情講解,對於精神緊張的病人行精神撫慰和鼓勵;接著逐一查看每一個病人的化驗結果和胸部CT等影像資料,然後根據病情擬訂新病人的治療方案和調整好病人的治療方案。

系列工作忙完,往往都是中午12點過,脫下防護服,匆忙扒過午飯,短暫休息一下,又準備開始下午的工作。

因工作需要,高國勝除了面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斷外,還要參加醫院裡的各種會議和病例討論活動,處理腎內科各種會診及其它工作。每天都是超負荷運轉,常常工作到半夜;除此之外,夜間碰到重病人和搶救病人,還要隨時到科裡參加搶救。

痛失至親,他將悲痛全部放在心底

從1月24日除夕中午走出家門,一直到2月16日上午接到父親的電話,高國勝沒有回過一次家。

年近8旬的父母和智力障礙的妹妹生活在一起,平時很少出門。直到父親在電話中說「難受」,高國勝都沒有想過那是最後一面。父親患有膽管炎,幾年前因意外跌倒做過一次手術,身體不是太好。1月25日打電話回家時,母親說父親感覺膽囊不太舒服,在吃消炎藥。後來,再問起時,父親總是簡單回復「還好」,為了不給他增加壓力,家人只報喜不報憂。

「現在回想起來,每次接電話,父親的聲調一直不高,應該是拖了很久。可我,竟沒有在意……」回憶往事,高國勝不勝唏噓。

2月16日上午,接到父親的電話,高國勝請假趕回家,才知道父親病情危重,立馬送到醫院來搶救,但已經無力回天。從16日11點,直到17日凌晨3點,父親一直在ICU裡急救,沒有清醒過,也沒有給兒子留下隻字片語。

「凌晨5點,殯儀館就把父親接走了。特殊時期,也沒有條件給他辦葬禮。對去世的人,我什麼也做不了,但病房裡的病人,還需要我。」2月17日8點,高國勝準時出現在內六科。父親剛剛去世,他還來不及從傷痛中走出來,甚至來不及傷痛,又披上戰袍走上戰場。

也許是心有所感,父親一走,母親就一直覺得胸悶,接到醫院一檢查,發現肺部有病灶,疑似感染新冠肺炎。智力障礙的妹妹沒有症狀,又無人看護,被母親帶到醫院一起隔離觀察。

2月19日,一位80歲的確診患者從內六科治癒出院。臨行,老人向內六科醫護團隊一再致謝,感謝高國勝醫生10多天來一直鼓勵、幫助自己樹立信心。

看著與父親同齡的老人感激而去,高國勝悲從中來,如果自己能再細心一些,早點讓父親到醫院接受治療,或許,他不會走得這樣匆忙吧?

「已治癒出院22人,科室現有患者29人。」2月20日晚,高國勝對內六科前期治療情況進行統計,他告訴自己,防疫形勢還很嚴峻,自己還不能丟下病人不管。而此時,他的母親帶著智力障礙的妹妹還在接受隔離治療。

「每次母親問起,我就說父親在ICU插管治療,昏迷未醒。」父親去世的消息,他一直沒有告訴母親,他希望母親能安心養病,早日恢復健康。

「既然接了這個任務,就會盡全力完成!我會盡最大努力救治病人,不讓痛失親人的遺憾在別人身上重演。」他說,防疫就是戰鬥,自己是醫生,必須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這不是抉擇,是醫務工作者的天職。

相關焦點

  • 最美戰「疫」人|堅守一線忙碌時,他接到父親去世的電話
    1月28日,正堅守抗疫一線忙碌時,陳勝海卻接到了父親去世的電話。辦理完父親喪事後,陳勝海又立即投身一線忙碌。1月27日,隨著抗擊疫情的形勢日趨嚴峻,陳勝海在接到取消休假的通知後,雖然知道父親病情嚴重,但他毅然回到單位投入到工作中。1月28日上午,正在工作中的陳勝海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
  • 堅守深圳抗疫一線的「候鳥」醫生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深圳抗疫一線,有一群特殊的「候鳥」醫生,他們放下自己在香港的家,選擇逆行而上,在深圳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就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港籍醫生團隊。他們是香港人,也是深圳人,為了守衛深圳的抗疫防線,無私付出。
  • 《中國醫生戰疫版》不平凡的時期,平凡人的堅守
    看完了《中國醫生的》戰疫版第一集,震撼和感動的心境又回來了。相較於疫情初期的恐慌,現在再看這個紀錄片,觸動最大的莫過於在不平凡的時期,能夠擁有這樣一群平凡人的堅守。疫情之初,醫護人員沒有退縮,爭分奪秒地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他們其中很多人都沒有了回家的概念,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副院長餘開煥已經有50天沒有回家,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陳曉蓓回憶起疫情期間與母親隔著鐵柵欄的握手潸然淚下,年近60歲的發熱門診的楊主任做了心臟的支架還堅持著「守好這個地方」……這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用他們的專業和無畏註解了
  • 【抗疫故事】親人去世,他強忍悲痛堅守一線
    【抗疫故事】親人去世,他強忍悲痛堅守一線 2021-01-13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母親去世,萬全63歲護林員喪事從簡 堅守防疫一線
    老母親去世,萬全63歲護林員喪事從簡 堅守防疫一線 2020-02-20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親去世3天後,55歲的他也倒在了抗疫一線
    原標題:母親去世3天後,55歲的他也倒在了抗疫一線2021年1月11日深夜河北石家莊石煤機公司職工醫院院長、黨支部書記躍進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獻忠因過度勞累,不幸去世「國家有難,我們必須無條件付出」這是李獻忠生命最後幾天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話
  • 最美的愛情是與你一起堅守——福建電信五對夫妻員工戰疫特寫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廣大員工始終堅守在崗位,奮戰在戰疫一線,他們是「最美逆行者」。在他們之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戰疫夫妻檔。當疫情防控遇上情人節,會發生什麼感人的故事呢?
  • 戰「疫」育人先鋒 | 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季宏志舍小家為大家,堅守...
    疫情就是命令,而此時母親正因病昏迷在床,在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威脅時,季宏志毅然選擇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在援助湖北期間,母親不幸去世。沒能見母親最後一面,在他心裡留下了終生遺憾。但使命在肩,職責在身,季宏志相信母親能夠理解,也會支持他這麼做,當抗擊新冠肺炎徹底勝利的捷報傳來,就是他對母親最好的告慰。
  • 父親除夕去世,三天後他重返戰「疫」一線:忙起來就顧不上傷心了
    2月3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存龍表示,父親突然去世他不是不傷心,而是因為現在疫情防控正是關鍵時期,其他同事都在一線戰鬥他不想當逃兵,而自己「忙起來就顧不上傷心了」!父親去世剛處理完喪事 就立即重返戰疫一線王存龍是鄭州市金水區鳳凰臺街道辦事處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區工作人員,平日裡,在不少人看來,他也在做著平平常常的事情,但曾在部隊中歷練多年的他在工作上做任何事卻都很是認真負責。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疫情爆發後,社區成為了另一個不見硝煙的主戰場。
  • 我們在一起,堅守「戰疫」一線
    在疫情來臨之前,他們或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個負責任的父親,一個孝順的女兒,而面對這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堅守在了工作崗位上,守住關卡,做好服務,沒有辜負國家和黨的囑託。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在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在防控工作開展初期,她就主動請纓替懷孕同事頂崗,忍痛將孩子們交給丈夫及父母照顧。徐珏鈺跑遍紹興各區各藥店,及主動聯繫防疫部門、委託在醫藥公司的親戚朋友等方式採購口罩、消毒藥水、酒精等各類防疫用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浙東區域光口罩就採購了近45000隻。
  • 戰疫「警」色丨無所畏懼,我們毅然向前
    戰疫「警」色丨無所畏懼,我們毅然向前 2020-02-28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光影記錄】武川縣法院:黨旗在一線飄揚
    【戰疫·光影記錄】武川縣法院:黨旗在一線飄揚 2020-03-23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親去世,一封信鼓舞這位醫生擦乾眼淚繼續抗擊疫情
    融媒體記者:文秀通訊員:張瑋 楊盛力 劉紅利這是一首腫瘤患者家屬寫給金敏醫生的小詩。金敏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醫生,自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工作在感染科隔離病房。這首詩飽含了患者的感激與關心,也是金敏醫生這段時間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父親病逝,女兒的最大遺憾金敏原本計劃今年回十堰老家過年。身為腫瘤科醫生的她,家中同樣有一位癌症晚期的老父親。她和父親感情深厚,想著今年一定要回家探望。然而疫情的突然爆發一下子打亂了她的計劃。作為醫務人員,她必須隨時待命奔赴抗疫一線。可作為腫瘤科專家,她又深知腫瘤晚期進展迅速,隨時都有可能不測。
  • 紀錄片《中國醫生戰疫版》 致敬平凡中的英雄
    網易娛樂5月7日報導 歲末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危難之際,「逆行湖北,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們不問生死不計報酬,以英雄的品格奔赴戰疫一線,以凡人的身軀扛起生死一戰。
  • 《中國醫生》戰疫版豆瓣開分9.7 攝影師深入武漢一線造就紀錄片神話
    由愛奇藝、樂正傳媒和健康報社聯合出品,樂正傳媒拍攝的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戰疫版正在愛奇藝熱播,一經上線就牽動了眾多關心疫情網友的心。同時也在豆瓣開出紀錄片史上最高紀錄9.7分。該紀錄片主要立足於戰疫第一現場,聚焦醫護人員,通過對他們的紀實跟蹤拍攝,真實記錄中國醫護人員堅守崗位、日夜奮戰的行動實踐和不怕犧牲、勇挑重擔的責任擔當。
  • 【「疫」線傳真】警察之家全員堅守戰疫一線!這樣感人的前行讓我們...
    【「疫」線傳真】警察之家全員堅守戰疫一線!這樣感人的前行讓我們倍感溫暖!衝鋒在前 阻擊疫情防控馬虎林,濱河派出所民警,面對疫情,他沒有猶豫,主動請纓,奔赴一線。
  • 父親去世家人不敢相告,95後雲南女護士痛哭了一夜,決定……
    2月28日中午,已經知道父親去世消息10多個小時後,痛哭了一夜之後,美嬌內心做了些稍許的平復,悲傷依然裹挾著悲傷。」劉雲川收到這個微信時,美嬌的堅強,讓她偽裝著的堅強也崩潰,再次忍不住淚水譁地流了下來。帶著悲傷「篤定」的勇氣走進病房 美嬌還只是95後,一個25歲的女孩,在父親母親和姐姐那裡,她還是個孩子。爸爸走前她最後一次回家是1月19號。
  • 戰疫深圳人|衝在防控一線的他們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2日訊 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展開防控阻擊戰之際,深圳新聞網推出「戰疫深圳人」欄目,通過記者跟拍的形式,把鏡頭和筆頭對準疫情防控一線,用圖文視頻結合的形式記錄不同職業、不同崗位的深圳人在阻擊疫情上的堅守和擔當。
  • 《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11.3上線 嚴屹寬李晟主演
    作為後疫情時期上映的抗疫題材電影,《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將給予觀眾最扣人心弦的溫情,其定檔可謂是眾望所歸。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爆發,1500萬武漢人為了保護了中國13億人的平安而封城,身處疫情中心的武漢醫生們在第一批馳援醫護人員到來之前,堅守在抗疫最前線,白衣執甲,用自己的信心與毅力守住了武漢這座城。疫情歷經大半年,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創造著前所未有的「中國奇蹟」。《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從立項到拍攝製作完成直至上映,僅耗時四個月,最終呈現出的優質效果彰顯「中國速度」。
  • 這位二胎醫生媽媽「狠心拋下」哺乳期兒子,堅守防疫一線
    十幾年來,她堅守崗位,兢兢業業,積累了豐富的防疫經驗,為防疫醫務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僅僅是因為作為一名醫生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因為她知道當自己加入醫生隊伍的那一刻起,就成為了集體不可或缺的力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幸福生活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