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橘子
自10月9日起,每周五中午12點,《火星情報局5》正式播出。
迄今已播出前兩集,豆瓣評分7.5,與第一、二季評分相近。不少新粉喊道「全程爆笑,笑到臉都要抽筋了。」而老粉說「終於有前兩季的味道了,比垮掉的第四季強不少。」
可以說,火星IP的回歸,開局成績尚可。
在快速迭代的綜藝市場,《火星情報局》何以走到第五季?
就如節目總導演胡明所說:「IP和人一樣,它有高光時刻,也有低谷時期。每次延伸不一定都保持高光,但沉寂卻是為了更好的蓄勢待發。」
《火星情報局》即是經歷了這一起起落落。
第一季誕生於2016年,在當時,網絡埠還只是電視埠的附屬品,「先臺後網」是普適的編排策略。
作為首檔用綜藝手法檢驗全民新奇發現的網絡涵綜,《火星情報局》依託優酷土豆的大數據,選取極易觸發網友共鳴的話題作為明星特工們的提案,向汪涵出任的局長匯報,由他給出建設性提議。
多元價值觀的探討、搞笑大膽的特工、趣味十足的剪輯、頗具網感的花字,搭配「火星」、「局」的情境設置,從內容到形式充分彰顯網生綜藝的特質,堪稱是網綜界的鼻祖。
第一季激活了項目IP的潛能,招商總額1.5億元破行業紀錄,累計播放量9億,微博話題閱讀超14億,並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網生內容榜-網絡節目榜top10」。
同年隔個季度便推出了第二季,也榮獲「微博電視影響力盛典」中「年度優秀網絡綜藝」獎。
然而,2018年網綜選秀節目崛起,脫口秀一個小體量的節目稍顯乏力。導演團隊們對第四季進行了大改版。
增加的「解決問題」環節,是集奇葩道具、尷尬表演大賞。
解決獨居女性的安全問題,是塗上「功夫口紅」化身李小龍,是穿上「戰熊浴袍」就刀槍不入……
毫無說服力的道具,徒留下局內人的自嗨。特工們演得費勁,觀眾看得尷尬。最終評分跌至4.1,收官後停播一年。
如今,IP是如何再次煥發生命力的呢?
引入生存季,釋放藝人超強藝能
以往脫口秀節目在電視臺播出,是周播節目。移植到網際網路後,變成了季播的形態,在操作上沒有大型選秀節目依靠淘汰變化來得討巧。
新一季的《火星情報局》融入了競爭的賽制,打出前4季都沒有的「火星特工的生存季」概念。
「如果說《奇葩說》是槓精人設,《吐槽大會》是毒舌的人設,那《火星情報局》就是逗B人設,節目內容及衍生IP開發皆會圍繞著』綜藝咖』夯實。」總導演胡明說道。
每期節目都會有一位重量級的副局長帶著三位新的特工,最終由三百名觀眾決定留下表現最佳的新特工。新特工形成固定班底後,後期會有綜藝咖來踢館。
一方面新嘉賓能為節目帶來新鮮感和刺激性,另一方面,新晉特工和元老特工齊聚釋放藝能,疊加舞臺笑料。
第一期伊能靜帶著黃聖依、秦牛正威、張馨予登場,藝人們釋放超強藝能,貢獻不間斷的笑點和亮點。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的名場面cue起表情管理,伊能靜和黃聖依的「塑料姐妹情」引起觀眾吃瓜看戲。
劉維現場教學女團舞的「呼吸感「,楊迪和薛之謙模仿年輕藝人的幼稚打招呼,汪涵和男特工們齊跳鋼管舞、秦牛正威金句灌輸。
舞臺上的嘉賓們能歌善舞,能言善辯,發揮出各自特色藝能。
第二期迎來金星帶著GAI(周延)、肖驍、龐博。金星憑藉犀利而中肯的點評為節目引爆話題和熱度。
秦牛正威唱完她的rap後,導師GAI不偏不倚地說說唱沒有明確的標準,就是要打開嘴巴大膽地表達自己。最後帶出「能不rap就不rap」。
金星直接懟「她剛才說唱的尷尬和angelababy演戲一樣尷尬」,引發現場一片混亂。
她真誠地解釋道:「和人沒關係,不會演戲就不會演戲啊,行業有標準。中國盛產明星,叫明星的一筐一筐地,但叫女演員的沒幾個。「
被評為「綜藝混子」的劉維,金星委婉地讚譽他「什麼都不到80分,唱歌75分、跳舞75分、講故事75分,但是在歐洲在北美,這樣的藝人是最有價值的。」
《奇葩說》裡的金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地拔高論題立意,與節目、受眾的氣質不符。
而在《火星情報局》嬉笑怒罵、萬物皆不正經的氛圍中,她的直言不諱更能爆出更多猛料和多元的價值觀,衝破單一甚至偏執的審美判斷。
兼具娛樂性和人文性的議題
脫口秀節目的實質是在特定場域裡講故事,以人文關懷激發大眾共鳴後,進行精神啟迪。
《火星情報局》裡特工的提案從日常生活到文化理念,均與群眾息息相關。
第一期裡的三個提案:「表情管理是地球人急需提升的技能」、「再成熟的男生都是幼稚鬼」、「每個地球人在工作中都有一個最害怕的人」。
內容涉及的是人與自我、戀人、工作間的關係。
首先由明星將自己的私域故事與情感公之於眾,吊起觀眾的興趣,再結合唱歌、跳舞、表演等具有畫面性、趣味性的形式加以展示,迸發出喜劇的娛樂效果。
搏軍一笑過後,有意提升議題的人文屬性與社會意義。其中,局長汪涵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表情管理」提升到「深層次是自我情緒的控制」的高度,「再成熟的男生都是幼稚鬼」落腳到和諧融洽的兩性關係,「工作中最害怕的人」提倡虛幻若谷的狀態。
第二期的提案分別是 「有些場子怎麼熱也熱不起來」、「地球上最難推銷的是自己」、「地球人總有一次沒有見過世面的經歷」。
明星推銷自己會有何難處呢?劉維分享自己發專輯的經歷。娛樂圈眾多好友幫忙推廣,實際銷量只有1萬多張。儘管佔據人和,終不見得好的結果。「但得堅持努力,才會有機會。「
肖驍趣味分析楊迪的走紅之路,又是@明星蹭眼熟,又是推銷自己。楊迪直言「一個藝人不想紅就是不敬業。」 常人需愛崗敬業,藝人同樣如此。
而汪涵以自身故事為例,鼓勵大家跳出自身行業,把眼光放到更遠的地方,把每一分鐘當作是世面去見它,人生註定將變得更加豐富。
娛樂屬性之餘,是多元價值觀的傳遞與包容。
綜合前兩期,節目的優勢與問題明顯。
優勢是搞笑、有梗的嘉賓能為節目添彩不少。例如擁有神級臨場反應的楊迪,金句不斷的金星。
但問題也同樣出現在嘉賓身上,藝能感不足的嘉賓會影響提案的質感、節奏的把控。
第一期姐姐在探討表情管理時的篇幅過多,男特工們的表演也有點尷尬。不夠利落的節奏致使觀眾脫離,感到節目「水」和「自娛自樂」。
第二期裡的龐博,雖在隔壁《脫口秀》裡收割一波熱度,但在《火星》裡的表現整段垮掉。包括常駐田源,宛如透明的存在。
導演曾透露有很多明星爭著上《火星》,這值得團隊們警惕。
無論藝人多麼大咖,皆要圍繞著是否能「有趣地講抓馬故事」的創作中心,意旨在引起觀眾的興趣與共鳴,否則又會落入自嗨的俗套當中。
目前秦牛正威、GAI被選為新特工留在了節目,後期每集會繼續出現。就他們出現的當期,表現是相較精彩的,但難保後續的表現是否真的能匹配上「綜藝咖」的稱號,以及與其他藝人的碰撞,也有待觀察。
節目既然已有遴選「綜藝咖」之意,接下來落實藝人和舞臺便是重中之重了。
你看節目了嗎?評價如何?
歡迎參與評分~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Ifeng電影。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