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是牙醫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操作,也是牙醫的基本功。智齒要拔,齲壞嚴重無法修復的要拔,正畸需要時要拔,甚至極個別種植也需要拔牙...
但是,這分分鐘的拔牙,也是一種對技術和判斷力的考驗。萬一拔錯了,那就是極其嚴重的問題。患者扎心,醫生也扎心。
在這裡,小編總結了近幾年拔錯牙的幾個案例。希望作為牙醫,我們應當汲取教訓,不犯這種嚴重的錯誤。
1、口腔診所做正畸,客人投訴醫生拔錯牙
據《以案釋法》欄目報導,最近,在昆明工作的小李向欄目求助,說自己在一家口腔診所矯牙,在拔牙過程中,牙被醫生拔錯了。
小李說自己當時通過社交軟體廣告找到了這家位於東風東路的雅度口腔。諮詢幾次後,6月份確定了矯牙方案。小李當時花了11800元錢矯正的時候,醫生給他介紹過需要對稱拔牙,兩同期接在一起,他就問醫生對稱拔牙是拔哪顆?醫生說先拔壞的牙齒,並表示可以拔4號牙和5號牙,其實就是兩顆相鄰的牙齒。
小李說,由於自己的5號牙本來就是壞牙,所以和醫生說好,拔牙時就拔已經壞了的5號牙。7月2號,醫生說可以拔牙了。
拔完以後半個小時小李把棉球吐了發現醫生拔錯了牙,5號牙還在。
小李找了醫生溝通,但是溝通的並不順利。後來小李找了節目求助。
最後在衛生監督部門的調解下,小李與口腔診所達成了一致意見,目前診所已經對小李進行了賠償。(來源:澎湃新聞)
2、多次非法行醫,拔錯牙牽出「案中案」
近日,內黃縣衛生計生監督所成功向公安部門移交一起非法行醫案件,該案件是一起看似醫療糾紛舉報事件,牽出一起被判過刑再次非法行醫的典型案件,這是自「藍盾護航」專項行動以來,該所向公安部門成功移送的第一起非法行醫案件。
2020年6月27日,內黃縣衛生計生監督所接到群眾舉報:
稱其在內黃縣井店鎮李某在家中拔牙時候,上牙疼被李某錯把下牙拔掉,內黃縣衛生計生監督所及時組織監督人員趕赴現場,現場查獲李某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個人未取得《醫師資格證》等有效行醫資質,隱蔽在家從事牙科診療執業活動,現場查獲牙床、藥品等物品,在大量事實面前,李某承認自己無證行醫行為。
經查,當事人李某在2012年因非法行醫被內黃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
這次李某仍不思悔改,近期又繼續開始在家非法開展診療活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應認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李某再次已涉嫌構成「非法行醫罪」,因此,內黃縣衛生計生監督所按照規定將案件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目前,內黃縣公安局對李某某涉嫌非法行醫罪立案偵查。(來源:交通大小事)
3、退役老軍人牙疼就醫被拔錯牙
6月24日,在海島工作的退役軍人劉明(化名)因左後牙歪斜,前往我區某口腔醫院就診拔牙,當值醫生在局麻下行拔牙術。術後劉明發現歪斜的牙齒沒被拔除,而被拔除的卻是歪斜牙的鄰牙,雙方當事人因此發生醫患糾紛。
雙方於當日協商未果, 7月13日,劉明再次乘船到本島與該醫院協商解決方案,但雙方依舊未達成合意,劉明決定前往區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尋求幫助「找個說法」。
經中心綜合受理,了解到劉明系退役軍人,遂指派醫患糾紛窗口和退役軍人窗口聯合接待,並當即聯繫涉事醫院了解相關案情。
最後,雙方當事人在中心醫患糾紛調委會主持下展開調解,中心正在籌備的區退役軍人矛盾糾紛調委會調解員參與調解。經調解,雙方於當日便達成調解協議,至此,該起涉軍醫患糾紛得到及時高效解決。(來源:普陀平安)
4、女子花三萬矯正拔智齒,回家發現拔錯牙
樊女士到武漢第一口腔醫院,花三萬元矯正牙齒,醫生建議將一顆多餘的智齒拔掉,然後再進行牙齒矯正。樊女士接受了醫生的建議,拔牙回家後她卻發現有點不對勁:智齒沒掉,旁邊的好牙沒了。
原本是準備拔掉多餘的牙齒,但醫生卻意外拔掉了一顆好牙,這讓樊女士痛心不已。
記者陪同樊女士找到了武漢第一口腔醫院,院方醫務部門對於錯拔樊女士好牙的投訴並不否認,並表示已對醫生進行了批評。儘管醫院認錯,但對於如何賠償樊女士的問題,雙方卻存在分歧。樊女士認為醫院應該通過後期治療,恢復自己正常的口腔功能。另外賠償3萬元。但對此,醫院卻並不認同。
目前,醫院與樊女士仍在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來源:湖北經視)
5、醫生拔錯了牙,18歲的姑娘很痛心
2019年7月,永嘉姑娘小胡為了能戴牙套,她就到永嘉縣中醫院準備撥掉智齒,結果誰想到發生了意外情況,本來要拔的是智齒,沒想到醫生將第七顆磨牙當成了智齒拔掉了。
後續情況在進一步協商中。
看了這些拔錯牙的事情,在此提示我們牙醫朋友們,在診斷時,細心再細心。一定要和患者核對信息,避免診療錯誤。
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