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網紅可以大致分為四大類:美妝、時尚、美食、生活。
但能叫得出名的普法博主是少之又少。
羅翔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情況。
在沒上B站之前,羅翔就已經小有名氣,畢業於北京大學,在中國政法大學教書,人稱「刑法學小王子」。
羅翔的課,也是一座難求,得大早上五點起來佔座才能搶到位置。
去年3月成了B站第二個粉絲過千萬的up主。
羅老師之所以這麼火,因為他在講課視頻裡,網友們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我看小黃書會被處罰嗎?
我用望遠鏡看女生宿舍構成犯罪嗎?
張三的狗咬我,我把狗咬死了,屬於正當防衛嗎?
冥幣嫖娼,定什麼罪?
三人性侵,輪到張三發現是同學遂放棄,還構成性侵嗎…
而真正讓羅翔一炮而紅的視頻,是被很多人熟知的——「糞坑案」。本來是一個普通的微博,但恰巧那天是全國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因此羅翔的微博,就被解讀成了陰陽怪氣的「嘲諷」,迅速被罵上了熱搜。
沒想到一條讀書筆記被解讀成這樣,羅翔立即在微博道歉,表示自己並沒有注意到當天的新聞。
結果卻被罵的更慘:
羅翔一個天天要看新聞找話題來寫問答的人,怎麼會不知道熱點新聞?
退網後不久,人民日報發文誇讚他:「理性而不失溫度,感性而不失高度。」央視也邀他專訪。2020跨年夜,羅翔還接受李誕邀請參加脫口秀,憑藉一句「畢竟脫口秀也不是法外之地」引爆全場,講得比脫口秀演員還精彩。
之後上《十三邀》,再次登上熱搜。
有網友評論:羅翔把這節目帶到了新的高度,直接、真誠,太精彩了,好像給思想洗了澡。羅翔有三大招牌:迷之微笑,嘟嘟嘴 ,「弗蘭」口音,比如「張三有個兒子」,在他嘴裡就是:「張三有個阿子」,自帶搞笑基因。而且一般人對於法律尤其是刑法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專業」、「枯燥」。到處都在流傳著張三和TA為所欲為的故事。
2、夠獵奇:比爽文還帶感
在羅翔的爆火視頻中,視頻標題不是沙雕,就是驚世駭俗。
封面中突出了暴力、刑事、犯罪、坐牢、狗咬人等關鍵詞,很吸引吃瓜群眾的眼球:
羅翔教授在課堂中提到:
死刑前想整點特殊服務享受享受,會被滿足嗎?
我去捉姦,姦夫跳窗墜樓,我構成犯罪嗎?
點開視頻,各種充滿神轉折的故事。
比如羅翔老師著名的「我強J我自己」一案中,甲僱了一個大哥強J自己的舍友乙。
幾秒後神轉折旋即出現:大哥認錯人,結果強J了甲。
「如果甲去公安機關報案,這叫自首。」大哥和甲都犯了強姦罪。
故事足夠獵奇,讓許多非法學專業的門外漢都開始愛上一個個刑法案例。
3、接地氣:擊中大眾情緒
羅翔講課過程中從不端著架子,非常接地氣。
比如,深圳一個主任,雖然30多歲很年輕,但貪汙能力很強,三年貪汙2.3億!
生活也很奢靡,光二奶就包了8個!
其中八奶小青,和主任只好了一年,就已經拿了2000多萬。
羅翔真誠地發問:這種賺錢速度,大家想不想當他的二奶?我都想!
看看,這也是群眾的呼聲。
別看現在的羅翔線上線下侃侃而談,小時候的他卻是一個內向膽怯的孩子,說話還有點結巴。
後來到北京讀大學,因為帶有濃重的口音,同學說他講話沒人聽得懂,也沒學生沒人選他的課。
但如今視頻裡的羅翔,機智幽默,被很多網友奉為:正道之光。現行的法律默認小朋友天性純良,你是小孩的時候,你覺得你天性純良嗎?我呸!如果一個玩笑,你不會說給你媽媽和你女兒聽,那你其實也不應該說給你的女同事和女同學聽。比如前段時間的張玉環案:「過了26年了,之前的刑訊逼供還能追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