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友:消費者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新冠的風險非常低

2020-12-24 未來網

  2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大家對核酸檢測陽性可能不理解,這個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檢測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但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他介紹,在實驗室做檢測時,有一個非常客觀的指標來判定對核酸檢測陰性或陽性,這個值叫CT值。CT值越大,比如高於30或者35,說明它的汙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但這個CT值越小,比如小於30時,表示汙染量比較大,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會高一些。

  他指出,在全國所有進口的冷鏈食品、貨物中,檢測大多數屬於CT比較高的,就是汙染比較輕的。通常來說,由於汙染造成的感染,必須是汙染量比較大,同時還需要長期反覆接觸,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冷鏈從業人員,特別是物流裝卸工中,發現的感染病例就相對比較多一些。

  如果消費者不小心買到了汙染的食品會不會感染?吳尊友表示,這種風險也是很低的。只要人們保持手衛生,堅持生熟分開,造成感染的風險就會非常小。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民眾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吳尊友:查出核酸陽性,並不代表具有傳染性!
    --- 廣告 · 也是一種資訊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1日表示,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採購食用進口冷鏈引起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 ...病例15例,其中本土病例2例 | 冷鏈食品陽性會傳染嗎?吳尊友回應…
    吳尊友回應… 昨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 專家稱我國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我國的新冠疫苗在前期開展的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以及我國依法依規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近百萬人次的疫苗緊急接種,
  • 張文宏: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
    記者提問,多個接觸冷鏈運輸的操作人員成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些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張文宏: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張文宏表示:雖然我們追溯到最終是冷鏈傳人,但是基本上都是冷鏈的操作人員,真正因為我們的民眾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可以說一例都沒有。
  • 冷鏈食品還能否安心吃?專家回應來了
    疫情暴發以來,各地從冷鏈食品或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尤其是進口冷凍食品。北京多個區已經對冷鏈食品的防控措施進行升級。那麼冷鏈食品還能否安心吃嗎?如何避免因為冷鏈食品導致的感染呢?來聽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的解讀。目前,我國已加強了冷凍、冷鏈食品的管理,嚴格進行入關檢測、消毒,加強物流全鏈條從業人員作業防護,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核酸檢測,對高風險人群進行疫苗接種。專家表示,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 吳尊友回復來了……
    出現這些現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每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後的臨床表現不同,所以出現有時候陰、有時候陽的現象;另外一方面,還取決於採樣質量,採樣部位正確、採樣操作規範,採到陽性標本的可能性就會大。圖為超市裡進口冷鏈食品專區專設的入口處。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舉行...
    近期,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爆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 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應?國務院最新發布會,信息量很大!吳尊友重點...
    吳尊友: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 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 進口冷鏈食品成新冠病毒最大根據地!快把這條消息轉給爸媽!
    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發地區汙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裝,經過冷鏈運輸,則可把病毒帶到非疫區,從而引起接觸傳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冷鏈環節易成為新冠病毒的「潛伏地」,這也是為什麼在當前已經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除之前實行的「平戰結合」戰略外,還要堅持「人物同防」策略的重要原因之一。
  • 新冠病毒物傳人,張文宏發聲
    「目前有冷鏈傳人情況,但基本都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沒有因吃凍肉、海鮮而感染的病例,不必過於恐慌。」@央視新聞12月21日消息,張文宏談新冠病毒物傳人:新冠病毒的物傳人現象不會改變國家對疫情總體的把控能力。
  • 買到核酸陽性食品是否會被傳染?專家給出權威答案
    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出現的多起疫情,跟國外進入到國內冷鏈食品有關,這也讓人非常擔心。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檢測,都可能是核酸檢測陽性,但「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由於汙染造成的感染,必須是汙染量比較大,同時還需要長期反覆接觸,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 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有哪些?接種禁忌是什麼?權威回應來啦!
    居民通過採購感染概率有多大?消費者因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對消費者而言,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首先,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也就是說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它有傳染性;我們在實驗室做檢測的時候,有一個非常客觀的指標來判定核酸檢測陰性陽性,這個值我們叫CT值,CT值越大說明它的汙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CT值越小,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會高一些。」吳尊友說。
  • 新冠病毒頻頻在進口冷鏈食品「冒泡...
    據中國海關總署官網9月18日消息,因從印度尼西亞進口1批凍帶魚1個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尼西亞PT.PUTRI INDAH(註冊編號為CR010-02)水產品生產企業產品進口申報1周,期滿後自動恢復。……丨為什麼多在進口冷凍食品上發現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趁「冷」而入?長沙這樣為進口冷鏈食品把守「三關」
    受疫情、非洲豬瘟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消費者對於進口冷鏈食品的需求更為強烈。來自商務部門的統計顯示,中國進口肉類保持著快速增長。今年前九個月,中國自歐洲進口的豬肉製品同比增長107.3%。預計今年全年肉類及食用雜碎進口總量將創歷史新高。
  • 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應?國務院最新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吳尊友: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他介紹,在實驗室做檢測時,有一個非常客觀的指標來判定對核酸檢測陰性或陽性,這個值叫CT值。CT值越大,比如高於30或者35,說明它的汙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但這個CT值越小,比如小於30時,表示汙染量比較大,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會高一些。他指出,在全國所有進口的冷鏈食品、貨物中,檢測大多數屬於CT比較高的,就是汙染比較輕的。
  • 新冠疫苗什麼人不能接種?有什麼不良反應?答案來了!
    新冠疫苗開始接種以後,防控策略會調整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措施,仍然是目前個人防止感染最簡單、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護措施。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新冠的風險非常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大家對核酸檢測陽性可能不理解,這個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檢測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但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
  • 關注| 新冠疫苗什麼人不能接種?有什麼不良反應?答案來了!
    新冠疫苗開始接種以後,防控策略會調整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措施,仍然是目前個人防止感染最簡單、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護措施。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新冠的風險非常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大家對核酸檢測陽性可能不理解,這個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檢測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但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
  • 從省外採購進口冷鏈食品,須提前3天報備
    近期,多地相繼在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要求,嚴防嚴控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傳播風險,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並提醒廣大商家及市民注意以下事項。1嚴格實行進口冷鏈食品主動報告制度。
  • 接觸和食用冷鏈食品風險大嗎?權威回應了……
    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接連被檢出新冠病毒陽性,許多人表示擔心,在目前情況下,市民接觸、食用冷鏈食品風險大嗎?如果買到與外包裝陽性同批的冷鏈食品應該怎麼辦?12月11日,在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振宇介紹, 新冠病毒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主任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目前未發現因直接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 海淘包裹也有被新冠病毒汙染的風險!還能放心海淘嗎?收到海外包裹...
    近日來,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僅11月13日至16日4天時間,就有山東的泗水、濟南、梁山,以及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福建廈門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那麼,海淘包裹是否也存在被病毒汙染的風險,應該如何預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