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這兩天的各大媒體新聞網站被一條新聞佔領,臺當局「空軍」花蓮基地的一架F16戰鬥機在進行夜航訓練時起飛不久就與地面失去了聯繫,這讓臺灣「空軍」本不富裕的家底再一次「雪上加霜」。緊接著,一則路邊社三無消息迅速在各大社交平臺瘋傳,消息的勁爆程度令人驚訝:失聯的F16不是墜海,而是起義!來到了廈門!這不禁引發廣大軍迷的集體臆想。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這架F16的飛行路線,就會發現,這架F16根本不可能是起義。首先,從臺灣方面來看,這回戰機失聯的地點在臺灣的東海岸花蓮地區,如果真的要向著網上所說向著廈門飛的話,就要挑選一條既不能讓雷達發現,同時距離還足夠近的航線,那麼這樣看的話這架戰機就會有兩條航線,第一選擇是從花蓮起飛之後一路向北,並且還要繞開空防系統嚴密的臺北地區,然後直飛福州,第二就是起飛之後往南飛,繞行臺南,然後直飛汕頭,這兩種選擇都是沒有錯的,可以避開空防系統,做到不被人發現,但是為什麼要偏偏選擇廈門呢?有些人可能會說是因為花蓮離廈門近,但是就算是要到廈門,還要經過金門和澎湖列島的防空系統範圍,所以說是不可能的。
第二,我們再從時間上來看,戰機失聯的時間在晚間六點多鐘,而網上瘋傳的廈門機場因為不明原因大範圍延誤是在第二天的早上,按照常理來推斷也是不可能的。那麼這架F16是去哪裡了呢?神秘失蹤了不成?專家分析,很有可能是發生了墜海事故。
這種說法到是有兩點可信,第一,問題出在飛機自身,臺灣這回失蹤的F16已經使用了將近20多年,機體老化問題已經十分的嚴重了,再加上最近臺灣「空軍」戰鬥機的出動比較頻繁,所以說不堪重負的飛機在連軸轉的使用狀態下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情況。第二,問題出在飛行員自身,由於是夜航訓練,所以說飛行員很有可能進入了「飛行錯覺」的現象。
在夜航訓練時,海天的顏色相近,飛行員很有可能會造成天海不分的錯覺,由於缺少參照物,飛機可能明明是在正著飛行,但是飛行員卻感覺自己在做倒飛,於是糾正飛機的姿態,並且拉高,但是實際上他現在做的是俯衝向下的機動,就會一頭扎進海裡。這種錯覺一般會發生在老飛行員的身上,因為經驗豐富的老飛基本上不用看儀表,他們更加相信的是自己的直覺。同樣的例子在去年也曾經發生過,去年日本空中自衛隊墜毀的那架F35就是因為飛行員進入了這種「飛行錯覺」,同時美國出口給日本的這些飛機基本上都是閹割過的,取消了近地面自主拉平的功能。儘管大家都希望是投誠,但是事實可能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