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29日上午7時30分,臺空軍飛行員朱冠甍上尉駕駛一架F-5E戰鬥機從臺東志航基地起飛執行訓練任務,起飛不到2分鐘就因不明原因在志航基地北面海域墜海。朱冠甍跳傘逃生,落入海中,於8時40分被搜救直升機救起後帶往臺東志航機場,之後被臺軍方救護車送醫急救。朱冠甍落入海中後嚴重嗆水,被救起後意識模糊,出現了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情況,送醫後於上午9時27分最終不治身亡。
據悉,由於F-5E型戰機屬於雙發動機,即使一個發動機失效,另一個仍能維持穩定飛行,雙發動機失效相當罕見,漢翔公司也緊急派員前往進行了解狀況。有報導稱,朱姓飛行員清晨起飛執行飛行訓練時,飛機才剛轉進臺東外海,就發現發動機故障失去動力,於是立即回報塔臺後,才進行緊急跳傘。
遇難飛行員母親控訴:F-5該進垃圾場
報導稱,朱冠甍的遺體報請臺灣有關部門檢驗,臺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表示,朱冠甍頭部受到重創、顱內出血,主要死因是中樞神經休剋死亡。
朱冠甍母親今天下午趕到臺東殯儀館見兒子最後一面, 這位母親悲痛的說,孩子之前就曾經說過,「媽媽!F-5早晚會出問題!」、「不要認為孩子殉職了,孩子只是遠行」。她還透露稱,29歲的朱冠甍在家中早就抱怨過,F-5E戰機已經舊到可以丟在垃圾場,自己每天還要坐上駕駛座,開著老舊的戰機出任務,每天都要承受這樣壓力,果不然,他擔心的噩夢發生了。
這位母親還激動地說,今天這責任他扛了,我的孩子爭氣,可是軍方給我的是什麼?當局給我的是什麼?一定要等到出問題才有人重視?他明知(戰機)那麼破舊、老舊,他竟然還要每天承受這壓力,他有孩子有老婆,爸媽沒關係,我們老了,大海在那邊等著我,跳下去就好了。她還說:「再有下一位遺憾的話,我會替冠甍跳你們臺東的海,大家不重視F-5的問題,這遺憾多少人要去承受?」
臺軍嘴硬:沒有「老舊」問題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空軍司令部」表示,現役的F-5戰鬥機機隊不存在「老舊」的問題。對於此前有媒體報導的「F-5戰機原定於2019年淘汰除役,但因為「勇鷹」高教機延遲交付而被迫繼續飛行」、「F-5E/F機型老舊,勉強延壽易導致事故發生」等情況,軍方通過新聞稿回應,聲稱外界明顯有誤解,這些說法與事實不符。
臺軍在1994年到2000年期間,完成了F-5戰鬥機的機體結構強化作業,另外在2004年經過原廠評估,F-5E單座型戰鬥機的壽命飛行小時數為14779小時,F-5F雙座型為30000小時,目前臺灣「空軍」F-5型戰機平均飛行時數為7825小時,均未超出美方原廠規範。臺軍也按照技術命令定期執行F-5戰鬥機的結構檢查,確保各項飛行訓練任務順利執行。
臺灣軍方還強調,目前全世界仍有26個國家仍在正常使用F-5系列戰機,並無老舊問題。
新型高級教練機於2015年完成「建案程序」,將於2021年逐步量產交付,臺軍將按照計劃逐步替換淘汰F-5E/F/型戰鬥機,換裝工作預計在2024年完成。
F-5E戰機的黑歷史
據臺媒報導,出事的F-5系列戰鬥機在臺灣服役超過40年,自2001年以來共發生8起意外事故,其中以F-5F雙座型居多。
F-5E/F戰鬥機是臺灣自行組裝生產的首款噴氣式戰鬥機,由當年的「航發中心」(現漢翔公司)與美國諾普洛斯公司合作,首架機於1974年出廠。臺軍的F-5E/F機隊一度超過300架,曾是該型戰機的最大用戶。
但隨著該機服役時間越來越長,近年來F-5機隊維護率偏低,多次發生意外:
2001年編號5356的F-5F戰機在臺東外海失聯,機上兩人失蹤;
2005年1月27日編號5379的F-5F雙座戰機在臺東志航基地起飛前偏離跑道油箱爆炸,導致尾翼燒毀、右翼斷裂,兩名飛行員及時逃生;
2006年6月17日編號5381的F-5F戰機在嘉義基地進行轉場訓練時墜毀,飛行員一死一傷;
2006年8月28日,編號5384號F-5F故障,以機腹著陸方式迫降;
2007年5月11日參加「漢光演習」的一架F-5F戰機疑似失速直接墜毀,兩名飛行員死亡;
2009年7月15日編號5410的F-5F戰機,在澎湖石礁靶場執行空對地炸射訓練失事,兩名飛行員死亡;
2011年9月14日編號5401的F-5F和編號5506的RF-5E單座偵察機在宜蘭東澳撞山墜毀,造成三名飛行員死亡。
目前,臺軍的F-5/F系列戰鬥機主要都在737聯隊臺東志航基地,少數配屬401聯隊花蓮基地,主要擔任臺軍新晉飛行員的高級飛行訓練任務,並肩負部分空防巡邏、警戒及偵照任務。
民進黨當局賣慘稱臺軍面臨很大難處
對於空軍失事一事,邱國正在答詢時一度哽咽地表示,臺軍面臨很大的難處。臺灣對美軍購時已經考慮此事,而飛機檢查保養有一定程序,臺軍有一定處理方法,他不便代為說明,但是依照以往經驗,臺軍在狀況發生後會檢討,其他工作還將繼續進行。
臺媒報導,臺當局副領導人賴清德表示,臺灣軍人站在第一線承擔最多風險,在此時刻,我們更要支持臺軍,為臺軍弟兄姐妹們加油打氣。
島內名嘴李正皓在政論節目中也談到,空軍面臨到一個非常現實的原因,臺灣剛跟美國買了F-16V戰鬥機,預計2023年到2026年逐步汰換F-5E。可是問題這中間2、3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對很多飛行員來說,壓力很大。
而對於臺軍近年來頻頻發生事故,當局往往把新聞風向帶到「殉職軍官很偉大」或「軍隊處境很艱難」等,網友都看不下去了。臉書粉專「不演了新聞臺」發文怒轟稱,從「黑鷹」直升機墜毀,造成「參謀總長」沈一鳴等人死亡後,7月演習時又發生3起意外、10月金門戰車翻覆,一直到現在戰機墜海,臺軍一年內發生6起意外、痛失16條人命,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好好檢討、訓練裝備的保養,而不是在媒體上濫情說故事。還有人痛批當局,「今天公祭,明天忘記」。
臺軍近5年已5起墜機事故
臺灣《自由時報》稱,此次事故是臺軍近5年來第5起墜機事件。
2015年9月22日中午,由飛行教官王勁鈞少校及學員黃俊榮中尉所駕駛的AT-3教練機,在南投縣信義鄉馬博拉斯山附近空域進行「儀器飛行」訓練時突然失聯,臺軍陸空搜尋多日後,當月26日尋獲飛機殘骸及受困座艙內的兩位飛行員遺體。鑑定報告認為,兩人應該是瞬間因正面高速衝擊(front impact)致死。
由飛行員何子雨上尉駕駛的編號2040幻象2000單座戰機,2017年11月7日晚間6點9分自新竹空軍基地起飛,參與夜間訓練科目,6點43分失聯。事發後大批機、艦搜索無所獲,直到2018年12月在雷達光點消失附近海域尋獲戰機鼻輪、減震支柱、發動機零件等失聯幻象戰機殘骸;去年10月,尋獲戰機飛行記錄器(FDR,俗稱「黑匣子」)。
在2018年6月4日漢光演習期間,由臺空軍少校吳彥霆駕駛的F-16戰機擔任演習假想敵,自花蓮基地起飛後,原訂要先繞到基隆外海,再模擬對臺北、基隆港發動戰機「空襲」任務,不料於當日下午1時44分在基隆上空失聯,飛行員死亡。臺軍方調查「空中飛行記錄器」後分析事發原因,不排除人為、天候、環境等種種因素,屬「複合環境」所產生。黑匣子則在1個月後尋獲。
今年1月2日上午7點54分,臺空軍救護隊編號933的「UH-60M」黑鷹直升機,搭載臺「參謀總長」沈一鳴等13人,自松山機場飛赴宜蘭慰勞官兵,飛機起飛13分鐘後,其光點自雷達上消失,墜毀於新北市烏來區桶後溪谷。此事件造成沈一鳴等8員罹難,另5人生還,堪稱是臺軍史上最嚴重軍機失事意外。
吳謙:不要試圖螳臂當車
10月29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稱,有媒體近日報導,為震懾「臺獨」,解放軍又有新動作,殲-20戰機現身距臺灣僅500公裡的浙江衢州機場,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部署東南沿海。請予以證實並評論。
對此,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表示,武器裝備的具體部署地點事關軍事秘密,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任何形式「臺獨」分裂勢力的能力始終都在,意志堅定不移。在此,我要正告那些「臺獨」分裂分子,搞對抗沒有出路,以武謀「獨」更是死路一條。不要試圖螳臂當車,否則只能是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