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型的戰爭電影中,常常會出現「一級戰備」這個名詞,一般在電影中出現「一級戰備」的時候,往往意味著戰爭即將爆發。
那麼現實生活中,「一級戰備」狀態下的部隊主要任務是什麼,為何訓練內容竟全部換為了實彈?
在我國,戰備等級是部隊戰備程度的區分,全軍戰備等級共分為:四級戰備、三級戰備、二級戰備和一級戰備。四級到一級,其情況的緊急和嚴重程度是逐級遞增的。
四級戰備應對的是國外或我國周邊發生重大事件,有可能會影響我國安全的時候部隊所處的戰備狀態;三級戰備則是應對有可能對我國產生軍事威脅的重大事件出現時,部隊所處的戰備狀態;二級戰備是已經對我國構成軍事威脅的重大事件爆發時,部隊所處的戰備狀態。
其中,一級戰備是在國際局勢極度緊張,針對我國的戰爭徵候十分明顯的時候,部隊所處的戰備狀態。舉個例子就能明白,我國全軍一級戰備僅出現過七次,其中兩次爆發了戰爭,分別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和對印反擊戰。
這就能更加直觀地理解一級戰備,只要出現一級戰備,會有很大可能爆發戰鬥,因此一級戰備也是打響戰爭前動員全軍的信號。
那麼在一級戰備狀態下的部隊首要任務是什麼,訓練內容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首先,一級戰備只要拉響,所有戰士都要立刻到達自己的工作崗位,隨時準備戰鬥。戰備值班人員晝夜坐班,無線電指揮網全時接聽,保障不間斷指揮。使用一切偵查手段,嚴密監視敵人的動向,全軍進行緊急擴編,按戰時編制滿員,並落實各項後勤保障工作。所有部隊處於待命狀態,隨時出動,停止一切休假、一切轉業、退伍人員。
光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一級戰備狀態下的部隊就像是一隻弓起背的獵豹,隨時準備向敵人發動攻擊。
不止如此,一旦進入一級戰備,所有的部隊將會進行高密度、高強度和大規模的臨戰訓練,且所有訓練內容貼近實戰,所有戰士的彈藥都將換為實彈,和平常的軍事演習完全不同。
臨戰訓練的訓練內容往往具有針對性。舉個例子,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在發動「藍劍B行動」前,就對部隊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拔點」臨戰訓練,最大程度地在訓練中還原戰場的原貌,敵軍的陣型、火力配置和兵力部署。讓我方部隊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讓戰士們快速適應戰場。
不止如此,在臨戰訓練中,任務將具體到每一個戰士,這可以使戰士們在單獨陷入困境時能夠自主決定,提高我軍的單兵作戰能力,並且讓戰士們全部採用實彈進行練習,讓一些沒有打過實彈的軍人,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實彈,保證在戰場上不會出現意外情況。
可以說,一級戰備狀態下,每個軍人都時刻緊繃自己的神經,高度警惕,高度集中,以保證能夠隨時踏上戰場作戰。
很多戰士們無不盼望著「一級戰備」的拉響,盼望著臨戰訓練,以聽從祖國的召喚,踏上戰場,報效國家。可戰士們也不希望「一級戰備」出現,因為它的出現就意味著戰爭,意味著傷亡的出現。願世界和平永駐,遠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