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大型宮廷情感電視劇《後宮·甄嬛傳》在北京郊區的門頭溝戒臺寺正式開機。
沒人會想到,這部劇開創了中國電視劇的「大女主宮鬥劇」時代。此後《羋月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接連上映,宮鬥劇如過江之鯽,層出不窮。
當然,《甄嬛傳》改變的不止是中國影視劇生態,也改變了所有主創的命運。導演鄭曉龍,此前最得意的作品是1993年拍攝的《北京人在紐約》,此後憑藉該劇煥發了事業「第二春」。
受益最大的莫過於孫儷。接拍《甄嬛傳》時,她還不是「頂流」,一集片酬30萬。拍完後,孫儷接拍《羋月傳》,一集漲到40萬,等到《那年花開月正圓》時,片酬據說已漲到近百萬一集。
01
被《甄嬛傳》改變的,何止孫儷一人。
蔣欣、蔡少芬等實力派演員,憑藉該劇再度翻紅,陶昕然、斕曦等配角也衝上了事業巔峰期。
還有很多鏡頭不多的演員,現在也已活躍在大眾視線裡了。
淳貴人譚松韻今年《錦衣之下》、《以家人之名》大爆,提名金鷹。浣碧藍盈瑩,今年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話題不斷。前幾集被華妃賜予「一丈紅」的夏冬春的扮演者穎兒,和付辛博結婚,近幾年參演多部大IP劇。瑛貴人毛曉彤,參演《三十而已》《重啟》等多部熱劇。甄嬛妹妹甄玉嬈扮演者徐璐,也一直在觀眾的視線中。
2011年,鄭曉龍憑藉《甄嬛傳》,獲得第1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
02
進入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鄭曉龍拍的幾部戲雖然叫得上名字,但比起趙寶剛青春劇的風頭,以及馮小剛在賀歲電影的號召力,他顯得落寞。
2007年,妻子王小平看中一部古裝小說,催促鄭曉龍買下。作為《人民文學》的資深編輯,王小平的眼光自然不用說。
這部小說,便是《甄嬛傳》的原著。
定下來拍攝後,鄭曉龍幾乎每天都打電話到美國,讓王小平看看「新改的劇本有哪裡不對頭」。
仔細瞧瞧,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線。拍這樣的戲,別人不拿手,鄭曉龍卻是歷練過的。
但這是第一次拍古裝劇,他自己也犯嘀咕:爺們改的戲有人看,娘們演的戲,有人看嗎?
這部號稱投資7000萬拍了76集電視劇,在132天的時間裡,讓鄭曉龍日日受怕,天天怕栽。
正巧隔壁劇組在拍《新還珠格格》,鄭曉龍和陳建斌每天拍完自己的戲,就去看別人拍戲,邊看邊自我鼓勵,「咱們絕對不能比它差。」
可誰也沒想到,《甄嬛傳》火了,而且後勁兒很足。
豆瓣評分從開始的2.1,後來飆到了9.2。
此後,幾乎所有大女主的古裝劇,都沒能跳出《甄嬛傳》的框。
03
在現代人的臆想中,皇庭後宮宛如一個鬥獸場,極其惡劣爭鬥逼造出最殘酷人性。
《甄嬛傳》反其道而行。
展現妃嬪小主們如何一步步耍心機、比手段的上位過程裡,又去深挖她們所爭鬥的理由。
當她們的行為動機有了理由後,自然變得複雜變得生動,也決定了劇中人沒有單純的善惡,沒有分明的黑白。她們的言行轉變有著自洽的邏輯,觀眾很難不站在同樣的位置與角度,清楚地意識到:不過都是一群身不由己的可憐人。
《甄嬛傳》最成功的地方在於,與以往不同的人設、儘量還原史實的服化道、新穎的劇情範式,並造就了一個特有名詞——大女主劇。
自此在宮鬥劇中,主角往往是不諳世事的少女,經歷後宮的磨難與洗禮,成長為工於心計的寵妃甚至皇后;慢性毒藥、苦肉計、閨蜜背叛、陷害自虐流產三絕招等,衍化為宮鬥劇的慣用戲碼,也為後世所效仿。
04
《甄嬛傳》成為了大陸宮鬥劇的第一個高峰。
從劇中衍生而出的「甄嬛體」,讓「賤人就是矯情」等臺詞走紅。在國內復播無數遍後走出國門,日本、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電視臺都播過《甄嬛傳》。
在美國,《甄嬛傳》還獲得了「中國版紙牌屋」之稱。
可以說,宮鬥劇的類型建構,與現代社會息息相關。
製作人曾表示,「我們只不過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美化成以紫禁城為歷史背景的戲。」
剛播出時,不少觀眾把該劇視作清宮版的《杜拉拉升職記》:「甄嬛剛剛入宮,好比剛畢業的大學生,通過父母的關係進入大企業。為了保全職位,她小心翼翼、拉攏同事,建立自己的戰線,開始一步步反擊,最終扳倒了最大競爭對手,成為老闆眼前的紅人。」
由於宮鬥劇往往善於借用歷史背景與歷史人物的「名目」,將虛構的故事安插於某個特定歷史時期中,製造宮鬥劇虛幻的歷史感與真實感。觀眾也非常樂意進行饒有趣味的二次創作,形成獨特的宮鬥劇文化。
播出後,有無數人開始解讀細節,《甄嬛傳》的貼吧人數超過25萬,每天都有人在發劇情解讀,在網上甚至出現了「甄學」,人們甚至在用新梗來解讀這部十年前的宮鬥劇。
可惜的是,《甄嬛傳》之後的古裝劇,好像陷入了一定要「鬥」的局面,卻忘了如何去「鬥」。
05
之後的跟隨者,學到的其實都是皮毛。對宮鬥的複製粘貼,對權鬥的依葫蘆畫瓢,讓模仿者空有皮,沒有骨。
《甄嬛傳》之後,那麼多大女主劇,其實越拍越小……劇情乏味無趣,人設憑空捏造。
不怕「宮鬥」,只怕為「鬥」而「鬥」。無論情愛、家族、還是權力,他們什麼都想說,卻偏偏什麼都沒立住,到最後顯得莫名其妙。大家莫名其妙地要死要活地鬥了一輩子。
十年過去了,大家之所以對《甄嬛傳》念念不忘,是因為能在劇中看到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也都能從中找到現實的投射,不管你幸運如甄嬛、還是典雅如眉莊,亦或是如陵容般漂泊,最終都難逃生活這個「老婦」的算計。然後在一場又一場的磨難中被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