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十年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2020-11-14 謝莉玫

01

前段時間影視圈出了個大新聞:


《延禧攻略》、《如懿傳》紛紛下架,理由眾說紛紜。


有人拍手叫好:「一集料理一個」的爽劇,除了看得爽確實沒營養;

有人一頭霧水:《如懿傳》也太命途多舛了,上架雖難,下架卻快;

也有人趕緊重溫了一遍《甄嬛傳》,希望嬛兒歲月靜好。


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除夕、雪天、倚梅園,嬛兒的「新年願望」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作品《梅花》。


描寫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


那個晚上,是「全能工具人」小允子第一次推動了重要劇情發展。


他用精湛的手藝給甄嬛剪小像;

甄嬛一時興起帶著又像她又像浣碧,可能更像純元的剪紙出去撒歡;

皇上嬛嬛有了第一次對話;

撿走小像的卻是十七爺。


命運的捉弄由此開始。



02 十年再看《甄嬛傳》


十年前看到那段心裡是真著急,陰差陽錯倒是被餘答應這樣的別有用心之人佔了便宜。


不過看過幾遍也就無感了。


也可能是隨著閱歷增加,見多了把誠信放一邊的人,最後還未必落得了劇中的結果,而是就此飛黃騰達,再慢慢洗白自己。


「第一桶金都是罪惡的」


最近還看到人說,正常的上升路徑是自己爬臺階,父輩有積累的人就像坐著電梯穩步上升。


可是真正要做到逆襲,可能是空降到某一層,砸碎玻璃往裡鑽


最後英雄不問出處。


如此回頭看看餘答應,宮女成小主,夠勵志的。


有幸運的成分,算是踩到了三大主角相遇的「風口」

有聰明的成分,記住了那句詩

有實力的成分,崑曲唱得不錯,長得模樣可人


天賜良機,野蠻發展


最終的悲慘結局主要是因為德不配位。


也算給劇外人提醒:


人生很長,別看人「一時好」,跟著走捷徑。


電視劇的結局很快能播到,真實人生要能快進個十年,結局也不會太好。



03 問世間情為何物


十年前看《甄嬛傳》,心裡最舒坦的時候就是看著甄嬛終於跟十七爺雨中相擁,彼此各向前邁了一步。


當然了,那一幕有多舒坦,迎熹妃回宮的時候就被虐得多慘。


十年後才明白這也算不得什麼神仙愛情。


十七爺的邊界感弱得嚇人。


也有點持靚行兇,要不是這一副好皮囊,說話舉止都沒分寸,放今天,基本能定義成「性騷擾」。


而且說十七也有多愛甄嬛,不如說更愛「女人都愛我」的感受,更何況這份愛裡還有因禁忌帶來的刺激。


風流倜儻的十七爺,就是因為能輕易得到的太多,欲望閾值顯然要高於常人。


江山社稷上,已然在全身而退保平安,徵服嬛兒,便是最大的成就感來源。


只是,成年人的愛裡,責任感很重要,玩火行為,損人不利己。


隨後給自己送到了邊疆,吹了三年冷風,甄嬛也沒少被連累。


所以甄嬛一直不說孩子的事想來也很合理,孩子爹,太易衝動。


以前覺得這可能就是愛的魔力。


現在看透了,生活很難,就像「逆風」,沒點梅花的傲骨和定力,真容易熬不過去。


這種時候,伴侶若不能為你遮風擋雨,還帶來滿城風雨,可是真不靠譜。


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相關焦點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有一個字是錯的?原文才更高明
    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讓《甄嬛傳》中的雍正心中升起無限柔情,冒名頂替的餘鶯兒,立刻就成了他身邊最得寵的女人。後來,雍正知道那天晚上念這句詩的人原來是甄嬛,立刻就對餘鶯兒心生厭倦,對甄嬛倍加寵愛。這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也因為《甄嬛傳》,而被廣大觀眾熟悉。
  • 【影視解讀】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甄嬛傳》有感哈師大文學院   徐英鴻那一年
  • 【原創】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 詠梅賞析
    以前我除了蓮花之外對其他的花幾乎沒什麼感覺,包括「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和最流行的玫瑰花,都未曾讓我心動過。 最近補課電視劇《甄環傳》,其中一句「清極不知寒」深深打動了我,從此之後又多了一個喜歡。 初在劇中聽到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時,還覺得有點拗口。
  • 因宮鬥劇而走紅的「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如今是多少人之心聲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1000多年前,當崔道融在晚唐時期寫下這首《梅花》時,他不會想到,詩的最後一句,會因為一部紅遍大江南北的宮鬥劇《甄嬛傳》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泛流傳,除了詩詞愛好者、奮鬥在高考路上的莘莘學子們,即使是家庭主婦、廣場舞大媽也能隨口吟來。
  • 詩詞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北風如果理解我憐悔之意,就請不要輕易的摧殘它。1、萼(è):花萼,萼片的總稱。由若干萼片組成,一般呈綠色,保護花芽。2、雪:指白色梅花。3、孤標:獨立的標識,形容清俊突出,不同一般。4、朔(shuò):北方。崔道融在公元895年(乾寧二年)前後,做過縣令之類的小官,後避戰亂入閩,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讀詩詞,品古人對木香花的憐惜之情
    ——張元幹《浣溪沙.詠木香花》感悟:半夜,詩人從睡夢中醒來,看庭院裡月色如水,花影婆娑映上窗紗,絲絲縷縷的花香透窗而入,如此美好的春光,如何不叫人留戀呢?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詩人愛花惜花的一片殷殷之情躍然紙上。03細剪冰糜屑麝胎,雙含風露落瓊瑰。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
  • 《甄嬛傳》語錄
    《甄嬛傳》2.別人幫你,那是情分,不幫你,那是本分。容不容得下是你的氣度,能不能讓你容下是我的本事,人是活給自己看的,不是他人的一句話就能左右自己,讓自己活出瀟灑自我。3. 賤人就是矯情!(華妃)4.杏花雖美,可結出的果子極酸,杏仁更是苦澀,若做人做事皆是開頭美好,而結局潦倒,又有何意義。倒不如像松柏,終年青翠,無花無果也就罷了。
  • 《甄嬛傳》第五集:果郡王一出場,便捉弄了三個人
    果郡王是《甄嬛傳》的主角,風流倜儻,文採飛揚。他也很有趣,一出場就捉弄了,包括皇帝在內的三個人。除夕夜宴,皇帝因為桌子上的梅花,尋到了倚梅園。果郡王聽皇后安排,尾隨來到倚梅園,照顧雪天夜行的皇帝,不僅得到甄嬛掛在紅梅枝頭的小像,而且陪皇帝談心,留宿宮中。
  • 甄嬛傳中從宮女到妙音娘子,餘鶯兒經歷了6個造型,這個反派好萌
    甄嬛傳中各位小主在宮鬥場所中有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有一位靠「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上位的妙音娘子,雖然出場短短幾集,卻帶給人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 《甄嬛傳》《如懿傳》居然也涉嫌抄襲
    在「唐七公子 大風颳過」登上熱搜,網友激烈討論「原創」「維權」的同時,暢銷書作家匪我思存連發多條微博,指出《甄嬛傳》《如懿傳》作者流瀲紫抄襲了她的作品,並稱將依法維權。網友找出這句詩為《甄嬛傳》中的「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原句為唐朝詩人崔道融《梅花》中的「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個錯誤會從小說延續到電視劇裡,大概是因為《甄嬛傳》劇版編劇也是流瀲紫。
  • 《如懿傳》《延禧攻略》為什麼會下架,網友跪求放過《甄嬛傳》
    在前幾天,《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陸續下架,其實《延禧攻略》下架後,並沒有太多人覺得惋惜,因為它只是一個用來消遣娛樂的電視劇,但是《如懿傳》的下架卻有很多人都覺得難過,說沒有用來下飯的電視劇了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領略詩詞中的冬天美景
    ——白居易《問劉十九》 2、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崔道融《梅花》 3、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 4、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 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甄嬛傳》中的餘氏,是怎麼敗給當時雲淡風輕的甄嬛的?
    《甄嬛傳》中的餘氏,因無意間偷聽到了甄嬛和皇帝雪夜對話,青雲直上成為了皇帝的新寵。其實原本能夠憑藉一句「容易莫摧殘」爬上龍床,就已經是末等宮女最大的幸運了。只可惜餘氏不知,原本甄嬛就是因為看多了宮中的爭鬥不休,人命草芥,這才裝病以避恩寵,不想情不知所起,緣分使然,逃都逃不掉。甄嬛承寵之後,步步小心,再被寵上天去也不敢猖狂,本本分分地做人做事。
  • 《後宮·甄嬛傳》世間的陰差陽錯從未停歇 都是尋常
    皇上的一句「菀菀類卿」果郡王的一封合婚庚帖從此,甄嬛再也不是那個在梅花園裡道與四郎「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的那個甄嬛。伴君如伴虎,說到底偌大的後宮,有多少人真愛皇帝。其實一直以來都很少看宮鬥劇,唯有琅琊榜和甄嬛傳,讓我覺得一部是前朝宮鬥之最,一部是後宮宮鬥之最。甄嬛傳的服化道真的讓人無從挑剔,色彩也用得讓人很舒服,細節處都做得很考究。其實看完整部,感覺最讓人讚嘆的還是本劇對於伏筆的鋪設,光是第一集對年羹堯跋扈的描寫也為他後來被扳倒埋下了伏筆。
  • 後宮甄嬛傳:甄嬛梅園與皇帝偶遇,小像和詩詞喻示了怎樣的命運?
    想到這,任憑我早已明白此身將要長埋宮中再不見天日,也不由得心中酸楚難言,長嘆一聲道:「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2)「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出自唐代元稹的《行宮》,描述的是宮女不得寵的悽慘命運。「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出自唐代:崔道融的《梅花》,意為梅花在冬季開得美麗,似愁似病,希望北風憐香惜玉,不要摧殘它了,北風隱喻皇帝的涼薄無情,梅花喻甄嬛,甄嬛一心想要追求浪漫純真的愛情,希望皇帝不要辜負她的一片痴心。
  • 《甄嬛傳》——看甄嬛如何憑藉三句古詩詞步步高升
    《甄嬛傳》播出至今已有八年有餘,但經典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黯淡,時光荏苒,《甄嬛傳》的熱度仍不減當年。討人歡心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詩本來就是寫梅花的,意思就是「北風如果能夠理解道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輕易地摧殘她。」「容易」在這裡就是「輕易」的意思。
  • 《甄嬛傳》中餘鶯兒怎麼膽子那麼大,敢冒名頂替?
    《甄嬛傳》餘鶯兒的橋段不禁讓我感嘆,導演真是太會選人了!這個餘鶯兒真是一副尖酸刻薄的樣子,當然結局也是非常慘的!
  • 《甄嬛傳》抄襲是真是假?最明顯的錯誤是這一處
    就想說原來亂的不只是娛樂圈啊,只是當初《甄嬛傳》大火,作者流瀲紫可是風光了好一些時候啊,又是採訪又是各種靈感和解讀,當年的《甄嬛傳》確實火的不得了,而且還讓孫儷的事業到達了一個巔峰。現在說是抄襲?有點不敢相信啊。
  • 匪我思存手撕流瀲紫《如懿傳》抄襲,匪大的反擊是靶子還是火炬?
    言情小說天后匪我思存手撕《如懿傳》抄襲,要求作者公開道歉,刪除抄襲文字。如意傳是當年大火的《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的抄襲新作。
  • 《甄嬛傳》:甄嬛除夕倚梅園祈福,竟然牽扯出劇中若干人物
    《甄嬛傳》作為一個經典大劇,其中伏筆之處很多也很出色。其中,甄嬛倚梅園祈福也算其中之一。一個小像、一句詞,一個「鞋襪溼了」的藉口。竟然成為之後的劇情很重要的伏筆。便在園內祈禱,她口中念出一句詞「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誰知隔牆有耳,甄嬛誦的這句詞卻被三個人聽到了。一個是皇上。他人在明處,並發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