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一句「菀菀類卿」
果郡王的一封合婚庚帖
從此,甄嬛再也不是那個在梅花園裡道與四郎「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的那個甄嬛。
伴君如伴虎,說到底偌大的後宮,有多少人真愛皇帝。後宮嬪妃們對皇上的真情總是他們身上最大的弱點,於是深愛皇上的華妃死了,深愛皇上的皇后被打入冷宮;而那個再次回宮後,與皇帝每一次接觸都深感噁心的甄嬛反倒與眉莊、葉瀾依兩個同樣不喜歡皇上的隊友步步為營,搏得聖心,走上至高之位。
然而,劇中又誰人不可憐,皇上的摯愛純元被皇后害死,後宮人均綠皇上一次;甄嬛與果郡王情深意合卻生死相離;眉莊與溫實初也同樣愛上了不該愛上的人,最後天人永隔;玉隱、葉瀾依深愛的果郡王卻一生只鍾意甄嬛一人,最後兩人也殉情而死;更不必說華妃、皇后,因愛生妒做下深宮裡不可道與人知的蠅營狗苟最終不落好的下場。就連劇裡一開始最討厭的安陵容,在她死前那一場對白中又何嘗看不出其可憐。皇宮終是座圍城,榮華富貴卻也機關算盡,算來算去,也不過相愛之人不得歸宿,偽善之人不得已偽善。後宮裡的陰差陽錯,唯有蘇培盛與崔槿汐如願,剩下所有人,都輸得一敗塗地。
很喜歡果郡王與玉隱成親時甄嬛說的那句話:世間的陰差陽錯從未停歇,都是尋常。甄嬛如若再多等果郡王一月,就不必回宮得以與此生摯愛長相廝守,眉莊若不在宮中,便可和溫實初名正言順的生下孩子,也不必被安陵容陷害而死。
世間多陰差陽錯,連戲外也是如此。在拍果郡王飲下皇上賜的毒酒去世的那一場,原來劇本是果郡王在死之前最後一幕甄嬛告知果郡王孩子是他的,然而演員演快了,果郡王死之後甄嬛才說出那句:我一直都沒告訴你, 弘曕是你的,靈犀也是你的 。導演以為此處不必改,才有了「甄學家」們去劇中考究果郡王到底生前知不知道此事。也算是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最後來說說劇情主線之外的東西。其實一直以來都很少看宮鬥劇,唯有琅琊榜和甄嬛傳,讓我覺得一部是前朝宮鬥之最,一部是後宮宮鬥之最。甄嬛傳的服化道真的讓人無從挑剔,色彩也用得讓人很舒服,細節處都做得很考究。其實看完整部,感覺最讓人讚嘆的還是本劇對於伏筆的鋪設,光是第一集對年羹堯跋扈的描寫也為他後來被扳倒埋下了伏筆。而當年在倚梅園,甄嬛許下了三個願望
一、父母妹妹安康順遂
二、在宮中平安一世,了此一生;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三、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而在許第三個願望的時候被打斷了。最後也證實了前兩個願望都實現了,唯有第三個願望未實現。而甄嬛在最後一集裡對皇帝說的那一句: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也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著實令人感慨萬千……倚梅園那一場戲有多少細節為後面做了張本,如今回頭細品真心覺得精彩至極,令人佩服。
很久沒有通宵看劇了,也很久沒有寫長評了、
但甄嬛傳,真的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