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是人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都說新娘最大的那天,只有結婚和自己生日的時候。
可在這樣重大的節日上,新娘的表現會怎麼樣呢?
農村婚禮
以前的婚禮,是真的就是一個婚禮,只要是媳婦兒娶進門,拜見過大人就算是完了。當然,其中也少不了一些繁瑣的禮節,為了婚後能和和美美的,多數人也就不在乎了,畢竟大多數的人,人生就這一次。
而那時的人們,看重新娘的品德、品行,是否矜持穩重。再者,如果在這樣嚴肅的日子裡,新娘有些躁動不安分的,可能娘家會不待見。所以,那時候的婚禮,多數保守的舉行儀式,沒有那麼放的開的。如果真的要看新娘新郎表演節目,會有一個專門「鬧洞房」的環節。在那個環節上,可以適當地要求新娘新郎表演節目。
記得小時候的鬧洞房,滿屋子裡都是人,年輕的人特別是新郎的朋友們,各個拿著笤帚、或者是木棒、皮帶使勁兒地鬧,然後新娘新郎表演一些節目。那個時候,要是新娘新郎表演不出好的節目,逗樂大家的節目,估計想要圓房都難。所以,鬧洞房,沒有最厲害,只有更厲害。
那時候的新娘們,還特別矜持,可越是這樣。鬧得人就越想想辦法叫你表演節目。那時的我們不懂這是為什麼,聽老人講,這是為了告訴年輕人婚姻來之不易,只有歷經磨難才能換來幸福。不過,好像年輕人並不感興趣,只是覺得過程好像很好玩,而且最主要的是一輩一輩就是這麼傳下來的。
現代婚禮
時至今日,婚禮發展的城市跟農村接了軌,也可以說是農村學著城市裡的模樣。要有典禮,要有婚禮主持、司儀等等。所以,婚禮的司儀主持就成了調動氣氛的那個人。
本來在主持人簡單的主持下,拜完天地父母就完了,但為了活躍婚禮的氣氛,主持們會問清楚一些事情,特別是關於新郎新娘的認識過程等等,這當然也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可以了解新娘新郎的相識相知過程。
一般來說,能夠在這樣的場合通過考驗的人,一定是個聰明人;同樣的如果在這樣的場合被問倒了,那麼對於雙方來講都會很尷尬。所以,提前會進行一些彩排,當然,有時候也會有小小的意外問答。
一句話,為了活躍氣氛。
而在婚禮上說的話,會被大多數親朋好友記住,甚至日後會談起。
誰誰誰,怎麼樣。
婚禮上被認為氣氛越活躍,新人的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所以,各種各樣的活躍氣氛的節目層出不窮。
新娘唱歌跳舞
有的人結婚典禮上,有感而發,會特別朗誦一段文字,感謝自己想感謝的人;有的人會借著婚禮的機會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還有一些人,把婚禮現場當成了演唱會,唱完歌不算還要來一段熱舞。
可與之相對應的是,不像表面上那麼皆大歡喜,有很多年長的親戚會黑臉和反感,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也不奇怪。除了因為年紀的差距,帶來的認知差距之外,還有一點是年長的人心目當中的新娘子應該是:賢良淑德,穩重大方。如果碰到一個躁動不安的靈魂,那麼誰家也會感覺不踏實。
以前,有人經常發一些哪兒哪兒的新娘,自己結婚跳熱舞了的視頻。網友們除了看熱鬧,還是會忍不住吐槽一番,特別是見過世面的人,會自然地開一開車。
的確,在中國人的思維當中,一個新娘子是應該穩重,特別是婚禮上更要顯得莊重一點。如果都像跳舞的新娘那樣,難免讓人擔心以後的家庭生活是否能夠和和睦睦。
這部分人的顧慮是:像新娘這麼躁動,結婚後能夠甘心平淡的生活;如果不能,那是否是個隱患?還有大部分人並不喜歡自己的家人這麼招搖,特別是家裡的女人太招搖,這會被認為會招惹爛桃花,並不是個好兆頭。
當然,現在的年輕人不在乎這些,只在乎自己高興就好了,並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能過就過,不能過大不了離婚就好了。誰都想得開,特別是女人們的地位提高的不是一星半點。有點過頭的話說:大不了轉身再嫁他人,還能再賺一筆彩禮。
所以,女人們安不安分,只不過是男方的尷尬,女人們並不覺得只要自己高興,哪裡有做的不對;留下的是,男方親戚朋友的黑臉和無法開口的擔憂。
節目表演
說到底,不過是表演一些節目活躍婚禮氣氛,沒必要上綱上線。能過下去的夫妻自然能過下去,不能過的夫妻自然而然會結束。但是,一般來說,一個婚禮現場除了是一對新人的典禮,也是其他未婚男女們的牽手的舞臺。其實,表演節目,完全可以留給那些還在單身的朋友們,不一定非要自己當那個表演的主角。
有句話說的好,妻是家中財。而財不外露,歷來是人們所講究的一大忌。有人說話很直接,娶進門是讓你相夫教子,生兒育女的,又不是讓你來表演的,你搞那麼大陣仗有啥用?
當然,這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沒有誰天生就是對的。
其實,看別人的新娘做任何事情都不過分,反而大家還樂的看熱鬧;如果嫌自己的影響力不夠大,強大的網友們還可以把你捧得更加高。
不過,新娘的一舉一動從結婚那一刻開始,就不僅僅代表的是一個人,也不僅僅只是為了自己一個人開心了,它涉及到自己周圍的人,周圍的家庭,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