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羅盤,感情是大風。——蒲柏
亦舒《寒武紀》:「唯一比對方親戚更討厭的人,也許就是我們自己家的親戚。」
詩人米南德也曾說過,家裡親戚少也是一樁幸事。
親戚是我們原生家庭的一部分,和我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連繫,可為什麼親戚這個群體,並不招人喜歡呢?
在知乎上曾經有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討厭親戚這群人?」
有人回答道:「在你落魄時看不起你,在你過得好時又妒忌你,他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這就是親戚。」
在《奇葩說》節目中,曾有一期的話題是:「親戚總不拿自己當外人,我該不該懟他?」
其實,我覺得親戚之所以不招人待見,就是他們總不拿自己當外人。沒有界限感的人,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都不會被人喜歡。
網友曉兮(化名)的婚禮,就是被一群沒有界限感的親戚搞砸,尤其是男方親戚的一句話,直接終結了她的美好姻緣,讓她成為一個「分手新娘」。
01.相親遇見合適對象
曉兮和男友是通過相親認識,原本對相親不抱多大希望的她,沒想到竟能在相親中,遇見符合自己心意的人。
曉兮28歲,男友大她2歲,在今年4月份開始正式交往,幾個月下來相處甚歡,於是,婚事被提上議程。
兩人都是鄉鎮出身,彼此的家境相差無幾,雙方父母在媒人的撮合下,很快就把彩禮、三金、嫁妝之類的細節談好。
男方家婚房早就準備好了,結婚證也在婚禮前一周領了,就等著上門接新娘舉辦婚禮了。
然而,問題就出在接新娘上。
曉兮和男友家相距不到30公裡,結婚風俗相差不多,而且在婚禮前,有專門的人把婚禮流程過了一遍,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問題。
02.沒有界限感的親戚,搞砸了婚禮
可是,那些好事又沒界限感的親戚,卻把好好的一場婚禮,演變成一出鬧劇。
婚禮當天,本來進行得很順利,男友帶著親友,高高興興開著8輛婚車,來到曉兮家門口,一路分煙分糖分紅包,氣氛很和諧。
可是到了後來,有些女方家的親戚,開始不守規矩,已經給過紅包了又伸手來討,男方家親戚發現了,不肯給。
女方親戚就各種糾纏不清,還是男友息事寧人把紅包給了,但接下來的氣氛已經變了,女方家親戚在各種環節上,開始各種刁難。
男方一邊在新郎的示意下,一直忍氣吞聲,終於接到新娘。可是,在給新娘父母敬茶的環節,雙方爆發了衝突。
按照當地規矩,新娘父母要端坐在堂前,讓新郎新娘上前敬茶,新郎改口叫「爸媽」,然後新娘父母給「改口費」。
很簡單的一個儀式,可是在敬茶時,女方家有個親戚忽然起鬨,說按照規矩新郎新娘要雙膝下跪敬茶。
其實,在事先對過的婚禮流程裡,沒有下跪敬茶這一項,但男友還是很聽話,和新娘一起雙膝跪地。
敬完茶後,就輪到新娘父母給「改口費」了,然而女方親戚又開始起鬨,說新郎要給新娘父母磕3個頭,然後再給紅包。
03.男方親戚的一句話,引發衝突
這時,男方家的親戚開始不高興了,因為兩家相距不遠,結婚風俗大家都熟悉,根本就沒有磕頭這回事。
雙方親戚開始爭執起來,眼看吵鬧聲越來越大,男友又想息事寧人,磕個頭把新娘領走再說。
但家裡一些年齡比較大的親戚,直接把他拉起來,不但不讓他磕頭,還把這件事上升到家族榮辱的高度上。
男友一時間也不知該怎麼辦。
新娘父親看事情鬧得有些不像樣,剛準備把紅包塞給新郎新娘,女方家的幾個大媽,連忙阻攔。
大媽們說,如果這時候低頭,新娘以後嫁過去肯定被夫家瞧不起,沒有好日子過。新娘父母一聽,開始猶豫不決。
僵持了一會,男方家有個親戚,年輕氣盛,聽女方家口口聲聲說磕頭是女方當地的規矩,他怒懟道:我們那裡的規矩是,清明上墳時才磕頭……
男方親戚的這一句話,像個「導火索」,頓時將雙方原本緊張的氣氛引爆,雙方開始動起手來。
04.原本美好的姻緣被終結
男方這邊寡不敵眾,只能邊吵邊退,最後乾脆新娘也不接了,開著婚車撤了。
後來,媒人緊急出面調解,但良辰吉時已經錯過,婚宴也辦不下去,而且男方親戚這邊吃了虧,就連新郎也「掛彩」了。
在氣頭上的男方,提出退婚退彩禮,並且賠償損失。
原本有意妥協,想擇日再辦婚宴的女方,再次和男方吵得不可開交。
曉兮就這樣成為「分手新娘」,原本美好的姻緣,被那些沒有界限感的親戚給終結了。
05.沒有界限感的親戚,是困難製造者
作家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
「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的確是這樣,尤其是那些沒有界限感的親戚,常常會給你的生活製造各種困難。
06.守住界限,讓界限感清晰起來
現在的曉兮,更是心酸無比,她和男友正式分手,結婚證剛領不到一個月,就拿去換了新證。
這件事情無論對她還是對男友來說,影響都非常大,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親戚們,卻沒有一點損失。
那麼,要如何避免那些沒有界限感的親戚,給你的生活製造困難呢?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觸碰你界限時,立刻懟回去,告訴他你的界限在這裡。當你確立了自己的界限,相信他也不會自討沒趣了。
作家邦達列夫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
願你也能守住自己的界限,不侵犯他人的界限,讓界限感清晰起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