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說一說種葡萄的事兒,我要說的可不是一般的葡萄,而是大名鼎鼎的釀酒極品葡萄——赤霞珠。赤霞珠香味濃鬱是釀造乾紅葡萄酒的首選,市場價格一直比較高,可是種葡萄的朋友一提起赤霞珠,心情大多是挺複雜的,因為在過去的好多年裡,赤霞珠的栽培一直有個難題,就是產量總是上不去,不過現代化雙籬架種植技術已經突破了赤霞珠的這種低產限制。
一、雙籬架技術
過去種植赤霞珠的畝產基本在1500公斤左右,而利用現代的雙籬架技術則能達到畝產2500公斤左右,足足高出了1000公斤。現在種植赤霞珠能獲得這麼高的產量是因為改良了葡萄的籬架,把傳統的單籬架改成了雙籬架。單籬架就是沿著葡萄植株的一側把枝蔓平鋪著放在籬架上,而雙籬架就是把葡萄種在中間,兩邊各搭一塊籬架。
為什麼雙籬架就能提高產量那麼多呢?雙籬架比單籬架高產的秘密就在主蔓的數量上。單籬架葡萄只留一根主蔓,主蔓上留8個左右的結果枝,而雙籬架要求每株留3個主蔓,每個主蔓留5個左右的結果枝,3個主蔓一共有15到16條結果枝,結果枝比單籬架的多了一倍,所以產量就上去了。
二、提高甜度技術
1、甜度的標準
赤霞珠的甜度問題很重要,上面說過赤霞珠是世界最著名的釀酒葡萄品種之一,為了保證葡萄酒的品質,赤霞珠的含糖量必須達到20%以上才可以。以前很多地方種赤霞珠如果產量高於1500公斤,但是甜度往往達不到20%,也就是說達不到釀酒的要求。這樣的赤霞珠賣不出釀酒標準葡萄的價格,只能當鮮食葡萄賣。
2、影響赤霞珠甜度的因素
影響赤霞珠甜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在它們生長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每一顆果粒都能充分享受到陽光的照射,這樣才能積累足夠的糖分,使甜度達到釀造葡萄酒的要求。
3、單籬架綁蔓技術
單籬架就是為了適應這一要求而設計的,每株葡萄一根主蔓,保留8到9個結果枝,然後把這些結果枝均勻地固定在籬架上,單籬架中的8到9個結果枝是通過科技人員實踐總結出來的結。
正常情況下赤霞珠每一畝的定製數量是500株,也就是行距2.5米,株距0.5米,在這0.5米的範圍內能被保留的成熟結果枝,只有限定在8到9個才能保證20%的糖度。
4、雙籬架綁蔓技術
雙籬架比單籬架的結果枝數量增加了一倍,可是株距和行距還是那麼大。那麼雙籬架要保證每一個結果枝都能接受充分的光照,保證甜度的同時還能提高產量,有兩個技術措施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是3條主蔓的綁法,3個主枝採用「2121」的搭配方法,跟單籬架不同,雙籬架是把葡萄種在了中間,沿著葡萄的行向,兩邊各有一排籬架,然後把3根主蔓均勻地固定在兩根平行的籬架上。
在綁定的時候是有技巧的,比如,一株葡萄的兩根主蔓是綁在左邊的,另外一根主蔓就要綁在右邊的,那麼與它相鄰的葡萄在綁蔓的時候就要反過來,一根綁在左邊,另外兩根綁在右邊,剩下的以此類推。因為從任何一邊看都是一株葡萄的兩個主蔓挨著相鄰一株的一個主蔓,所以這就叫做「2121綁蔓法」。
因為栽植的株距一般是50公分,所以我們在搭配枝條分配的時候,一個枝條的間距大約是25公分,這樣使枝條之間的間距分布比較均勻,有利於通風透光。「2121綁蔓法」把3根主蔓均勻地拉開,能讓植株發育出15個左右的結果枝,從而為增加產量打下基礎。
5、「V」字形結構
等到植株長高,枝條爬滿兩邊的籬架就會像兩堵高牆一樣擋住光照。所以,在設計雙籬架的時候要採用「V」字形的構造,最下面的枝條之間的距離是50釐米,並且越往上是條件的距離越大,最快能達到80釐米以上,這個設計能使3個主蔓上的每個果穗都充分的享受到陽光的照射,保證赤霞珠的優良品質。當然要想讓這個「V」字型構造利用充分,對葡萄的行向也是有嚴格要求的,必須是南北行向,千萬不要搞成東西行向。
有了「V」字形構造再加上南北行向,這樣在一天的時間裡陽光會說照射到每一株赤霞珠的每個果穗上。雙籬架結構讓結果枝的數量幾乎增加了一倍,為增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因為設計巧妙還保證了每一個果實的光照,從而保證了葡萄達到20%的甜度。
三、枝條生長過於強壯的解決方法
要想赤霞珠順利增產還需要在關鍵的生產階段上下功夫,比如花期管理,在葡萄的栽培當中花期管得好不好是直接影響到坐果率的大問題。這花期的管理技術對赤霞珠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相對於其他葡萄品種,赤霞珠的枝條的生長能力過於強壯。那麼,針對這樣的問題,應該採取以下措施。
在赤霞珠的花期最主要的管理措施就是摘心,也就是掐去枝條的一部分前梢。我們都知道葡萄在開花的時候需要充足的養分才能把花發育成果實,可是葡萄在開花的時候,它的葉子和枝條長得非常快,枝條的旺盛生長會消耗樹體的大量營養,造成花色的營養不足,最終導致很多花難以發育成果實,坐果率就會大大降低。
不同葡萄品種的長勢不一樣,該掐除的前梢長度也不同,給赤霞珠摘心就跟很多鮮食品種是不一樣的。摘心點位置的葉片一定要達到正常葉片的三分之一以上,一根需要摘心的枝條要從梢子的最前端往後看,如果看到哪片新葉子的大小是正常葉片的三分之一,就把這片新葉子以上的梢子都摘除。從這個位置摘心可使赤霞珠的坐果率達到最高。
這個「三分之一」的標準,是科研人員通過多年的實踐發現擔心葉片的面積長到正常葉片三分之一大小的時候,是個製造營養的臨界點,在這時他製造的營養除了能滿足自己的生長需要,還會給樹體提供少量的營養。但是,如果新葉片的大小不夠正常葉片面積的三分之一,就還需要從樹皮裡吸取營養供自己生長,在葡萄的枝條上越往上,葉片的生長周期越短葉片面積也越小,所以要把這片葉子以上的部位摘除,正好把需要從樹皮裡吸取營養的那部分就也去除了。樹體沒有了累贅,營養就能更好地供給花絮生長使用了。如果摘的太靠下了,就把能給樹體提供養分的葉子摘掉,這樣樹體裡的養分就少了,也不利於坐果。
對於赤霞珠的栽培還有很多需要注意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花粉發育不整齊、防蟲害等相關問題我們下期再一一進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