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神玫瑰葡萄適宜通過冷棚在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種植與推廣
魯會玲等
黑龍江省冬季寒冷,最低氣溫﹣52~﹣32 ℃,年平均氣溫﹣4~5 ℃,﹣30 ℃以下溫度可持續2~71 d;受內陸高溫氣壓及西伯利亞季風的交替影響,大陸氣候特徵明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年平均降水量400~650 mm;無霜期100~150 d,大部分地區早霜出現在9月下旬,晚霜在4月末—5月下旬,全省≥10 ℃的有效積溫1900~2900 ℃;日照時數2300~2800 h,漫長的冬季為短日照時期,相對較短的夏季為長日照時期。以上氣候特點,雖不利於葡萄規模化發展,但作為黑龍江省的主要經濟作物,通過進行設施化栽培、利用庭院小氣候或選擇河谷地區露地栽培,葡萄生產仍然是農民致富、企業增效的有效途徑之一,且栽培面積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黑龍江省設施葡萄的栽培面積已接近7000 hm 2 ,已初步形成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的生產格局,其中早熟品種有『愛神玫瑰』『京秀』『碧香無核』『著色香』等,中熟品種有『巨峰』『無核白雞心』『粉紅亞都蜜』『夏黑』等,晚熟品種有『紅地球』『巨玫瑰』等。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不斷提升,消費者不再把大粒、大穂做為主要消費選擇,而是更加注重風味口感,無核香味葡萄品種開始成為消費熱點。『愛神玫瑰』以其生育期短、熟期早、果實脆肉、無核、玫瑰香味濃鬱、樹體豐產及抗性較強等優點,深受黑龍江省種植者與消費者喜愛。現簡要介紹該品種在黑龍江省的種植表現及栽培技術要點,以供其它地區參考。[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1 在黑龍江省區域試驗布點情況
『愛神玫瑰』葡萄品種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於1990年選育 ,2013年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因其特性優良,全國各地的葡萄種植者開展廣泛的引種試栽試驗 。該品種具有極強的適應性,並符合當地的市場需求。2011年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引進以『貝達』為砧木的『愛神玫瑰』綠枝嫁接休眠苗若干,通過冷棚內進行營養袋育苗。同年5月末,把已長有6~7片葉的『愛神玫瑰 』營養袋苗分別派發到哈爾濱綜合試驗站核心示範園、五常園藝研究中心葡萄園、七臺河洪忠葡萄園、黑河紅色邊疆農場葡萄園、雞西錦芳葡萄園等進行冷棚種植,在哈爾濱市南郊確定一處庭院進行露地栽培試驗。2012年春季解除防寒後,該品種在各處試驗點的樹體均安全越冬,在整個生長季生長良好,個別植株開始見果,樹勢表現為中庸,無特殊病蟲危害。2013年,各試驗點樹體生長均良好,且大部分植株進入豐產期,果實於7月末相繼成熟,品質優良,秋季枝條成熟良好。
2 在黑龍江省生長結果表現
2.1 植物學特性
嫩梢綠色,略有淺紅褐色。幼葉綠色,上表面無光澤,下表面有少量絨毛。成齡葉心臟形稍圓,中等大,綠色,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少量絨毛。葉片5裂,上裂刻深,基部V形,下裂刻開張,基部U形。葉柄中等長,紅綠色。新梢卷鬚分布不連續,枝條橫截面呈近圓形。兩性花。
2.2 果實經濟性狀
果穗圓錐形,少量果穗帶副穗,果穗大小中等,平均穗長17 cm,穗寬12 cm,平均穗質量350 g,最大穗質量可達650 g,果穗大小差異較大,但穗形較一致,果粒著生中等緊密。果粒橢圓形,紫紅色或紫黑色,中等大,平均粒質量2.8 g,最大粒質量3.5 g,適量的膨大處理後可達5 g以上。果皮中等厚,果肉中等脆,無核,味甜酸,有濃鬱的玫瑰香味。8月初測定冷棚種植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18%,促早栽培的達到23%;同期採摘的庭院露地栽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19%,在同時栽培的品種中幾乎屬最高水平(表1)。
表1 『愛神玫瑰』及其它品種冷棚栽培果實經濟性狀調查表
2.3 哈爾濱地區物候期
在哈爾濱地區冷棚種植的『愛神玫瑰』葡萄,4月中旬解除防寒,4月下旬萌芽,6月初盛花,7月下旬漿果即開始成熟,且枝條與果實同步成熟,10月末受冷或凍樹體迅速落葉,11月初完成樹體防寒(表2);庭院露地栽培,4下旬解除防寒,5月初萌芽,6月中旬盛花期,8月初果實成熟,10月中旬葉片黃化並開始落葉,10月末完成樹體防寒(表3),比冷棚的成熟期推遲8 d左右。總體上看,該品種果實成熟平均生長日數為100 d左右,屬極早熟品種。
表2 『愛神玫瑰』等品種在哈爾濱地區冷棚栽培物候期 /(月/日)
表3 『愛神玫瑰』等品種在哈爾濱地區庭院栽培物候期 /(月/日)
2.4 生長結果習性
該品種植株生長勢中庸,芽眼萌發率為77.6%,成枝率75%,結果枝佔芽眼總數的62.3%,平均每結果枝果穗數為1.7個,30%以上枝條著生的果穗數量達3個或以上。果穗多著生於3~6節,枝條與果實同步成熟,3年生樹平均株產達6.4 kg,中短梢修剪即可滿足產量需求,無特殊病蟲害危害,易受鳥類危害(表4)。
表4 『愛神玫瑰』等9個無核品種結果習性調查
2.5 越冬能力與抗病性
2018年整個生長季,對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核心示範園及哈爾濱市南郊庭院葡萄園的樹體抗性進行了調查,『愛神玫瑰』在哈爾濱地區採用『貝達』或山葡萄砧木苗進行栽植,樹體可安全越冬,當年生樹體越冬成活率達93%以上。在冷棚栽培條件下,整個生長季進行2~3次病蟲害綠色防控即可保證葉片及果實無危害;庭院露地栽培在雨季到來前或下雨間歇期噴藥3~4次即可控制霜黴病或白腐病等病害的發生。
對『愛神玫瑰』『無核白雞心』『紅光無核』『紅臉無核』『奧迪亞無核』『夏黑』『黎明無核』『克瑞森無核』『火星無核』9個無核品種當年生樹體越冬情況的調查發現:『火星無核』的抗寒性最強,芽死亡率和株死亡率均為0;晚熟品種『克瑞森無核』的抗寒性最弱,芽死亡率和株死亡率分別為31%和26.7%;『愛神玫瑰』的抗寒性中等,芽死亡率和株死亡率分別為27%和6.67%;其它無核品種的芽死亡率和株死亡率分別在6%~22%和10%以下。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砧木選擇
選用『貝達』或山葡萄等抗寒砧木苗,通過冷棚栽培,『愛神玫瑰』品種在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可栽植成功。小氣候較好的地區,以『貝達』砧木綠枝嫁接苗為好,樹體發育快,第二年即可見果。便於防寒,冬季埋土30 cm即可保證樹體安全越冬。
3.2 庭院栽培
在黑龍江省1~2積溫帶,即有效積溫在2500 ℃以上的地區,庭院露地栽培可正常生長結實,苗木以選用山葡萄砧木綠枝嫁接苗為好,以提高樹體的抗寒能力,冬季樹體埋土30 cm左右即可安全越冬,防寒溝內要填滿樹葉等防寒物,以避免根系受凍。
3.3 架式及栽培密度
籬架與棚架架式均可,籬架以小廠形樹形配合直立葉幕或V形葉幕,株行距以1.0 m×2.0 m為宜,有利於通風透光,可獲得理想的早期產量。棚架以大廠形樹形配合水平葉幕形,主蔓沿定值溝方向延伸,株行距以1.0 m×4.0 m為宜;3年後,要適當擴大株距,每兩株之間間伐1株。
3.4 病蟲害防治
冷棚種植在整個生長季節噴藥2~3次保護劑,即可有效防治常見病害,如灰黴病、白腐病、褐斑病的發生;露地栽培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進行病蟲害的綠色防控,雨水過多會導致霜黴病發生,要注意防治;乾旱天氣會導致蟲害嚴重發生。進行棚室栽培有困難的種植者,提倡通過避雨栽培減少投資壓力,降低栽培風險,提高栽培收益。該品種玫瑰香味濃鬱,蟲害與鳥害相對嚴重,著色後建議使用防蟲網保護果實。
3.5 夏季管理
『愛神玫瑰』品種樹勢中庸,結果能力較強,因此要做好產量控制。嚴格按照「壯二中一弱不留」的原則進行疏花疏果,配合適量的疏除果粒,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果穗與果粒重量。在整個生長期要及時補充肥水,生長前期以氮素為主,果實著色期以磷、鉀肥為主,並適量施入鈣肥以提高果實硬度。果農還可根據市場需求配合使用生長調節劑處理果穗,可以消除殘核並增大果粒。調節劑處理方法是花後10 d左右用50 mg/kg赤黴素處理果穗一次即可。水分管理要保證「萌芽」水的供應,以促進萌芽,保持豐產;保證「封凍」水的供應,以確保樹體安全過冬。
3.6 枝條修剪
夏季修剪時副梢可適當長留,以保證後期新葉數量。冬季修剪時,以中短梢混合修剪為主,以利於提高產量,並延緩樹勢衰弱。溫室栽培,可利用其副梢結果能力強的特點,實現葡萄果實的二代同堂,增加單位面積產量與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