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主播辛有志,一個農民的兒子,憑什麼值得億萬老鐵追隨?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文 | 無鏽缽

「憑我對他的了解,這個標籤他肯定不會喜歡。」

結束對辛有志的採訪之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這樣對我們打趣。在那之前,「接地氣」是外界對於他的一致印象,作為直播業態「自然流量」所催生的明星,他的言行舉止還沒有被商業社會的塑料感所濡染,而是依舊保留著過往的那份真誠和質樸。

「他總是希望我們能站在大眾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說的東西要讓老百姓能接受。」

鏡頭定格在昨夜的舞臺,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

除去鄧紫棋、張信哲、吳亦凡等一眾明星的亮相為場館帶來的陣陣尖叫,在這場辛選自掏腰包為粉絲們舉辦的演唱會裡,氣氛最終伴隨著辛有志本人的登場達到頂點。

作為一個有著超過6500萬粉絲的頂流電商主播,他的自我介紹風格,一如此前工作人員所判斷的那樣,透露著某種真誠和樸實的色彩:

「我叫辛有志,從19歲開公司,沒有打過工,一直開公司,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我向你們承諾,我賺的每一分錢都摸著良心。」

水面之下的冰山

對於身處黃浦江邊璀璨夜景之中的青年男女來說,要同他們解釋清楚辛有志在直播行業的火熱,可能是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

網際網路輿論的中心,「頂流主播」這一標籤更像是李佳琦、薇婭的專屬,他們活躍於直播同娛樂所架構的生態之中,一舉一動都牽涉無數媒體的關注。

躋身於這一星光熠熠的群體之中,辛有志身上的頭銜和標籤或多或少顯得有些黯淡,幾乎從不接受報刊雜誌採訪拍攝的他,時至今日,微博粉絲還停留在僅僅120萬的程度——這個數字甚至比不上娛樂圈裡無人問津的三四線網紅。

然而,戳穿這層流量的泡沫,在遠離都市數百乃至數千公裡的城鎮,五環外的遼闊土地上,這個名字及其背後所承載的龐大消費潛力,卻又足以令無數衣冠楚楚的商業人士感到震驚。

過去的一年時間裡,辛有志及他的團隊已經創造了超過133億的銷售額,相當於70個沃爾瑪超市全年的業績,亦或者是2012年淘寶「雙十一」的交易總額。

有人開玩笑說過,只要他願意,他每天都可以賣出一家上市公司。

在那之前,儘管主流電商品牌已經對於直播帶貨這一新生業態充滿期待,但即使是最樂觀的從業者也不敢相信,在零售的遊戲規則中,會出現一人之力堪比一電商平臺的現象。

這也在某些維度上為行業賦予了一層魔幻的色彩。

以一層薄薄的輿論為分界線,直播電商這一新零售業態的水面之上,是頭牌主播群體的跨界、出圈;水面之下,則是辛有志架構於下沉市場的商業王國。

拒絕被定義的「農民之子」

更有趣的是,面對時代加諸於身上的成就,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辛有志本人,卻依然保持著一眾拒絕被主流定義和評判的態度。

出現在鏡頭裡的他,最廣為人知的身份只有三個:

農民的兒子、商人以及無數粉絲和老鐵們口中的「巴哥」、「班長」。

出生在中國最北端省份的他,從小吃百家飯長大,年輕時就開始風風雨雨闖蕩江湖,和那個時代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一樣,父親給他取名「有志」,希望他奮發圖強。他也沒有辜負親人的期待,離家遠行的那一天,就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要在今後幹出一番事業,好好回報鄉親的恩情。

十年走南闖北,他擺過地攤、賣過水果、販過紙尿褲,在言語不通的日本,他對接國內的貿易代理商,每天早晨7點起床,幹到夜裡12點半,一天掙三千塊錢。摸清了各個環節的流程之後,攢下第一桶金的他又回到了國內,憑藉手中的渠道和信息優勢,開始專門為各大主流電商平臺供貨。

多年來同供應鏈各方打交道的經歷,磨練了他的毅力和果決,也為他後來在快手的火爆埋下了伏筆。

從供貨環節的參與者,一步步走到臺前,成為零售行業的頂流存在,辛有志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農民兒子」的身份。

他不貼金、不包裝,從登錄快手的第一天就已表明身份,「我不是打賞主播」。

對於粉絲,他從不奢求過度的信任,在他眼裡,為觀眾套上「幫幫主播」的道德鎖鏈完全無益於商品交易,一切以貨為優先,為粉絲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才是支撐直播帶貨這一業態長久存在的根源。

有意思的是,儘管在帶貨過程中一直摒棄所謂的「信任邏輯」,但憑藉著對於商品供應環節的嚴格把控,辛有志反而在直播中得到了粉絲最大程度的信任。

對於這一點,辛有志身邊的工作人員同樣深有感觸。

在一些人的描述裡,辛有志的直播間就像一個擁有視界效應的引力漩渦,進入之後就不無法出來,它仿佛屏蔽了一切觀察,只留下了那些超越語言描述的真實存在。

這種信任會在辛有志身邊的每一個人產生。當直播帶貨開始10分鐘,第一個商品銷量就破億的時候,公司內一片歡呼聲。「他目標太大,步子太快,但是我們相信他。他相信單品的銷量能破億,就一定能破億。」

樸素的信任感背後,離不開他對於直播電商這一事業的認真態度。

歸國創業之後的他,幾乎保持了同國外時期一樣的作息規律,每周三四場選品會,場場幾乎都要開到深夜,開會過程中他幾乎不吃東西,遇到感興趣的商品就會兩眼放光,拉著供應商談個沒完,產地、工藝、標準、原材料、檢測數據……這些問題不僅拋給商家,同樣也會被拋給身邊工作的同事。

日復一日的選品、談判、帶貨中,辛有志以這樣的態度,表達了對於流量營銷的不屑,像他生活於這片廣袤田野上的父輩一樣,真誠的丈量著直播電商的每一方土地。

變革者的宿命

兩個月前,匯集辛有志及其團隊理想的「辛選」直播基地在廣州白雲區揭幕,近萬平米的規模,百餘名行業高管、品牌商齊聚出席,胡海泉主持,郎朗彈鋼琴送祝福……

頗為莊重的儀式背後,這是一「辛選」首家落成的直播基地,將匯聚各行業的優秀主播、入駐數萬品牌優品、面向4億粉絲進行直播,在未來將不斷複製,撬動千億級別的GMV。

儀式現場,難掩激動的辛有志講述了他眼中底層零售行業令人痛心的現狀、回顧了從事直播行業以來的風雨歷程,並瞭望了辛選這一品牌未來對於行業整體的賦能方向。

同過去一樣,這番豪言壯語和現場眾星雲集的陣容一道,成為了不少媒體口中「狂妄」、「高調」罪狀的又一佐證。

過去的兩年裡,這樣的兩極化爭議和評價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辛有志的周圍。粉絲們眼中的真性情,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則成為了「粗俗」、「欺騙」的代名詞。即便是自掏腰包為粉絲辦演唱會、送手機,也要被輿論攻擊為「暴發戶」、「炫富」。

在今年年初那場來勢洶洶的疫情中,辛有志和他的團隊先後捐出近1.5億元用於抗疫救災,卻只在一眾媒體上留下了「網紅主播」的刻板評價。

億萬老鐵的愛戴背後,從零售行業到坊間輿論,主流聲音卻似乎一直對他充滿戒備。

體面的商業人群無法接納一個規則的「破壞者」,他的那句「我只賺中間商的錢」更是令無數從業者感到如芒在背。日夜掙扎於職場勾心鬥角中的上流社會無法相信,真的會有一個人願意將零售行業「物美」、「價廉」的成果同五環外的民眾分享,儘管這是他們在多個場合一再口口聲聲宣揚的東西。

對於零售行業來說,被攻訐是變革者的宿命,任何一個個體、品牌,只要膽敢對冗雜的價格體系做出改變,立刻就要面臨鋪天蓋地的「假貨」指責和同行的戰爭威脅。

一代代致力於構建物美價廉零售業態的「屠龍勇士」,都難以逃避最終成為惡龍的命運,而電商的生態,也就這樣在定價飄忽和規則繁複的「熵增」之間一再搖擺。

李佳琦和薇婭看似「無法複製」的悖論背後,消費者同主播之間脆弱的信任紐帶,無法承載各方龐大的利益訴求,反過來說,倘若真的能夠實現薄利多銷、直連廠家的消費模式,人們也不再需要像李佳琦和薇婭這樣的「電商領袖」。

這一點,辛有志和他的徒弟們一直深信不疑。

在斑斕世界裡找回尊重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場致謝演唱會中,在節目的最後,辛有志和他的合伙人選擇了單膝跪地,向一直相信他們,認可他們的粉絲致謝,而在鏡頭之外,面對主流輿論的洶湧聲浪,這一致禮,同樣包含著更多語言之外的關聯隱喻。

面對粉絲,辛有志不止一次的說過:「我只害怕我會讓你們失望。」對於他來說,粉絲們的認可既是動力,同樣也意味著責任和壓力。

相比主流電商平臺,辛有志更熱衷於在直播間呈現遙遠五環之外的龐大需求,在他的直播間裡,零售變革不僅僅是獨屬於一兩億人的狂歡,而是屬於十億網民共同的消費升級。

他永遠忘不了若干年前,那些在縣城、鄉鎮、村莊裡親眼見證的零售體驗,在商品供應鏈不曾觸及到的地方,人們在幾乎等同於一線城市的價格下挑選著質量極為低劣的產品。

他知道大多數人雖然在用著微信,瀏覽快手抖音,纏鬥於網遊之中,卻並沒有用網際網路解決自己的各種日常必需。他們的生活依然困在身邊的方寸之地中,沒有享用這個新世界的便利。他感到憤怒和心疼。

「消費不應該是這樣」這是他腦海裡冒出來的唯一一個念頭,為了這個念頭,他遊走於零售時代的肌理之中找工廠、找品牌,甚至自己去設計產品,想做點兒更平價更好的貨賣給相親。

粉絲們被他的誠意打動,每次開播都是人聲鼎沸。

他誠懇的回應:「我是個純粹的商人。我做的是商人該做的事情,我做得好了,你們就來買。我做的不好,你們不要買。用你們的理性說話,不要摻雜其他太多的東西。」

拋開狂熱的粉絲,直播間裡的另一些用戶,也的確在辛有志這裡找到了自己的所需。

無論是前者的滿足感,還是後者的稀缺感和獲得感,都讓他們多出了一些消費之外的情感。也許他們本來就是同一種人,所以辛有志才能如此了解,那些準點守候在自己直播間的親人們,想要的既不是那些過於絢爛的營銷包裝,也不是9.9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而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基於需求的理解和尊重。

這種感情因而比多數的買賣關係,多了一重對彼此的惺惺相惜,也因此會招致更多的不解:「不就是買貨賣貨嗎?至於這麼喜歡嗎?」

在那之外,相較於誤解與嘲諷,更重要的,則是辛有志所象徵的新直播生態的出現。

對於沉默的大多數人而言,他們並不知道,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消費力,去選擇新的品牌,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對於引領了消費潮流和聲音多年的人群而言,他們開始關注到這個新闖入的平行宇宙。驚嘆、不解、讚許、質疑、振奮、不屑,攪成了一桶五顏六色的斑斕世界。

創業者正在摸著石頭過河。這是發展太快的網際網路世界留給商業觀察者的研究命題,也是屬於辛有志本人的艱難抉擇。

而對於你我這樣的平凡大眾來說,這一抉擇所講述的,是一個獨屬於直播風口的美好童話:

一個我們身邊的平凡人,如何憑藉真誠和努力,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相關焦點

  • 進擊的快手一哥:妄人辛有志
    但剛起風時,它有個問題沒想明白:一個小小的主播,到底憑什麼那麼值錢? 2014年,盧本偉要走。聽到這個消息,YY遊戲直播的負責人胡天宇趕緊前往上海,想跟盧本偉打感情牌。 盧本偉推辭不過,說咱就在鬥魚辦公室樓下見吧,你談完如果沒法給我兩倍以上的籤約價,我就立馬上去籤約。 當時,鬥魚給盧本偉的報價是1500萬。
  • 「快手一哥」辛巴爆雷,「演員」辛有志的原罪!
    沒人能否認辛巴「快手一哥」的位置。他是快手上粉絲量最大的主播,最高時超過7100萬,這在任何一個平臺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更加可怕的是他的帶貨能力極強,帶貨數據不輸李佳琦、薇婭,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讓他成為許多業內人士眼中的「快手電商神話」。
  • 辛有志:穿越瘋狂的直播賽道
    江湖中有傳言,淘寶活不下去的主播去快手,快手活不下去的主播去抖音。對此,在快手擁有5700萬+粉絲,以12.5億刷新直播電商行業單人帶貨新紀錄的辛有志,恐怕第一個不同意了。例如蛋蛋小盆友帶貨超過4.8億、時大漂亮首秀帶貨超過5.3億,這些龐大的數額背後,除了主播自身努力外,少不了整個團隊的攜手奮進。辛有志表示,「培養主播、賦能產業,為直播這個生態貢獻一份力量」,是打造辛選直播基地的意義所在。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乘著直播帶貨熱潮的東風,憑藉「辛選」這雙強健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辛有志的野望一覽無遺。
  • 辛有志「燕窩」事件後,快手封禁9名頭部主播嚴控劇本帶貨
    辛有志「燕窩」事件後,快手封禁9名頭部主播嚴控劇本帶貨 辛巴售賣「糖水燕窩」後承認誇大宣傳承諾退賠6千餘萬,其快手粉絲達7107.5萬。
  • 快手,一個潛伏的獵食者
    我們都知道,快手主打的是下沉市場,據TalkingData數據顯示,快手用戶大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直播網紅大多是草根,賣的東西都是一些價格比較低,並且性價比高的產品,相比於抖音的濾鏡美顏、大眼瘦臉,快手倒不如說是一個展現基層人民淳樸風情的一個平臺,在直播間裡,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看一場民間脫口秀,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在快手,你不能講品牌,而要講性價比和實用性。
  • 主播辛巴:快手從此再無一哥
    他像個多面體:網紅一面,他被質疑低俗、炫富、炒作,卻強調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疫情期間豪捐上億;帶貨一面,他做到與李佳琦、薇婭比肩,單場銷售額達12.5億元,但被質疑刷單、高退貨率;創業一面,他創辦了嚴選品牌、員工達2000人、有一幫忠實的徒弟和粉絲,自己更是日進鬥金。
  • 辛有志就是快手的微商教父-虎嗅網
    此前鄭爽在快手直播時情緒崩潰,在於鄭爽理解的直播是好物分享,想與粉絲拉近距離,但是不想為了銷量消耗粉絲。但辛巴及其團隊的寵粉在於幫粉絲爭取低價與贈品,達到「絕不讓老鐵吃虧」的效果。「明星直播大部分時候配一個主播,明星的作用是營銷出圈,主播的任務才是帶貨。」快手服務商之一星站創始人朱峰表示。
  • 快手辛有志收入有多高?丁老五:相當於散打哥的三倍,二驢的五倍
    快手上的高收入主播有很多,但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卻不多。今天我們就拿辛有志來說,他可以說是當今快手收入第一高的超級主播,辛有志做電商做得很成功,現在也將自己的軍團做的很強大。那麼辛有志的年收入到底有多高呢?丁老五在最近直播的時候表示,辛有志的收入的確是很高,相當於散打哥的三倍,相當於是二驢的十倍之多。
  • 辛有志直播間被封!「結婚花5千萬請42位明星」的網紅辛巴,到底是什麼人?
    現在,你如果打開快手,搜索「辛有志 辛巴 818」,會發現這個擁有超過2500萬粉絲的主播帳號頁面顯示「直播功能被封禁」。在因為「網紅結婚花5千萬請42位明星」的熱搜話題而「成功出圈」之後,辛有志,一位擅於也樂於以「農民的兒子」、「淳樸的商人」、「年輕人的模範」等形象示人的快手主播,很可能正在遭遇成名以來的最大危機。
  • 「中國農民那麼倒黴,有你這麼個壞兒子!」
    許久不刷快手的斯基,就差點錯過一位青年才俊。 1990年,黑龍江小興安嶺附近的一個小山村,這位才俊出生了。 他天生就有著非凡的商業天賦,堪稱百年難得一遇的商業奇才。
  • 辛有志,辛巴,你不知道的前世今生
    辛有志,辛巴,你不知道的前世今生 辛有志,辛巴,粉絲代號818。
  • 快手第一帶貨主播要倒了?
    快手頂流主播辛巴,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11月。  11月的第一天,辛巴在快手直播,用7小時23分鐘便刷新了個人歷史最高戰績,整場直播帶貨18.8億元,並創下多個新的直播帶貨紀錄,一時風頭無兩。  辛巴首場回歸帶貨便創造了5小時10億的戰績,這樣強勢的帶貨能力使得他不僅沒有因為被封禁而謹言慎行,反而高調喊話快手官方,「最好利用好我辛有志身上的資源」。
  • 老方丈:快手這3個網紅不能夠得罪,一人得罪會被封殺,一人擁一省粉絲!
    在最近一段時間中,快手平臺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其中老方丈的復出無疑是最讓其他主播感到興奮的事情,因為作為一個被封殺的主播,能夠復出就意味著其他主播能夠復出。在最近的直播中,老方丈表示快手這3個網紅不能夠得罪,其中一人得罪會被封殺,一人擁一省粉絲!
  • 狂放辛巴,快手沉浮
    在一眾粉絲眼裡,快手辛巴是「留洋鍍金」回來的「成功人士」。事實上,「辛巴」很光鮮,「辛有志」的人生卻沒有那麼得意。辛巴原名辛有志,1990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通河縣一個小山村。學習成績不好,辛有志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從村裡出來跑到鎮上賣水果。
  • 狂放辛巴,快手沉浮 || 深度
    4次創業4次失敗在一眾粉絲眼裡,快手辛巴是「留洋鍍金」回來的「成功人士」。事實上,「辛巴」很光鮮,「辛有志」的人生卻沒有那麼得意。辛巴原名辛有志,1990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通河縣一個小山村。那時,快手用戶和主播們在談到這兩個人時都會高頻提到一個詞:「有錢」。也正是如此,以「掛榜」起家的辛巴遊走在快手一眾大主播直播間,以金錢為橋建起結交關係,甚至是聯手炒作,在沒有任何短視頻作品和粉絲基礎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和初瑞雪雙雙躋身快手最炙手可熱的帶貨主播。出圈,則得益於一場耗資數千萬元的網紅婚禮。
  • 辛巴為周杰倫一擲千金,背後卻是快手的「帝王心術」
    周董的直播或讓快手大主播不太淡定了不過這場直播中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或許很多平時不太關注快手的朋友沒有注意到。在因與另一知名主播散打哥的全網罵戰宣布暫時退網後,辛巴就曾向快手方面喊話,「快手,我希望你們能把眼睛擦亮一點,我辛有志在大部分類目當中,可以調動整個國內的資源,請運用好我身上的本事和資源。
  • 「2020謝謝儂」辛選演唱會在上海梅奔唱響 2145多萬老鐵在線觀看
    不同的是,本場演唱會的發起者不是經紀公司,而是擁有6500萬粉絲的電商主播辛巴辛有志。整場演唱會不賣票,不接贊助,全程在快手辛有志直播間直播,邀請網友們免費觀看。2020年見證了太多艱難和奇蹟,辛選亦經歷了一個不尋常的蛻變之年。這一年辛選發展迅猛,以諸多高性價比好貨提升了用戶的生活品質,在新電商人群消費力量的的驅動下,辛選、品牌商、工廠相互成就。
  • 快手辛巴原名叫什麼 辛巴原名辛有志老婆是誰個人資料
    快手辛巴原名叫什麼  據悉,快手辛巴原名叫辛有志,1990年出生,哈爾濱人,代表作品有:《我欲乘風》、《陪在我身旁》、《我的字典沒有後悔》。  據悉,辛巴原名辛有志,於1990年出生在黑龍江小興安嶺附近的一個小山村中,當初的小山村村民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大連沃天進口貿易公司的董事長,儘管現在辛有志不過才28歲,但是他的成就可非常不一般,在辛有志28年的生命中經歷了4次創業4次失敗又重新站起來,終於做出了自己的事業,成為大家如今看到的成功人士,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可想而知,與初瑞雪的微商創業一樣,二人都經歷過同樣的挫折,所以才會能好的懂彼此
  • 網傳快手將永久封殺辛巴!快手方表示消息不實 一文讀懂辛巴對快手...
    據信達證券研究,辛有志早期創業主要從事供應鏈、商業貿易等業務,2016年入駐快手,開始直播帶貨生涯,充分享受快手早期DAU快速增長的流量紅利。最初在快手辛有志主要通過為其他主播大量刷禮物獲得關注,粉絲初具規模後建立「818粉絲軍團」,定位帶貨主播為粉絲提供高性價比產品,不斷強化粉絲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