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居然是過兩個中秋節!?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日本人的中秋節怎麼過?日本的月見糰子有幾種?

2022-01-06 東京愛家園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

祝中秋快樂!

心想事成!

你知道:日本人過兩個中秋節嗎!?

在日本提起中秋節,人們一般會說這個詞語:月見(つきみ),意思就是「賞月」

月見一般是在農曆的8月15日、16日進行,但是也有在舊曆的9月13.14日進行,因此日語中「十五夜(じゅうごや)」「十三夜(じゅうさんや)」這樣的說法一般指的就是中秋的夜晚賞月。


由於中秋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穫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古代的日本人還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習俗延續到今天,雖然沒有慶祝豐收的活動了,但是日本各地也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要舉辦專門的賞月會。

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於中國,中秋節自從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那時開始出現賞月以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習慣稱為「觀月宴」。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曆,改用陽曆,唯獨這個中秋節,還始終保持著與中國的同步——農曆8月15日,只是不是全國法定的假日。


日本人過中秋節,最熱鬧的不是家庭,而是神社。日本各大神社都會舉行賞月晚會,叫「祭月」。晚會上會表演傳統的歌舞,譬如巫女們表演嫦娥奔月。因此,節日那夜的日本各神社,是最熱鬧的日子,許多人都會去神社參加祭月活動,觀看歌舞表演。

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裡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裡,擺上瓜果、米糰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十五夜」還有一個很好玩的風俗活動,有點像西方萬聖節的感覺。「不給糖就搗蛋」的孩子們會在「十五夜」扮演一天的賞月賊。一邊叫嚷著「 請去賞月吧 」、「 賞月大盜來嘍 」一邊到各家各戶去偷月見糰子。 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會組成「丸子小分隊」,作為月亮的使者挨家挨戶的去「偷盜」貢品。


十五夜當天到處可以看到拿著長竹竿的孩子們,他們會在竹竿的一端裝上釘子或鐵絲去鉤取月見糰子,目測難度係數並不高,大家都可以輕易得手。

上供的人也會想辦法把供品放在走廊門口之類顯眼容易偷到的地方,供他們玩樂。近些年不只是糰子,很多店家還會準備各種孩子們喜歡的零食作為祭品,並製作可愛的海報歡迎賞月賊們的光臨。

友情提示:賞月賊的活動只有關東和關西地區比較盛行,想體驗的小夥伴們可不要走錯地方哦~

中秋節,人們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擺上芒草或其他鮮花,供上剛收穫的芋頭、紅薯、白蘿蔔、豆子等,用新糧做的食物如糰子、饅頭、年糕、米飯、麵餅等,還有蘋果、梨、柿子等水果。有的地方還擺上水酒,旁邊放上燈籠。在這些供品裡面,最重要、最有十五夜節日特色的是芒草、芋頭、月見糰子。

日本人過中秋不是吃月餅的,他們吃的應節食品是「月見糰子」,它是日本人用糯米等原料製作的飯糰子,內中無餡。日本人說:「那就是月亮」。

據說月見糰子是代替中國的月餅的一種食品,一般做成圓形的,作為圓月的象徵。但是大阪等地方的糰子不是完全的圓形,而是一頭有尖,呈現芋頭的形狀。據記載,日本做糰子的習俗很早就有了,而「月見糰子」即作為祭月供品的糰子在江戶時代(相當於明末清初)的文獻裡方有記錄。

芒草,日文寫作すすき,被日本人認為是在十五夜不可缺少的物品。它是秋季七草之一,在日本的一種叫做「花札」的紙牌遊戲裡被當作八月的花。在日本文化裡,芒草是秋天到來的象徵物,使人聯想到秋天,古人認為它具有消災避邪的靈力。


十五夜,人們把芒草插在花瓶中,擺在有月光的地方,或者插在大門邊、自家的農田裡。有些地方還講究在這天用芒草杆做的筷子吃飯,或者把這種筷子當作祭月的供品之一。而在芒草旁邊,通常會放上月見糰子,以及一隻小白兔,頗有一些「蒼月」之感。

猜燈謎作為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今天依然存在,但規模不大。一般只有個別市的役所和宗教文化團體舉辦。燈謎會送出的禮物一般不會很名貴,只是作為節日裡給人們的一點小驚喜罷了。


參與燈謎會的人大多數是「家庭裝」,因為小朋友最喜歡猜燈謎了。年輕的戀人們也不會錯過燈謎會約會戀人的機會,沒有戀人的學生們通常會三五成群來到燈謎會,伺機看看自己會不會成為丘比特大神相中的幸運兒。

「十五夜看不到月亮還有十三夜。」這是在日本流傳很廣的說法。有兩個賞月的日子,總會有一次趕上晴天並見到明月。農曆九月十三是日本中秋節的另一半。

日本人認為九月十三的月亮跟八月十五一樣美。吉田兼好所著的隨筆集《徒然草》中說,八月十五日與九月十三日都屬於婁宿,是賞玩月色的良夜。從日本的氣候狀況來說,兩個賞月日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九月十三的晴天率比八月十五的晴天率要高,就是說,在日本,九月十三比八月十五更適宜賞月。九月十三的月亮被稱作「のちの月」(女名月)。

舊時日本人講究這兩個日子都要賞月,如果只看八月十五的月亮而不看九月十三的月亮,就是「片月見」,意思是只看一半月亮。在日本人的傳統信仰中,「片月見」是不吉利的,會引起不幸。

十三夜賞月是日本獨有的習俗,其發源時間還沒有確定的說法,一說是在宇多天皇時開始在宮中實行的,一說是從醍醐天皇時代(919年)的賞月宴會開始的。

十三夜與十五夜的習俗有所不同。十五夜重視供芋頭,並稱為「芋名月」。而農曆九月正是收穫豆子、慄子的時節,拜月的供品以豆子、慄子為主,祭月時將五顆慄子、五顆豆子和3個糰子放進黑色的盤子裡,因而十三夜也叫做「豆名月」「慄名月」。

十六夜的酒,也被稱為月見酒。

十三夜習俗的主題也是賞月、拜月和慶豐收。因八月十五隻是農作物的初收期,九月十三正是收穫期,所以九月十三慶豐收的色彩更重。


日本中秋必吃——月見糰子

作為一個吃貨,最關心的就是日本人中秋吃什麼。與中國不同,日本中秋節不是吃月餅,而是吃「月見糰子」(日語:月見だんご)。


作為一種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美食,月見糰子是用糯米、豆類等雜糧為原料加工製作的飯糰子,烹飪手法傳統,更加自然健康。看上去QQ滑滑的,白白嫩嫩的,好想咬一口。


裡面的餡兒比較豐富,有慄子、蓮蓉、紅豆、綠豆、綠茶、芋頭等等,甜味居多。

除了上面那種跟元宵似的圓圓形狀的,

還有下面這樣的,

一看就知道是紅豆餡的


日本各地的月見糰子

都是一個樣子的嗎?

今天我們來看看日本各地的月見糰子吧~

然後還有這種穿成串的

還有這種小兔子形狀的,

估計嫦娥奔月的傳說在日本也流行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若看到自己作品後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相關焦點

  • 月見:我是日本的中秋節
    其實,日本真正的觀月日為九月十三。直到平安時代中國的中秋節傳入日本,才有八月十五賞月之說。而後,日本每年會有兩個觀月日,九月十三的月亮被稱為後月。 日本有一種特殊的掛曆——ムーンカレンダー,也稱「新月満月カレンダー」,通過這種掛曆,人們可以形象地得知每個月的月圓月虧,不只是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哦!
  • 中秋節,日本人不吃月餅吃什麼??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對於中國人來說,吃月餅賞月亮是中秋必備,不過聽說日本人這天不吃月餅吃糰子,而且他們竟然不只一個中秋節?!現在,日本已不過舊曆,但賞月的習俗由來已久。月見糰子也叫江米糰子,用糯米製成。現代人喜歡在月見糰子上塗上豆粉、蘸醬或紅豆泥當做調味。古代日本,每到觀月日,人們擺好月見糰子、蘆葦草和日本清酒以祭天神。祭拜完畢之後,一家人邊吃月見糰子邊聊天賞月。
  • 什麼,日本中秋節竟然吃這些?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啦,對於中國人來說,吃月餅賞月亮是中秋必備,不過聽說日本人這天不吃月餅吃糰子,而且他們竟然不只一個中秋節?!月見糰子也叫江米糰子,用糯米製成。現代人喜歡在月見糰子上塗上豆粉、蘸醬或紅豆泥當做調味。古代日本,每到觀月日,人們擺好月見糰子、蘆葦草和日本清酒以祭天神。祭拜完畢之後,一家人邊吃月見糰子邊聊天賞月。
  • 日本的中秋節—十五夜
    眾所周知,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中秋節也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節日,那麼擁有著美麗傳說和美好願望的中秋在日本又是如何演繹的呢?今天富醬就帶大家來看看別味的日本中秋吧!在日本,農曆(舊曆)八月十五被稱為「十五夜(じゅうごや)」。
  • 日本中秋節吃糰子 揭秘亞洲各國中秋美食
    韓國和朝鮮的「中秋」吃鬆餅,日本的「中秋」吃糰子,泰國的「中秋」吃壽桃,甚至能買到「榴槤月餅」,你見過嗎?中秋佳節將至,提起中秋的美食自然有很多人想起了最傳統的月餅。但是過中秋佳節的不止有中國,亞洲各國在月圓之日也會有各種慶祝的方法,自然也會有不同的美食。但是你知道麼,其他國家的中秋是不吃月餅的,他們會吃什麼?
  • 日本的中秋節是什麼樣的呢?吃什麼玩什麼?
    日本人如何過中秋節?最熱鬧的不是家庭,而是神社。日本各大神社都會舉行賞月晚會,叫「祭月」。因此,這一天的日本各神社,也是最熱鬧的日子,許多人都會去神社參加祭月活動,觀看歌舞表演。現在,日本已不過舊曆,但賞月的習俗由來已久。哪怕對他們而言中秋不是一個節日,到了這天人們還是會自發舉行賞月活動。其實,日本真正的觀月日為九月十三。直到平安時代中國的中秋節傳入日本,才有八月十五賞月之說。而後,日本每年會有兩個觀月日,九月十三的月亮被稱為後月。
  • 韓國、日本、越南也過中秋節?細數漢文化圈內的中秋節習俗
    中國文化傳播的途徑有以下幾種:一、中國歷史文化空前繁榮時期,各國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了解相應的習俗,回國後,再大力宣傳發揚;二、移民,華人自己把文化習俗帶去國外,例如新加坡,總人口的80%都是華人,不難猜到這些移民者會將中國文化帶到新加坡的本土文化之中, 中秋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唐朝開始就隨之傳播到日本、朝鮮半島
  • 外國人也有中秋節,他們的中秋節都怎麼過?有什麼活動
    月圓之夜代表著與家人團圓在一起的日子,也是對在外漂泊的人一種美好祝願;同樣也為慶祝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傳統節日。 而在中國的近鄰,日韓兩國也對中秋有著不一樣的情懷。 在韓國,他們把中秋節稱作「秋夕節」,同樣也作為一個國家的重大紀念日。
  • 這些國家也過中秋節
    這些國家也過中秋節 綜合編譯 賈曉靜   青年參考  ( 2020年10月02日   04 版)
  • 日本人怎麼過中秋?由來、傳統食物、習俗活動一次報給你!
    江戶醬在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眾所周知,中秋節是中國繼春節之後的第二個傳統節日。每年中秋節,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紛紛回家,與家人團聚。而日本其實也有在過中秋節喲!日本的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又會吃哪些特色食物呢?這邊文章就來給大家介紹在日本中秋節的獨特過法!日本中秋節的日文稱作「十五夜」,念法是「じゅうごや」,指的就是農曆8月15日當天晚上。
  • 中秋節的神秘來歷
    據專家考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這非常有道理。進入20世紀,國內外的專家相續在一些發掘的考古遺址裡面發現了具有月亮崇拜的圖案。有專家在網上說中秋節是唐代的某個將或者說是唐代的某個皇帝發明的,這樣的論斷是毫無歷史依據的。中秋節的來源顯然要比唐代要早的多。
  • 在日本,會過中秋嗎?
    然而中秋這一日,對於許多身在日本或是即將奔赴日本的小夥伴,中秋是家鄉的追思,更是深情。不過,也有很多朋友疑問,日本過中秋嗎? 其實,中日的中秋節是不同的。 日本人中秋節的傳統是從中國傳入的。日語中中秋節的正式名稱叫做「慄名月」、「豆名月」、「芋名月」。
  • 外國人怎麼過中秋節,新加坡胖版嫦娥亮了,網友:懷...懷孕了?
    在日本提起中秋節,人們一般會說這個詞語:月見(つきみ),意思就是「賞月」(moon-viewing)。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是一種由糯米造成的白色糰子。日本人說:「那就是月亮」。好像確實比月餅更像月亮哈~
  • 中秋節要到了,你知道為什麼叫中秋節嗎?
    我國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據記載,周代,中秋夜就有迎寒和祭月的習俗。《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唐書·太宗記》就出現「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詞了。可見,唐代中秋節已成為節日。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 韓國中秋節都放五天假?!
    這個世界上可不止咱們大中國會過中秋節哦~事實上,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朝鮮、越南等亞洲國家都有過中秋節的傳統。
  • 日本人吃月餅嗎?
    每每看到此處我都在想中國有這麼多月餅種類不知道日本人吃不吃月餅呢?日語裡對中秋節有不同的名稱,如『十五夜』、『仲秋』、『中秋の明月』、『芋名月』等,其中以『十五夜』(唐朝已用『十月見糰子五夜』,王建有く十五夜望月>七絕一首)及』『中秋の明月』最為普遍。過中秋的習俗早在唐朝時已傳入,最初在朝廷貴族之間流行(中秋例必舉行作詩奏樂的盛會),後來連民間也跟隨。
  • 2020中秋節快樂:一年一度中秋節,闔家團圓幸福多
    近幾天,大街的人明顯增多了,大家回去時,手裡都提著各種禮品,有圓圓的月餅,香甜的美酒,給父母買的各色好看的衣服,還有各類的水果糕點。人們臉上洋溢著微笑,心裡裝著喜盈盈的滿足。一年一度中秋節,闔家團圓幸福多。情滿中秋夜,家和萬事興。
  • 韓國也過中秋節嗎?
    也有人很多人問我,韓國也過中秋節嗎?他們的中秋節又是哪天呢?其實韓國也過中秋節的,那他們的中秋節是怎麼樣的呢?請跟隨小昭一起來看一看吧!中國人過中秋,主要是家人團聚,不能團聚的也講究千裡共嬋娟。韓國人的中秋節,除了全家團聚之外,也是追憶祖先恩德的日子,所以更為重要的是祭祖和掃墓。在中秋節放假期間,韓國全國都在為了與家人團圓而進行「全國大移動」,與我國的春運相似,都是從大城市向家鄉移動,從而導致高速公路出現堵車、火車票和汽車票一票難求的現象。
  • 海內外設計師中秋節設計作品 | 平面|UI|動畫大放送!
    最近聽說做平面設計的朋友比較苦惱,主要是因為做各種中秋節主題的設計,感覺已才思枯竭。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