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滄龍:
在影片《侏羅紀世界》裡,滄龍的體型明顯被放大了,僅僅是頭部就有三十五米,可以一口吞食一條大白鯊,並且可以捕捉臨海低飛的翼龍。雖然滄龍無法登上陸地,卻能奮力撲上海邊,一招殺死暴虐霸王龍。因此,蒼龍毫無疑問處於恐龍界的頂峰。
2、 暴虐霸王龍:
變種恐龍擁有霸王龍的體型、迅猛龍的速度、烏賊的感官和變色龍的應變能力。在陸地上不可能遇到對手。
3、 棘龍:
2005年發現的棘龍化石比霸王龍長出四米,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在《侏羅紀公園3》中,棘龍曾扭斷暴龍的脖子。
4、 暴龍(霸王龍):
暴龍科恐龍外形都是大同小異的,是最兇猛的食腐動物,擁有近乎恐怖的咬合力和衝撞力,甚至還有超快的奔跑速度。其中,霸王龍是暴龍科裡面最大的品種,是當之不愧的白堊紀之王。
5、 暴虐迅猛龍(狂盜龍):
變種的暴虐迅猛龍體型小於暴龍,大於迅猛龍。在電影裡面,因為其基因以迅猛龍為基礎,它的智商比暴虐霸王龍還高,甚至能作出類似人類的「笑」表情。因此,暴虐迅猛龍完全可以名列恐龍高手榜前五名。
6、 食肉牛龍:
牛龍雖然略小於霸王龍,但兇悍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科學表明:食肉牛龍是種擅長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龍,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裡,加上小腿較細、腦袋高、尾巴偏細、腿部極其長,也被稱為白堊紀的獵豹。根據唯一發現的一個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龍體長8米,體重3噸,臀高3米。
7、 易碎雙腔龍:
最大的陸地動物,體長可以超過五十米。雖然過於笨重,但力量驚人。
8、 重爪龍:
生物考古學提出:重爪龍,原意屬名為堅實的利爪,沃克氏重爪龍的爪子比較其體軀而言真是龐大,重爪龍屬於食肉的獸腳類恐龍,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重爪龍發現於英國南部,與其它的食肉恐龍有很大差別,除了前肢有大的爪而不象其它大型獸腳類恐龍那樣前肢非常退化外,嘴和牙齒也類似於鱷魚而不似其它大型獸腳類恐龍,可能也是象鱷魚一樣以魚為食。作戰方式更像一頭灰熊。
9、 三角龍:
三隻長角如同鋼刀,頭盾固若金湯,攻擊力與防禦力兼備。最大的弱點是個子不夠高,難以擊中高大恐龍的喉嚨。
10、 異特龍:
恐龍學家評價:就體形而言,異特龍並不是肉食性恐龍中最大的,但它擁有更適於獵殺的身體結構。首先,它的前肢非常粗壯,上面長有3根指,每根指頭上都生有利爪,可以毫不費力地撕開獵物。其次,高大粗壯的後肢能有力地支撐起它的重量,使它行動起來更為敏捷。最後,粗大的尾巴還可以當做鞭子,橫掃任何膽敢進犯的敵人。另外,異特龍生有70顆邊緣帶鋸齒的牙齒,每顆牙齒都像匕首一樣尖銳,並且都向後彎曲。如果某顆牙齒脫落了或在戰鬥中斷掉了,一顆新的牙齒會很快長出來填補這個空缺。另外,異特龍可以將頜部張得很大,然後再向外擴張,這樣有利於撕碎獵物並且吞食大塊的肉,是最兇猛的恐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