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圈裡有一位成績斐然的親戚不曉得算不算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可以靠著他(她)擁有的資源來提攜一下自己的兄弟姐妹,但從另一方面來講被提攜者免不了被拿來與之相比,頂著「××的弟弟(妹妹)」這樣的頭銜的確是一種無形壓力,也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巫奇就是這麼一位,當他出道時,哥哥巫啟賢已經是叱吒歌壇的風雲人物了,當年哥哥在自己的首張專輯裡和17歲的弟弟(當年還叫巫啟雄)一起合唱了《手足情》,開啟了他與音樂的不解之緣,在心裡,哥哥一直是他學習和值得驕傲的榜樣,夢想著有一天也能像哥哥一樣出版自己的個人專輯,得到大眾的認可。後來,巫啟雄去了美國念大學,商科念了一年之後,發覺自己骨子裡還是對音樂抱有很大熱誠,所以中途轉念錄音工程了。
▲巫奇第三張國語專輯《不顧一切》,1995年12月滾石唱片發行
1992年大學畢業的巫啟雄在哥哥的「啟賢音樂實驗室」發表了個人的首張專輯《給你的愛永遠不變》,巫啟賢為其製作了整張專輯,其中二人將當年的合唱曲《手足情》重新演繹,並更名為《手足情懷》,歌詞也與最初的版本略有不同。專輯還收錄了新加坡一些頂尖音樂人的作品,比如:陳佳明、黎沸揮、邢增華。可惜當年這張專輯只在新馬地區發行,沒有引起足夠大的反響。直到後來小蟲在一次去新加坡錄音時聽到這張專輯於是有了之後的合作。當時正值小蟲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王者之劍」,1992年11月巫啟雄在新馬地區發行的《給你的愛永遠不變》的專輯經製作人小蟲重新企劃包裝後在臺灣發行,專輯名稱更改為《我的情人》。專輯歌曲中的8首歌與《給你的愛永遠不變》一樣,只是將《我的情人》替代了《她吻了我》,《那是你的眼淚嗎》也更名為《在夢與時間裡》。而且巫奇不再沿用他的本名巫啟雄,更為藝名巫奇。封面上巫奇抱著一個嬰兒一如我們的心有如孩子般的純真在複雜曼妙的人世、光怪陸離的世界上,用誠實、用真情赴一場人世的情宴。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有的時候在歌壇發展的確需要靠一點點運氣,可惜這張專輯最終也沒給巫奇帶來什麼大的起色,在沉寂了2年之久,在這兩年裡,巫奇潛心創作,旅行,積極接受肢體、舞蹈課程訓練。1995年1月由臺北的小蟲、黃怡和新加坡的菘聯手推出了巫奇來臺的第二張專輯《犯錯》。這張專輯讓人見識了巫奇不凡的唱功,也讓他初嘗人氣歌手的滋味。而後,滾石唱片決定乘勝追擊推出巫奇的第三張專輯。這張專輯從開案到發行上市經歷了10餘月的漫長等待,巫奇求好心切堅信「慢工出細活」將發行日期一延再延,原本定在暑期檔發行的專輯《不顧一切》一直延後至1995年底才姍姍推向市場,可見巫奇對於自己鍾愛的歌唱事業那種專心堅持與一絲不苟的鑽研精神。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巫奇的唱功在這張專輯中也有了長足進步,甚至滾石大哥大李宗盛也稱讚巫奇是同期新人歌手中唱得最好的一位。專輯的製作人也較上張專輯《犯錯》來了大換血,由陸泓宇、周世暉、黃建昌、劉天健、徐德昌以及梁伯君6人聯袂製作。專輯標題曲《不顧一切》是一首翻唱自韓國的歌曲,原曲來自韓國二人男子組合綠色地帶的成名曲《사랑을 할꺼야》(決定愛你)收錄在1994年首張同名專輯《녹색지대》(綠色地帶)中。2000年時,這首歌也被姜育恆與李翊君再次翻唱成了對唱的版本《愛我你怕了嗎?》,可能大家對於這首歌的熟悉程度更勝巫奇首版翻唱的《不顧一切》,不過個人覺得巫奇的版本更深情,尤其莫文蔚特別客串演出的MV拍得如同一部悲傷色彩強烈的黑幫槍戰片一般讓人印象深刻。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製作人陸泓宇為巫奇的新專輯特別創作了《原諒我》和《何妨》兩首新曲,陸泓宇是寫過許景淳的《路長情更長》、劉若英的《決定》、萬芳的《一切如新》、《習慣寂寞》、趙傳的《問一問青天》、黃嘉千的《存在》、成龍的《我用了多少愛》、姜育恆的《擺脫不了你的愛》等溫柔纏綿的情歌佳作的創作人,這些歌曲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網上有人說這首歌和劉若英《少女小漁》中的主題曲《決定》是同一旋律,我也將兩首歌做過對比,我更願意相信這兩首作品是相互輝映的姊妹篇。《路長情更長》後來也成為在KTV裡點播率非常高的一首不朽情歌。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由周世暉作曲的作品《無悔的承受》是專輯中我比較鍾愛的非主打曲目,巫奇將歌中淡淡的哀傷詮釋的絲絲入扣,男人對於逝去感情無怨無尤的付出與承受剎那間宛在耳目前。起初周世暉在滾石是擔任李宗盛的製作助理,經常負責母帶後期製作處理和混音的工程師,一路跟著李宗盛也製作過不少專輯,積累了不少製作上的經驗和作品。我們熟悉的辛曉琪的《倆倆相忘》、蘇慧倫《就要愛了嗎》、蘇永康的《盲人》、任賢齊的《盲點》、張克帆《把你的心放心交給我》等作品都是他作曲的作品。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其實這張專輯除了冒頭曲《不顧一切》是翻唱曲外,巫奇還特別翻唱了臺灣民歌時代的創始人領軍人物王夢麟在1984年新格唱片出版的《金韻獎創新專輯》中的冒頭曲《離開你走近你》,與原作纏綿悱惻的抒情演繹不同,巫奇與同樣來自新加坡的編曲人梁伯君,試圖在編曲中加入華爾茲的舞曲元素,讓人的思緒也跟著旋律翩然紛飛,有一種很強烈的感染力。而《沒有你怎麼過》則是新加坡創作人Dick Lee的創作,Dick Lee的創作一般都會有一個英文版,這首歌的原曲名叫《I Need You Back》,我們則更熟悉的是林憶蓮翻唱的粵語版本《沒結果》。雖然巫奇的唱功與林憶蓮不可同日而語,但《沒有你怎麼過》呈現的男聲版在人們聽慣了林憶蓮百轉千回的《沒結果》後卻給人一種不同的別樣感受。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由易家揚作詞的《愛我到這裡》的原曲是日文作品《Cry On Your Smile》,這首歌的原唱是醉心於黑人音樂的日本著名男歌手久保田利伸,他演唱的富士電視臺的熱播劇《悠長假期》的《LA LA LA Love Song》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在1987年出道初期就憑藉一曲《Cry On Your Smile》走紅於日本歌壇,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這首歌也被華語歌手許志安、傅薇、伊能靜、張立基都曾相繼翻唱過。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這張專輯還收錄了巫奇自己作曲的作品《怪我不滿足》,在上一張專輯《犯錯》中他也交出自己潛心創作的作品《除了真情不可惜》,讓人感受他的才華橫溢與用情至深。巫奇一直以哥哥巫啟賢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但有時總是不由自主的必須頂著「巫啟賢弟弟」這樣的頭銜,這樣的尷尬處境的確也給了他很大程度的壓力與困擾。每一張專輯巫奇總是會選擇演唱一首英文歌,而這張專輯也不例外,《My Girlfriend》是製作人梁伯君的創作,巫奇其實想通過這張專輯來證明自己偶像更兼具深刻內涵的實力。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專輯中還收錄了劉德凱與趙雅芝主演的臺視八點檔電視劇《秦始皇與阿房女》的主題曲《難為男兒漢》,這部電視劇的片尾曲也是來自滾石的女歌手沈鳳儀所演唱的《塵埃》。這部電視劇當年也創造了不錯的收視率,而氣壯山河的主題歌《難為男兒漢》也被喻為是男聲版的《愛江山更愛美人》。製作人劉天健為其創作的一曲《感慨》也是一曲令人玩味的深情告白,像是在平淡無奇中的一聲炸雷,讓人索性陷入他深不可測的激情中。巫奇一直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他的用心、他的堅持就像他歌中唱到的那樣是「不顧一切去愛,不顧一切去追,不後悔…」,這其實更像是他要尋求自己新路向的一種痛定思痛的再出發。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這張專輯引進內地時是由廣州白天鵝音像出版社出版的,logo是一隻帆船樣子的廣州白天鵝音像出版社也是國內知名的出版機構,他們的實力雄厚,當年的毛寧、高林生的CD都是由廣州白天鵝出版的,記得他們還引進過陳潔儀的《逼得太緊》、《傷心》等專輯。我還清楚的記得2000年前後我在上海求學時的某天在赤峰路輕軌站第一次邂逅了專賣港臺原版唱片的「回聲音像」,在那裡第一次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在那裡駐足觀看,久久無法抽身,結果後來在那裡陸續買了很多自己心儀的唱片。現在回聲音像早已不復存在,雖然遺憾,可是回憶就是這麼深刻的烙印在記憶裡再也無法抹去。因為熱愛所以這些遺憾才會倍感珍貴與美好!
▲巫奇國語專輯《不顧一切》內頁照片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給我留言,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