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一片無別望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23 澎湃新聞

痴心一片無別望

2020-11-21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昨日上海評彈團青年演員在豫園海上梨園集體拜師,雖然時間安排在工作日下午,還是抽時間專程趕去觀禮。類似的拜師儀式還是第一次現場觀摩,開了眼界,當然也想看看上海評彈界的「小青年」。到了現場才發現,這次拜師和想像中的傳統拜師儀式有所不同。磕頭改成鞠躬,敬茶改成獻花,當然遞門生帖還是保留的。老師們對後輩期盼殷切,希望能把傳統藝術傳承下去,幾乎每位老師都說會「毫無保留地傳授」。這倒和我讀過的一些評彈題材的傳記有些偏差了。不止一位老藝術家的回憶錄都談到自己學藝時的艱難,拜師只是給你一個聽書的機會,能記住多少靠自己。滿師的時候老師傳授腳本,常常會「萬寶全書缺只角」,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父,老師留一手,是擔心學生會搶了自己的飯碗。但這些都是評彈全盛時期的事了,如今評彈面臨的問題是演出市場萎縮、傳統長篇書目後繼乏人。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評彈團這次集體拜師就有了別樣的意味。

上海評彈團青年演員拜師會

這次拜師,錢晏、姚依依已經是有豐富表演經驗的演員,她們拜邢晏春、邢晏芝為師,傳承《楊乃武》;季毅洋、鄭鳴秋師從高博文,學習《描金鳳》;張園園是「女大書」,拜吳新伯學習《大唐傳奇》;毛新琳收張振陽、黃濟璠,教授《十美圖》和《顧鼎臣》;黃海華的學生是林昱辰,學《玉蜻蜓》。這樣的組合很有意思,一方面,6位老師和8名青年演員,傳承的流派各不相同,書目自然也都是經典。作為觀眾,我認為評彈需要百花齊放,各個流派都要有角兒。另一方面,拜師拜的不僅僅是唱腔和流派,也是書目。如今的評彈藝術,沙龍化、劇場化或許是生存的需要,但這門藝術的根基在長篇,在書場。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收徒的內容和形式都是有深意的。

邢晏春、邢晏芝和錢晏、姚依依

圖片來自上海評彈團

邢晏春向學生贈書

「事如親歷、人如故交」和「音隨情回」

邢晏春笑稱「秀才人情紙半張」

高博文和季毅洋、鄭鳴秋

圖片來自上海評彈團

吳新伯和張園園

「女大書」會有何種表現

值得期待

毛新琳和張振陽、黃濟璠

黃海華、吳靜慧和林昱辰

85高齡的趙開生

「說書,最主要是說」

上海評彈團的老藝術家聚會

薛惠君、莊鳳珠、孫淑英、沈偉辰

趙開生、徐文娟、徐檬丹

我是上海的「七零後」,評彈的弦索叮咚曾陪伴我的少年時光,又一度遠離我的生活。人到中年重返評彈的氛圍,自是別有一番感受。評彈經歷過最艱難的年月,我很驚訝書場裡還有很多聽眾,甚至是年輕的聽眾。我也很高興地看到評彈一直在創新,這幾年推出的《林徽因》《高博文說繁花》都很有想法,前不久又排了評彈劇《醫聖》,形式上更是大膽地創新。我認識不少老聽客,他們對評彈的創新意見不一,有的寬容,有的不解,但總的來說,希望評彈藝術興盛的心都是一樣的。對於藝術的傳承,評彈傳統的說法是「光前裕後」,又有老首長「出人出書走正路」的教導,最新的提法是「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評彈曾經的黃金時代和那麼多的流派,是龐大的聽眾市場和眾多優秀的藝術家共同造就的。所謂的「守正創新」,守正是在創新之前的。沒有傳統的底子,創新也是不會成功的。有了優秀的年輕人,才會有反映年輕人生活的優秀的新書,有了優秀的新書,這門流傳兩百年的藝術才能吸引更多的聽眾,有了更多的聽眾,傳統藝術才能被更多人欣賞和傳承,用現在時髦的話講,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閉環」。

學生向高博文行拜師禮

高博文向學生回贈禮物

長衫和旗袍

在很多評彈老藝術家的回憶中,湊「拜師金」都是慘痛的記憶。我不知道現在的年輕演員拜師學藝是否需要交拜師金,但至少老師們說的「毫無保留」,我想應該是真心的。這倒讓我想起《描金鳳》中有一段《贈鳳》的唱,我聽的是朱慧珍的版本,不知道高博文傳給季毅洋、鄭鳴秋的版本中有沒有這段唱。唱詞蠻有趣的:

書生本色自清高

暫時艱難莫煩惱

只要勤讀書經休荒廢

凌雲志氣在一朝

你休憂慮 莫心焦

攻書之本有計較

我是針線積蓄無所用

何妨薄贈作效勞

通財之道人皆有

說了借」字末

恐其有慢了

回身走向房中去

手撩雲鬢暗思操

取匙鑰忙把箱開放

取出一個花梨小盒用布包

取出描金鳳仔細瞧

今朝要你為月老,

未知你效勞不效勞

回身重到客堂內

頓時愁緒上眉梢

乃是先母遺留釵一枝

珍藏箱中久未開

奴是藏在箱中無用處

贈與相公去買書歸

奴是痴心一片無別望

只盼金榜捷報來

話到其間口不開

朱慧珍·描金鳳-贈鳳

「痴心一片無別望,只盼金榜捷報來」……

原標題:《痴心一片無別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