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炫目的燈光和星空璀璨的舞臺背景,「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前天晚上在廣州體育館「冉冉升起」——這標誌著她「追夢」全球巡演的中國站正式開啟。在經過深圳、上海、杭州巡演後,6月28日,莎拉此次中國之行將在北京萬事達中心收官並畫上句號,這是她繼2004年的「一千零一夜」和2009年的「冬日交響」之後的第三次來華巡演。由於2015年莎拉就將作為首位歌手太空人進入太空,此次巡演的意義尤為特別。在廣州間隙,莎拉·布萊曼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暢談她的「飛天夢」和個人生活感悟。
談語言
學習中文很有樂趣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莎拉·布萊曼空靈、純淨的聲音成為她鮮明的特徵,此次巡演她將帶來近20首歌曲。談及此次「追夢」的靈感來源,莎拉表示,宇宙與星空不僅是自然世界,也關乎我們對生活的感受。「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浪漫、喜悅、希望等美妙的情感。正是這些啟發了我去為演唱會選取適合的歌曲,並為自己挑選適合的打扮和裝束。」今年初,莎拉·布萊曼發行了她的全新專輯《Dream Chaser》(追夢者),在此次巡演中,專輯中的新歌將首次在現場唱響,而莎拉也透露,為了此次巡演,她將許多老歌也進行了重新改編和調整,讓其與新歌以巧妙的形式融合起來。「觀眾將看到一個漂亮的水果盤。」她自信地說道。
莎拉在音樂上的才華不僅在於優美的嗓音,還在於她通曉12種語言,以極高的語言天賦掌握不同語種的歌曲演繹。莎拉的此次巡演也將以多種語言呈現自己的音樂作品。如今,莎拉也開始在老師的教導下學習中文。在採訪中,莎拉對中文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並且還對中國的方言有一些了解。但她也謙虛地說:「西方人有西方人唱歌的形式,對我來說,搞清楚中文發音的口腔位置挺難的,所以我還得多加了解,多加學習。」她談道,在英國和美國,學校裡的學生可以選修外語課程,以前往往是問「你想學德語、法語還是義大利語?」而現在,許多學生都將漢語作為自己的選擇。
談飛天
祝賀神舟十號成功
去年,莎拉通過了醫學監測和心理測驗,成為進入宇宙空間站的候選人。多年來享有「月光女神」美譽的她,即將在離月光最近的位置引吭高歌,用自己美妙的歌聲為人類的太空夢增添亮麗的一筆。
能成為這樣一名「飛天歌者」,莎拉感到榮幸之至。實際上,飛入太空與歌唱一樣,都是莎拉自小以來的夢想。在她的祖國英國,並沒有針對非專業人士的宇航項目,她花了很長時間對航天領域進行了解,直到在美國洛杉磯遇到了航空領域的專業人士,並由此打開了「飛天」之門。起初,她的家人對此非常揪心。但經過一系列測驗和相關準備活動,莎拉用先進的航天技術打消了家人的憂慮。她表示,特別是俄羅斯和中國,在航天的安全性方面做得非常好。她聽說了不久前神舟十號成功發射的消息,也很欣喜地對此表示祝賀。
目前的莎拉正全身心投入這次「飛天」前的最後一次巡演之中,由於演出安排緊湊,莎拉需要不斷趕場,克服時差帶來的不適,而且為了實現更好的效果,莎拉往往在晚上排練。巨大的工作強度反倒練就了她健康良好的心態。她也表示,好的心態也是成為太空人進入太空必不可少的因素。
「到太空上面,你想看到哪些地方?」記者發問。莎拉笑著說,自己的確和一些太空人聊過這個問題,「他們都說,你所看到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像,這將是一種生命的變化。」莎拉認為,當我們遠離地球來觀測它時,我們會對它更加珍惜,因為我們會看到它的脆弱、它的魅力,從而促使我們付出力所能及的力量去保護我們的星球。
談美食
來北京最憂慮身材不保
53歲的莎拉·布萊曼已經是中國觀眾的老朋友了,特別是演唱了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後,莎拉·布萊曼的中國緣分越來越深,她也將此次全球巡演的首站放在了中國。多次來華,莎拉的明顯感覺是,中國的城市變化非常大,新建築不斷湧現,時尚潮流也逐漸興起。同時她也稱讚,中國保留了許多傳統文化的印記,並希望它們今後不會隨著國際化而消失。
「來北京我最憂慮的事情就是,太多美食,該怎樣保持身材啊!」莎拉印象中的北京與美食緊緊相連。「我每次來中國,都有新的美食讓我大飽口福。我愛品嘗美食,中國人也是如此。」
莎拉談及美食不禁眉飛色舞。她說道,自己小的時候英國還沒有太多的中國餐館,但幸運的是她們家保姆的未婚夫是中國人,給她們帶來了難得一見的中式菜餚,讓她早早就接觸到了中國美食。北京烤鴨也是她喜歡的菜餚之一。
不過談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莎拉卻表示,自己與許多樂壇女歌手不一樣,她自己不擅長烹飪,也不熱衷健身,甚至並不喜歡購物這項女性最熱衷的活動。由於她對自己的事業非常專注,因此在平常,她會保持身心的安寧,這樣才不至於太分散精力。而工作閒暇時,莎拉喜歡看電影,並將時間用來與家人、男朋友一起相處。在家中,她還有兩條可愛的狗狗與她為伴。
「聲音是一種物理的東西,科學家也不能很詳細地解釋它,但要想讓你的嗓音保持清新、年輕、好聽,那麼訓練是必不可少的。」當被問及會將自己的音樂事業持續到多大年齡時,莎拉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說:「我不會停止我的唱歌,除非我的熱情徹底消退。」
本報實習生 成長發自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