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速讀丨CPI由降轉漲、PPI降幅收窄 經濟向好態勢明顯

2021-01-18 騰訊網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麗娟

1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12月份CPI、PPI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CPI由降轉漲,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PPI方面,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環比上漲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持平,環比上漲1.5%。2020年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3%。

「CPI的恢復增長和PPI降幅的收窄,都表明我國經濟在持續回升之中。」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1月份CPI繼續回升總體處於溫和水平

對於2020年12月全國CPI由降轉漲,溫彬認為,2020年11月CPI為負增長是因為豬肉同比降幅擴大帶動了食品價格的下降,12月CPI同比漲幅由降轉升,主要由於食品價格快速反彈所致。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2020年12月CPI恢復正增長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從經濟運行所處階段的特殊性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恢復,就業在增加,收入在提高,帶動需求和消費也在恢復增長,對CPI產生了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從季節規律來看,受冬季食品生產比較困難,物流成本較高的影響,冬季CPI指數在一年中相對來說較高。「CPI由降轉漲也反映了經濟向好發展的趨勢。」胡遲說。

對於2020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5%實現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溫彬認為,今年疫情對我國的生產供應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和影響,但因疫情防控效果顯著,2020年的通脹仍處於全年物價調控目標之內。從核心通脹數據來看,總體還處在一個溫和的通脹水平。他預測,今年1月份CPI可能會繼續有所回升。冷冬寒潮的影響和最近疫情防控的需要,都對蔬菜、水果等食品的生產供應和運輸產生一定的壓力,再加上春節旺盛的需求,預期1月份的通脹會有所回升,但是總體還是在一個溫和的區間。

「去年的全球大宗商品主要是油價的下跌拖累了漲價。但是去年三季度,一些基礎金屬和農產品都出現了價格快速上漲的情況,這將給今年的物價形勢帶來一定的壓力。」溫彬分析道。

下階段宏觀政策要確保連續性和穩定性

2020年12月的PPI指數環比漲幅有所擴大,同比降幅收窄。這在胡遲看來,也是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恢復。從具體數據來看,明顯反映出項目投資拉動的效應。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攀升也起到了一定的拉動作用。

溫彬認為,因為疫情期間我國供給端的恢復較快,但終端需求還處在緩慢的恢復之中,特別是在消費需求方面回升較慢,這也是導致PPI一直處在負區間內的原因。「這反映出我國復甦的基礎不穩固,特別是消費需求。所以從政策角度而言,還是要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確保擴大內需,使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他建議。

在貨幣政策方面,溫彬表示,我國通脹水平溫和可控,亦不存在通縮基礎,不會對貨幣政策構成較大制約。下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預計央行將繼續運用「逆回購+MLF」等政策工具組合,調節市場流動性,引導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並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

對於下一階段的宏觀政策重點,胡遲表示,防通脹可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目標。他認為,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最近的政策來看,宏觀調控已經開始調整,貨幣政策提出要降低宏觀槓桿率,財政方面也提出要適當地退出。「但是不急轉彎,特別是在項目管理上,要以經濟效益為目標。」胡遲建議。

監 制丨王忠宏 王 輝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史曉強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0年11月份CPI和PPI數據
    2020年11月份CPI同比下降 PPI同比降幅收窄——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0年11月份CPI和PPI數據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
  • 財信研究評12月CPI和PPI數據:預計1月CPI為負 PPI將迎來正增長
    >> 全球需求恢復預期增強,加之國內經濟穩健復甦,PPI回暖速度加快。12月PPI同比下降0.4%,降幅較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同比降幅分別收窄1.3和0.4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是PPI回暖主因。
  • 東方金誠王青:集中出運帶動3月出口降幅收窄
    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穩定國內經濟運行需要著力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內需。具體分析如下:圖1 進出口增速及貿易順差(美元)數據來源:WIND一、3月出口降幅明顯收窄,主因國內復工復產加速,供應鏈逐步恢復,前期積壓的出口訂單得以集中出貨。
  • CPI指數回正增強了樂觀預期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成剛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了2020年12月份全國CPI和PPI數據。2020年12月份,受特殊天氣和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環比由11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同比由11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
  • 前三季度太原經濟增速由負轉正,經濟回穩向好發展
    10月24日獲悉,我市第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4%,前三季度累計增長0.1%,比上半年回升4.0個百分點,經濟回穩向好發展勢頭進一步鞏固。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909.6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10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 1040.59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 1847.91億元,下降0.6%,速度比上半年回升4.2%。
  • 新聞1+1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聞1+1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新聞1+1丨經濟數據背後,有著怎樣的轉變?專家解讀來了→
    11月份國民經濟數據15日發布,1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至11月,民間投資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除此之外,11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2009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 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班娟娟)《經濟參考報》4月20日刊發題為《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的報導。文章稱,日前出爐的一季度宏觀經濟成績單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一季度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雖然GDP同比負增長,但降幅小於市場預期。特別是3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經濟暖意初現。
  • 奮力奪取「雙勝利」 上半年南通外向型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上半年,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堅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全面加大對外開放和商貿流通企業紓困解難力度,外向型經濟主要指標好於全國、全省,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總體走勢趨於平穩,出口降幅持續收窄,進口實現正增長。特別是在新業態方面,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穩步推進,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22.8億元,同比增長63.6%,增幅強勁。1-6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6.98億美元,總量位居全省第4。
  • 2020年CPI穩在2.5%,2021年「價」往何處?
    「2020年CPI運行呈現明顯的『前高后低』走勢,全年上漲2.5%,保持在合理運行區間,順利實現了全年物價調控目標。」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說。郭麗巖分析,一季度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我國全面落實重點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各地「菜籃子」「米袋子」強基固本,加大力度恢復生產和供應,應急保障、儲備調節、進口調節等措施精準到位。
  • 2020年1-11月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1-11月,汽車產銷降幅收窄至3%以下。11月,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成效明顯。全行業生產穩中有升,需求企穩回暖,就業繼續改善,物價總體平穩,市場預期向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在此背景下,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保持增長,行業形勢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
  • 招聘平臺數據顯示:小微企業招聘職位數同比降幅持續收窄,但仍有較...
    四川在線記者 黃大海12月28日,記者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後疫情時代小微企業現狀研究報告》中獲悉,今年2月份以來,我國的小微企業招聘需求同比下降幅度最為明顯,招聘企業數、招聘職位數分別同比下降25.7%、31.4%。
  • 前11月深圳經濟呈持續復甦態勢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邱志東) 12月25日,深圳市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1~11月,深圳經濟呈現持續復甦態勢,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增速回升,市場銷售持續回暖,金融業繼續向好,財政收入增速與上月持平。 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增速較1~10月提高0.7個百分點。
  • 申萬宏源:豬肉鮮菜推升CPIPPI通縮幅度明顯收窄
    6月CPI同比2.5%,較5月回升0.1pct,符合我們預期並扭轉此前三個月快速回落的趨勢,主要由食品價格推動。6月PPI同比降幅縮窄0.7pct至-3.0%,原油價格5月以來的上漲是主要的推升因素,但PPI仍低於我們預期的-2.2%,主因石化產業鏈短期價格傳導尚未完成。
  • 經濟增長平穩有序 穩中向好彰顯韌性 ——1-11月經濟運行分析
    1-11月全州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平穩運行,經濟運行長期向好態勢繼續鞏固。一、經濟運行特點(一)工業經濟穩步增長,準東貢獻依然突出1-11月昌吉州36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0%,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增速位居全疆前列。從三大門類看,採礦、電力支撐有力。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政府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一個數據,是一個反映城鄉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對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調整和節奏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指標作用。
  • 有幾個信號很明顯
    湖北前三季度GDP同比下降10.4%,但降幅較上半年收窄8.9個百分點,各項經濟指標持續改善。   各地投資、消費、進出口三大動力正在穩步回升。,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主要指標持續改善,經濟增長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 國家統計局: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5%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 陳斌執行副會長分析當前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
    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穩  1-9月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5.56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先於全國工業(-1.49%)及製造業(-1.2%)回歸正增長。9月當月,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23萬億元,同比增長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