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電影人為何紛紛為其鳴不平?

2021-02-10 南早香港指南

近日,電影《百鳥朝鳳》在電影圈內惹得「滿城風雨」,不少電影人出面為其「鳴冤」,甚至該片的63歲製片人方勵還當眾下跪求排片。

據悉,在方勵「一跪「之後,5月14日《百鳥朝鳳》單日票房近千萬,已經超過了前面8天的總和。


(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到底《百鳥朝鳳》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呢?

5月6日,一部沒怎麼進行高調宣傳的國產片《百鳥朝鳳》公映。同一天公映的有《美國隊長3》。 

《百鳥朝鳳》是一部關於中國民間傳統樂器鎖吶在北方農村如何承傳的故事。沒有明星,當然也不是3D,影片檔期遇上《美國隊長3》自然在排片上處於下風:《百鳥朝鳳》首日排片率不到2%,而《美國隊長3》的排片率接近60 %。這一訊息傳開,立即令大半個中國電影圈炸開了,紛紛為《百鳥朝鳳》遭此冷遇鳴不平。


《百鳥朝鳳》是於兩年前去世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吳天明去世前,該片經已拍好,但尚未完成後期製作,由其「弟子」們將其完成,於今推出。該片在正式公映前的試片時,就有徐克、賈樟柯、黃建新等導演為該片站臺;首映時則有謝飛、陳凱歌、管虎、張揚、李玉等名導演到場;著名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張藝謀則在為該片的推介影像置於正片之前,以示隆重。如此多重量級導演同時為一部片助陣,恐史無前例。

吳天明何許人也?



年輕人大多都不知道吳天明是何人了——2014年3月4日,中國內地著名導演吳天明病逝,享年75歲。他的去世,引起中國內地大半個電影圈哀慟,紛紛以不同形式進行悼念,出殯當天,不少人親赴北京八寶山送吳天明最後一程。

但中國第五代導演如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吳子牛等,這樣的名字大概也有不少人都至少聽說過其中的一、兩個吧?對了,吳天明就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路人」。雖然第五代並不是出現在吳天明所在的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影)而是首先出現在廣西電影製片廠,但自他們出現後,時任西影廠長的吳天明就立即力邀他們加盟西影,張藝謀就是其中一個,他在吳天明導演的《老井》出任男主角,奪得東京影展影帝;而張藝謀首次執導的《紅高梁》以及《菊豆》、陳凱歌的《孩子王》、《邊走邊唱》等都是在吳天明的全力支持下拍攝的。

當然,吳天明本人執演的影片均有什佳口碑。

《生活的顫音》(與滕文驥合導)、《沒有航標的河流》、《人生》、《老井》、《變臉》等,都是中文電影佳作。而其作品最大的特點是直面人生、切入社會,透過他的影片看到當代中國的種種,不論是現實的或者是曾經的,就是要為生活吶喊,拍出人性;對生活的觀察敏銳,每拍一部電影都忘情投入,因而其作品均很有感染力。他為人直率、熱情,我算是認識他的,但不算很熟悉的那種。當年我辦的電影雜誌《中外影畫》創辦五周年,沒想到他託人給我送來「影畫雜誌名揚中外」字幅,令我十分感動。


《百鳥朝鳳》上映五天,票房才剛過200萬人民幣,但經過不少電影人呼喊、鳴不平,票房倒是一點點地在慢慢增長:五天來首映當日(上周五)收27.7萬元、次日(上周六)收50.9萬元、第三天(周日)收75.3萬元,第四天(周一)收41.2萬元、第五日(周二)收55.3萬元。這樣一部「非主流」電影,很值得人們思考。

因此,才有這麼多的電影人為少得如此可憐的排片鳴不平。

文/ 列孚(資深影評人)

「喲,不錯哦」—— 求分享!

點擊右上角…即可分享此文到朋友圈!

眾樂樂,才是真的樂!

相關焦點

  • 電影《百鳥朝鳳》觀後感
    吹的不是嗩吶,而是……——電影《百鳥朝鳳》觀後感     很少看電影,我看過的電影屈指可數。尤其是近兩年總共不到十部。一是因為我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二是中國電影值得看的經典作品確實少。  這部影片得以在今年播出,據說是63歲的著名製片人方勵在直播臺上下跪磕頭,向全國影院經理爭取為《百鳥朝鳳》排片,呼籲他們給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同時也跪求網友幫忙傳播擴散,支持這部吳天鳴導演的絕唱之作。63歲的製片人方勵說:「這是我們中國的電影,講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我們能不能給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電影一次機會?。。。。。。」
  • 鄭爽直播「翻車」引爭議,吉傑為其發聲鳴不平並稱:真的心疼
    吉傑對網友&34;鄭爽直播發脾氣一事發聲,為她鳴不平,再次引起熱議。鄭爽直播「翻車」引爭議,吉傑為其發聲鳴不平並稱:真的心疼吉傑為其發聲鳴不平但更多的人還是覺得他是真的在抱不平,因為鄭爽一直都是被人&34;的一類人,大概也確實是看不過去了吧。
  • 中國電影: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這支高難度的曲子,也只要領軍的嗩吶高手能力勝任。全部無雙鎮,只要四方著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爺能吹「百鳥朝鳳」。焦三爺老了,急需造就接班人。挑誰?造就誰?怎麼造就?如何率先垂範?師傅遊天鳴初進焦家班時年童稚嫩,對焦三爺非常敬畏,儘管心有不甘被父親「遺棄」在焦家班學藝,但仍有為爭家門榮光全力博取師父贊成的自信心。
  • 《百鳥朝鳳》,遠關乎電影~
    且不說這一跪的營銷也好炒作也罷,商業的威力就是這麼冷硬——有的人站著就把錢掙了;而有的,根本談不上吃相難看,能不能落口湯喝還要看各位的臉色。百鳥朝鳳,花生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來自評書,相傳三國時大將趙雲少時師從槍神童淵,學得「七探蛇盤」槍法,「百鳥朝鳳」為終極絕學,長坂坡時趙雲以此招力挑師兄「北地槍王」張繡,名震天下……當然反映嗩吶文化的電影和上面一段諞閒傳無關,卻可見「百鳥朝鳳」是個多麼傳統的符號。但電影《百鳥朝鳳》真是讓花生感受到了什麼叫悲天憫人。
  • 《百鳥朝鳳》又一部好電影,卻寥寥無幾
    《百鳥朝鳳》在北京電影學院的首映上,謝飛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文化越來越偏離,何時我們的文化能夠重新回到正軌上,中國電影就真正有望了」這話讓我高潮。對待中國電影,我們一直希望他能夠勃起,能夠真正的站起來,可不斷放映的中國電影,一次又一次的打傷我們的臉,哪怕時不時的溫柔一下,也阻止不了「鼻青臉腫」。電影中心被導演聚焦於「傳承」。
  • 除了《百鳥朝鳳》,還有哪些以陝西傳統藝術傳承為背景的電影?
    剛剛過去的周末,因出品人一跪求排片的《百鳥朝鳳》是非常熱的熱點,估計很多人都因此走進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 電影《百鳥朝鳳》的文化傳承,時代變遷下的嗩吶
    電影《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遺作,斬獲多個獎項,可以說這是一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焦三爺是一個固執的人,但是他對嗩吶情有獨鍾,不單單是喜歡,嗩吶已經融入了他的一生,為了傳承嗩吶,犧牲很大。前半部分關於嗩吶的地位還是蠻高的,天鳴的父親對焦三爺可以說畢恭畢敬,只為天鳴能讓他拜入焦三爺門下,這裡有兩個原因,其一十圓了天鳴父親的心願,天鳴父親遺憾沒有學到嗩吶,只能讓兒子替自己達成願望,其二,學會嗩吶是一件能光宗耀祖的事,家人會以天鳴為榮。
  • 知名小演員周婉雅參演電影《百鳥朝鳳圖》
    2019年12月8日,電影《百鳥朝鳳圖》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舉行由知名橫漂導演張禹投資並執導的院線電影《百鳥朝鳳圖》於2019年12月21日在廣東省惠州市十裡銀灘取景拍攝, 深圳筆舞傳奇會員受邀參加電影《百鳥朝鳳圖》拍攝,電影將在愛奇藝、騰訊、優酷等網絡平臺播出。
  • 《百鳥朝鳳》:民俗文化與匠心精神
    吳天明的電影風格與臺灣導演侯孝賢類似,他的影片選題都有著令人深思的內涵和深度,他用他對題材的選擇來體現他身為一個電影人的責任感和才華。有關中國民俗文化的題材,《百鳥朝鳳》並不是吳天明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早在1996年,吳天明就拍攝了有關川劇變臉題材的電影《變臉》。
  • 影·頭條┇《百鳥朝鳳》口碑之作,全面逆襲——不得不看《百鳥朝鳳》的10個理由
    、顧長衛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電影人,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教父」。(在此,小編也想對之前說方勵老師下跪求排片之事是為炒作的人說一句,不是每一個人跪一次就可以感動人心的,非誠意不可) 對此方勵表示,《百鳥朝鳳》是「電影中的電影」,每次看片都被感動落淚,因此毅然決定親自帶領「志願者」隊伍,集結社會各方力量與業內同仁,為電影推廣盡其所能。
  • 讓製片人下跪,被李安大力推薦,推薦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
    李安在為《百鳥朝鳳》錄製的視頻裡說:「沒有吳天明就沒有第五代導演,沒有第五代導演,也就沒有現在電影的盛況。」可以說,吳天明對電影屆的影響具有跨時代的意義。《變臉》中的老藝人空有一身本事,卻因封建思想作祟無法將其發揚光大;《百鳥朝鳳》中焦師傅千挑萬選出了靠譜的接班人,儘管接班人兢兢業業,恪守初心,但在時代的浪潮中也漸漸力不從心。
  • 電影《百鳥朝鳳》
    我對有關農村現實題材的影片一向好感,對吳天明導演及其作品也並不陌生,早些年就看過吳導執導的《老井》 《人生》,其作品帶有一定的現實性、批判性和思想性,鏡頭無時不刻在表達著導演對社會的關懷,能引起觀眾的人性之思,是不折不扣的文藝電影。
  • 《百鳥朝鳳》:中國藝術電影裡程碑,吳天明寫給電影的一首輓歌
    事後,天鳴提著菸酒禮品過來謝師,告訴師父:現在連接師禮都不行了,要不是辦喜事的人是自己同學,報酬也會少得可憐。得知嗩吶班風光不再,焦三爺有些失落,但他還是想鼓勵天鳴,挖出了埋在地下二十年的陳釀,與天鳴共飲。焦三爺告訴天鳴當年收他為徒不為別的,只為他心疼他爹摔倒流下的那滴眼淚。
  • 《百鳥朝鳳》:中國藝術電影裡程碑,吳天明寫給電影的一首輓歌
    焦三爺說,技藝之外,只有把嗩吶吹到人骨頭縫裡的人才能把這活保住並傳下去。說罷拿出一支象徵傳承《百鳥朝鳳》的金嗩吶,將它交到了天鳴手中,天鳴眼望師傅,眼含淚水哽咽著說不出話來。為了重振嗩吶,師父帶著遊家班零星的幾個人出活了,這次是為受尊重的竇村長辦白事,焦師父替代生病的天鳴,吹起久違的《百鳥朝鳳》,哀婉的曲調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 電影《百鳥朝鳳》真有那麼好嗎?
    吳天明拍的是個嗩吶的故事,想要講的,卻是他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電影。1.
  • 【影評】《百鳥朝鳳》這部排片不到2%的電影,為什麼值得你去看?!
    豆瓣評分8.4,貓眼電影評分9.4,格瓦拉電影評分9.1,這是近期影院上映的新片中最高的評分。各位影評人大大也是紛紛發文力挺——他用了5年半的時間,讓西影廠從全國國有製片廠的「吊車尾」一躍成為全國最好的一家電影製片廠。在這期間,他支持了「陳凱歌、田壯壯這樣的賠錢貨」去無所顧忌地拍想拍的電影;不等電影審批手續下來,就為張藝謀湊了4萬塊錢讓他先去高密種高粱,準備電影《紅高粱》的拍攝。
  • 《百鳥朝鳳》——中國文藝片的輓歌
    《百鳥朝鳳》這部電影作為吳天明導演羽化後的遺作,16年上映卻因票房過低被影院撤檔,又有諸多爭議,時隔四年後再次細細品讀仍然會被震撼。以劇終提及的嗩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五千年的瑰寶延續至今,我們向來為所不缺少的源源不斷的文化財寶而驕傲,卻在各項科技能力越來越發達的當代被衝撞的七零八落。
  • 百鳥朝鳳 非遺人的眼淚與堅守
    這是《百鳥朝鳳》電影中的一段對白。它發生在天鳴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獲得焦家班嗩吶接班人時,師傅一邊喝著酒,一邊娓娓道來的告白。是的,電影中的兩個小學徒,天鳴和藍玉,按照吹嗩吶的技藝,接班人肯定是藍玉。結果,師傅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天鳴。為什麼呢?因為天鳴的眼淚,因為「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髓裡的人才能作為崔家班的接班人」。
  • 【佳片推薦】《百鳥朝鳳》十大非看不可的理由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天明的電影曾經書寫了一個時代:1983年,他的《人生》觀影人數超過兩億;他的《老井》成為中國第一部獲得A類國際電影節大獎的作品;他導演的《變臉》獲得了近50個國際電影節的大獎……作為幕後推手,他為中國影壇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周曉文、田壯壯、何平、顧長衛、蘆葦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電影人,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教父」。
  • 《百鳥朝鳳》排雷
    早先的文章《Instagram下跪也沒有用》裡談過一部宣發負責人下跪求排片的電影,我在文章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販賣苦情、悲情、濫情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不能迴避真正的問題---電影本身究竟好不好?然而商品社會大潮席捲,等到小朋友終於能夠獨挑大梁的時候,發現嗩吶匠的地位早已經搖搖欲墜,人們不再尊重這門手藝了。這不是個故事,而是針對現實的反諷。一個人付出無盡努力終於得到的東西,因為時代變更,突然失去了所有的重量,變得全無意義。為什麼沒有故事?是因為從原著開始,一直到電影,情節都非常薄弱。非凡的技藝,必然有非凡的人和非凡的努力。為什麼我們會在《爆裂鼓手》裡感覺到血脈僨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