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百鳥朝鳳》,還有哪些以陝西傳統藝術傳承為背景的電影?

2021-02-21 陝西忒別忒

剛剛過去的周末,因出品人一跪求排片的《百鳥朝鳳》是非常熱的熱點,估計很多人都因此走進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而這熱點也與陝西息息相關——不僅本片導演吳天明是陝西三原人,連片中拍攝的故事也發生在陝西,主拍攝地則在合陽。



《百鳥朝鳳》

導演:吳天明

編劇:吳天明 / 羅雪瑩 / 肖江虹

主演:陶澤如 / 李岷城 / 嵇波 / 胡先煦 / 鄭偉 / 更多...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16-05-06(中國大陸) / 2013-09-25(金雞百花電影節)

片長:108分鐘

又名:Song of the Phoenix


《百鳥朝鳳》以秦川小鎮的兩代嗩吶匠為主角,講述了這項傳統技藝的歷史變遷。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是個外冷內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板,其實心懷熱血,新一代的嗩吶班主遊天鳴從小習藝最終繼承衣缽,滿懷對嗩吶藝術的熱愛,但時代已經不需要嗩吶,嗩吶匠的地位一落千丈,人們不再尊重這門手藝了……

《百鳥朝鳳》目前正在本地各大影院熱映,有空可以去支持一下本土導演作品,看看那些堅守信念的人們。

《百鳥朝鳳》預告片

除了《百鳥朝鳳》這樣講述陝西嗩吶藝人傳承的電影,其實還有幾部以陝西傳統藝術傳承為背景的電影,都拍的很不錯——

孫子從美國來

一部以華縣皮影戲的傳承保護為生活原型的電影

《孫子從美國來》

導演:曲江濤

編劇:曲江濤

主演:羅京民 / 丁佳明 / 劉天佐

類型:劇情 / 家庭 / 兒童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陝西話 /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上映日期:2012-02-02(中國大陸)

片長:89分鐘

又名:當孫悟空遇上蜘蛛俠 / A Grandson from America

華縣獨居老藝人老楊頭,家中珍藏著表演皮影戲的全套行當。一天,離家多年的兒子突然領回了洋女友和洋孫子布魯克斯。觀念受到衝擊的老楊頭還未回過神來,兒子和女友又因要遠赴可可西裡參加藏羚羊保護行動而匆忙將布魯克斯託付給了自己。

措手不及的老楊頭只得生澀的充當起洋孫子的看護人,崇拜孫悟空的土爺爺和崇拜蜘蛛俠的洋孫子之間,時常因東西方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發生衝突。 


為了讓布魯克斯喝到鮮牛奶,老楊頭找上了養奶牛的鄉文化站王站長。正醞釀開班傳承皮影戲的王站長藉機力邀老楊頭復出。在王站長不懈的遊說和布魯克斯的影響下,老楊頭終於辦起了皮影戲和皮影雕刻藝術短訓班,他與布魯克斯之間也因為皮影戲這種獨特溫馨的溝通方式變得親密無間,成為老少朋友。

《孫子從美國來》預告片

日出日落

一部講述陝北說書藝人生活的電影




《日出日落》

導演: 滕文驥

編劇: 王涼 / 滕文驥

主演: 巍子 / 孫逸飛 / 邵兵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 / 陝西話

片長: Canada: 103 分鐘

又名: Sunrise, Sunset

(沒有找到相關視頻資源,來聽段陝北民歌吧)

曾幾何時,在陝西各地遊走的陝北說書班子,是鄉間最受歡迎的。田間地頭、場院炕頭,聽一段說書,古樸的唱腔從歷史萌發最終又落實在陝人現實生活裡,聽書的農人一天的辛勞都會隨之散去。然而時代在發展,曲藝已經不再是人們唯一的娛樂,說書班子的收入日益減少。

青年夏至,就在此時來到了穀雨的戲班。夏至的未婚妻因為油田清理玉米地時被炸身亡,萬念俱灰的他帶上女友的弟弟離開家鄉,想做一名說書藝人。因為夏至的誠意,穀雨收下了他們。戲班裡俊俏多才的葵花,本與穀雨有舊,但漸漸對夏至產生了感情……

跑江湖的戲班生涯裡,這些有情人將如何自處?陝北大地上,日出日落一天天,花開花謝一年年……

與傳統藝術傳承有關的電影,還有一部《西便制》,不過這是一部韓國電影,又譯作《悲歌一曲》。

西便制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朝鮮清唱

《西便制》

導演:林權澤

編劇:金明坤 

主演:金明坤 / 吳偵孩 / 金圭鐵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日期:1993-04-10(韓國)

片長;112分鐘

又名;悲歌一曲 / Seopyeonje


Pansori(朝鮮清唱)西便制歌者俞本帶著養女松華流浪荒野山村,與一寡母墜入愛河。為避他人口舌,俞本帶著愛人、松華以及愛人的兒子東浩遠走他鄉。 

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寡母過早離開人世,俞本則將一腔心血投在一雙兒女身上,立志將他們培養成出色的清唱歌手。受外來文化衝擊,清唱這門藝術逐漸被世人所輕視。東浩無法忍受窮苦漂泊的生活,某日不辭而別。俞本則將養女的雙眼毒瞎,渴望她專心技藝。

多年後俞本去世,松華漂泊他鄉,東浩則遵循姐姐的足跡,尋找生命中業已失去的快樂與幸福…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湧現,許多流傳了上百年的傳統藝術面臨著無人傳承的尷尬境界。

由於很多傳統藝術都是師徒制學習的,這意味著一個合格的藝人,需要從小便拜師學藝,經歷十年或數十年,才有可能學出成果。而這些成果,學成後也極有可能像《百鳥朝鳳》中的遊天鳴一樣,剛出師就受到了市場經濟的衝擊,付出了那麼多年努力才得到的東西,忽然一下子變得全無意義。年輕人耐不住這樣的寂寞與貧窮,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如何保護與傳承陝西以及全國、全世界的傳統藝術,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話題。可能需要更多類似《百鳥朝鳳》、《西便制》這樣的電影,先來喚醒大家對傳統藝術的記憶,讓更多的年輕人對傳統藝術產生興趣,接下來,說不定就好辦了。崑曲的復興,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 2016.5.16 宜自嘲 ····

內心貧乏和感到自己無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義捨不得放下。

——薩特

微信號:shaanxitbt / 電話:王小姐029-85219433

相關焦點

  • 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的蒼然、無奈與希望 《百鳥朝鳳》觀後感
    朋友圈忽然之間在不斷刷屏的一則微信連結把這部叫做《百鳥朝鳳》的電影推到了我的面前。重要的是這些古老的音樂中蘊含著極為獨特深刻的傳統美學與歷史沉澱,它是一個民族之所以存在的文化基因,如果在還沒弄明白的情況下失去了,未免太可惜,太不應該。就拿中國的戲曲來說,不親自學一學永遠不知道它的魅力在哪兒,一學便讓人肅然起敬,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有相當多的東西是非常高級的!
  • 可有百鳥朝鳳時?
    為實現已故導演吳天明的心願,電影製片人方勵不惜一跪院線經理,二跪觀眾網友,為電影《百鳥朝鳳》爭取上映空間和關注,同時,也把嗩吶這門久違的民間藝術推到了公眾面前
  • 電影《百鳥朝鳳》的文化傳承,時代變遷下的嗩吶
    電影《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遺作,斬獲多個獎項,可以說這是一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焦三爺是一個固執的人,但是他對嗩吶情有獨鍾,不單單是喜歡,嗩吶已經融入了他的一生,為了傳承嗩吶,犧牲很大。前半部分關於嗩吶的地位還是蠻高的,天鳴的父親對焦三爺可以說畢恭畢敬,只為天鳴能讓他拜入焦三爺門下,這裡有兩個原因,其一十圓了天鳴父親的心願,天鳴父親遺憾沒有學到嗩吶,只能讓兒子替自己達成願望,其二,學會嗩吶是一件能光宗耀祖的事,家人會以天鳴為榮。
  • 電影《百鳥朝鳳》觀後感
    因為昨天是父親節,一家人陪著父親在外吃完飯,回到家,父親說想在家看一場電影,讓我定奪選一部。我知道父親喜歡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電影,於是便興致勃勃的在網上搜索起來,瀏覽了導演的名字,最後在紛紛雜雜的影片中選定了吳天鳴導演的《百鳥朝鳳》。  在中國電影業中,有一位叫吳天明的導演,他的作品真摯,感人,濃鬱的地方特色,有內涵,有深度,溫厚而樸實。
  • 電影《百鳥朝鳳》,一曲生命的讚歌,書寫精神的美妙樂章
    《百鳥朝鳳》這部影片是導演吳天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有著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對電影藝術經驗的深厚積累,以及對民族那種強烈的責任感,成就了吳天明導演樸而凝重地獨特風格。他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堅守現的淋漓盡致,展現出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表現出當時中國文化在面對西洋文化時進行的鬥爭。
  • 陳恭:相比傳統藝術的邊緣化,更應該被淘汰的是陳舊的思想觀念 —— 一評《百鳥朝鳳》
    但是就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我還是非常幸運,在簡陋的鄉鎮電影院觀賞到了吳天明導演的兩部非常出彩的電影:《人生》和《老井》。聯繫到後來的《變臉》和現在的《百鳥朝鳳》,可以看得出,吳天明對於農村題材以及民俗民藝題材,是有著一以貫之的創作情懷的。他善於在大變遷、大轉型的社會背景下,闡釋農民的文化命運和社會命運。
  • 中國電影:百鳥朝鳳
    ,在無雙鎮,吹嗩吶這種傳之長遠的官方藝術,絕不止於娛樂,更具意味的是它在辦喪事時是對遠行故去者的一種人生評估,品德平凡者只吹兩臺,中等的吹四臺,上等者吹八臺,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歷吹「百鳥朝鳳」。「百鳥朝鳳」這支高難度的曲子,也只要領軍的嗩吶高手能力勝任。全部無雙鎮,只要四方著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爺能吹「百鳥朝鳳」。焦三爺老了,急需造就接班人。挑誰?造就誰?怎麼造就?如何率先垂範?師傅遊天鳴初進焦家班時年童稚嫩,對焦三爺非常敬畏,儘管心有不甘被父親「遺棄」在焦家班學藝,但仍有為爭家門榮光全力博取師父贊成的自信心。
  • 百鳥朝鳳,文化傳承的現狀代表
    該片的故事背景是農村,而近些年來一提到農村,觀眾就肯定會想到東北話,大菜地等等錯誤的刻板印象。但百鳥朝鳳裡說的是普通話,而且是本人印象中,鄉民說普通話但是最沒有違和感的電影之一。包括導演對片中農村場景的布置,甚至連吃飯的細節都可以拍的很寫實,可見吳天明導演是真的有生活,並且是從生活出發去拍這部電影的。
  • 《百鳥朝鳳》:致敬嗩吶文化,致敬傳統藝術和匠人精神
    《百鳥朝鳳》這部電影是由吳天明導演執導的一部作品,於2017年上映,豆瓣評分8.1分,改編自肖江虹同名小說。陶澤如飾演劇中吹嗩吶的老藝人——焦三爺,李岷城飾演遊天鳴——後來的遊家班班主,胡先煦飾演少年藍玉。
  • 電影《百鳥朝鳳》宣揚匠人精神:用時代情懷保持對傳統民俗的敬畏
    有一部電影片名叫《百鳥朝鳳》,講述了傳承農村習俗的一代嗩吶匠人的興衰過程,讓人感嘆時代變遷下傳統民俗的凋敝速度之快。作為已故導演吳天明的力作,電影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進行深入挖掘,也表現出資深電影人對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習俗應有的態度。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技藝,電影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認識。
  • 電影《百鳥朝鳳》宣揚匠人精神:用時代情懷保持對傳統民俗的敬畏
    有一部電影片名叫《百鳥朝鳳》,講述了傳承農村習俗的一代嗩吶匠人的興衰過程,讓人感嘆時代變遷下傳統民俗的凋敝速度之快。作為已故導演吳天明的力作,電影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進行深入挖掘,也表現出資深電影人對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習俗應有的態度。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技藝,電影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認識。
  • 「電影教父」遺作《百鳥朝鳳》:一曲鄉土文化的失落悲歌
    《百鳥朝鳳》電影海報電影《百鳥朝鳳》中的故事發生在八百裡秦川上的無雙鎮,老一輩的嗩吶師父焦三傳藝給徒弟遊天鳴,希望他將這門民間手藝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在現代化大潮的裹挾下時代風尚發生轉向,嗩吶班子無以為繼、四散衰敗。
  • 導演跪求排片的電影:一曲百鳥朝鳳,傳統藝術的生存空間在哪裡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學會師傅的手藝「百鳥朝鳳」。據說嗩吶活有四臺和八臺之分,而八臺之上,最頂級的就是「百鳥朝鳳」。這首曲子一般在白事上吹奏,而且只能是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用。焦三爺是整個無雙鎮唯一一個會吹百鳥朝鳳的人。為了父親的期望,遊天鳴也告誡自己必須要學會百鳥朝鳳。就這樣,他每天練習著用蘆葦吸水的技巧。這天,焦三爺又收了一個叫藍玉的小徒弟。
  • 《百鳥朝鳳》:一曲傳統文化輓歌的背後,折射出三層對人性的考究
    而傳承之人,必要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面對學藝之途的磨難,要學著堅韌;作為文化的傳承人,要保有初心;見證文化隕落之後,要有破釜沉舟的信念;而吳天明作為傳統電影為數不多的傳承人,經得住這三層對人性的考究,所以直到72歲高齡之時,在所有同代導演都轉型商業化電影的同時,依然堅持拍了這部傳統電影《百鳥朝鳳》,電影中的嗩吶班子—
  • 電影巨人吳天明和他最後的《百鳥朝鳳》- 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總監、製片人吳妍妍專訪
    電影《百鳥朝鳳》表現了社會變革年代裡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熔鑄著吳天明對人生、對電影的深切感悟,亦表達了他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傳承,以及對現實中普通人的細緻關懷。此前,《百鳥朝鳳》曾獲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大獎」、法國tours電影節「觀眾最喜愛影片獎」、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等多個獎項,並在釜山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東京電影節中成為官方展映影片。
  • 《百鳥朝鳳》:中國藝術電影裡程碑,吳天明寫給電影的一首輓歌
    本期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傳統樂器百樂之王嗩吶的傳承與沒落的故事。無雙鎮,有金木水火土五個莊子。水莊的焦三爺憑著一曲《百鳥朝鳳》遠近聞名成為無雙鎮一時無倆的嗩吶王,他親手創立了一個嗩吶班子——焦家班。為了重振嗩吶,師父帶著遊家班零星的幾個人出活了,這次是為受尊重的竇村長辦白事,焦師父替代生病的天鳴,吹起久違的《百鳥朝鳳》,哀婉的曲調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哀鳴不僅為逝去的亡人,也為日漸衰微的嗩吶技藝,年老體衰的焦三爺血染嗩吶,這是他用生命演繹的一曲絕唱。
  • 《百鳥朝鳳》:中國藝術電影裡程碑,吳天明寫給電影的一首輓歌
    本期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傳統樂器百樂之王嗩吶的傳承與沒落的故事。說罷拿出一支象徵傳承《百鳥朝鳳》的金嗩吶,將它交到了天鳴手中,天鳴眼望師傅,眼含淚水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影片樸實深情地講述了兩代民間嗩吶藝人的生活,並透過生活的表象還原了民間嗩吶藝術被現代文明擠壓消亡的沉重又無奈的過程。
  • 張藝謀恩師遺作《百鳥朝鳳》!嗩吶一吹,非遺的傳承真的太難
    遺憾的是這部電影在導演去世後才上映,2016年上映的影片,這部默默無聞的影片本身也反映了該電影本身的精神,「不被所有人追捧、卻一直保持對電影的熱愛和傳承」,因為總需要人去堅守一些小眾的東西。《百鳥朝鳳》是遺作,也算是成功的作品之一,電影講述了嗩吶匠的一生,以及新老嗩吶匠的傳承、和非物質遺產被人類淘汰的無奈和辛酸,好在還有人在堅守...電影曾提名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等多項大獎。
  • 《百鳥朝鳳》,尋找抵禦下墜的力量
    最近,一個電影網站又推送了影片《百鳥朝鳳》,引起我的思緒前移。《百鳥朝鳳》影片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影片是小眾化的,很難引起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但是,當年放映時還是引起了一定的話題和熱議。一般而言,社會文化的變遷常常帶來文明的進步,但是,文明進步總是伴隨著凝聚著昔日榮光的一些傳統部分或全部喪失。這是發展的悖論和代價。就像影片中以焦三爺為代表的嗩吶藝人們,他們經歷過輝煌,但是,在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他們不得不體驗到傳統與時代脫節的陣痛、光怪陸離的外界誘惑與生活所迫的反差,被迫做出不同的選擇。
  • 《百鳥朝鳳》:民俗文化與匠心精神
    《百鳥朝鳳》樸實純粹的藝術效果,是吳天明導演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為中國民俗文化,民俗樂器唱的哀歌,也是導演對人性,對文化,對時代的關注和思考。電影以嗩吶為中心,以小見大,嗩吶只是眾多文化藝術逐漸消失的一種,還有更多的民間藝術與民間手藝隨著時代的變遷在逐漸消失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