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這部影片是導演吳天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有著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對電影藝術經驗的深厚積累,以及對民族那種強烈的責任感,成就了吳天明導演樸而凝重地獨特風格。他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堅守現的淋漓盡致,展現出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表現出當時中國文化在面對西洋文化時進行的鬥爭。
這部片子講述在陝西的無雙鎮,有位老藝術家吹嗩吶,由選徒弟成為影片的開頭,這樣也為接下來引出兩代人對傳統文化這件事做出的貢獻與堅守。鏡頭的完美運用鏡頭的運用是表達導演情感的另一種獨特的語言,影片開頭導演使用遠景來展現環境,彎曲的山路上只見有兩個行走的人,那是他們在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在天鳴與父親來求學時,鏡頭的來回切換,更是可以形象的向我們表現出他們求學的艱辛。
在《百鳥朝鳳》這部影片中,導演運用了許多精巧的特寫鏡頭,在天鳴努力吸瓢中的水時,父親猙獰的表情,恨不得讓天鳴一口把所有的水都吸完。就是這些一個個的特寫鏡頭讓演員和我們觀眾進行了近距離的交流,讓觀眾走進電影中,也非常可觀形象的展現出了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家長對孩子殷殷的期望。在影片中,焦三爺以一個非常嚴格的師父出現,但他在面對困難時也是堅強不屈的倔脾氣,他為傳統文化做了不屈的鬥爭,即使在婚禮上經受著西洋樂器的打壓,他口吐鮮血也沒有放棄,這裡也使用了一個特寫鏡頭來展現,近距離地交流戳中了我們觀眾內心深處的淚點。
每一個鏡頭的運用都是吳天明導演向觀眾講故事的精彩語言,使我們進行內心深處的交流,達成一種共鳴。色彩的強烈對比《百鳥朝鳳》中的畫面顏色飽和高麗,每一幀畫面都可以作為海報,特別是影片中一些細小的生活場景。就像天鳴在幫助師娘紡線的那個畫面中,五顏六色的彩線橫豎交織在一起。在大俯拍的拍攝下,視覺效果更加震撼,師娘的心靈手巧得到了很好的展現,五顏六色的織線交織在一起像一道道彩虹落在了師娘的手裡。影片中多次出現蘆薈的畫面,蘆葦在烈日的照射下,綠色的葉身,映射在藍天的下方,生長在清澈的河流旁靜靜的展現大自然的活力,蓬勃生長的的氣息。影片還有一個小小的特點,天鳴和師弟藍玉兩個人穿的T恤顏色總是不同的,有藍色、紅色、黃色等,不管是在清澈的河流旁還是在古樸簡潔的小院裡,衣服顏色的強烈對比緊緊的吸引著觀眾的眼睛,恰恰就是這相同的衣服材質又使畫面非常的和諧統一。
音樂與電影情節、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的發展息息相關,為電影起到了一定的好處,我們看到的所有電影都離開和聲音的結合,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更加容易的喜歡上看電影。焦三爺可是一個把嗩吶看的比命都重的一個人,當他拿出他珍貴的嗩吶給天鳴吹奏時,煽情的背景樂想起,觀眾沉浸其中感受焦三爺那種「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裡」的精神。但是焦三爺最後還是沒能抵住疾病對他的摧殘,這時的音樂將焦三爺的性格的倔強和對傳統技藝的堅守更形象地展現出來,就是這一段段的背景樂激起我們內心深深隱藏的柔軟,讓我們身臨其中感受這偉大而平凡的故事。
《百鳥朝鳳》既是一曲唱給逐漸消逝的傳統文化的記憶輓歌,更是一曲唱給堅守藝術、文化和理想的人的熱烈讚歌!大家很清楚現在社會的實際情況,我們的傳統文化一再的遭到西洋文化的衝擊,就從現在說起,想必大家都不記得多少古樂器吧,大部分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都是一些西洋樂器,不管是走在少年宮裡,還是在一些國家的音樂劇的現場,大部分都是西洋樂器敲打的現代音樂縈繞在我們的耳邊。大概是因為我們都太年輕,或者是因為被那些日常花哨的東西所感染,當《百鳥朝鳳》這部影片出現在我的眼前時,讓我浮躁的內心漸漸的沉澱了下來,有一句話說特別好「嗩吶是吹給自己的內心去慢慢聆聽的,可是當這個世界已經快要不再需要你的時候,你才會慢慢的發覺更新換代這個詞在傳統文化裡的殘忍,更何況這些藝術家們還以為自己在創造永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其實不應該活得那麼浮躁,或許我們應該在工作和學業的閒暇之餘去學一點古韻的東西,是我們內心的浮躁慢慢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