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百鳥朝鳳》,一曲生命的讚歌,書寫精神的美妙樂章

2021-02-08 秀萍看娛樂

《百鳥朝鳳》這部影片是導演吳天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有著深厚的文學造詣和對電影藝術經驗的深厚積累,以及對民族那種強烈的責任感,成就了吳天明導演樸而凝重地獨特風格。他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堅守現的淋漓盡致,展現出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表現出當時中國文化在面對西洋文化時進行的鬥爭。

這部片子講述在陝西的無雙鎮,有位老藝術家吹嗩吶,由選徒弟成為影片的開頭,這樣也為接下來引出兩代人對傳統文化這件事做出的貢獻與堅守。鏡頭的完美運用鏡頭的運用是表達導演情感的另一種獨特的語言,影片開頭導演使用遠景來展現環境,彎曲的山路上只見有兩個行走的人,那是他們在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在天鳴與父親來求學時,鏡頭的來回切換,更是可以形象的向我們表現出他們求學的艱辛。

在《百鳥朝鳳》這部影片中,導演運用了許多精巧的特寫鏡頭,在天鳴努力吸瓢中的水時,父親猙獰的表情,恨不得讓天鳴一口把所有的水都吸完。就是這些一個個的特寫鏡頭讓演員和我們觀眾進行了近距離的交流,讓觀眾走進電影中,也非常可觀形象的展現出了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家長對孩子殷殷的期望。在影片中,焦三爺以一個非常嚴格的師父出現,但他在面對困難時也是堅強不屈的倔脾氣,他為傳統文化做了不屈的鬥爭,即使在婚禮上經受著西洋樂器的打壓,他口吐鮮血也沒有放棄,這裡也使用了一個特寫鏡頭來展現,近距離地交流戳中了我們觀眾內心深處的淚點。

每一個鏡頭的運用都是吳天明導演向觀眾講故事的精彩語言,使我們進行內心深處的交流,達成一種共鳴。色彩的強烈對比《百鳥朝鳳》中的畫面顏色飽和高麗,每一幀畫面都可以作為海報,特別是影片中一些細小的生活場景。就像天鳴在幫助師娘紡線的那個畫面中,五顏六色的彩線橫豎交織在一起。在大俯拍的拍攝下,視覺效果更加震撼,師娘的心靈手巧得到了很好的展現,五顏六色的織線交織在一起像一道道彩虹落在了師娘的手裡。影片中多次出現蘆薈的畫面,蘆葦在烈日的照射下,綠色的葉身,映射在藍天的下方,生長在清澈的河流旁靜靜的展現大自然的活力,蓬勃生長的的氣息。影片還有一個小小的特點,天鳴和師弟藍玉兩個人穿的T恤顏色總是不同的,有藍色、紅色、黃色等,不管是在清澈的河流旁還是在古樸簡潔的小院裡,衣服顏色的強烈對比緊緊的吸引著觀眾的眼睛,恰恰就是這相同的衣服材質又使畫面非常的和諧統一。

音樂與電影情節、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的發展息息相關,為電影起到了一定的好處,我們看到的所有電影都離開和聲音的結合,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更加容易的喜歡上看電影。焦三爺可是一個把嗩吶看的比命都重的一個人,當他拿出他珍貴的嗩吶給天鳴吹奏時,煽情的背景樂想起,觀眾沉浸其中感受焦三爺那種「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裡」的精神。但是焦三爺最後還是沒能抵住疾病對他的摧殘,這時的音樂將焦三爺的性格的倔強和對傳統技藝的堅守更形象地展現出來,就是這一段段的背景樂激起我們內心深深隱藏的柔軟,讓我們身臨其中感受這偉大而平凡的故事。

《百鳥朝鳳》既是一曲唱給逐漸消逝的傳統文化的記憶輓歌,更是一曲唱給堅守藝術、文化和理想的人的熱烈讚歌!大家很清楚現在社會的實際情況,我們的傳統文化一再的遭到西洋文化的衝擊,就從現在說起,想必大家都不記得多少古樂器吧,大部分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都是一些西洋樂器,不管是走在少年宮裡,還是在一些國家的音樂劇的現場,大部分都是西洋樂器敲打的現代音樂縈繞在我們的耳邊。大概是因為我們都太年輕,或者是因為被那些日常花哨的東西所感染,當《百鳥朝鳳》這部影片出現在我的眼前時,讓我浮躁的內心漸漸的沉澱了下來,有一句話說特別好「嗩吶是吹給自己的內心去慢慢聆聽的,可是當這個世界已經快要不再需要你的時候,你才會慢慢的發覺更新換代這個詞在傳統文化裡的殘忍,更何況這些藝術家們還以為自己在創造永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其實不應該活得那麼浮躁,或許我們應該在工作和學業的閒暇之餘去學一點古韻的東西,是我們內心的浮躁慢慢褪去。

相關焦點

  • 《百鳥朝鳳》:一曲百鳥,代代相傳
    電影《百鳥朝鳳》改編自作家肖江虹的同名中篇小說,是吳天明導演最後的絕唱。影片講述了老一輩嗩吶藝術家焦三爺與其徒弟兩代人對於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映射了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的衝擊下,不斷沒落的窘境。本文將結合電影中的意象表達,從現實主義角度出發,分析該片對於民俗傳承的思考。
  • 《百鳥朝鳳》:民俗文化與匠心精神
    吳天明的電影風格與臺灣導演侯孝賢類似,他的影片選題都有著令人深思的內涵和深度,他用他對題材的選擇來體現他身為一個電影人的責任感和才華。有關中國民俗文化的題材,《百鳥朝鳳》並不是吳天明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早在1996年,吳天明就拍攝了有關川劇變臉題材的電影《變臉》。
  • 「電影教父」遺作《百鳥朝鳳》:一曲鄉土文化的失落悲歌
    《百鳥朝鳳》電影海報電影《百鳥朝鳳》中的故事發生在八百裡秦川上的無雙鎮,老一輩的嗩吶師父焦三傳藝給徒弟遊天鳴,希望他將這門民間手藝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在現代化大潮的裹挾下時代風尚發生轉向,嗩吶班子無以為繼、四散衰敗。
  • 一曲《百鳥朝鳳》,讓我看到了最浪漫自由的年代
    看了《百鳥朝鳳》,有些傻逼兮兮地在黑漆漆的影院裡流了些淚,眼淚不值什麼,但這是我在送別一位逝去藝術家時能做的全部。
  • 《百鳥朝鳳》:一曲傳統文化輓歌的背後,折射出三層對人性的考究
    當一個傳統文化在我們眼前面臨消亡之時,我總會覺得它是蒼白而無力的,而直到看到吳天明導演的《百鳥朝鳳》之後,才了解,它並不是像自然生物那樣隨著生命凋亡,而是能沿著人性的微光得以綿延的事物。一曲輝煌的百鳥朝鳳講述了嗩吶作為非遺物質文化如何從輝煌走向落寞的過程。
  • 電影《百鳥朝鳳》真有那麼好嗎?
    吹給中國電影的《百鳥朝鳳》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在導演方面的成就,似乎遠不及他作為西影廠廠長和第五代導演的「伯樂」來的大,但是吳天明的電影,應該載入中國電影史。因為它代表的是曾經有過甚至輝煌過,現在消逝不再的一種真正純粹的「中國電影」的藝術形式與追求。說到這裡你應該就能明白,百鳥朝鳳這支嗩吶名曲,吳天明是在吹給中國電影。
  • 用「真實」展現生活的悲喜交集,《大地情書》譜寫出一曲黑土地上的生命讚歌
    、世俗的樂觀堅強的精神。黑土地上的生命讚歌,傳達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大自然在考驗人類意志的同時也鑄造著東北人堅韌不拔的個性,一代又一代的東北人在黑土地上憑藉著樂觀頑強的精神書寫出了不一樣的生命讚歌。 而就是在面對生命這般重大的事情上,黑土地上的人們顯現出了超出凡人的淡然與樂觀。儘管命運弄人,但他們還是選擇了堅強,堅強的面對突如其來的病魔,堅強的面對未知的人生旅途。他們在把快樂帶給觀眾的同時,也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歲月的深淵裡唱響了一曲嘹亮的生命讚歌。
  • 電影《金剛川》上映,一曲《英雄讚歌》送給參加抗美援朝的戰士們
    電影《金剛川》上映,一曲《英雄讚歌》送給參加抗美援朝的戰士們 2020-11-18
  • 蕭邦電影愛的渴望、一曲難忘、藍色樂章
    《一曲難忘》1946年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配樂(劇情/喜劇類)(提名)米克羅斯·羅茲薩1946年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原創故事(提名)恩斯特·馬利斯卡爾後蕭邦決心以巡迴演出募捐籌資援助浴血奮戰的愛國志士們,直至因勞累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此片別出心裁動用了濃豔的色彩,富麗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畫面和各種蒙奇手法,被人譽之為「五彩繽紛的狂想曲」,極富娛樂性,總之它的格調是一流的。
  • 《百鳥朝鳳》:匠人精神
    關於《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的爭論有很多,有人說它是一部講述對「匠人精神」傳承的文藝片,也有人說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說它是爛片的主要觀點有,電影畫質粗糙,演員演技極差,臺詞幼稚虛假;劇情支離破碎;思想內涵膚淺、媚俗。說它好的人,說它表達了吳天明導演不向電影市場低頭,如焦師傅堅守嗩吶一般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電影藝術。
  • 影·頭條┇《百鳥朝鳳》口碑之作,全面逆襲——不得不看《百鳥朝鳳》的10個理由
    理由1大師絕唱,今夕請珍惜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導的電影曾經書寫了一個時代:1983年,《人生》觀影人數超過兩億;他的《老井》成為中國第一部獲得A類國際電影節大獎的作品;他導演的《變臉》獲得了近50個國際電影節的大獎……他為中國影壇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田壯壯
  • 導演跪求排片的電影:一曲百鳥朝鳳,傳統藝術的生存空間在哪裡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學會師傅的手藝「百鳥朝鳳」。據說嗩吶活有四臺和八臺之分,而八臺之上,最頂級的就是「百鳥朝鳳」。這首曲子一般在白事上吹奏,而且只能是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用。焦三爺是整個無雙鎮唯一一個會吹百鳥朝鳳的人。為了父親的期望,遊天鳴也告誡自己必須要學會百鳥朝鳳。就這樣,他每天練習著用蘆葦吸水的技巧。這天,焦三爺又收了一個叫藍玉的小徒弟。
  • 二刷《百鳥朝鳳》:從三個角度解讀這部文化電影的與眾不同及思考
    《百鳥朝鳳》作為一部小眾的文藝電影,豆瓣評分卻高達8.1,它沒有豪華的流量明星,也沒有3D效果,唯有滿滿對傳統文化、民間技藝的宣揚與思考。這正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吳天明是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他的電影曾經書寫了一個時代。1984年他以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人生》感動了無數人,從此被大家所記住。
  • 電影《百鳥朝鳳》觀後感
    吹的不是嗩吶,而是……——電影《百鳥朝鳳》觀後感     很少看電影,我看過的電影屈指可數。尤其是近兩年總共不到十部。一是因為我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二是中國電影值得看的經典作品確實少。  這部影片得以在今年播出,據說是63歲的著名製片人方勵在直播臺上下跪磕頭,向全國影院經理爭取為《百鳥朝鳳》排片,呼籲他們給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同時也跪求網友幫忙傳播擴散,支持這部吳天鳴導演的絕唱之作。63歲的製片人方勵說:「這是我們中國的電影,講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我們能不能給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電影一次機會?。。。。。。」
  • 【佳片推薦】《百鳥朝鳳》十大非看不可的理由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天明的電影曾經書寫了一個時代:1983年,他的《人生》觀影人數超過兩億;他的《老井》成為中國第一部獲得A類國際電影節大獎的作品;他導演的《變臉》獲得了近50個國際電影節的大獎……作為幕後推手,他為中國影壇培養了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周曉文、田壯壯、何平、顧長衛、蘆葦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電影人,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教父」。
  • 《黃河大合唱》:自強不息的民族讚歌
    黃河百折不撓、一往無前,塑造了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民族精神的重要標誌。 有一首詠唱黃河的音樂作品,唱響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讚歌,那就是《黃河大合唱》。它以抗日戰爭為背景,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莊嚴謳歌了中華民族頑強鬥爭、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 《百鳥朝鳳》:中國藝術電影裡程碑,吳天明寫給電影的一首輓歌
    本期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傳統樂器百樂之王嗩吶的傳承與沒落的故事。無雙鎮,有金木水火土五個莊子。水莊的焦三爺憑著一曲《百鳥朝鳳》遠近聞名成為無雙鎮一時無倆的嗩吶王,他親手創立了一個嗩吶班子——焦家班。為了重振嗩吶,師父帶著遊家班零星的幾個人出活了,這次是為受尊重的竇村長辦白事,焦師父替代生病的天鳴,吹起久違的《百鳥朝鳳》,哀婉的曲調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哀鳴不僅為逝去的亡人,也為日漸衰微的嗩吶技藝,年老體衰的焦三爺血染嗩吶,這是他用生命演繹的一曲絕唱。
  • 《百鳥朝鳳》:中國藝術電影裡程碑,吳天明寫給電影的一首輓歌
    水莊的焦三爺憑著一曲《百鳥朝鳳》遠近聞名成為無雙鎮一時無倆的嗩吶王,他親手創立了一個嗩吶班子——焦家班。並拿起嗩吶吹奏了一曲歡快的嗩吶曲,吹到激動處師傅醉倒在地,說了句「嗩吶是吹給自己聽的」後便沉沉睡去。
  • 百鳥朝鳳 非遺人的眼淚與堅守
    這是《百鳥朝鳳》電影中的一段對白。它發生在天鳴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獲得焦家班嗩吶接班人時,師傅一邊喝著酒,一邊娓娓道來的告白。是的,電影中的兩個小學徒,天鳴和藍玉,按照吹嗩吶的技藝,接班人肯定是藍玉。結果,師傅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天鳴。為什麼呢?因為天鳴的眼淚,因為「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髓裡的人才能作為崔家班的接班人」。
  • 電影《百鳥朝鳳》宣揚匠人精神:用時代情懷保持對傳統民俗的敬畏
    有一部電影片名叫《百鳥朝鳳》,講述了傳承農村習俗的一代嗩吶匠人的興衰過程,讓人感嘆時代變遷下傳統民俗的凋敝速度之快。作為已故導演吳天明的力作,電影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進行深入挖掘,也表現出資深電影人對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習俗應有的態度。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技藝,電影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