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娛導讀: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詩將人們對於家鄉的熱愛表現地淋漓盡致,而這句詩也成為紀錄片《大地情書》每一集中的開場詞。紀錄片《大地情書》講述了生活在東北地區普通人的真實故事,十組故事,十段人生,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在這裡得以展示,歡笑和淚水,匯聚成生活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大地情書》由優酷、鑫橋傳媒聯合出品,以位於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龍江省作為拍攝點,將鏡頭對準黑土地上十張平凡而偉大的面孔,內容聚焦於四季變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特色生產活動(採冰、冬捕等)、民俗文化(二人轉、皮影等),講述黑土地上百姓的情感生活與奮鬥歷程,展現東北人在極端環境下對待生活的不屈不撓,以及對待生命、世俗的樂觀堅強的精神。
一部地方風物影像志,弘揚保護環境理念
導演胡峰將鏡頭聚焦在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龍江省,用更為細膩,更為忠於生活的鏡頭語言向觀眾展現了獨屬於東北地區的風俗文化、自然風貌,可以說,《大地情書》本身就是一部極具特色的地方風物影像志。
東北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擁有眾多自然資源。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到秋天,小興安嶺腳下的居民便會成群結隊的進山採集山貨,並由此誕生了一個特殊的職業——跑山人。採蘑菇、打松塔、採榛子是他們日常的工作,也是這座大山給予他們的最豐厚的饋贈。
在展現東北地區豐富自然資源的同時,《大地情書》也向觀眾傳遞著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小興安嶺的跑山人在採摘松塔時寧願冒著生命的危險徒手爬上20多米高的松樹也拒絕使用破壞樹木的採摘方式,而每次採完松塔為松鼠留下足夠多的食物也是每一個跑山人心照不宣遵循的傳統和規矩。珍惜這片賴以生存的綠色空間是寒地黑土之上每一個人的家訓和信念,對大自然的敬畏和保護之心在他們的實際行動中世代相傳。
憑藉其新穎的思路、精美的鏡頭表現,《大地情書》一經推出便獲得了紀錄片業內人士與獎項的認可。目前已獲得光影紀年——2019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新人的提名,2019中國銀川網際網路電影節網絡最佳紀錄片,併入圍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優秀紀錄片複評和2019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紀錄片。
小人物生活的真實寫照,展現不完美的人生
《大地情書》原汁原味地記錄了當地人民的真實生活,不刻意美化和渲染,不營造淚水和煽情,不規避失敗和落寞。片中沒有向觀眾展示勵志的「心靈雞湯」而是選擇直面生活中的不完美,從那些不完美中刻畫出生活原本的模樣,探尋平凡人生背後的喜怒哀樂。
50歲的畢家英被村裡人親切地稱為「大油門」,因為她嗓門大,有熱情,路上碰到誰都能聊起來。她最近的願望是成為農民豐收節的「米模」,「米模」顧名思義即為代言當地大米的模特,而成為「米模」的第一步就是要獲得才藝大比拼的第一名。被村裡的姐妹們贊為多才多藝的畢家英為了在比賽中獲得名次早早就開始了練習,然而能說會道的她碰到了舞蹈卻因為四肢不協調而倍顯艱難,因此,她抓緊了一切時間進行舞蹈學習,就連推著車子回家的路上腳上都練習著舞蹈的步驟。
然而生活並不是勵志電影,一遍遍的練習並沒有使得畢家英的舞蹈水平出現顯著的提升,所以畢家英最終選擇了以唱歌的方式報名參賽。出乎意料的是在鏡頭前能說會道的「大油門」在比賽現場卻露了怯,忘了詞,最終以臨場發揮的即興填詞結束了比賽。不出所料,畢家英並沒有獲得名次,得知結果的她居然沒有絲毫的失落,反而還很開心,畢家英面對鏡頭表達了她最真誠的想法「玩唄,多幸福啊!你看農民豐收了,喜慶的日子多好啊!」比賽的名次在她眼中只是生活的調味料,不論輸贏都無法改變生活本身最樸實的幸福與快樂。
在真實地記錄和展現普通人生活中的失敗和沮喪的同時,《大地情書》也向觀眾傳達著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正如生活在這片黑土地上的人們一般,在面對不完美的同時始終對生活抱有希望,相信生活總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刻。
黑土地上的生命讚歌,傳達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大自然在考驗人類意志的同時也鑄造著東北人堅韌不拔的個性,一代又一代的東北人在黑土地上憑藉著樂觀頑強的精神書寫出了不一樣的生命讚歌。
黑龍江綏化海倫榮華地方戲藝術團自成立以來一直為當地部隊官兵、敬老院、各鄉鎮義務演出,在當地極受歡迎。而正是這樣一個始終為他人帶來快樂的劇團,劇團成員卻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二人轉演員馬三,五年前查出腸癌,面對鏡頭時他直言「只要能動彈,我寧可唱死在臺上。」馬三的搭檔,二人轉演員趙曉敏則患有宮頸癌,出於對戲曲的熱愛哪怕是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時候,趙曉敏每天也要在病房裡為其他病友唱上一段。每次上臺表演,都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刻,二人轉使他們暫時忘記身體上的痛苦,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在舞臺上得以延續。正如趙曉敏所言「我能夠開心活好每一天,把我的開心帶給大家就行了,我別無所求。」
倉央嘉措曾言「這世間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而就是在面對生命這般重大的事情上,黑土地上的人們顯現出了超出凡人的淡然與樂觀。儘管命運弄人,但他們還是選擇了堅強,堅強的面對突如其來的病魔,堅強的面對未知的人生旅途。他們在把快樂帶給觀眾的同時,也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歲月的深淵裡唱響了一曲嘹亮的生命讚歌。
在小興安嶺採集特產的跑山人,雖然工作充滿了各種未知的風險,但他們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生活,知足而樸實;在冬季呼蘭河採冰的採冰人,雖然冰面上的高強度作業令人疲憊不堪,但他們仍然堅持不懈,用一次又一次的竭盡全力完成了要求的工作量。無論是身患癌症卻仍然為觀眾帶來快樂的二人轉演員還是冒著生命危險養家餬口的跑山人、採冰人,這些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們都在用自己積極向上、知足常樂的樂觀態度書寫著關於人生的答卷。
紀錄片《大地情書》用一個個冒著生活熱氣的精彩故事向觀眾演繹出一場場黑土地上的多彩人生,這不僅是對於黑土地的熱愛,更是對在那裡生活的人們的無聲的致敬,他們沒有因為自然環境的嚴酷而自怨自艾,而是用自己的歌聲、自己的奮鬥在黑土地上灌溉出了最美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