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和她的朋友們》於近期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CCTV10),成為網生紀錄片向國家電視臺反向輸送的典範,該影像由優酷、盛世知行出品((網絡版又名《大地情書》),也是新生態環境下憑藉卓越的影像產品,深度聯動多平臺、多領域、多品牌,樹立中國紀錄片創作、輸出、營銷、弘揚主流文化價值的新標杆。
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綏化市
——《大地情書》拍攝地
《大地情書》(第一季)以「看見東方之美」為主題,用最誠摯的態度,藉助電影奇觀式表達,將10組百感交集、沾泥土、帶露珠的鄉土故事呈現,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了廣袤黑土地的自然美、人性美、風物美、東方美;其立意高遠、格局宏大、美劇質感,讓人視覺綻放、情感沸騰,是一部充滿著情感溫度與現實厚度,飽含著思想深度與藝術精度的精品力作。
自開播以來《大地情書》評分一路走高,豆瓣評分高達8.9分,僅首播階段正片播放量達136萬小時,億萬網友37萬彈幕;視頻點擊量達1.7億次;熱度一路飆升,連續5周強勢佔據優酷榜單TOP1;超級大V(1000萬+、 100萬+)傾情推薦。
不僅如此,《大地情書》還斬獲多項紀錄片大獎,並引發各類媒體實力發聲點讚,和眾多KOL對「情書」的全新解讀,更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 「以電影美學呈現鄉土中國之美」,「鄉土中國影像志」、「在奇觀式表達中傳遞情感共鳴」、「擔當起政治責任、社會責任、文化責任」的「高級感影像」,一時激起全網對「地域」、「風物」、「特產」、「鄉土中國」、「東方人文美學」等話題的熱議,成為現象級網生文化作品。
【觀照現實—— 把握「主流化」特質】:
《大地情書》深諳「文旅融合」、「青山綠水」、「鄉村振興」、「美麗鄉村」、「電商助農」對於中國的重大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影像以深入的採訪和細緻的觀察,奇觀式呈現當地特色生產活動的同時,一幅幅文旅融合、青山綠水、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撲面而來,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感受鄉土中國之美;同時影像注重捕捉「平凡人」身上的精神魅力,潤物無聲地把新時代中國人的堅忍不拔與樂觀向上還原了出來。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地域風貌與時代精神相得益彰,東方之美的源流和內涵緩緩鋪陳在我們眼前,彰顯出紀錄片的品質和時代正能量。
這裡物產豐饒 民風淳樸
這裡山河遠闊 風景絕美
【精品戰略——樹立人文盛宴新標杆】:
每一幀都是熱血沸騰的視覺盛宴
用高級影像視聽,表達質樸情感
用美劇質感,打造領域極致產品
電影大片的攝製規格
大開大合、波瀾壯闊的畫面
極具藝術色彩,極大地凸顯了紀錄片的「高級感」
【著眼平凡——彰顯藝術精度】:
《大地情書》也沒有高舉高打,而是著眼「平凡」,以普通農民為主角,將沾泥土、帶露珠的鄉土文化,經由「電影美學」呈現,波瀾壯闊,大開大合的畫面,極大地凸顯了影像的「高級感」,也賦予平民化的人物與環境「高級」的美感和格調,與思維中的「鄉土」形象形成對比,在反差中凸顯藝術張力,給人驚喜,令人震撼。「小人物、大情懷、正能量、高級感」正是該影像不遺餘力的藝術追求。
雖然素材全然集中於一市之內(黑龍江綏化市),但該片並沒有降格為掠影式的地區宣傳片,而是兼顧了地域性與普遍性:以奇觀式的表達展示地域特色生產活動,以描摹全人類共通的情感達到觀眾共鳴。
可以說,在保證了題材平民性的基礎上,該片在審美方面並不「平民」,而是與《舌尖上的中國》類似,投向了一種更為「高級」的電影美學,一種「精緻」的審美範式。
另外,《大地情書》沒有採用慣常的宏大敘事,而是將地域精神、特色風物、農業特產、旅遊文化、文化傳承這些大主題、宏大敘事,碎化、拆解為小故事、小人物、小情趣、小場景、小確幸,突出 「年輕化」表達成為創作方向。
【優酷賦能——全鏈路營銷戰略布局】:
《大地情書》這一成功,離不開優酷的全鏈路營銷戰略布局,依託優酷強大的技術平臺優勢和「大劇戰略、精品戰略」的強勢內核,深層次細分受眾群體,因人制宜,有的放矢,提高傳播的精準度和有效性,使「情書」傳得更準、更快、更遠。深度聯動阿里營銷矩陣,打通了視頻、用戶、品牌、線上線下全部鏈條,形成全鏈路營銷戰略,為講好中國故事進一步拓寬渠道,使《大地情書》成功走向必然。
【「文化+電商」——探索紀錄片價值體系的變革】
在電商方面,《大地情書》也積極探索,並獲得廣泛好評,用真實人物故事展示地域風物美好,通過線上、線下宣推引流,藉助阿里電商大平臺,優酷、阿里魚、淘寶直接連結當地農戶,不僅實現農產品售賣、引導文旅消費,而且擦亮地域文化品牌。實現紀錄片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統一,推動紀錄片價值體系的升級與變革。
《大地情書》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視紀錄片的革新之路,沿著這條路徑,我們可以感受未來我國紀錄片演進的脈絡與方向。以期《大地情書》的立意高度、價值引領、精品戰略、「高級感」、全鏈路營銷布局等能為中國紀錄片製作與傳播乃至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鑑和思考。
大地之情
沉浸於萬物 充盈於天地
聆聽大地物語 看見東方之美
——《大地情書》
來源:消費日報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