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大地情書》:一封寫給鄉土中國的「情書」

2021-02-08 廣電時評

優酷播出的紀錄片《大地情書》,聚焦塵世凡人,體察鄉土民情,用心用情用功地講述了一段段發生在東北黑土地上的感人故事,光影之間自然流露出鄉土中國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令人美在心裡、憂在細處。這部頗具地域特色的影像,幾成寫給神州大地的情書。

近期,優酷上線的網絡紀錄片《大地情書》走進東北黑土地上的農村人家,書寫了一部頗具地域特色的鄉土中國影像志。該片選取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綏化市為取景地,以當地特色生產活動或民間藝術為索引,對焦平凡世界裡的平凡人物,講述了十段令人百感交集的生活故事。

全片以精心的攝影、精巧的腳本,將沾泥土、帶露珠的鄉村文化,經由電影美學呈現,帶入網絡觀眾視野。在撲面而來、熱氣騰騰的生產生活場景中,讓觀眾真正感受到東北農村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雖然該片的素材全然集中於一市之內,每期內容細分到該市每一個縣,但並沒有降格為掠影式的地區宣傳片,而是兼顧了地域性與普遍性,在奇觀式展示當地特色生產活動的同時,細緻描摹人們共通的情感,引發觀眾共鳴,增加了作品的深度。

「跑山人」快速徒手攀上70米高的松樹枝頭採摘松果、採冰人站在搖擺漂浮的冰塊上切割冰面……一組堪稱「危險動作」的生產活動影像記錄,展現了不為常人熟知、充滿視覺衝擊的奇觀,突顯了充滿地域特色的勞動場景,給觀眾帶來記憶點。

對於從事這些特色勞動的普通人,該片注重捕捉「平凡人」身上的精神魅力,以故事化的敘述、「陌生化」的描摹,突顯他們並不樂觀的生活處境與一如既往的樂觀性格之間的張力。無論是在辛苦勞動之餘爭當「大米模特」的農村姐妹,還是身患絕症依然義務演出的業餘二人轉演員,堅強的生命與嚴酷環境的應答,讓故事的內涵和厚度充實不少。

這些悲喜交集的平凡人生,便自然呈現出人類共通的生命情感體驗。圍繞生與死、愛與恨、悲與歡、聚與散這些亙古不變的話題,該片將發生在東北農村的故事,沿著現代網絡呈現給觀眾,與觀眾的自身生活體驗共鳴震蕩。片中人物身上堅忍不拔、開朗樂觀的人性美,正與解說詞中的 「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相呼應,讓人良久沉思。

在攝影、腳本等方面,該片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將「土」氣、原生態的東北農村生活拍出「高級感」的背後,是創作者追求的用心用情用功,和對美的關注、對美的追求。

一碗最為家常的豬肉燉粉條和一鍋樸實無華的大醬燉魚,在特寫鏡頭下色澤晶瑩、紋理清晰,竟像頂級名廚手下的珍饈美饌,大量網友在評論中將其與《舌尖上的中國》相媲美。

航拍鏡頭下一望無際、溼潤蔥鬱的小興安嶺原始森林,以及大塊大塊色彩清新明亮的稻田,展現了美麗鄉村大地優質的生態環境,被眾多網友評論為「隨手截圖都可以作為電腦桌面」。鏡頭對美的捕捉和呈現,是創作者以具象美表達對鄉土中國的熱愛,並以之帶動觀眾感覺美、感受美、感動美。

該片採用電影蒙太奇手法,在片頭和片中插入主要人物的簡短獨白,將其與真實生產生活場景隨時切換,並使人物扮演類似「說書人」的角色,在自我介紹中推動敘事。這些獨白以黑幕為背景,以近景鏡頭捕捉人物真實生動的表情,拉近了人物與觀眾的距離。不同人物的獨白經過剪輯拼接,形成了「對話」效果,使東北鄉村文化中樸實、詼諧的地域風採自然流露。

如第三集主人公「種稻冠軍」畢家英說:「我先期不會(跳舞),後期我也會了,我也跳得挺好」,緊跟其後的鏡頭是親戚張英對她的「無情」揭穿:「她呀,確實跳得不咋地」。這樣的剪輯,讓鄉土中國之美鮮活生動地呈現出來,更與東北黑土地水乳交融,趣味豐盈。

《大地情書》以普通農民為主角,賦予平民化的人物與環境「高級」的美感和格調的同時,精心精細精準地關照著當下鄉村中國的文化建設。該片以「大地情書」為題,以「黑土地和她的朋友們」 為注,站在農民的視角上表達了他們對足下土地的深厚情感和生命哲學。

這些頗具思想性的表達,在創作者布置的一些懸念和衝突中,以及一些富有戲劇性的橋段裡尤為強烈。如第五集中,一場傳統皮影戲落幕之後,鏡頭裡鬢髮花白的演員們從幕後走出,安靜、整齊地站成一排向臺下深鞠一躬,而當鏡頭轉向觀眾席的時候,成排的座椅上卻空無一人。這一「曲終人散盡」的橋段,利用留白的技巧讓觀眾的情緒仿佛經歷了一場由歡欣到沉重乃至震撼的過山車。

這些顯然不是隨意捕捉的鏡頭,而是經過了多方面精心的設計,甚至流露出了些許無傷大雅的「匠氣」。但正因如此,該片區別與一般意義上的農村題材紀錄片,在充分尊重觀眾對於紀錄片的審美需求的基礎上,承擔起了自己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文化責任。這些對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關注和呼籲、思考和憂慮,讓其思想性和價值自然呈現,毫無「匠氣」。

《大地情書》以用心用情用功的製作,講述了一個地域特色鮮明的鄉土中國故事,成就了一部真正好看、觀眾愛看的作品。藉助影像美學與故事美,潤物無聲地把新時代中國農民的堅忍不拔與樂觀向上還原了出來,也讓創作者對農村農民的人文關懷流露於光影之隙,真正為大地寫了一封「情書」。

相關焦點

  • 紀錄片《大地情書》:以電影美學呈現鄉土中國之美
    《黑土地和她的朋友們》成為網生紀錄片向國家電視臺反向輸送的典範,該影像由優酷、盛世知行出品((網絡版又名《大地情書》),也是新生態環境下憑藉卓越的影像產品,深度聯動多平臺、多領域、多品牌,樹立中國紀錄片創作、輸出、營銷、弘揚主流文化價值的新標杆。
  • 由《大地情書》觀鄉土紀錄影像的雙重歷史視角
    在紀錄片《大地情書》中,這首詩出現於片頭,承載著東北人民對鄉土的深情歌詠。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的當下,鄉土影像常被忽視。但《大地情書》從大歷史和小歷史的雙重視角出發,讓紀錄片在結構、敘事和社會功能上呈現出新的特徵。大歷史和小歷史,援引自美國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的觀點。其中,大歷史是指宏觀歷史,小歷史則是微觀歷史。
  • 記錄綏化人文之美 紀錄片《大地情書》明日優酷首播
    由優酷、鑫橋傳媒聯合出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大地情書》即將於3月4日登陸優酷。《大地情書》海報。宣傳部供圖紀錄片《大地情書》海報。宣傳部供圖人文紀錄片《大地情書》即將上線。宣傳部供圖紀錄片《大地情書》走入綏化黑土地上的一個個鄉土人家,將鏡頭對準黑土地上十位平凡而偉大的淳樸面孔,將東北人或平凡、或困厄、或溫情的小日子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從春耕夏牧秋收冬捕的四季家園,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處;在菜園、冰面上,了解獨具特色的播種與收穫;看二人轉、皮影等民俗藝術,體會妙趣橫生的文化生活。
  • 《大地情書》央視播出 樹立網臺聯動新標杆
    《黑土地和她的朋友們》於近期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CCTV10),成為網生紀錄片向國家電視臺反向輸送的典範,該影像由優酷、盛世知行出品((網絡版又名《大地情書》),也是新生態環境下憑藉卓越的影像產品,深度聯動多平臺、多領域、多品牌,樹立中國紀錄片創作、輸出、營銷、弘揚主流文化價值的新標杆。
  • 國家廣電總局:《大地情書》入選2020年度全國第一季度優秀紀錄片
    《通知》顯示,《方艙》《武漢戰疫紀》《我的扶貧年》《獨家新聞紀實丨「胖五」:想你的908天——揭秘中國航天人含淚奔跑的故事》《人生第一次》《大地情書》《四大百貨》《溫暖的一餐》《從長安到羅馬》等作品獲推優,既涵蓋全民抗疫、脫貧攻堅等主旋律題材,也有科技、人文、經濟、歷史等題材。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的是失落的情緒。日本電影有時候是真的能夠觸動你柔軟的心,明明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在鏡頭下竟然可以那麼燁燁生輝。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得是失落的情緒。也只有少年人,才會那麼小心翼翼的摺疊起一封情書,藏滿了一個少年人的心意
  • 【京聲京視】訴說對黑土地的熱愛與眷戀——評紀錄片《大地情書》
    《大地情書
  • 寫給邯鄲孕產婦的一封情書
    孕育有時候很像【π】3.1415……永遠循環,有著說不完的話題~今天,趁著情人節這個特別的日子瑪麗亞寫給邯鄲孕產婦一封情書
  • 《大地情書》3月4日優酷首播 記錄最真實的東方之美
    聚焦平凡人生,凝望如歌歲月,聆聽人間煙火,講述最溫暖的中國故事。由優酷、鑫橋傳媒聯合出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大地情書》即將於3月4日登陸優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性的一年,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大地情書》以位於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龍江省作為拍攝地,將鏡頭對準黑土地上十位平凡而偉大的淳樸面孔,以獨有的東方視角發現東方文化與歷史的沉澱,感受東方之美。
  • 一曲《我懷念的》,一封寫給自己的情書
    它就像一封寫給自己的情書,卻早已沒有了投遞的去處,在寂寞深冷的夜裡,獨自撫慰著傷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樣的一首歌——《我懷念的》。《我懷念的》這首歌是由孫燕姿演唱的一首輕慢的抒情歌曲。這首歌由姚若龍親自填詞,作曲人李偲菘譜曲,收錄在孫燕姿2007年發行的個人專輯《逆光》中。
  • 唐漢霄空降酷狗星樂坊,一封「寫給宇宙的音樂情書」甜蜜告白
    5月25日18:00,酷狗星樂坊迎來音樂創作才子唐漢霄,在5月專屬告白季獻上一份「寫給宇宙的音樂情書」,廣大歌迷們趕緊預約,接收超甜蜜告白攻勢吧!這次酷狗星樂坊5月告白季特輯中,他將帶著一封神秘的「寫給宇宙的音樂情書」亮相,在來福LiveHouse精心營造的氛圍裡,用音樂帶領觀眾進入無限寬廣的領域,去探尋愛的本質。
  • 靈魂系電影《消失愛人》:一封寫給逝去愛人的銀幕情書
    此外,男女主人公跨越生死的愛情感動了無數人,很多觀眾聯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盛讚電影是「一封寫給逝去愛人的銀幕情書」。本片也被當做1月份最強愛情類型黑馬,將於1月15日上映。「靈魂系」是第101種讓你流淚的愛情故事愛情的形態千千萬萬,讓愛情片有了講故事的無限可能。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
  • 寫給你的最後一封情書
    今天的故事是《與妻書》《與妻書》又名《與妻訣別書》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1911年黃花崗起義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寫給其妻子陳意映的訣別信。我有幸娶妻如意映,又為何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國!既然救國無門,我大丈夫當以死報國!陳意映: (內心,悲愴)今夜福州又在下雨,覺民…究竟要等到何時,才會看到天亮呢?
  • 《一秒鐘》獻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而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就是寫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而電影的主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則以百轉千回、起伏跌宕的吟唱,歌頌和致敬了一代代電影人。歌曲由2020中國好聲音年度總冠軍單依純傾情獻唱,致敬每一位初心不改的電影人,同時對所有熱愛電影的觀眾深情告白。
  • 爸爸寫給媽媽的一封「情書」
    我媽媽叫牛玉蘭,爸爸叫李富山,媽媽1993年9月去世,到96年媽媽過三周年的時候,我們做子女的都沒想到,爸爸居然給媽媽寫了一封『情書』,可這是一封怎樣的「情書」呢。「情書」可是,她在世時,因勞累負重和長期受病魔之害,卻沒有生活好,雖然我給予關心愛護,尤其是重病住院於榆中、蘭州期間予以精心護理
  • 《大地情書》優酷正在熱播 解密東北人難以忘懷的經典美食
    3月25日,由優酷、鑫橋傳媒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大地情書》在優酷持續熱播,該片在豆瓣以8.4開分,為觀眾展現黑土地獨有的東方之美,不斷探尋東北人的味覺密碼,揭秘讓東北人難以忘懷的經典美食。每年到了春播季節時候,是「宅男老丁」最忙的時刻,他要趕在節氣之內,把水稻秧苗種到一千多畝的黑土地上。
  • ACME木及設計:展箋——給設計的一封情書
    這個辦公室, 是即將三十歲的我們, 寫給設計的一封情書。 ——ACME木及設計 希望十年以後,再回來讀這封,寫給設計的「情書」,我們只會一笑,不需要記得太多辛酸,只需要記住那享受的時候。 寫給設計。 寫給正在堅持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