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百鳥朝鳳》:從三個角度解讀這部文化電影的與眾不同及思考

2020-09-05 樂從心

《百鳥朝鳳》作為一部小眾的文藝電影,豆瓣評分卻高達8.1,它沒有豪華的流量明星,也沒有3D效果,唯有滿滿對傳統文化、民間技藝的宣揚與思考。這正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

吳天明是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他的電影曾經書寫了一個時代。1984年他以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人生》感動了無數人,從此被大家所記住。對社會、歷史、人生的深沉思考是他電影裡永恆的主題。吳天明以他凝重、厚實,和有著濃鬱民族特色的風格和細膩的情感表達,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教父」。

《百鳥朝鳳》延續了吳天明一貫的個人風格,他在創作《百鳥朝鳳》時已經72歲高齡了。2014年電影《百鳥朝鳳》完成最後的剪輯製作,但只過了一個月後,吳天明就因病離世了,他還沒來得及看到《百鳥朝鳳》的上演。《百鳥朝鳳》也就成了他的遺唱之作。

影片講述在無雙鎮裡,焦家班班主焦三爺是吹嗩吶的領軍高手,受人擁戴。可惜他慢慢老了,需要尋找接班人。年幼的遊天鳴被父親逼著學習嗩吶,拜著名嗩吶匠焦三爺為師。辛勤學藝終於得到師父真傳,學會了《百鳥朝鳳》並繼承了衣缽。然而時過境遷,受人敬重的嗩吶已逐漸無人問津。

今天,我這篇文章就依次從影片的情感表達、故事主題、精神傳承這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電影的與眾不同及魅力所在。在文章的最後,我會結合影片談談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

01、情感表達: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是影片中最具魅力的情感承載

焦三爺是十裡八鄉遠近聞名的嗩吶匠,遊天鳴的父親從小就夢想做一名嗩吶匠,因為沒有師傅肯收他,他就強迫兒子來完成他的夢想,強迫兒子來跟焦三爺學嗩吶,更希望天鳴能學到焦師傅的真傳「百鳥朝鳳」

天鳴在學藝拜師的路上不情不願地邁著步伐,父親焦急地走在前面,還不時回頭隨兒子扔一個石頭,提示他走快點。見到焦三爺時,天鳴被父親逼著下跪扣頭,還上前遞煙,這完全凸顯了當時嗩吶文化的尊貴地位。

焦三爺並不是那麼輕易就收徒的,他讓天鳴一口氣吸完水瓢裡的水。天鳴有些遲疑,還是照做,但沒能一口氣吸完。焦三爺看出了天鳴吹嗩吶天資不夠,便打發他們回去。

父親在一時情急之下,拿起水瓢就對著天鳴打,天鳴哭著叫苦連天。而父親不小心,被石階絆倒摔破了頭,天鳴一看馬上跑到父親跟前,同時掉下了心疼的眼淚。這一切都被焦三爺看在眼裡,才破例收天鳴為徒。

初次電影看到父親打天鳴的時候,覺得這個父親對兒子太苛刻了。兒子不喜歡學嗩吶,何況他天分不高,為何非得逼著他學呢?難道只是為了圓自己年輕時的夢?如果是這樣,那這個父親該是多麼自私。但細細想來,不是的。父親所做的一切,全在於愛著兒子。

在當時,一個出色的嗩吶匠備受眾人愛戴,就如焦家班出活,一隻小小的嗩吶都有人專門幫著拿。嗩吶匠到場,還要行接師禮。嗩吶匠坐在太師椅上,吹奏著,甚至為了讓焦師傅吹奏一曲百鳥朝鳳,有些人還下跪磕頭。

在那個年代,這種手藝人不像我們傳統印象中手藝人那般落魄。他們其實也非常受人敬重。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擁護著這一傳統文化,對嗩吶匠們是充分的肯定是尊重。

讓自己的兒子也成為一個備受尊重和肯定的人,這就是父親對兒子最大的心願。如同在現實生活中,千千萬萬的父親不外如是。父親打天鳴的時候,他的眼角是含著淚水的,打在兒身,其實也痛在爹心!

藍玉是天鳴的師弟,他的天分比天鳴高,所以一開始便得到師傅器重。多時安排天鳴在家幫師娘幹農活,藍玉就跟著師傅出門攬活。天鳴是敏感的,他認為師傅無心教自己,就偷偷跑回了家。還沒進家門,就聽到父親在和朋友吹噓自己。他內心焦灼,為了不讓父親失望,又回到了師傅家。此時,師傅早已在桌子上放了一個嗩吶,他算是正是開啟學吹嗩吶了。

電影中焦師傅總喜歡躺在搖椅上,他是一個嚴格的師傅,給人一種很威嚴的氣勢。初始天鳴很緊張,不敢走近。隨著天鳴學習吹嗩吶,他和師傅之間漸漸少了些仰視,近鏡頭的描寫,很明顯我們感覺到這對師徒慢慢變得親近,已經日漸深厚的師徒之情。

在表現手法上,導演沒有使用過多的表演,沒有戲劇的衝突,只通過父子、師徒、兄弟之間質樸的真情實感,來講解了嗩吶在八百裡秦川的重要性和嗩吶這門手藝的傳承。這完全符合吳天明導演的風格,不注重形式、不追求華麗,看似平淡的講述,仿佛一切都是原生態的。

02、故事主題:嗩吶被時代被淘汰,匠心無力發揚光大,終究敵不過盛極必衰

在一次出活中,藍玉因為抽菸,引發了一場火災,他們逃出來後,兩個人的嗩吶沒有帶出來。天鳴當即跑回火場裡去,最終把藍玉的嗩吶搶救了回來。這件事情,天鳴被師傅訓斥了一頓,當後來清楚事情來龍去脈後,便按下決定選天鳴作為下一代繼承人。

宣布繼承的儀式上焦三爺說:「嗩吶是門匠活,紅白喜事熱鬧,也給田間地頭忙碌生活的人在閒暇時解解乏,所以呀,嗩吶在咱們這塊地盤上不能斷了種」。

焦三爺親自教授天鳴吹奏《百鳥朝鳳》,這一首曲子按規定只能傳給繼承者,別人都沒有資格學。按理說藍玉的天賦在天鳴之上,但焦三爺看中的是天鳴的德行以及信念。天鳴對父親有孝道,對兄弟講義氣,他個性沉穩樸實,以後的路很長,唯有傳承者的信念可以堅守。

「遊家班」正式成立,天鳴成了班主,第一次出活,是他朋友結婚典禮。但嗩吶匠到場後,主人家並沒有沒有接師禮,嗩吶匠不再被人們看重了。與此同時,婚禮請來了西洋樂隊和性感女主唱,圍觀的人都覺得新奇,全部聚攏過去了。

以天鳴為首的嗩吶匠們不甘心,多少年來嗩吶都是備受尊重的,隨著時代變遷,竟然落得如此下場。於是他們來了一場鬥樂,但引來了小流氓砸場,雙方打了起來。在混亂中,嗩吶被踩在地上,壞了。古語有云:「禮崩樂壞」,大概就是如此。

3、技藝可以遺失,但精神需要被人銘記,難能可貴的堅持,就是所謂的「匠人精神」

在電影裡說過:道德平庸者吹兩臺,中等的吹四臺,上等者吹八臺,德高望重者方有資格吹《百鳥朝鳳》。在老村長去世以後,他是一位曾為國打過仗,受人尊敬的老人,焦三爺說他擔得起《百鳥朝鳳》。但是這個時候,且不說嗩吶已經不受重視,就連出活天鳴的師兄弟們都不願意了,各有各的營生。

因為天鳴身體不舒服,焦三爺拿起嗩吶親自吹奏《百鳥朝鳳》,其時他的身體已經不大行了,吹著吹著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染紅了嗩吶。這預示這焦三爺的生命即將終結了,同時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泣血吶喊。

天鳴看在眼裡心裡酸酸的,一把接過師傅的嗩吶,接著把《百鳥朝鳳》吹奏完成。但在電影中,略為諷刺的是,影片開端大家都想有機會一聽的《百鳥朝鳳》,如今在吹奏了,卻只有滿不在乎的老人孩子在聽著。

在我看來,嗩吶早已被焦三爺吹進身體裡,與他的生命融為一體,榮辱共存。這一次師徒二人的合奏,可以說是是焦三爺對自己、對徒弟,還有嗩吶,所傾注的最後一次回眸。他只希望嗩吶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能夠後繼有人,好好地傳承下來,不要讓這個「根」斷了。如同香火一樣,世代相傳。

影片的後半部分,焦三爺暈倒,看著師傅的蒼白無力,天鳴抱起他滿含淚水的雙眼,他們完全把師徒之情升華成父子之情了。焦師父的離世也寓意著曾經憑藉嗩吶輝煌一代的焦家班正式分崩離析了。

天鳴孤身一人在恩師墳前吹奏《百鳥朝鳳》。這是天鳴向德藝雙馨的師傅表達自己最誠摯的哀思,同時也是一首傳統文化失落的輓歌,更是對這個新時代的變化,傳統文化被遺忘而發自靈魂深處的叩問。

社會持續在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在日新月異中,我們不經意間就埋沒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技藝。在我看來,技藝可以遺失,但精神需要被人銘記,難能可貴的堅持,就是所謂的「匠人精神」,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特別需要的一份精神。

04、基於電影《百鳥朝鳳》中手藝傳承的溫情故事,談談我對於人生選擇和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

① 人活在世上,就得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

法國啟蒙思想家說過: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由此可見,德行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一個人懂得孝順,疼惜身邊人,他的品性必然是優良的。天鳴的父親曾說:「這首百鳥朝鳳一代人只傳一個人,這個人必須要天分高,德行好。」傳承除了有天賦上的優勢,更講究的是德行,德行是根本。正如焦三爺所說的,嗩吶的傳承人需要的是能把嗩吶吹進骨頭縫的人。

影片中,天鳴能夠被選中成為繼承人,正因為他的德行。而事實證明了,焦師傅的選擇是正確的。即使歲月變遷,大家都不再尊重嗩吶這一行當,又有西方文化的衝擊,天鳴依然懷揣著這份堅持,一定要把師傅傳給自己的技藝保留下來,讓這無雙鎮一直都有著傳統手藝的氣息。

② 西方文化的湧入,對傳統文化應持正確態度

那場遊家班與洋樂隊的對決,嗩吶被踩壞在腳下,遊家班輸了,嗩吶在別人眼裡變成了一種頑固的嘲諷。看起來,他們是輸給了西方的洋樂隊,實際上是輸給了自己人。是那些人崇洋媚外,覺得自己家的東西都是低等的,認為別人家的才是高級的,新鮮的。他們認為追求西方文化是新潮的,喜歡傳統文化是守舊的。就是這些人,使得我們的傳統文化、手藝慢慢地消聲遺蹟。

影片的最後,在焦師傅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之際,政府的傅局長找上門來,希望嗩吶匠們可以吹奏一次嗩吶,然後錄製下來。這可以說是嗩吶的一線生機,雖然嗩吶文化要回到焦家班時候的盛況,這幾乎沒有可能了。但藉助政府,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嗩吶來說還能得以傳承和保存。

在我看來,面對西方文化的湧入,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頭腦清醒,別人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不能毫無選擇地全盤接收。好的文化,我們可以借鑑,但沒有必要貶低自己家的傳統文化。

③ 浮躁的社會,有自己的堅持,正是這個時代特別需要的

隨著社會變遷,嗩吶已經越來越不被重視。不管在喜慶的婚禮場合,或是白事上,嗩吶都變得可有可無。天鳴的師兄們為了生活,也都相繼放棄吹嗩吶。這個嗩吶這個行業的寒冬,他們根本無力走出這樣的困境。

焦三爺說過,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社會越是浮躁,一個人越是要守住自己的初心,守護著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個人能有自己的堅持,並為此不懈去努力,去爭取,正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特別需要的。這是一種堅持的力量。

總結一下:

這是吳天明導演的遺作,也是導演留給我們的一個思考命題。當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的潮流中,慢慢被遺失,慢慢不被人所重視,那麼一切都何去何從?導演把主人公的名字取為「天鳴」,一是與自己名字諧音。二是「鳴」就是唱,他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喚醒普羅大眾對傳統文化傳承的知覺。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先人們用智慧凝造的結晶。即使時代在迅猛發展,都在講求新意,講高科技,但這些傳統文化、民間藝術不應該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

作為新時代的創新者,我們更應該主動去接觸、去體驗、感悟我們這些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傳統文化經久不息,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電影《百鳥朝鳳》觀後感
    吹的不是嗩吶,而是……——電影《百鳥朝鳳》觀後感     很少看電影,我看過的電影屈指可數。尤其是近兩年總共不到十部。一是因為我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二是中國電影值得看的經典作品確實少。  這部影片得以在今年播出,據說是63歲的著名製片人方勵在直播臺上下跪磕頭,向全國影院經理爭取為《百鳥朝鳳》排片,呼籲他們給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一個機會,同時也跪求網友幫忙傳播擴散,支持這部吳天鳴導演的絕唱之作。63歲的製片人方勵說:「這是我們中國的電影,講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我們能不能給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電影一次機會?。。。。。。」
  • 二刷《遊客》:從三個方面解讀該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給我的現實思考
    前言2017年的時候就看過這部電影,最近閒著沒事,又刷了一遍,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導致每次觀看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思考。《遊客》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來自瑞典的一家四口,到法國的阿爾卑斯山滑雪度假。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打破了這一切。
  • 「電影教父」遺作《百鳥朝鳳》:一曲鄉土文化的失落悲歌
    《百鳥朝鳳》電影海報電影《百鳥朝鳳》中的故事發生在八百裡秦川上的無雙鎮,老一輩的嗩吶師父焦三傳藝給徒弟遊天鳴,希望他將這門民間手藝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在現代化大潮的裹挾下時代風尚發生轉向,嗩吶班子無以為繼、四散衰敗。
  • 《百鳥朝鳳》:民俗文化與匠心精神
    這部片子,就是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百鳥朝鳳》樸實純粹的藝術效果,是吳天明導演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為中國民俗文化,民俗樂器唱的哀歌,也是導演對人性,對文化,對時代的關注和思考。,也是導演對中華文化的思考。
  • 從三個角度解讀《飛屋環遊記》的藝術魅力與創新及對真善美的思考
    對於這部豆瓣9.0的影片,收到的讚譽很多,但更多的解讀都是從故事情節出發,這遠遠不夠體現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換個思路,從多個角度多維度對這部影片進行深度解讀。這部電影著實以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廣大觀眾,而且在3D動畫製作技術的支持下,極強地渲染了劇情氛圍,實現了觀眾心中飛屋環遊的夢想,體驗到了南美洲夢幻仙境的唯美。但在我看來,僅從表面劇情去解讀很難深入領略影片的精彩和魅力之處。在故事情節之外,我更想探討這部影片的藝術內涵和和現實意義。
  • 【影評】《百鳥朝鳳》這部排片不到2%的電影,為什麼值得你去看?!
    -《美國隊長3:內戰》上映一周,輕鬆砍下近8億票房,給疲軟了一段時間的內地電影市場打了一針「雞血」。影迷們忙著為盾冬、盾妮CP掐架,甚至二刷、三刷尋找片中的隱藏彩蛋。一般人只受得起二臺;有錢的能請得起四臺;排場再大的就是八臺;往上到頂的就是《百鳥朝鳳》。只能在「白事」上演奏,是所有嗩吶曲中規格最高的一首,必須是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有錢都不行。
  • 百鳥朝鳳,文化傳承的現狀代表
    但百鳥朝鳳裡說的是普通話,而且是本人印象中,鄉民說普通話但是最沒有違和感的電影之一。包括導演對片中農村場景的布置,甚至連吃飯的細節都可以拍的很寫實,可見吳天明導演是真的有生活,並且是從生活出發去拍這部電影的。
  • 電影《百鳥朝鳳》的文化傳承,時代變遷下的嗩吶
    電影《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遺作,斬獲多個獎項,可以說這是一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影被包裝成商品,只是獲利的工具,像這樣的一部有深層次的弘揚文化,彰顯出中國的匠人精神的作品少之又少
  • 中國電影:百鳥朝鳳
    李岷城 Mincheng Li ....遊天鳴 鄭偉 Wei Zheng ....童年遊天鳴 胡先煦 Hu Xianxu ....童年藍玉 蓬 Peng Chi ....師娘 嵇波 Bo Ji 張喜前 Zhang Xiqian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百鳥朝鳳中
  • 《百鳥朝鳳》:一曲百鳥,代代相傳
    電影《百鳥朝鳳》改編自作家肖江虹的同名中篇小說,是吳天明導演最後的絕唱。影片講述了老一輩嗩吶藝術家焦三爺與其徒弟兩代人對於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映射了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的衝擊下,不斷沒落的窘境。本文將結合電影中的意象表達,從現實主義角度出發,分析該片對於民俗傳承的思考。
  • 百鳥朝鳳中缺失的味道
    「不,師傅,我給你吹『百鳥朝鳳』」 「使不得,使不得……」李英宇看完了百鳥朝鳳,還不錯,可是總覺得缺少點什麼。 本是沒打算去看的,一來實在小眾,不夠了解;二來查了下周邊的影院,排片實在是少的可憐,除了午夜場還是午夜場,看完之後也沒個好去處。
  • 《百鳥朝鳳》排雷
    早先的文章《Instagram下跪也沒有用》裡談過一部宣發負責人下跪求排片的電影,我在文章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販賣苦情、悲情、濫情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不能迴避真正的問題---電影本身究竟好不好?原因是作為全片裡用於表現嗩吶至高境界的神曲《百鳥朝鳳》,你根本聽不出來它和其他婚禮和葬禮上的吹吹打打有什麼不同。而事實上,它的確應該有很大的不同,你可以打開文章一開頭的音頻《百鳥朝鳳》,感受一下真正的樂曲裡體現的嗩吶技巧和水準。而這種技巧和水準,在電影裡根本沒有得到體現。你可能想像不到:電影裡在表現演奏《百鳥朝鳳》的時候,背景音樂用的是弦樂,而不是民樂。那我們還怎麼談對傳承的熱愛?還怎麼談情懷呢?
  • 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的蒼然、無奈與希望 《百鳥朝鳳》觀後感
    朋友圈忽然之間在不斷刷屏的一則微信連結把這部叫做《百鳥朝鳳》的電影推到了我的面前。刻舟求劍固然不對,但無視傳統文化的價值,在還沒有領悟其精髓的情況下就將它一股腦兒地拋棄,則更是一種可怕的選擇。相信很多觀看過《百鳥朝鳳》的觀眾都被其深情、富有情懷的電影配樂所深深感動,作曲家張大龍的音樂靈感與素材正是來源於那片黃土地的古老音樂韻律,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傳統音樂的完美傳承與藝術靈魂的轉嫁呢?從這個角度來說,傳統音樂的傳承從未停止,且生生不息。
  • 【人物】方勵:《百鳥朝鳳》是個美女, 我抱著英雄救美的心去為她豁命
    打個比方,《百鳥朝鳳》是個美女,而我就是抱著英雄救美的心去為她豁命。」40多分鐘裡,方勵通過《百鳥朝鳳》背後的故事以及推廣的艱辛,讓所有在場的人紅了眼眶,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然後出其不意地,起身、下跪,一頭磕在硬邦邦的地板上。自此之後,老方徹底火了。新快報:你曾經說過為了這部電影下跪是一種英雄主義,現實生活中你有過英雄救美的經歷嗎?
  • 為什麼這部國產片是值得二刷三刷的好電影?
    當然,在今年的國慶檔裡,《奪冠》也是我們私心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似乎無論看幾次,都會被這部電影的熱血和燃所感動到。 而另一個好消息是:這部電影也已經在華為視頻歡喜首映·獨播影院上線。在電影院沒刷夠的朋友們,可以打開華為視頻二刷了!
  • 爸爸》為例,從三個角度解讀影片成功因素及現實意義
    每個父母或許都有各自的解讀,畢竟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件令家長感到頭疼的事情。《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用獨特的視角闡述了父愛,其中也包含了大量教育智慧。提到印度電影,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阿米爾汗,他的影片在向我們展現人物形象時,也從側面向我們揭示了社會環境,面對命運的抉擇,影片中的主角總是能夠給我們別樣的啟發和思考。
  • 『銘記吳天明』不得不看《百鳥朝鳳》的十個理由
    對此方勵表示,《百鳥朝鳳》是「電影中的電影」,每次看片都被感動落淚,因此毅然決定親自帶領「志願者」隊伍,集結社會各方力量與業內同仁,為電影推廣盡其所能。 於是,在《百鳥朝鳳》製作完成的兩年之後,這部影片才終於得以跟觀眾見面。
  • 《百鳥朝鳳》徹底火了,票房已過千萬!下跪者說…
    方勵這一跪的票房作用立竿見影,《百鳥朝鳳》昨天一天的票房超過前8天,終於在上映9天之後總票房突破1千萬。  方勵是《百鳥朝鳳》自願宣發團隊的領頭人,他此前曾製作並發行過《觀音山》、《二次曝光》、《後會無期》、《萬物生長》等電影。吳天明導演去世後,遺作《百鳥朝鳳》的發行不順利,與吳天明神交已久卻緣慳一面的方勵帶領著志願者團隊接手了該片的宣發工作。
  • 《海上鋼琴師》:從三個角度解讀男主1900的人生命運歷程及思考
    時空三部曲中的《海上鋼琴師》上映於1998年,這部愛情音樂片在義大利金像獎中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等5項獎,是一部口碑超好的經典電影。11月中旬,時隔21年的《海上鋼琴師》再次上映,這部影片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為觀眾們重現了經典之作。
  • 《美麗人生》:從三個角度解析這部電影的與眾不同與魅力所在
    電影的片名《美麗人生》來自於俄國老牌革命託洛茨基臨死前的一句話,當得知史達林要實行暗殺時,他對妻子說:「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影片豆瓣分9.5分,在豆瓣Top250中排名第五,影片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