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摔跤吧!爸爸》為例,從三個角度解讀影片成功因素及現實意義

2020-09-03 旭哥聊情感

何為最好的教育方式?每個父母或許都有各自的解讀,畢竟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件令家長感到頭疼的事情。《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用獨特的視角闡述了父愛,其中也包含了大量教育智慧。


提到印度電影,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阿米爾汗,他的影片在向我們展現人物形象時,也從側面向我們揭示了社會環境,面對命運的抉擇,影片中的主角總是能夠給我們別樣的啟發和思考。這也使得阿米爾汗成為了印度著名演員兼導演,他拍攝的《摔跤吧!爸爸》以及後來的《神秘巨星》都獲得了巨大成功,也重塑了人們對印度女性的認知。

《摔跤吧!爸爸》這是一部由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影片是根據印度真實故事改編而成,透過對真實故事的重新再現,能夠給予我們不同的觀感尤其是對印度電影的認知。該片於2016年12月在印度上映,次年5月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也獲得了最佳亞洲影片獎等相關榮譽。

不可否認,想要創作出一部驚豔的影視作品,不僅要兼顧內容的觀賞性,還應從細微之處打動觀眾,從而與之產生情感共鳴。現如今國際優秀的影片不勝枚舉,印度電影想的要突出重圍那麼對影片本身的質量要求就更高。《摔跤吧!爸爸》之所以能在我國獲得成功,我想也和上面提到的因素有關,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看到更多。

接下來,我將以《摔跤吧!爸爸》為例,從三個角度解讀影片成功因素及現實意義,與此同時,透過這部印度影片的成功,從而分析影片裡面包含的文化內涵,同時基於這部影片中有關家庭教育的智慧,我也會結合現實談談思考和相關建議。

01、影片的題材屬於勵志類傳記影片,真人故事改編更加接地氣,能夠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真誠的故事往往更加能夠打動人,《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採用了本土勵志的故事,不僅能夠給人一種接地氣的感覺,還能夠在觀賞的同時與之產生情感共鳴。電影兼顧娛樂性的同時也不忽視本身的價值,這樣對於觀眾才具備吸引力。

《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從社會大背景下我們來看,印度影片在中國的市場沒完全打開,所以對我國的觀眾而言,印度影片的劇情更加具有新穎性和稀缺性。加之影片本身就屬於傳記題材的勵志影片,拋去那些比較煽情的畫面不談,我們能夠看到影片真實又催淚。

怎樣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呢?當然這裡的標準有很多,我們最常見的就是習慣性用票房去衡量,《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的票房達到了3.3億美元,單純票房上我們就能看出這部印度影片的成功。除此之外,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觀眾的反饋,這時候我們再來看一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豆瓣評分高達9.0分。

綜上所述,無論是票房還是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評價,我們都能夠簡單明了的看出影片的成功。《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以摔跤作為情節的主線,與此同時,影片中勵志又不乏溫暖的情節總是能夠給人以情感上的共鳴,再加上恰到好處的音樂,最終達到的觀影體驗也是極佳的。

到底什麼影片能夠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呢?

  • 首先,影片一定要符合當下主流的價值觀

縱觀那些成功的影片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在價值觀上符合當下主流的價值觀,這一點是非常重要且不得忽視的,主流價值觀一方面能夠看出影片本身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也能給予觀眾一些思考和啟發,前提是價值觀要正確。

《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的價值觀就非常正確,一方面反映了印度女性的真實現狀,另一方面也能讓我們看到身為父親身上所具備的那種責任,感人至深的同時又能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

  • 其次,影片一定要契合當下人的情感需求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升。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男權主義的思想逐漸被摒棄,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女性也希望能夠在各個領域獲得一些成就,《摔跤吧!爸爸》這時候就契合了當下人內心情感的需求。

影片中的女主通過摔跤這項運動贏得了人們的尊重,打破了以往印度女選手不參加比賽的慣例,一方面能夠看出對印度女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追求自我價值的喜悅和成就感。

  • 最後,影片一定要具備教育意義和啟發

不難發現,《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影片中的爸爸他的格局影響了孩子的未來,無論是在發掘孩子潛能還是培養孩子抗挫能力方面,他都極具前瞻性和遠見性。

對於觀眾而言,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電影,其中具備的教育意義和啟發一定能夠為我所用。影片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家庭智慧能夠引發觀眾共鳴,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影片的教育意義也很關鍵。

02、影片從側面展示了家庭教育觀念,打破了人們對印度男權主義的認知,從而激發觀眾好奇心

《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還體現在他對家庭教育觀念的刻畫,不僅打破了人們對印度男權主義的認知,還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父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命運抉擇的過程中,如此一來也能夠激發觀眾的好奇心。

影片中一開始,我也認為爸爸就是一位典型的男權主義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觀點是因為他的愛是無聲的。讓孩子練習摔跤受盡世人嘲諷,對此他毫不在意反而堅持自己的認知,當其他人都在快樂的玩耍時,女兒卻在訓練摔跤,或許從這個層面來看這位爸爸有些殘忍,剝奪了孩子的童年,還讓他們沉浸在外人的冷嘲熱諷之中。

其實,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虛,父親之所以訓練而至摔跤,並不是為了一己私慾,而是因為他發現女兒身上有冠軍的潛質。在印度這個男權主義盛興的社會背景下,如果不去摔跤,那麼就會在14歲時被迫嫁給其他人。父親為了能夠改變女兒的命運不讓她那麼早嫁人,只有通過練習摔跤這種方式,從而讓她獲得更多的選擇權。

不難發現,無論何時父母都是最了解我們的人。大部分處在印度的家庭,女性選擇權幾乎被剝奪一空,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選擇權。婚後的女人就成了男性的附屬品,無法參加工作也不能接受教育,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女性的一生仿佛就能夠被看穿,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已註定。

因此,這部影片的成功離不開背後的家庭教育觀念,父親知道自己的女兒擅長什麼,同時為了能夠讓她今後有更多的選擇權,不得已強迫他練習摔跤。父親的愛是無聲且沉重的,但也是不計回報毫無所求的,為了子女今後能更幸福誤解也無謂。

03、從父親強迫練習摔跤,再到最後主動練習摔跤,強調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調動了觀眾情緒

「趕鴨子上架」最終達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影片從父親強迫練習摔跤,再到最後主動練習摔跤,這個轉變過程在強調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從側面調動了觀眾的情緒。影片的勵志之處就在於,很多情節都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首先,父親最開始強迫女兒練習摔跤的時候,女兒總是會想各種辦法偷懶和反抗,因為在這一時刻,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摔跤對她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對他們而言,也不清楚父親的用意到底何在。隨後當他得知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女兒開始主動去練習,並且還不需要父親監督。

其次,影片中的爸爸在教育女兒的時候告訴了他們一個核心觀念,那就是凡事要靠自己,因為父親總有一天會離開他們,所以能夠在緊急情況下逢兇化吉的就只有靠自己。這也使得後續父親沒有在他身旁的時候,據以往父親傳授的方法,結合自己的判斷從而打敗了敵人獲得冠軍。這一過程充滿勵志但又異常艱辛,也更能調動觀眾情緒。

最後,影片強調主觀能動性的同時,這對我們也有現實借鑑意義,一方面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父母強迫我們去學習去工作這些都是被動的行為,只有自己意識到對我們而言到底有何意義,然後自發採取行動主動爭取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機會往往是稍縱即逝的,因此對我們而言一定要學會把握時機。

04、基於《摔跤吧!爸爸》的成功,談談我對印度電影的認知和些許啟發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我想這句話放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摔跤吧!爸爸》打破了以往我們對印度影片的認知,正是基於這種原因,我也來談談自己的認知和啟發:

  • 結論一、印度電影融合了很多歌舞元素

看過印度影片的朋友們都清楚了,大多數影片一言不合就開始跳舞,所以歌舞元素是印度電影的一大特色,這其中與他們本身的文化背景有關,同時歌舞這種表達方式更符合印度群體的需求。

從另一方面我們就能看出,正是因為很多印度影片具備歌舞元素,從而使得影片脫離了現實生活,給人一種不切實際神話般的感覺,這其中和人物情節的設計也有很大的關係。

  • 結論二、印度電影會涉及傳統慶典活動

文化的差異對影片的影響也有很大關係,印度影片在傳統慶典儀式的描繪上也獨具匠心,一方面能夠看出印度人生活中的這種儀式感,另一方面也能看出這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

印度的傳統節日很多,與之相匹配的就是慶祝活動也很多,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成人儀式,這是印度的一大特色,同時也能反應出印度社會的風土人情,電影的刻畫也是向我們展示印度風俗的一個窗口,於是這樣看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 結論三、印度電影呈現多元化文化元素

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這個國家的民族眾多,無論是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從而導致印度電影呈現多元化的文化元素。

結語

《摔跤吧!爸爸》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印度的大門,無論是其中蘊含的家庭教育觀念,還是對父親這個形象的詮釋,都能夠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和思考。父母這個角色雖然不需要培訓才能上崗,然而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還是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並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影片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影片背後的價值以及本身的質量包括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這些都給《摔跤吧!爸爸》貼上了一個優質標籤。相信我們欣賞影片追求的不只是一笑而過,還要從中汲取到養分並為我所用。

相關焦點

  • 《摔跤吧!爸爸》精神力量強大,但現實意義不夠
    什麼樣的人最適合看《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那就是不想好好學習,只會天馬行空地羨慕其他人的孩子們,和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因為,只要你看過這部電影,你就會有一種體會:這世界上,好好學習算並不是最難的事,其他的成功之路需要你付出的,很可能遠比學習文化知識辛苦。
  • 育兒角度解析《摔跤吧爸爸》:「內在動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早在2016年就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不僅在我國熱映,也收穫了全世界的掌聲。這部感人的電影一路開掛,輕鬆突破5億,評分高達9.0分。&34;是《摔跤吧爸爸》的關鍵詞,很多網友開頭笑著,結尾卻是感動到哭。
  • 育兒角度解析《摔跤吧爸爸》:「內在動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早在2016年就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不僅在我國熱映,也收穫了全世界的掌聲。這部感人的電影一路開掛,輕鬆突破5億,評分高達9.0分。"父愛,女權,男女平等,勵志奮鬥"是《摔跤吧爸爸》的關鍵詞,很多網友開頭笑著,結尾卻是感動到哭。
  • 摔跤吧爸爸原型是什麼?女主角吉塔原型是誰教練有現實原型嗎
    大家都知道《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所以很多影迷朋友在看了《摔跤吧爸爸》,都對影片中的女主角吉塔一以及其他人物原型非常感興趣,想要了解他們現實生活中是什麼樣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好好介紹一下!
  • 標題:吊打國產影片的印度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
    但實際上它的劇情非常老土:一個有著摔跤冠軍夢的父親,將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夢想強加於女兒身上,然後通過共同且不懈的努力,終於讓女兒成長為世界冠軍。影片中,有著你所能想像的到的所有的勵志電影情節,再加上熱血、煽情的鏡頭以及好聽的音樂,讓這部電影看起來的確是老少鹹宜、闔家共賞的不二選擇。
  • 主稿-《摔跤吧!爸爸》霸屏
    如同電影裡那樣,馬哈維亞曾是一名出色的摔跤手,年輕時拿過印度全國冠軍,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完成世界冠軍的夢想。他想讓兒子為自己實現,但是卻和老婆一連生了4個女兒。但誰也不曾想到,他的四個女兒當中居然有三位成為了未來的世界冠軍。
  • 深度解析《阿甘正傳》:從3個角度探究阿甘成功的因素及現實意義
    提到勵志電影,《阿甘正傳》是最有發言權的一部,這部1994上映的影片,被公認為經典中的經典。今天和大家介紹這部經典之作《阿甘正傳》,我們就從三個角來探究阿甘一生成功的因素以及現實意義。《阿甘正傳》的敘事手法分析電影《阿甘正傳》講述的是發生在二戰後美國的事情,主人公阿甘是一個低智商的人,身體上也有缺陷,但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奔跑來獲得更好的人生。
  • 《摔跤吧!爸爸》口碑爆棚!國產電影何時才能超越?
    真人真事改編 講述熱血傳奇《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講述了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的國家級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的故事。他夢想成為世界冠軍,但為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但他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衣缽。事與願違的是他的4個孩子都是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運動天賦和潛力。
  • 《神秘巨星》與《摔跤吧爸爸》的比較
    另一方面,印度電影聚焦社會現實和棘手的社會問題。許多以印度為背景的影片如《三傻大鬧寶萊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雄獅》等都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起跑線》、《神秘巨星》等影片也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與《神秘巨星》先後在中國上映。《摔跤吧,爸爸》給出了「現象級」票房表現,《神秘巨星》雖然沒有前者票房好,成績也不錯。
  • 從影片【摔跤吧爸爸】中,讀懂父親的眼神
    爸爸》可以說這是我看過影片當中第一部讓我深思的電影!在這裡我們且不談電影中諷刺的成份,只從作為父親的身份去看完後,對父親這個角色的眼神在影片和現實生活中的一點解讀和感慨!       首先這部片子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它講述的是一個摔跤冠軍的養成史,裡面有心酸有感慨。並且,這部片子說的是一個擁有4個女兒的父親!第三胎女兒出生的時候,父親把看了大半輩子的拿獎報導和全國冠軍獎牌「啪嗒」一聲都鎖進了箱子裡。
  • 從《摔跤吧!爸爸》看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成長,女人的確不比男人差
    爸爸》為例,結合影片題材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影片中的女性意識覺醒和成長,深入挖掘出其刻畫的女性形象及其現實意義。01素材選擇與突破:印度女權的歧視抗爭與價值實現想要創造出一部好的電影,素材選擇是首要。電影《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美好的人生應當掌握在自己手中
    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會面臨著無數的選擇,人們常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是必然的,一個人若是選擇要做一個勇士,那麼他這一輩子終將為此而奮鬥,但倘若一個人選擇做了碌碌無為的懦夫,那麼他這一生都將永遠無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美好的人生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去理會周邊人的閒言碎語,也不要為現實環境的惡劣而作出妥協
  • 電影分析《摔跤吧!爸爸》
    爸爸》將真實的勵志故事搬上了銀幕,這部女性「摔跤王」的熱血養成史以及片中嚴厲苛刻的父親形象在國內觀眾中引發了熱議。在影片中,馬哈維亞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了摔跤,卻將為印度贏得世界金牌的夢想寄托在有驚人摔跤天賦的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身上。
  • 《摔跤吧!爸爸》華麗逆襲 體育電影的反思
    紀胖超級晚 | 《摔跤吧!爸爸》華麗逆襲 體育電影的反思VOL:756全新原創視頻節目《紀胖超級晚》,掌握體育財經大勢,洞悉體育產業江湖,紀胖將帶您開啟一趟不一樣的體育旅程!我們關注體育、我們解讀政策、我們研究產業、我們放眼全球,關注體育商業模式,看這一個節目就夠嘍!
  • 《摔跤吧!爸爸》:如果當爸爸需要考試,評判的標準應該是什麼?
    由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於2016年首映,影片講述了作為前摔跤運動員的父親馬哈維亞在發現了兩個女兒的摔跤天賦後,力排眾議,著力培養、訓練她們,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女兒們飛速進步,最終在國際賽事中為國爭光的故事。
  • 《摔跤吧!爸爸》打破規則,又一反映印度社會現狀的影片
    影片《摔跤吧!爸爸》講述了這樣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電影海報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生了四個女兒。電影劇照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現實中的爸爸和女兒的成功,激勵了數以千計的婦女投身體育運動事業。而這種不向現實低頭的奮鬥精神,通過阿米爾汗的電影必將激勵更多的人。
  • 《摔跤吧!爸爸》中的女權主義
    《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由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男主人公「爸爸」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但是由於現實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摔跤夢想回歸家庭,其內心深處卻仍然懷有世界冠軍的夢想,最終兩個女兒通過努力獲得了世界冠軍,不僅實現了「爸爸」的夢想,同時也改變了女兒的人生軌跡。
  • 以主題,敘事,現實意義三個角度解讀《美麗人生》的電影魅力
    對於美麗人生這部片子,很多人只是從愛情和父子情的故事內容來解讀,這未免太過於局限,想要真正看懂導演的創作路程和拍攝手法的良苦用心,必須從多個角度來解讀。該電影在1997年,第71屆奧斯卡也被提名了7個獎項,最後摘得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原創配樂三項大獎。
  • 印度摔跤手吉塔,《摔跤吧,爸爸》的原型人物,現實比電影更勵志
    相信看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人,對于吉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吉塔,是印度第一位在大英國協奧運會奪冠的女摔跤手,同時也是印度史上,第一位獲得夏季奧運會摔跤資格的女選手。吉塔的父親是馬哈維亞,很小時,吉塔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摔跤,因為馬哈維亞有一個世界冠軍夢,儘管他拿到過全國冠軍,但他卻沒能站上世界大賽的領獎臺。為此,他只能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然而事與願違,馬哈維亞一連剩下四個女兒。女孩子學摔跤,這在當時的印度社會,非常罕見。印度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吉塔學摔跤,不僅僅家人不理解,去參加比賽時,也是屢屢遭受歧視。
  • 摔跤吧爸爸Dangal丨女權到底有多遠
    女權主義成為了熱門的話題,這就讓我想起了國內即將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主演阿米爾·汗主演。 在國內還未上映就已經在豆瓣獲得9.1的高分,很多人把這部電影定位於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