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片【摔跤吧爸爸】中,讀懂父親的眼神

2021-02-18 孝林舍
點擊上面  免費訂閱本帳號!

       帶著馬上高考的兒子,看完了《摔䂭吧,爸爸》可以說這是我看過影片當中第一部讓我深思的電影!

       說偉大的傑作也不為過,之所以說這部電影偉大,不只是停留在勵志這簡單的理由,因為這部片子裡面的突出的重要情節:一是全程貫穿的父親偉大,父愛如山,觸人淚點;二是因為這部片子拍攝了其他印度電影不敢去觸動的內容。在這裡我們且不談電影中諷刺的成份,只從作為父親的身份去看完後,對父親這個角色的眼神在影片和現實生活中的一點解讀和感慨!

       首先這部片子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它講述的是一個摔跤冠軍的養成史,裡面有心酸有感慨。並且,這部片子說的是一個擁有4個女兒的父親!第三胎女兒出生的時候,父親把看了大半輩子的拿獎報導和全國冠軍獎牌「啪嗒」一聲都鎖進了箱子裡。

       從第一個女孩孩開始,父親就肩負著家族傳種接代的使命和職責,不要說在印度、就是現在在我們家鄉,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和現實就足夠讓一個男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苦!這種痛苦會很長的一段時間無法擺脫。

       我出生在1973年是一個長子,有兩個姐姐!兩個弟弟!在我們這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生兒育女就是為了養老送終!可以想像在這種環境下,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的思想從來就沒有打破過!傳種接代的緊箍咒從來都沒有在家庭家族中放鬆過,我的伯父從小被爺爺賣給了對面村莊的一戶人家做孫子!(原因是對方兒子當兵後來不及結婚就被敵人殺害!在那種戰亂的年代這種事經常都有)二伯長大了跟我的伯母結婚後沒有生育過孩子,家裡的老人就因為這個原因,到死的時候都對我的伯母愛理不理!聽說因為這個原因差點鬧得離婚!我的父親為了不讓他哥哥離婚!就把我從7歲過寄給了伯父做兒子!所以從小就在兩個地方輪流住家長大!我就成為兩家人的兒子!這種家族的規矩和風俗!到現在都存在!那時沒有計劃生育之說,所以在我的童年記憶中,一家5-6個孩子都習以為常。經常打架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兄弟一大把,而且男孩為多!改革開放了30年,計劃生育也很多年,很多的思想變的開放,生男生女都一個樣,但在我的家鄉!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有,有的家庭,就因為生了倆個女孩,計劃生育的限制又不能多生,生活壓力的原因又不能離開工作去游離生子!就因為這樣離婚的現象也時而發生!有條件的就會用那種幾年抗戰的精神,遠離家鄉,直到生到兒子為止!可也沒有人去指責誰對誰錯!這就是傳統風俗的無奈和痛苦吧!所以電影中的爸爸從等待孩子出生時的那一刻,從他的那種焦慮的眼神中我深深的明白那種無形的壓力!那一聲「又是女孩」讓爸爸的眼神忽然間變的遲鈍無光!第三胎女兒出生的後,父親把看了大半輩子的拿獎報導和全國冠軍獎牌「啪嗒」一聲都鎖進了箱子裡。這時的父親,那種眼神是失望的,甚至到了絕望的地步!這一切都是當地的風俗所帶來的巨大的精神壓力!也許這種無形的壓力就要陪伴他一輩子的生活,這部影片的偉大就從這個父親的壓力下開始的!

       突然有一天,鄰居來家裡告狀!父親得知是女兒把隔壁鄰居的男孩打的鼻青臉腫的時候,父親沒有生氣反而很喜悅,因為父親意外發現這兩個女兒是天生的摔跤手。那種喜悅激動的眼神就像死亡線上找到救命稻草一樣,突然間又點燃了他內心深處的那種希望!這根稻草,它不僅包含著父親的國家夢,更多的,還包含著這位父親,他突然間看到了女兒的未來。因為在世俗的眼光和生活現實中、女孩是不可能參加摔跤運動!這種強烈的欲望使他在一個父權社會要培養一個女性冠軍。當然接下來的訓練,讓身邊所以人甚至孩子本人,都開始不理解到無法接受直到對抗!

       可是孩子開始反抗、想方設法想放棄訓練,父親很沮喪而且無奈,就在這時與新娘的對話給了她一點思考:開始去理解父親讀懂父親的內心:新娘告訴她們:「我很羨慕你們有這樣的父親,是真正把你們當做自己的孩子……」這時的孩子又開始訓練,這種訓練,帶有責任,一種對父親承諾的責任,這時父親從失望又到希望!其實主人翁的眼神中,可以看出那種堅定的力量,在他的眼中其實沒有了男孩與女孩的區分!心中只有一個身影:就是國家冠軍!

       而且這種堅定的力量讓他去跟買雞的商販商量:我的女兒一定會是得到冠軍的、才有了廉價的補食計劃!所以那時的父親就是嚴厲的教練和慈祥的父親的結合體。更重要的是想通過這種培養告訴周圍的人,我雖然養的是個女孩,但實現夢想和你是男是女無關,讓女孩必須剪掉頭髮才能像男孩那樣獲得成功,而且叫上男孩來陪練!這種堅定的信念加上不斷的努力訓練!使這個姑娘 一舉成名、成為了全國的摔跤冠軍!

       從進入國家集訓隊開始,漸漸地,這姑娘迷失自己,以為自己感受到了世界的風向,觸摸到了世界的尖端。不屑於父親跟她說的一切,忘掉了從小到大確信的準則,而且對父親說,「你那一套老掉牙了,現在沒人這麼做了。」並且開始了劇情的高潮部分:塔和父親在小時候的摔跤場上演了一場PK賽,我緊緊攥著拳頭,眼淚抑制不住地流,我知道,這肯定是劇情需要,Pk的不是技能、而是父親對女兒為國增光的夢想,孩子贏了、父親趴在沙地裡,灰頭土臉,像是一隻老邁的、苟延殘喘的黑熊。臉上沒有悔恨,沒有惱羞成怒,只是帶著那麼一點,讓人心酸的無能為力。其實那時開始父親的眼光開始了迷茫、因為他知道女兒國增光的夢想已經停止不前……

       國家隊的訓練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摔跤的最前緣!可是幾場失敗的賽事讓她從半空中跌落到谷底!感覺到那種無奈、在妹妹的勸說下給父親開始了電話的溝通,父親聽到孩子的無助和失望、父親雖然滿臉淚水,可父親的眼神中帶著希望,因為他內心明白,孩子知道後悔沒聽父親的勸告,這個電話給父親世界冠軍夢又點燃了希望!

       後來的幾場比賽雖然一波三折,但父親對孩子拿冠軍的信念從未改變、每一次彷徨猶豫時,都是看著父親那堅定的眼神,在父親的指導下慢慢接近了夢想!

       最後的一場冠亞軍比賽,父親被關進了一個無法逃脫的房間,看到了父親那種憤怒的眼神、可無論如何都無法出去時、只是坐在哪裡、一個人用雙手捂著自己的臉,那是一種祈禱的眼神!靜靜的祈禱…突然聽到印度國歌響起的一霎那,眼神反射出萬丈光芒!當走進賽場看到女兒把獎牌獻給了爸爸!爸爸親手把世界冠軍的獎牌重新掛在女兒的脖子上!擁抱著兩個兒女說了父親幾十年想說的話:「你是爸爸的驕傲」這時父親的雙眼已經模糊,是感動、是激動、我相信在父親的眼神中,要說的不只是得了世界冠軍和實現了自己的世界冠軍夢想,更重要的是驗證了父親那句話:「實現夢想跟男孩女孩無關」!這句話在當時世俗的人群中是何等的自豪和驕傲!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到場的觀眾基本上都感動到流淚!感動那個偉大的父親,感動那種拼搏的精神!感動那種對冠軍夢想擁有如此堅定的眼神!

       有人會說說:父親為了自己的夢想,毀了孩子的童年!值得嗎?我可不這樣認為,首先沒有這樣的父親就沒有如此優秀的孩子!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未來!父親是人生的第一位導師,也是人生的第一位教練!假如非要說自私、那也是偉大的自私!因為這種自私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孩子的未來,更是為了國家的榮譽!

       有人還會說「父母未實現的夢想是否該強迫孩子去完成嗎?」我也不是贊同這樣的觀點,首先要看孩子是否有實現夢想的天賦!再次看孩子本身怎樣理解父母的愛!

從中國的孝道文化來看:孝敬父母從開始的孝身到孝心,最後到孝志,也就是最後能實現父母的志向!能幫父母實現他老人家的志向也是大孝的行為!可喜可贊的孝子行為!一個有天賦的孝子為何不去繼承和實現這種父親的夢想呢?

       我出生在一個喜歡體育運動的家庭、爸爸是籃球隊員,所以很自然的從小時候4歲就開始接觸的籃球!我的體育也從初中開始脫穎而出、到了高中,我選修了體育、可後來父親並不贊同我考體育、其實我理解父親那個年代,在一個溫飽都無法解決的年代談體育何等艱難!我按照父親的願望改讀了理工科!可體育成了我人生的重要部分、到今天為止初中高中都還有我的體育比賽記錄!更重要的是我把這種精神傳承了我的孩子!說實在的我很感謝父親引領我走進體育的環境,讓我和孩子都有個強壯的體魄!也許這是我父親的夢想!這一路成長中,父愛一直很說說話,就是一種沉默。老生常談父愛如山,是有道理的,父親的愛,就像一座山一樣,立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你嫌他擋住了你前進的道路,殊不知,他其實是在幫你擋住前路的荊棘。父親就是一種嚴肅的溫柔。這種溫柔只有理解的孩子才能懂得!希望天下的孩子都可以慢慢去讀懂父親的眼神!這種眼神中有堅定有迷茫、有堅強有溫柔、有信任更有希望!可這一切對我來說只能是回憶、是思念!

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電影分析《摔跤吧!爸爸》
    爸爸》將真實的勵志故事搬上了銀幕,這部女性「摔跤王」的熱血養成史以及片中嚴厲苛刻的父親形象在國內觀眾中引發了熱議。在影片中,馬哈維亞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了摔跤,卻將為印度贏得世界金牌的夢想寄托在有驚人摔跤天賦的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身上。
  • 影片通過諸多細節表達了父親對女兒的愛——《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之前我看的一種感覺就是感動,而這次看《摔跤吧!爸爸》我更能看到它的內涵。阿米爾·汗是我非常喜歡的印度演員。我真的覺得他演誰就是誰。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扮演一個學生,讓我覺得他才是真正的人。在摔跤吧裡,他是歷史上的父親。
  • 偉大的父親《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擁有摔跤冠軍夢的父親,訓練女兒最後為印度拿世界冠軍的故事。從影片剛開始,覺得爸爸叫吉塔和巴比塔練摔跤,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沒有問過女兒是否願意,就自己做主讓她們完成自己的夢想。直到她們去參加印度的一個婚禮,一場盛大的婚禮上,新娘悶悶不樂,新郎也不尊重新娘,與旁人的歡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貧苦人家,女孩生下來就被當作家庭的負擔,而在印度,女孩子出嫁是要嫁妝的,年紀越大,嫁妝越重。
  • 《摔跤吧!爸爸》: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
    ——瑪哈維爾辛格 普蓋2017年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辛格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
  • 《摔跤吧,爸爸》:父愛和尊嚴
    前幾天晚上做夢,夢見高中時期的某個晚自習,老師給全班同學放《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場景。當初,曾看那部影片的感觸,一下子湧起,第二天一起床,就忍不住再刷了一遍這部電影——電影講的是印度爸爸馬哈維亞因為未能實現自己的摔跤夢,一心想要個男孩,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的都是女孩。又在某個契機之下,他轉而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成為摔跤選手的故事。
  • 品電影,悟人生系列之《摔跤吧,爸爸》
    印度有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普通的爸爸。唯一有點特殊的是,他曾經是一名摔跤手,從年輕時滿懷夢想,渴望為國爭取更高的榮譽,一直到四十歲夢想破滅,變成大腹便便的大叔。渴望生個兒子繼續自己的夢想,卻一連生了四個女兒。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停止對世事的批判。如果《三傻大鬧寶萊塢》表達了對填鴨式教育的不滿,那麼《我的個神啊》就是對印度各式宗教辛辣的嘲諷和拷問。在豆瓣上,《三傻》的評分為9.1,《我的個神啊》評分為8.3,以卓越的姿態大大領先於國內絕大多數電影。
  • 以《摔跤吧!爸爸》為例,從三個角度解讀影片成功因素及現實意義
    《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用獨特的視角闡述了父愛,其中也包含了大量教育智慧。提到印度電影,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阿米爾汗,他的影片在向我們展現人物形象時,也從側面向我們揭示了社會環境,面對命運的抉擇,影片中的主角總是能夠給我們別樣的啟發和思考。這也使得阿米爾汗成為了印度著名演員兼導演,他拍攝的《摔跤吧!
  • 標題:吊打國產影片的印度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
    但實際上它的劇情非常老土:一個有著摔跤冠軍夢的父親,將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夢想強加於女兒身上,然後通過共同且不懈的努力,終於讓女兒成長為世界冠軍。影片中,有著你所能想像的到的所有的勵志電影情節,再加上熱血、煽情的鏡頭以及好聽的音樂,讓這部電影看起來的確是老少鹹宜、闔家共賞的不二選擇。
  • 豆瓣9.0評分《摔跤吧!爸爸》:她是被父親「逼」出來的世界冠軍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父親Mahavir Singh Phogat的指導和訓練。電影中,父親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從此他就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但命運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他連續得了四個女兒。
  • 《摔跤吧,爸爸》的悟道:堅守初心,方得始終
    電影上映兩年後才來觀看說道似乎有點晚了,但對於《摔跤吧,爸爸》這樣優秀的影片來說,卻是永不過時的.作為阿米爾.漢的又一部良心勵志之作,《摔跤吧,爸爸》引入國內電影市場後,迅速引爆了票房市場1、金牌夢如果你拿了銀牌,人們遲早都會忘了你.但如果你拿了金牌,你就是榜樣.而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榜樣的.所以,影片中的爸爸辛格和所有的運動員一樣都有一個金牌夢.為國爭光,亦為自己爭光.
  • 主稿-《摔跤吧!爸爸》霸屏
    所以,教練嫉妒父親而致使父親未能目睹女兒走上領獎臺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並沒有被列為電影重點表現對象的二女兒芭比塔,在同一屆運動會另一級別的摔跤比賽中拿到了一塊銀牌。  看啊,電影裡的爸爸說得沒錯:只有奪得金牌才會讓人記住你,拿到銀牌的話很快就被人們忘記了。
  • 《摔跤吧!爸爸》口碑爆棚!國產電影何時才能超越?
    真人真事改編 講述熱血傳奇《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講述了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的國家級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的故事。他夢想成為世界冠軍,但為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但他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衣缽。事與願違的是他的4個孩子都是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運動天賦和潛力。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這是一部多姿多彩,寓意很深的一部電影
    閒暇之餘,和我一起叨嗑生活的點點滴滴吧!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對女性這兩個字,這個話題格外關注,看到一些女性成功、優秀事例,我會很莫名高興,這或許是真的長大了吧,但我不喜歡那些男權或者是女權,我喜歡並且追求人人平等,我希望男女平等,沒有性別歧視。看了《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不一定是爸爸!
    《摔跤吧,爸爸》英文名為《Dangal》,不知道為什麼翻譯成了「奔跑吧,兄弟」體,有點想吐槽。阿米爾汗主演的馬哈維亞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使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神秘巨星》與《摔跤吧爸爸》的比較
    許多以印度為背景的影片如《三傻大鬧寶萊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雄獅》等都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起跑線》、《神秘巨星》等影片也是如此。《摔跤吧爸爸》與《神秘巨星》先後在中國上映。《摔跤吧,爸爸》給出了「現象級」票房表現,《神秘巨星》雖然沒有前者票房好,成績也不錯。
  • 風間隼 :讓印度電影給我們上一課|摔跤吧,爸爸
    視聽方面,影片大量應用了交叉蒙太奇這種最具衝擊性的剪輯技巧,例如將世界錦標賽場上教練讓吉塔一味防守的畫面,與全國聯賽決賽賽場上父親讓巴比塔全力進攻的段落混剪在一起,在大英國協賽前指導環節同樣如此,最後決賽一段,又將父親的無能為力與場上的火熱對抗交叉剪輯。還有影片一開始珀尕收拾傲慢的邦冠軍一場,將電視中奧運會的解說聲與現場摔跤畫面對位,妙趣橫生。
  • 豆瓣評分9.0《摔跤吧!爸爸》|壯心不已的父親和冠軍女兒的故事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取材於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以及他的女兒吉塔和巴比塔的真實故事。他一直渴望有一個兒子,事與願違,他和他的妻子連續生育了四個女兒,他只好放棄了,當影片給出了獎牌和證書的特寫時,他的眼神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 《摔跤吧!爸爸》中的女權主義
    《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由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男主人公「爸爸」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但是由於現實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摔跤夢想回歸家庭,其內心深處卻仍然懷有世界冠軍的夢想,最終兩個女兒通過努力獲得了世界冠軍,不僅實現了「爸爸」的夢想,同時也改變了女兒的人生軌跡。
  • 摔跤吧!爸爸:看冠軍爸爸的家庭教育智慧
    《摔跤吧!至少你們的父親把你們當作他的孩子,為了你們與全世界對抗,為了你們忍受嘲笑和戲弄。為什麼呢?就是為了你們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他又有什麼錯呢?」聽完這一席話,吉塔和芭比塔讀懂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這時,摔跤這條路,已經不再是為爸爸完成心願,而是她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夢想。外在逼迫變成了內在驅動,習慣品質往往會比被動約束走得更遠。吉塔不斷地參加各類比賽,每次都能大獲全勝,從洲際冠軍到全國冠軍後,她開始進入印度國家體育學院系統地學習摔跤,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隨著系統摔跤學習的不斷深入,吉塔慢慢地發現父親教給她的很多方法和技巧已經過時,並當眾指出,還與父親展開摔跤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