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馬上高考的兒子,看完了《摔䂭吧,爸爸》可以說這是我看過影片當中第一部讓我深思的電影!
說偉大的傑作也不為過,之所以說這部電影偉大,不只是停留在勵志這簡單的理由,因為這部片子裡面的突出的重要情節:一是全程貫穿的父親偉大,父愛如山,觸人淚點;二是因為這部片子拍攝了其他印度電影不敢去觸動的內容。在這裡我們且不談電影中諷刺的成份,只從作為父親的身份去看完後,對父親這個角色的眼神在影片和現實生活中的一點解讀和感慨!
首先這部片子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它講述的是一個摔跤冠軍的養成史,裡面有心酸有感慨。並且,這部片子說的是一個擁有4個女兒的父親!第三胎女兒出生的時候,父親把看了大半輩子的拿獎報導和全國冠軍獎牌「啪嗒」一聲都鎖進了箱子裡。
從第一個女孩孩開始,父親就肩負著家族傳種接代的使命和職責,不要說在印度、就是現在在我們家鄉,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和現實就足夠讓一個男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苦!這種痛苦會很長的一段時間無法擺脫。
我出生在1973年是一個長子,有兩個姐姐!兩個弟弟!在我們這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生兒育女就是為了養老送終!可以想像在這種環境下,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的思想從來就沒有打破過!傳種接代的緊箍咒從來都沒有在家庭家族中放鬆過,我的伯父從小被爺爺賣給了對面村莊的一戶人家做孫子!(原因是對方兒子當兵後來不及結婚就被敵人殺害!在那種戰亂的年代這種事經常都有)二伯長大了跟我的伯母結婚後沒有生育過孩子,家裡的老人就因為這個原因,到死的時候都對我的伯母愛理不理!聽說因為這個原因差點鬧得離婚!我的父親為了不讓他哥哥離婚!就把我從7歲過寄給了伯父做兒子!所以從小就在兩個地方輪流住家長大!我就成為兩家人的兒子!這種家族的規矩和風俗!到現在都存在!那時沒有計劃生育之說,所以在我的童年記憶中,一家5-6個孩子都習以為常。經常打架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兄弟一大把,而且男孩為多!改革開放了30年,計劃生育也很多年,很多的思想變的開放,生男生女都一個樣,但在我的家鄉!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有,有的家庭,就因為生了倆個女孩,計劃生育的限制又不能多生,生活壓力的原因又不能離開工作去游離生子!就因為這樣離婚的現象也時而發生!有條件的就會用那種幾年抗戰的精神,遠離家鄉,直到生到兒子為止!可也沒有人去指責誰對誰錯!這就是傳統風俗的無奈和痛苦吧!所以電影中的爸爸從等待孩子出生時的那一刻,從他的那種焦慮的眼神中我深深的明白那種無形的壓力!那一聲「又是女孩」讓爸爸的眼神忽然間變的遲鈍無光!第三胎女兒出生的後,父親把看了大半輩子的拿獎報導和全國冠軍獎牌「啪嗒」一聲都鎖進了箱子裡。這時的父親,那種眼神是失望的,甚至到了絕望的地步!這一切都是當地的風俗所帶來的巨大的精神壓力!也許這種無形的壓力就要陪伴他一輩子的生活,這部影片的偉大就從這個父親的壓力下開始的!
突然有一天,鄰居來家裡告狀!父親得知是女兒把隔壁鄰居的男孩打的鼻青臉腫的時候,父親沒有生氣反而很喜悅,因為父親意外發現這兩個女兒是天生的摔跤手。那種喜悅激動的眼神就像死亡線上找到救命稻草一樣,突然間又點燃了他內心深處的那種希望!這根稻草,它不僅包含著父親的國家夢,更多的,還包含著這位父親,他突然間看到了女兒的未來。因為在世俗的眼光和生活現實中、女孩是不可能參加摔跤運動!這種強烈的欲望使他在一個父權社會要培養一個女性冠軍。當然接下來的訓練,讓身邊所以人甚至孩子本人,都開始不理解到無法接受直到對抗!
可是孩子開始反抗、想方設法想放棄訓練,父親很沮喪而且無奈,就在這時與新娘的對話給了她一點思考:開始去理解父親讀懂父親的內心:新娘告訴她們:「我很羨慕你們有這樣的父親,是真正把你們當做自己的孩子……」這時的孩子又開始訓練,這種訓練,帶有責任,一種對父親承諾的責任,這時父親從失望又到希望!其實主人翁的眼神中,可以看出那種堅定的力量,在他的眼中其實沒有了男孩與女孩的區分!心中只有一個身影:就是國家冠軍!
而且這種堅定的力量讓他去跟買雞的商販商量:我的女兒一定會是得到冠軍的、才有了廉價的補食計劃!所以那時的父親就是嚴厲的教練和慈祥的父親的結合體。更重要的是想通過這種培養告訴周圍的人,我雖然養的是個女孩,但實現夢想和你是男是女無關,讓女孩必須剪掉頭髮才能像男孩那樣獲得成功,而且叫上男孩來陪練!這種堅定的信念加上不斷的努力訓練!使這個姑娘 一舉成名、成為了全國的摔跤冠軍!
從進入國家集訓隊開始,漸漸地,這姑娘迷失自己,以為自己感受到了世界的風向,觸摸到了世界的尖端。不屑於父親跟她說的一切,忘掉了從小到大確信的準則,而且對父親說,「你那一套老掉牙了,現在沒人這麼做了。」並且開始了劇情的高潮部分:塔和父親在小時候的摔跤場上演了一場PK賽,我緊緊攥著拳頭,眼淚抑制不住地流,我知道,這肯定是劇情需要,Pk的不是技能、而是父親對女兒為國增光的夢想,孩子贏了、父親趴在沙地裡,灰頭土臉,像是一隻老邁的、苟延殘喘的黑熊。臉上沒有悔恨,沒有惱羞成怒,只是帶著那麼一點,讓人心酸的無能為力。其實那時開始父親的眼光開始了迷茫、因為他知道女兒國增光的夢想已經停止不前……
國家隊的訓練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摔跤的最前緣!可是幾場失敗的賽事讓她從半空中跌落到谷底!感覺到那種無奈、在妹妹的勸說下給父親開始了電話的溝通,父親聽到孩子的無助和失望、父親雖然滿臉淚水,可父親的眼神中帶著希望,因為他內心明白,孩子知道後悔沒聽父親的勸告,這個電話給父親世界冠軍夢又點燃了希望!
後來的幾場比賽雖然一波三折,但父親對孩子拿冠軍的信念從未改變、每一次彷徨猶豫時,都是看著父親那堅定的眼神,在父親的指導下慢慢接近了夢想!
最後的一場冠亞軍比賽,父親被關進了一個無法逃脫的房間,看到了父親那種憤怒的眼神、可無論如何都無法出去時、只是坐在哪裡、一個人用雙手捂著自己的臉,那是一種祈禱的眼神!靜靜的祈禱…突然聽到印度國歌響起的一霎那,眼神反射出萬丈光芒!當走進賽場看到女兒把獎牌獻給了爸爸!爸爸親手把世界冠軍的獎牌重新掛在女兒的脖子上!擁抱著兩個兒女說了父親幾十年想說的話:「你是爸爸的驕傲」這時父親的雙眼已經模糊,是感動、是激動、我相信在父親的眼神中,要說的不只是得了世界冠軍和實現了自己的世界冠軍夢想,更重要的是驗證了父親那句話:「實現夢想跟男孩女孩無關」!這句話在當時世俗的人群中是何等的自豪和驕傲!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到場的觀眾基本上都感動到流淚!感動那個偉大的父親,感動那種拼搏的精神!感動那種對冠軍夢想擁有如此堅定的眼神!
有人會說說:父親為了自己的夢想,毀了孩子的童年!值得嗎?我可不這樣認為,首先沒有這樣的父親就沒有如此優秀的孩子!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未來!父親是人生的第一位導師,也是人生的第一位教練!假如非要說自私、那也是偉大的自私!因為這種自私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孩子的未來,更是為了國家的榮譽!
有人還會說「父母未實現的夢想是否該強迫孩子去完成嗎?」我也不是贊同這樣的觀點,首先要看孩子是否有實現夢想的天賦!再次看孩子本身怎樣理解父母的愛!
從中國的孝道文化來看:孝敬父母從開始的孝身到孝心,最後到孝志,也就是最後能實現父母的志向!能幫父母實現他老人家的志向也是大孝的行為!可喜可贊的孝子行為!一個有天賦的孝子為何不去繼承和實現這種父親的夢想呢?
我出生在一個喜歡體育運動的家庭、爸爸是籃球隊員,所以很自然的從小時候4歲就開始接觸的籃球!我的體育也從初中開始脫穎而出、到了高中,我選修了體育、可後來父親並不贊同我考體育、其實我理解父親那個年代,在一個溫飽都無法解決的年代談體育何等艱難!我按照父親的願望改讀了理工科!可體育成了我人生的重要部分、到今天為止初中高中都還有我的體育比賽記錄!更重要的是我把這種精神傳承了我的孩子!說實在的我很感謝父親引領我走進體育的環境,讓我和孩子都有個強壯的體魄!也許這是我父親的夢想!這一路成長中,父愛一直很說說話,就是一種沉默。老生常談父愛如山,是有道理的,父親的愛,就像一座山一樣,立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你嫌他擋住了你前進的道路,殊不知,他其實是在幫你擋住前路的荊棘。父親就是一種嚴肅的溫柔。這種溫柔只有理解的孩子才能懂得!希望天下的孩子都可以慢慢去讀懂父親的眼神!這種眼神中有堅定有迷茫、有堅強有溫柔、有信任更有希望!可這一切對我來說只能是回憶、是思念!
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