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給我查一下電費!昨天簡訊提示我欠費4毛,我交了50元;今天又提示我欠費3元多!2天花50元,這怎麼可能?」12月7日,一位小夥子怒氣衝衝地走進河北邢臺臨城供電公司城郊供電所營業廳。
當天值班的綜合櫃員趙霞一邊安撫小夥子的情緒,一邊打開營銷系統查詢。系統顯示,該客戶最近15天測算電量為31度,電費金額為16.12元。如果昨天交費50元,系統是不會發送欠費信息的。
趙霞推測,可能是客戶交費環節出了問題。於是,她建議雙方一起核對一下電費交費記錄。小夥子手機上的交費記錄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他共交費6次,金額總計450元;但營銷系統顯示,同時期內該客戶共交費4次,金額總計350元。雙方的交費次數和金額均有出入。
看到營銷系統的記錄,小夥子急了,拍著桌子說:「我明明交了450元,系統裡怎麼就350元?我那100元去哪了?」
趙霞耐心勸說:「您先別著急,我們逐一核對記錄,找出問題,然後再想解決辦法。」
經核對,該客戶昨天的一筆金額50元的交費訂單未成功支付,導致交易關閉。今年4月份,也有一筆情況類似的、金額為50元的交費訂單。
「啊?原來是交費失敗了。是我錯怪您了!我剛才態度不好,您還能對我保持微笑,供電公司的服務真是沒的說。」 小夥子確認這兩筆訂單確實沒有支付成功後,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立刻在現場交了電費。(郝曉磊)
小貼士: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交電費,有可能會因網絡問題出現支付失敗的情況。建議支付後,再次確認支付是否成功,或通過「網上國網」客戶端等國家電網公司官方渠道交電費。
責編|吳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