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海軍情報網站usni.org 6月8日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打算採購兩級兩棲登陸艦,應對未來的兩棲作戰行動。
這兩級兩棲登陸艦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過去奉行的大艦隊遠程登陸作戰的概念完全不同,反映了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謀求的戰略和戰術改變。
這兩級兩棲登陸艦是:
輕型兩棲戰艦(LAW)概念。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經就LAW的基本要求達成了一致。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的報告,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將在2023至2026財政年度購買28至30艘這種兩棲登陸艦。這些登陸艦長200至400英尺,排水量可能從1000噸到8000噸,最大吃水深度為12英尺,使它們能夠進入沿海水域並且能夠更好地混進本地商船隊之中。美國海軍將為LAW配備不超過40名水手,能夠搭載至少75名海軍陸戰隊員,並至少擁有8,000平方英尺的貨物空間用於存放武器和補給,並且能夠以14節的速度航行3,500海裡不用加油。這些登陸艦可以基於商業船舶的設計,預期使用壽命為10年,並且將配備「適度的」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以及25毫米或30毫米的火炮系統和0.50口徑的機槍用於自衛。
與美國海軍目前裝備的大型兩棲登陸戰艦不同的是,LAW的內部將不會運載氣墊船,也沒有用於釋放和回收更小登陸艇的甲板。相反它們能夠直接在岸邊搶灘,讓海軍陸戰隊員和戰車直接登岸作戰。這樣的輕型登陸艦的目標造價低於1億美元。
另外一種輕型兩棲登陸艦是澳大利亞海洋運輸解決方案公司(Sea Transport Solutions)的船尾登陸艦。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尋求採購三艘船尾登陸艦進行實驗。船尾登陸艦顧名思義,就是它的尾部擁有可以放下的跳板,在靠近岸邊的時候,它能夠調轉船頭,用船尾對著海灘,用倒車的方式進行衝灘,然後放下船尾跳板,讓船艙內的海軍陸戰隊員及其戰車直接登陸。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船尾登陸艦的尺寸和排水量,但是從海洋運輸解決方案公司發布的想像圖中可以看出,這級登陸艦與LAW應該是差不多大,擁有數千噸的排水量,能夠搭載一二十輛戰車,並且可以臨時搭建直升機起降平臺。
從主要技術指標上看,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要裝備的這兩級登陸艦,幾乎和中國海軍在上世級70年代末開始裝備的072系列兩棲坦克登陸艦一樣,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現裝備的大艦遠徵作戰理念完全不同。美國海軍陸戰隊怎麼越活越抽抽了呢?原來,這也是被中國的崛起逼的。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裝備建設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大批新裝備的服役,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海上目標的摧毀距離延伸到了數千公裡外的大洋深處。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過去所依賴的第一島鏈基地必然會在開戰初期被摧毀,連第二島鏈基地也不能保證安全。尤其是DF-21D反艦彈道飛彈,DF-17高超音速飛彈服役後,我軍對美軍有了不對稱優勢。因此,從2019年起,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就開始醞釀重大變革。
根據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最新裝備戰略,將著重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建設:
「分布式作戰」概念。由於大型,高價值的水面艦船已經不能保證不被摧毀,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將研究使用大量中小型艦船進行作戰。
無人化,智能化水面艦船和水下潛航器。
美國海軍陸戰隊將M1系列主戰坦克退役,將大量陸戰部隊轉型為島基反艦飛彈發射部隊,為美國海軍的艦隊做保障。
這次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要裝備的兩型輕型登陸艦,主要目標是跳島作戰。具體來講,對付中國就是在南海諸島之間登陸作戰,對付俄羅斯就是在波羅的海的島嶼之間登陸作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想法是用原來購買一艘兩棲攻擊艦(如排水量4萬多噸的美國級)或者一艘兩棲登陸艦(如排水量2萬多噸的聖安東尼奧級)經費,能夠購買十幾艘輕型兩棲登陸艦。按照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描述,這些輕型兩棲登陸艦的主要生存能力來自於它們隱藏在島嶼之間和商業船隊之間的能力。
那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得意算盤能夠得逞嗎?恐怕很難。中國已經部署了,並且還在持續部署大量的水面,水下,空中和太空傳感器,用來監視水面目標。這些登陸艦想不被發現,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由於放棄了M1主戰坦克,其陸上作戰能力也是堪憂。那些已經上岸的海軍陸戰隊員們,能對付裝備了主戰坦克的我軍士兵嗎?更何況,中國和俄羅斯都有重視火力的傳統,擁有的重型火力裝備數量高於美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未來的作戰概念,更像是依賴航空力量將海島上面的軍事設施摧毀,然後再由陸戰隊員登陸接收成果。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美國海軍陸戰隊打算放棄二戰以來的作戰理念,但是還沒有尋找到新的自我,面對中俄的實力,顯得無所適從。
那麼,對於中俄來說,就耐心觀察美軍到底要變革成什麼樣,再找出應對方法吧。畢竟「大人,時代變了」。
(作者:微胖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