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前一年就備受粉絲期待,點映期就促使各地粉絲提前前往影院預約「包場」,無償派發自製的周邊幫助電影宣傳,熱情堪比當年支持《大聖歸來》的一眾「自來水」。
然而直至首映已過兩周的現在,這部備受期待,號稱「投資超一億」的大電影,票房僅八千兩百萬,豆瓣評分低至5.7,票房口碑一起「撲街」了。
這部動畫電影正是《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起點中文網的首部「千盟書」,《全職高手》的首部動畫大電影。
根據起點中文網規則,如果一位讀者對一本書的消費達到了約1000人民幣,該讀者就會成為這本書的盟主。坐擁上千位「盟主」的《全職高手》自2014年在起點網開始連載以來,在國內掀起了一股電競熱,即便在五年後的今天,《全職高手》熱度依舊不減,微博超話閱讀超41億,討論高達866萬。《全職高手》這個IP的含金量和人氣由此可見一斑。
依照資方和製作方期望,如此一部熱門作品,定檔今年暑期檔的《全職高手》大電影,本應為全職高手的熱度再加一把火。憑藉其畫面精美的PV、人氣歌手獻唱主題曲、知名電競選手的推廣、二次元平臺重點展示位等等手段,再加上原著書粉、動畫迷開始提前安排粉絲包場的觀影會,不少路人也開始期待電影上映,打算進電影院「吃吃安利」。
《全職高手》大電影就這樣未映先火,隱隱有撼動暑期熱門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第一位置的勢頭。
出乎意料的是,不少粉絲卻在點映期間做出了「包場走人」的舉動——即提前認購了「包場」電影票,最後卻放棄到場觀影,「二刷」的粉絲行為更是幾乎沒有。到了正式上映時,票房更是經歷了開局後持續低走的情況。
粉絲這樣的行動似乎只為表達一個態度:「我願意為我的情懷買單,但我絕不吃屎。」
這樣的情景在如今國內動畫電影崛起的大勢頭中,簡直就是一幕最慘的逆行!
大電影宣傳期,製作組就曾經向粉絲披露:本次大電影除了邀請到國內一線知名配音獻聲,製作組的美術團隊更是加班加點完成了高達7W多張的原畫圖稿,力求為電影觀眾送上完美的音畫體驗。從豆瓣網上對電影的諸多評論來看,粉絲們對大電影的美術及配音部分還是非常滿意的。
筆者查看了豆瓣平臺熱度前10的長評,8條三星及以下的評價全部都將差評點集中在了電影的劇情上。
究竟是什麼樣的劇情,
讓原本支持作品的粉絲們都不想為《全職高手》大電影買帳呢?
全職高手是個什麼故事呢?
蝴蝶藍所著的《全職高手》,書中虛構了一款高自由度的網遊「榮耀」,這款遊戲不僅風靡國內十餘年,還催生出了完整的電子競技體系。身為「榮耀第一人」的職業電競選手葉修因為和戰隊老闆理念不合,被隊員排擠,被迫退役。但葉修沒有因此消沉,反而是拉起一幫草根戰隊,一路奮勇拼搏,終於在賽場上再次奪冠。
小說內容乍看之下是個「王者歸來」的老套故事,但這並不影響書中人物在粉絲中的高人氣:《全職高手》中大多數電競選手,無論是主角葉修還是其他人,都表現出的對「榮耀」這款遊戲的熱愛和純粹的競技精神,無論對平時枯燥訓練還是正式的比賽均全力以赴,對朋友的真誠相待。
這群形象鮮活、性格各異的電競選手,自然成為了《全職高手》這部作品吸引粉絲的魅力所在,加上有著詳盡原創設定的劇情,更讓電子競技更為人所接受和喜歡。
熱血的劇情,接地氣又特點鮮明的角色,相輔相成之下,《全職高手》的小說大獲成功,贏得了滿滿的口碑,體現了其優秀的商業價值。
《全職高手:巔峰榮耀》本該是什麼樣的?
這次登上大熒幕的《全職高手:巔峰榮耀》,也是蝴蝶藍所著,全職高手小說的前傳。這本小說除了講述主角葉修和蘇沐秋等遊戲玩家相遇相識,以及加入嘉世戰隊前後的故事外,還提及了其他幾位選手的過去,總體上算是一部外傳性質的作品。
電影製作團隊在選取內容的時將側重點放在了葉修身上,雖然意在拉動全職高手最主流的粉絲群體,但也為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問題,即這本外傳小說中,葉修相關內容簡短又分散,電影編劇必然需要自行填充合理內容,完善故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電影的編劇李又聰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主角葉修,電影中不僅成了迷茫少年,不知是否該繼續電競之路,甚至連感動無數人的角色名句:「榮耀不是一個人的遊戲。」都變成了其他角色筆記本上的話,其原本的人設和個人魅力蕩然無存。
和葉修一樣極具魅力的其他電競選手,在電影中則被編劇略過,成了潦草而不知所云的比賽剪影。除此之外,電影中更是充斥著大段關於蘇沐秋和葉修的「回憶殺」和生硬日常,仿佛電競選手們的日常吃吃飯跑跑步就能贏下幾場比賽,拿到自己覺得可有可無的冠軍獎盃。
對粉絲來說,這種內容無異於抹殺了葉修存在後,隨便拉來一個迷茫少年,指著他對粉絲說:他就是葉修,你們快掏錢。
編劇!你殺人你還要誅心啊!
對劇情的不滿,讓粉絲們開始探究起這次大電影失利的原因。在《全職高手》大電影點映期間,粉絲們扒出了編劇李又聰之前曾經創作《全職高手》耽美同人文的經歷。
經過對比,細心的粉絲們發現這篇耽美同人小說裡面的內容,竟然堂而皇之地成了大電影中混亂劇情的一部分,而因為對原著的不了解,原本應有的精彩比賽和選手互動則徹底「消失」了。
如此胡改一氣,對大電影懷有期待的粉絲怎麼能不憤怒?
支撐起《全職高手》小說人氣的熱血電競選手群像,粉絲們沒看到;不到最後一刻不知勝負結果的精彩電競比賽,粉絲們也沒看到;合情合理的故事邏輯,粉絲們更是沒看到,有了這樣糟糕的觀影體驗,編劇被粉絲們指責「毫無職業道德」也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大電影這次失利,真的全部是編劇的責任麼?
原作者站出來「力挺」大電影,
卻反遭粉絲質疑
8月17日,全職高手作者蝴蝶蘭發微博表示對大電影內容的肯定,招致部分粉絲質疑後,蝴蝶蘭在19日再發微博表示自己「沒有(因為大電影內容對原著改動)傷心」、「不需要安慰」,同時批評對大電影內容產生質疑讀者是「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一時間不少粉絲對此表示了對作者的憤怒和失望。
作者連發兩條微博力挺電影,乍看之下似乎是為大電影的口碑成功挽尊,結束了有關編劇的種種質疑,然而慘澹的票房並沒有因此迎來轉機。
在今年暑期檔黑馬《哪吒》在慶祝破40億票房的同時,有著廣大粉絲基礎的全職大電影卻連1億小目標都尚未斬獲。粉絲對劇情的不認可,徹底毀掉了全職大電影票房反彈的可能。
為什麼這樣沒有敬業精神的編劇竟然能「成功上位」?之後其他IP,是不是也會遭遇這樣不負責的改編呢?
每一個不負責的魔改劇本背後,都站著想要撈一票錢就跑的投機資本。
我們眼看著在資本操控下,一代又一代的小鮮肉和流量小花交替登場,眼看著國內樂壇從百花齊放到死氣沉沉,看著曾經演員拼演技的電視劇被摳圖找替身的粗製濫造流量劇取代,看著資本大鱷依靠水軍炒作,炮製出所謂的「粉絲經濟」,綁架觀眾選擇。
光是《大聖歸來》、《白蛇》、《哪吒》還不足以說明國漫已經崛起,《全職高手》的慘敗才是國漫的尷尬現狀。
近些年,隨著《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國產動畫電影爆款的出現,它們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泛二次元經濟」成功吸引了資本大鱷們的關注。
投機資本的投機性正是體現在這裡:他們毫不在乎內容或者題材為何「走紅」,他們只知道複製「成功經驗」,只要「粉絲」還會為粗製濫造埋單,投機資本就不會停下榨取行業價值的腳步。
而國家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使用「限制令」,希望能強行限制投機資本對文化產業的榨取,但事實上這樣只能是造就一個惡性循環:對內容審查愈發嚴格和多樣,直至「掐死」相應題材,到了那時,投機資本只會去找下一個新的「生財之道」,就像永遠在搜尋獵物的禿鷹一樣。
這麼一看,對付投機資本好像真的沒辦法了?
當然不!
粉絲們還可以像這次全職高手大電影一樣:
用腳投票!
如果說前不久上映折戟的《上海堡壘》似乎正式宣告了小鮮肉經濟的崩潰,那麼《全職高手》動畫大電影的票房失利,則是對那些專注於「泛二次元經濟」的投機資本的一擊耳光。
投機資本以為跨行業營銷可以影響粉絲選擇?很抱歉,就算宣傳聲勢再如何浩大,一旦內容不走心,粉絲照樣不會埋單。以為用其他行業KOL能引流粉絲?很抱歉,泛二次元粉絲經濟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作品本身之上的。如果作品本身無法讓粉絲滿意,那投機資本必然無法獲取任何經濟利益。
只有更多的二次元粉絲堅定對抗這股資本的投機風潮,中國的「二次元產業」才會有未來,國漫才會真正崛起。
【葉修同人角色歌:如我西沉】
我一直在想,這遊戲要多難忘,
才讓你和我,變成熱血的模樣。
我坐著為王 我一直在這地方,
耀眼嗎?這是榮耀,這就是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