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取自中國宋代詩人李格非《洛陽名園記》的日本名園——兼六園

2020-11-26 騰訊網

金澤是日本北陸最重要的大城市,更被稱為小京都,金澤是一座歷史文化豐富的城市,15世紀金澤曾處於佛教自治政府的控制,1583年,強大的前田家族取而代之統治金澤。因為沒有軍事目標,金澤並未受到多少戰爭破壞,它無數的歷史文化景點得以保存下來。金澤的景點很多,最有名的當屬兼六園。

兼六園

兼六園是日本三大名園的三甲之首,建於江戶時代,原來只是金澤城藩主的庭園,經歷代藩主的整修擴建,而成為一座美麗的回遊林泉式庭園。兼六園就是在前田家族盛極,而且統治最為穩定的時代孕育而生的文化標誌。

兼六園的名字取自於中國宋代詩人李格非所著的《洛陽名園記》,兼備李格非所提出的「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 這六大成為名園的條件,所以命名為兼六園。

兼六園從開始建造到完工共花費170餘年的時間。

面積達11萬平方米的園內,設置了池塘、噴泉、瀑布、溪流等景觀,種植了松、楓、梅、櫻、等樹木、蘭、菊、燕子花、草坪等花卉,加上亭、臺、樓、閣等建築。

引種自琵琶湖的唐崎松造型十分優美,看著這些造型各異的唐崎松不由得想起《病梅館記》中「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的描述,這唐崎松自然能長成這曲折的千姿百態難怪會成為兼六園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唐崎松這種奇特的造型需要有木樁在水裡和陸地上支撐起來,才能維持這種美妙的身姿,並且在冬天不被雪壓垮,據說到了冬天唐崎松的雪吊亮起燈籠才最好看。

園中的旭櫻還在盛放著這讓我們很驚喜,地面鋪滿了飄落下來的櫻花花瓣,本以為已經錯過了櫻花季,我們不是專為櫻花而來,卻有櫻花帶來喜悅。

在園中又看到了「俳聖」松尾芭蕉的題詞碑刻,看來這位松尾芭蕉是位喜歡遊山玩水的主。

「霞之池」是兼六園裡最大的池塘,池塘周邊著名的景致足夠拍一套明信片。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就是「徽軫石燈籠」,與周圍的古楓樹、石橋以及池塘遠景構成的和諧畫面。

小巧秀氣的「七福神山」 就像一幅亭臺山水畫,用七塊天然石來象徵七福神,我從沒見過這麼袖珍的神社。

兼六園具有廣闊深邃的風光,又有精巧玲瓏的景致,不愧是日本三大園林之首,被日本政府指定為特別名勝。

金澤城

金澤城遺址和兼六園就隔著一條馬路。

始建於1850年的金澤城是日本氣勢最為雄偉的江戶時代城堡,也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所建造的最大的木製建築,被稱為「千榻之堡」。是江戶幕府諸方之首前田氏14代人的故居,1881年曾被焚毀,現存的大門重建於1788年。

現在金澤城的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等景點是20世紀90年代以日本傳統建築的木造軸組工法按照原樣重新修建的。

金澤城的主要景點有護城河、石川門、大手門的遺址,重建地三十間長屋、五十間長屋、三之丸廣場、二之丸廣場、本丸園地等。

日本的「城」指的是城堡,因而城市不像中國那樣有城牆環繞。

東茶屋街

金澤有三大江戶時代延續至今的茶屋街,其中最大的是東茶屋街。從酒店出來,按照導航看東茶屋街並不遠,於是步行過去。

東茶屋街(東藝伎區)在淺野川北,整個街區由許多街巷組成,這些街巷建於19世紀初期,石板路邊排列著江戶時代的茶屋建築,均保留了木質門面,一層是紫紅格子窗,二層是遮雨棚。

這些茶屋原是藝伎招待富商巨賈之處,東茶屋街上至今有好幾座保存完整的藝伎館供遊客參觀,如今被選為重要傳統建築群保存地區,昔日的浪漫氣息被悉心保留,散發著格調高雅的古日本風情。

這裡還有茶屋改造而成的飲食店、雜貨店等,我們這個時候來已經天黑了,街上除了幾個像我們這樣晚來的遊客,所有白天開放參觀的場所都已經關門了。

相關焦點

  • ——李格非筆下的三大牡丹名園(河洛廣記)
    核心提示: 「人間佳節惟寒食,天下名園重洛陽。」北宋的洛陽,名園相望,茂林蔽天,繁花覆地,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著名學者、文學家李格非(詞人李清照之父)目睹洛陽園林之盛,於宋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寫成了《洛陽名園記》,記述名重於當時的園林19處。
  • 遍覽洛陽山水 筆下名園流芳——北宋著名文人李格非
    李格非(約公元1045年至約公元1105年),字文叔,北宋時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女詞人李清照之父。他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數十萬言。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中進士,初任冀州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今山東東平)教授。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辭官,在洛陽居住,達數十年之久。因愛洛陽山水園林,特撰寫《洛陽名園記》,記載了洛陽園林的盛況。
  • 洛陽歷史上的名園,這些人比蘇州園林的主人更知名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自古名人多居住於此。司馬光說:「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邵雍曾說:「天下名園重洛陽」。許多名人都有洛陽情節,洛陽雍容華貴,氣質典雅,適合人居。洛陽自古多園林,是中國園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 洛陽人來到了兼六園——金沢有感
    (大貓註:該介紹來自石川縣金沢城.兼六園管理事務所官方網站)兼六園的名字取自於中國宋代詩人李格非所著的《洛陽名園記》,兼備李格非所提出的「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的六個名園條件(也叫做「六勝」),被譽為日本「三大名園」之首(其它兩園分別為:岡山市的後樂園、水戸市的偕樂園)。
  • 日本三大名園之首的兼六園,跟著柯南來觀賞名園的魅力所在
    說到金澤,不得不提的金澤招牌「兼六園」,在 日本 應該是人人皆知了。兼六園, 日本 三 大名 園之首,與 岡山 的後樂園和水戶的皆樂園齊名。畢竟是 日本 名園,白天人非常的多,如希望能慢慢品味,建議清早來。兼六園的名字來源倒是非常有意思,雖為日本著名園林之首,兼六園的名字卻取自於中國宋代詩人李格非所著的《洛陽名園記》,兼備李格非所提出的「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的名園條件,所以得名。中日文化總有那麼多關聯之處。
  • 兼六園,日本三名園之一
    出金澤城的石川門,過這座橋,就是著名的兼六園了。下面的道路是玄蕃允和前田利家時代的防禦壕溝,叫百間堀,最深處水深2米4。1910年改成公路。
  • 中國古代園林——宋代園林史
    宋代可算得上是我國園林史上的第三次飛躍。宋代詩詞不僅強調人的主觀意緒,對於感情的體察也非常細緻;畫作更講究寓意,寄興,賦予人文精神。到了宋代,文人的山水畫作為士大夫表現其林泉之思和佛道旨歸的一種手段的這種情趣的滲透和表達更加自覺;講求含蓄寄興,更成為一種品評畫風高下的標準,並上升為美學理論。
  • 新年去日本『小京都』散散步
    開年第一篇就來聊聊『金箔之都』金澤,聽說日本98%的金箔製品都產自金澤,京都金閣寺上下貼的金箔也都出自這裡~年初五迎財神~金燦燦正當時
  • 《洛陽名園記》之松島——北宋名相李迪的宅園
    洛陽獨愛栝而敬松。松島數百年松也。其東南隅雙松尤奇。在唐為袁象先園,本朝屬李文定公丞相,今為吳氏園,傳三世矣。頗葺亭榭、池沼,植竹木其旁。南筑臺,北構堂,東北曰道院,又東有池,池前後為亭臨之,自東大渠引水注園中,清泉細流,涓無不通處,在他郡尚無有而洛陽獨以其松名。
  • 日本三大名園之一,令人讚嘆庭園景致,至少需要遊覽4次
    會不會是日本的三大名園之一:兼六園。日本三大名園之一兼六園,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中心,與岡山市的後樂園及水戶市的偕樂園合稱「日本三大名園」。兼六園是江戶時代的庭園代表,屬於一種特別的池泉「回遊式」庭園。
  • 洛陽最大的牡丹園,不僅是牡丹園,還是百花園
    「歸仁」取自孔子的名言「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是唐宋時期洛陽一個裡坊的名稱,因為園子佔據歸仁坊一坊之地,故稱「歸仁園」,是洛陽城內最大的一座私家園林。牛僧孺,安定鶉觚(靈臺)人,唐朝宰相,牛李黨爭中牛黨領袖(李黨領袖為李德裕,曾任淮南(揚州)節度使、東都(洛陽)留守。
  • 城市史話⑩|園林興廢,世俗盛衰(上):西京洛陽的園與人
    北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寫了《洛陽名園記》,那年他剛結束河北的外放生涯,被召回東京任職。在那個時間點上,他卻寫出一本詳盡介紹洛陽十九座園林的「遊記」。李格非並不是想寫園林間的遊歷,而是另有深意。具體意指為何,暫不詳談,先看看那些他記下的園林。
  • 洛陽興衰事與江南名園
    然後其實像汴京和洛陽這樣的歷史名城,是不建議挖地鐵的,就是其實地下基本都是各朝代的寶貝,然後汴京尤其是,因為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巔峰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在唐之後,物質極度繁榮,文化極度昌盛,關鍵,還品味特別高雅的一個時代,宋徽宗約等同於唐玄宗,在興盛的程度上來說,所以,汴京,就承載著這裡面很多的研究,歷史啊,文化啊,考古啊,那些,挖地鐵以及開發商業和地產等等,就比較難說勒,據說,西安的地鐵部門已經比一般城市的考古研究院的收穫還要大幾倍勒
  • 【中國人的日本體驗】90後女生的日本生活隨感(金澤市))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朋友到訪日本,他們對日本有什麼感想呢?
  • 電影中的日本北陸秘境 | 深度遊
    立山及周邊的群山山脈,向來有「日本阿爾卑斯山」、「日本最後秘境」之稱,自古即被視為日本靈山,與富士山、白山並列為日本三大神山。日本北陸境內最大的城市金澤市有」小京都「的美譽之稱,私旅醬教你這麼玩——「第1站 · 兼六園」去到金澤,不得不提兼六園。
  • 在松江左白池在上海的五大名園中,哪個著名?與哪些名人有關?
    在在上海眾多江南古園林中,松江左白池和南翔古猗園、嘉定秋霞圃、青浦曲水園和上海豫園被稱為上海五大名園,在這五大名園中,我只去過左八和古猗園。古猗園去過一次,而左白一去過兩三次,為什麼?因為與其他公園相比,左白一的交通最為便利,乘坐上海地鐵9號線,在左白一站下車,即可出站。
  • 聚焦江蘇文庫|首部常州地方文化史問世,海外藏畫重現明代常州名園
    自常州人文始祖延陵季子以來,常州文化綿延了兩千餘年,到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發出過「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的讚譽。葛金華介紹,《止園圖冊》來自海外,其背後隱藏著一座明代常州名園「重現世間」的傳奇故事。
  •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佔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差不多等於兩個頤和園
    說起中國的四大名園,我想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但畢竟一般人在和自己無關的領域裡是不太知道的,其實中國四大名園各留園,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和拙政園,其實第一和第四的事情自己也不太清楚,我知道中間的兩個,今天我們想說的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那個是最大的。
  •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佔地564萬平方米,相當於兩座頤和園!
    說到中國四大名園,估計很多人都不熟悉,畢竟大部分人很少知道與自己無關的領域!事實上中國四大名園是柳園、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和拙政園,今天我們將談論中國四大著名園林之一,也是最大的一個,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於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故溫度要高於其他同緯度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