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佔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差不多等於兩個頤和園

2020-12-24 張寶講旅遊

說起中國的四大名園,我想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但畢竟一般人在和自己無關的領域裡是不太知道的,其實中國四大名園各留園,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和拙政園,其實第一和第四的事情自己也不太清楚,我知道中間的兩個,今天我們想說的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那個是最大的。

佔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幾乎等於兩個頤和園的大小,其實那就是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現在是國家級5A旅遊景點,又被稱為「熱河行宮」或「承德離宮」。

很多人不知道承德避暑山莊,我想這是之前的有錢人做過避暑用的,賺了錢,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其實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天皇宮裡很熱,所以在這裡處理政務,所以,這個地方成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也不奇怪。

承德避暑山莊於1703年開始建設,清朝時代的第三代皇帝歷時89年完成,這裡面有山間的平原、湖泊和宮殿,也就是說如果在外面的話,這裡面也有,而且外面沒有的地方很多,這裡面也有。

其次是承德避暑山莊面積,避暑山莊面積達564萬平方米,頤和園面積差不是290萬平方米,所以承德避暑山莊大約有兩個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也要買票,好像是90元。

對此,網友表示「我不太清楚,我在電視劇中聽到了這句話,還是說那些戰爭電影裡的人住在這裡呢?」我一直以為這個承德避暑山莊是抗日時代建造的,但現在只有這麼長的歷史了。

上海豫園、南京瞻園也很大,我不知道這四個名園是怎麼評價的,根據知名度可以知道面積嗎?我沒聽說過政留園,這兩個地方的知名度不高。

某網友說,北方氣勢磅礴,南方的房子是碧玉,各有各的特色,帶孩子去真的很好,而且,可以告訴孩子這裡以前住著什麼人,比那個遊樂園好得多,你對這個怎麼看?歡迎大家來到留言區!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佔地564萬平方米,相當於兩座頤和園!
    事實上中國四大名園是柳園、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和拙政園,今天我們將談論中國四大著名園林之一,也是最大的一個,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於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故溫度要高於其他同緯度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
  •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它,面積雖只有23300平方米,卻別有一番天地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古人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瑰寶,還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物質遺產。比如:萬裡長城、故宮博物院、古典名園,這些名勝古蹟深受國內外遊客們的歡迎,它們都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接下來,就讓我們聊聊古典園林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四大名園」,身為國人的你知道中國四大名園是哪四座麼?不知你猜對了沒有,它們就是江蘇蘇州的拙政園、留園和北京的頤和園以及河北的承德避暑山莊,這四大名園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
  • 蘇州四大園林之一,又名寒碧山莊,以奇石聞名,如今門票僅45元
    蘇州四大園林之一,又名寒碧山莊,以奇石聞名,如今門票僅45元現在人們生活生活富足了,很多人都會在休閒時期、或者是假日,喜歡各個地方轉轉看看,尤其是會在晴朗的時候喜歡外出。談到旅遊,自然就要說說國內一些適合旅遊的城市了,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內想到蘇州、杭州,也確實這兩個地方的旅遊名氣,在國內確實還是很高的。蘇州這座城市,實際上很多人還是很喜歡去的,因為這裡給我們的印象,則是充滿了很多的江南煙雨氣息,這裡有古香古色的江南小鎮之外,還有十分養眼的江南美女,想想這個地方都覺得很美,而且。
  • 香港黃大仙祠——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
    始建於1921年,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黃大仙(赤松子)是中國道教神話故事中的一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的神仙,據祠內《赤松子自述》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約公元328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地區蘭谿市,15歲開始學道,40年後修煉成仙。由於他隱居赤松山,又稱「赤松仙子」。相傳他有求必應,樂於助人。
  •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中有園園中有山,清朝皇帝避暑勝地
    以前,人們對庭園著迷,無論是皇室還是平民,都喜歡庭園風格的建築,庭園主要分為皇家庭園和私人庭院,中國庭園又大又小,在眾多的園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園林屬於中國四大園林,蘇州四座避暑園。這四大庭園中除了拙政園和留園以外都是個人庭園,全部都是皇室的庭園,皇室庭園最大的特色是「山有園,園有山」,特別是承德避暑山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建造庭園的人都會用心創造回歸自然的境界,感覺庭院和山是一體的,不愧是皇家庭園。
  • 旅遊|賞粵中古韻 嶺南名園鎖清秋
    餘蔭山房 小巧玲瓏 , 縮龍成寸坐標 : 廣州番禺南村鎮始建於清同治三年 ( 公元 1864 年 ) , 是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 , 現為國家 3A 級景區 , 佔地面積 1598 平方米 , 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著稱 , 是高超造園藝術和獨特建築風格的典型體現。
  • 中國四大名園之首拙政園,為何可以成為私家園林的精品
    江南園林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園林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遠翔殿東、西兩座山島相距甚遠,島與池相隔。樹影和藤蔓映在池中。鳥鳴如飛珠濺玉,伴著花香。湖泊、池塘、溪流等不同的景觀,休閒、開闊、典雅,隱山水詩,隱山水畫。自古以來,蘇州是一個繁華之地,商人眾多,人才濟濟。
  • 廣西玉林一個村,藏有佔地400畝的私人莊園,是中國四大莊園之一
    廣西玉林市有個人口大縣陸川縣,全縣人口111萬,2019年GDP196億,雖然經濟並不發達,但是竟藏有一個佔地400畝的私人莊園,而且還有很大名頭,是中國四大私人莊園之一。 這裡原名叫樹人書院,1928年建成,光聽名字就知道,莊主是個很愛書的人,整個莊園有藏書數萬冊。最初建立的時候,是為了傳承儒家精神。
  • 韓國江原道知事:正推進佔地120萬平方米的韓中文化綜合主題公園
    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消息,10月15日,邢海明大使會見韓國江原道知事崔文洵。邢海明表示,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中國經濟已實現恢復性增長,中韓兩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領先。中國正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為中韓深化經貿務實合作提供良好機遇。
  • 蘇州在建一座地標建築,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預計年底建成
    作為江蘇省國內的經濟名城,多年前蘇州市超越了其省會城市南京省內第一經濟地位,成為江蘇省正確的大經濟中心,對全省前進發揮了領先作用,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蘇州在建一座地標建築,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預計年底建成。
  • 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大學:相當於85個清華、70個北大
    #高考#在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光是大學就有兩千多所,又因為地處位置不同,從而面積有的大,有的小。今天帶大家來看一看我們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大學,它的面積等於85個清華大學的面積。如果拿北京大學來比較的話,這所大學得有70個北京大學那樣大!
  • 中國「最失敗」故宮,面積超100萬平方米,門票免費少有人去
    中國自古以來土地就很廣,而且,和各個王朝的皇帝在不同的地方建造的不同,故宮只剩下一個和兩個,故宮佔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在北京也有很大的保留面積,但是,現在站在這裡的話,只能看到慘敗的牆壁和幾個斷續的通向當時宮殿的主幹道,建築已經沒有了。
  • 大連新機場位於渤海,佔地面積超20萬平方公裡,光造陸花了165億
    大連周水子機場,最早於1927年建設,到現在已有差不多100年了。經過幾輪改造,佔地面積345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13.5萬平方米,跑道3300米,旅客吞吐量在2000萬左右。周水子機場附近有很多民房,密密麻麻的,非常壯觀。
  • 我國四個一線城市高鐵站,廣州客運量最多,深圳佔地規模最大
    北、廣、深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也是外國人最嚮往的大都市,在高鐵站,四大一線城市,每天都有人來來往往,有些人來到這個城市,有些人離開這個城市,他們繼續前進,這些城市有很多人去過高鐵站,我給你看我以前沒見過的,北京南站是北京第三大火車站,位於北京市崇文區,高5層,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就車站規模而言,是北京最大的高鐵站,停靠站數最多,北京南站是設計標準較高的高鐵站
  • 江西一處「贗品」公園走紅,佔地30餘萬平方米,景美不輸世界之窗
    不過這兩個地方一個偏北,一個偏南,其實在靠近中部的江西也有這樣一處公園——環球公園。環球公園在江西的南昌市,面積達到了30餘萬平方米,這個位置想必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比較友好的。為什麼小編要說環球公園是一個「贗品」公園呢?
  • 中國四大故宮之一,面積是故宮的1.5倍,但現狀卻令人唏噓不已
    我不知道你對南京有什麼印象,其實南京是一座有著許多文化和古建築的城市,除了我們通常看到的那座富士墓和秦淮河之外,個人對我最期待的可能就是南京的明故宮了,南京明故宮,即南京故宮,我國四大股東之一,也是目前4個故宮中保存得最完整,最不完整的故宮,但回首一看,明故宮當初還是十分輝煌的,它是在
  • 天津一所醫院的新院即將建成,佔地面積10.22萬平方米,就在西青區
    值得一提的是,該新院的整體規模非常之大,就佔地面積就達到10.22萬平方米,要比現在這個老院大的多,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一棟醫療綜合樓、住院部、門診大樓、醫技綜合樓等,並將配備現代化的醫療設備,這下周邊百姓有福了。那麼天津第一中心醫院新院究竟位於哪裡呢?
  • 成都寺廟界的「釘子戶」,佔地10萬平方米,門票5元香火鼎盛
    這座寺廟位於四川的成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其佔地面積有10萬平方米,規模也同樣宏大,除此之外,寶光寺還是一座結構保存完整,環境清幽的一座以佛教文化為主的寺院,而這座寶山寺也被稱為是寺廟界的「釘子戶」,因為相傳這座寺廟在東漢年間就已經建成,但是因為史料資料不完整,不能完全的確定,但可以證明的是這的確是一座有一定歷史年代的寺廟,一直以來都佇立在成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