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求職者自由,還是正在毀去年輕的他們?馬雲說快遞小哥很棒?

2021-01-18 臨時職學家

職場人明天怎麼就看今天在職場做了什麼,現在的努力就是為了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說是有一個支點可以撬起地球,問題就在於這個支點在哪?不知狼窩卻扛著槍滿山跑,結果就是廢鞋和瞎耽誤工夫。就業,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選擇就是對的,但是「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往往是經歷了之後才有的感嘆和體會。工資待遇是我們看工作的重點,如果內容再輕鬆簡單那就非常完美了,然而這不太可能。外賣跑腿現在倒是受到了年輕人就業的追捧,馬雲也說快遞小哥很棒,真的很棒嗎?

外賣跑腿行業的大概待遇

外賣跑腿行業吸引年輕人的是自由、工資也過得去,但是我總是覺得這是「偽自由」,因為這個行業的管理並不少,尤其是外賣動不動的罰款更是讓人頭疼。至於工資,表面上看辛苦一個月下來也能有個大幾千上萬的,然而用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來計算付出工作的時間,工資根本不見得高了。想開的人說,時間多點就多點,多花的時間也是在掙錢。好像有道理,閒著也是閒,但是有人又說了,年輕這麼拼只會拼出一身病。兩種看法,顯然是太難了。

在工資收入中還有一個被疏忽的關鍵,那就是工資就是工資,沒有包含其他,跑腿就按件計酬,十單和八單的收入是不一樣的。除非有個跑腿的站點新擴展為了招人可能會有個保底工資,但也是有條件的,弄不好這個保底工資會被站點給套路回去。就像有的毛毛蟲看起來很美,但其實它始終是條蟲。多勞多得,看起來公平,老少無欺皆大歡喜,事實上在一些特定的勞動中就是一個最大的坑,因為這個說法迴避了基本保障。

社保也是一個問題,跑腿行業除了聽說京東的兄弟們會有,但是在網上看到的留言似乎也是分三六九的。那個黑色的著名快遞公司,我在上海這邊接觸到的小哥他們的社保是外地的,真不知道社保購買可以這種打法是什麼意思。外賣小哥除了開始的時候有,但隨著直營站點的取消而隨風飄逝。社保有多重要?打個比方就可以了,年輕時候受傷沒治仗著年輕熬過去了,等到了老了才知道到底有多糟。

待到那時何去何從?

路是自己走的,選擇是自己做的。現在有大把的年輕人躋身到了外賣跑腿大軍,90後、00後,我還見過一個成年的孩子跑他爸爸的帳號,是在交通事故處理中心見到了的。這些年輕學歷肯定要比70後80後高,但顯然書讀多了,是非理得反而不太好了。將青春放在跑腿行業蹉跎,將來怎麼辦呢?眼前看著年輕不錯,但是時光是不會停留的,很快將面對婚姻以及家庭問題,到時候拿什麼面對?

忘了他吧,我送外賣養你!

說起來,媒體也在感嘆,說「農民工二代」的就業觀念和父輩們有了根本的不同。但是這些不同顯然忽略了現實,忘了明天。送外賣就像演藝工作者大多是吃的青春飯,倒不是說不能跑下去,因為四十歲五十歲的人同樣在跑,然而這個行業能讓人從青年到中年嗎?這段歲月的過程中要保證自己每天在馬路上奔跑平安,就算老天保佑了,風來來雨裡去的十幾二十年身體會被摧殘到什麼樣的光景呢?頭髮不會掉,但是溼氣入骨的關節還能蹭蹭上樓嗎?講究時效精確到秒的外賣絕對接受不了磨蹭的騎手,待到那時何去何從?去看大門還是掃大街?或是回到家鄉度餘生?不要說這是悲觀,要承認會有這樣的現實。

工廠或者其他工作真的不好嗎?

現在年輕的求職者們不再把父輩們找事做時候的包吃包住當個條件了,對住宿要問「有沒有WIFI」,吃要問「青椒炒肉絲會不會在青椒裡找肉絲」,他們知道自己是出來工作的,但是也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話說WIFI,用人單位也應該與時俱進了。不過現實中,現在上班不允許帶手機的越來越多,每個人配有物料箱上班了把手機放進去。

調皮的年輕人還會問「廠妹」多嗎?這個也正常,愛情和事業雙豐收的願望沒有求職者會拒絕,其實之前也一直流傳著「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年輕人不希望工作死氣沉沉,波瀾不驚。雖然有的用人單位也在分析年輕求職者的心理並做出積極的改進,但似乎效果不如預期。有人說,都在說外賣小哥,誰來關注一下產業工人?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課題,每個社會現象的背後都有深層次的原因。

進工廠真的不好嗎?我就是在打工的機械廠裡認識老婆,然後因為會點東西,跟著老婆創業。儘管後來又跑了外賣,但外賣在我眼裡就是過度。重點是,在工廠裡我學到了東西,而且也在後面用上了。工廠不好,但是其他工作呢?

快遞小哥很棒?

對求職者講送外賣和進工廠的問題,光靠說是很抽象的,也只有經歷過了才會明白,年輕有的是時間去折騰,包括後悔的時間可能也充足。真想跑腿先去問問在路邊等單的外賣騎手們,或者送快遞的小哥,香菸別小氣還是能掏出一些實話的,交流後再決定是比較好的。

馬雲在訪談節目中稱,年輕人放下身段敢去送外賣,我覺得他們感覺很棒。求職者有什麼身段?不知道這話對於年輕的求職者們有什麼影響,但是相信有人會把這話看成老闆對員工的鼓勵。

相關焦點

  • 馬雲在央視說,特別欣賞年輕人放下架子做快遞小哥,網友反應絕了
    可是假如讓中國年輕人選一個人當乾爹,那麼這人的名字呼之欲出:馬雲爸爸~這不是段子。馬爸爸的大名如雷貫耳。首先來看,為什麼馬雲說「放下架子做快遞小哥」,而不是「努力拼搏成為快遞小哥」?這句話暴露了馬雲的潛在觀點:當快遞員不是什麼體面的工作,至少在他心裡是這麼想的。不然他怎麼不說放下身段去當企業家,當官,當領導?
  • 馬雲:年輕人去送快遞,敢於放下身段很棒,北大畢業還有賣豬肉的
    在他們看來,年輕人應該如何如何規劃,如何如何奮鬥,才算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今日,「對錢不感興趣」的花唄它爸,馬雲先生。在接受央視的採訪時談到:年輕人送快遞沒什麼不好,北大畢業的人家還賣豬肉呢。我特別欣賞這些年輕人放下架子,敢去做快遞小哥,有什麼問題呢?我記得我20幾歲的時候,只要有工作,我們都幹。
  • 「馬雲背後的男人」——快遞小哥陳澤中的13個小時
    於是,快遞哥,這幫被戲稱為「馬雲背後的男人」,成了大家最希望見到的人。  昨天清晨,杭城的最低溫度跌破10度。  22歲的杭州快遞小哥陳澤中蓬頭垢面地忙碌在包裹堆裡,忍不住哈了哈熱氣。  陳澤中,韻達快遞小和山分公司快遞員,老家桐廬,90後,入行4年。  2014年11月13日清晨6點開始,我們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他緊張忙碌的13個小時。
  • 爭分奪秒的城市跑男: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背後的故事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廉思過去一年把研究目標鎖定在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身上,「外賣、快遞小哥是服務者,也是消費者,他們被時間異化控制,倒逼全社會的緊張。」  早日成為「萬元戶」  快遞員被戲稱為「馬雲背後的男人」,是「網際網路的紅細胞」。
  • 我很好奇:千億富豪劉強東和馬雲穿快遞衣服,進SKP會被攔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一個微博視頻的不斷發酵,北京奢侈品商場SKP拒絕外賣小哥進入的事件也愈演愈烈,多家媒體轉發報導,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熱議。本來是接待消費者的商場,如今卻因一身衣服將其攔在門外。穿外賣衣服不讓進,穿快遞衣服不讓進。
  • 京東快遞員開始無底薪奔跑,菜鳥網絡卻在漲薪,馬雲說的話應驗了
    曾幾何時,面對京東和阿里巴巴的差距,劉強東放出豪言:要在五年或者更少的時間超越阿里巴巴,如今五年早已過去,京東終究還是沒有完成這個華麗的逆襲,不僅如此,曾經京東最引以為傲的物流技術,似乎成為了阻礙京東前進的擋路石。
  • 你在玩遊戲時 快遞小哥正在路燈下學英語
    張振今年26歲,幹快遞小哥還不到半年。小哥為什麼要學英語?「年齡不是不努力的藉口。」張振說。溝通不暢被老外「投訴」決心自學英語張振老家在河南周口,18歲高中畢業後闖蕩社會。直到今年2月,在朋友的介紹下,張振加入了德邦,成了一名快遞小哥,開啟了全新的職業生涯。「快遞員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德邦又是直營的,肯定還有一些保障吧,就過來試試。」在師傅的帶領下,張振很快就熟悉快遞業務。沒想到出師單幹時,就遇到了一個棘手又尷尬的難題:外國客戶。
  • 以後可能再也看不到快遞小哥了,因為京東快遞配送機器人來啦!
    又到了一個炎熱的夏季,每天最舒服的事情莫過於就是在家躺在沙發上玩著手機、吹著空調、吃著西瓜,然後在網上買的東西還到了,快遞小哥親自送上門還不用下樓去拿,簡直不要太爽!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以後可能再也看不到快遞小哥了,因為京東快遞配送機器人來啦!
  • 「快遞小哥」在北京過得還好嗎?我們調查發現……
    在北京,至少活躍著28.8萬名「快遞小哥」,他們像勤勞的小蜜蜂,風裡來雨裡去,支撐起物流的最後一公裡。近期,團北京市委作了《北京市「快遞小哥」群體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快遞小哥說,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個女孩兒
    而這首歌在雲南的快遞小哥送快遞的過程中也應景地出現了,只不過,撿到的不是一分錢,因為現在也沒有一分錢可以撿了,撿到的是一個女孩兒,也因為而引起熱議;「小田,貨咋還沒到?」客戶打電話問道!快遞小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路上撿了個『女兒』,要等下再送貨」……聽到撿了個『女兒』,可能這件事立馬引起了網友們的警覺,因為這段時間關於鮑毓明涉嫌「養女」一案鬧得沸沸揚揚,高度引起了廣大網友和家長的高度關注。
  • 快遞小哥被剪刀捅傷 原因是收件人嫌快遞送慢了
    受傷的快遞小哥黃邦順  20歲的快遞小哥黃邦順怎麼都不會想到,送一次快遞,他差點把命給丟掉。小黃的姐夫說,目前小黃還算清醒,但醫生說沒脫離生命危險  快遞哥被收件人用剪刀捅傷  今天仍在重症監護室救治  今天上午,浙江在線官方微信(微信號:zjolwx)爆料平臺接到網友報料稱,溫州蒼南的快遞小哥黃邦順被收件人捅傷了心臟,原因是對方嫌他送件太慢,現在這位小哥還在溫州的醫院搶救
  • 剁手節已過,滿街風行快遞哥!這些萌萌噠快遞小哥你見過嗎?
    快遞小哥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如此不易,還承受時常莫名中槍的煩惱。小西在此提醒各位:少一點「調戲「,多一個朋友。  快遞小哥在一邊吐槽:「現在取經也太方便了……」  有一次我下樓吃早餐,剛到樓下手機響了,是快遞小哥:「你的快遞到了,麻煩下樓取一下。」  我拿著手機緩緩走過他身後:「你回下頭。」  小哥害羞的說道:「感覺跟女朋友都沒這麼浪漫過。」  有次網購無聊,在備註上寫了句「要帥哥送!」。
  •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在滬上演 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講述中國人的故事
    為了演好音樂劇《在遠方》裡快遞小哥出身的姚遠,阿雲嘎在創排期間跟著楊敬山師傅體驗了一天快遞員的生活。一大早,阿雲嘎在集散中心一單一單分揀,給顧客一個一個打電話,然後把貨物一件一件送上門。一次派送中,他將單元與樓號弄反了,白爬了一次5樓。「以前對快遞小哥的認識只是在與他面對面的一瞬間。這回體驗下來,發現他們的工作太不容易了,需要極大的耐心,有時候還需要看顧客的臉色。」
  • 廣東惠州90後快遞小哥黎志偉刀下救人負傷
    近日,一名40多歲的中年男子走進中醫館,說要借廁所孫先生便讓他進來了當時孫先生的女兒正在學習孫先生也沒有過多理會這名男子幾分鐘後男子的舉止開始變得怪異起來快遞小哥聽到呼救挺身擋刀此時,90後的快遞小哥黎志偉恰巧路過聽到有人喊救命他立即停車上前,將小女孩護在身後卻被男子連砍兩刀隨後,男子被警方控制
  • 快遞小哥月薪過萬?最牛快遞哥5年賺200萬已是傳說
    竇立國說,當前國內快遞行業競爭激烈,收入提高很難,「現在進入快遞行業的很多都是年輕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這個行業幹不了多長時間,也缺少規劃。」當前各家快遞公司是否有一個晉升機制,能實現小鄭的規劃?一位在國內四大快遞公司擔任過分公司經理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坦白地說,目前這一塊真的還沒有一個特別好的提升途徑,我們只能是說儘量保證快遞業務員的基本工資能上調時儘量上調,讓他們能夠拿到更多的工資。竇立國以他自己為例分析,他是通過不斷地累積客戶資源,一步步開拓出一個平臺的。「有人曾經說過,當你手機通訊錄裡面有1000個人的聯繫方式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生意找上門來。」
  • 通河5名快遞小哥考上大學 慶幸遇到「中國好老闆」
    今年10月初,快遞員衣洪偉將一則《2020年黑龍江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辦法》的新聞推送給於曉光。於曉光一下子被內容吸引住了,能夠讓農村孩子走出去,讓快遞員有個好發展,這可是於曉光心裡一直惦記的事。他立即將招考通知下載列印,分發給各網點的全體員工,鼓勵大家積極報考。通過資格審查後,衣洪偉、張彥保、卜春光、付偉達、鄭宇鵬5名快遞小哥成功報名。
  • 快遞小哥黎志偉刀下救人負傷受社會廣大關注!
    由「世界黎氏網」相關工作兄弟,帶去多個團隊自籌資金。在博羅黎氏宗親聯誼會 榮耀會長的倡議帶頭下,今天去探望見義勇為的本家黎氏兄弟黎志偉,正能量的行為值得表揚宣揚!近日,一名40多歲的中年男子走進中醫館,說要借廁所孫先生便讓他進來了當時孫先生的女兒正在學習孫先生也沒有過多理會這名男子幾分鐘後男子的舉止開始變得怪異起來
  • 《控辯風暴》第十二戰 | 快遞小哥偷快遞,究竟是職務侵佔,還是盜竊?
    《控辯風暴》第十二戰 | 快遞小哥偷快遞,究竟是職務侵佔,還是盜竊?小偷竟是快遞小哥吳芳:趙兵偷一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快遞,顯然不是監守自盜的侵佔,而是近水樓臺的盜竊。
  • 深扒順豐總裁王衛:高中學歷、最底層起家、為快遞員工出頭、被狗仔臥底數月拍真容,連馬雲都佩服
    龐大的業務需求,也促使其這一想法迅速落地。 2009年底,民航總局宣布順豐航空正式獲準運營。順豐航空公司一次性購買兩架飛機,這也是中國民營快遞企業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飛機。 不得不說,王衛的這一決定頗具前瞻性,這也奠定了順豐如今的江湖地位。到目前為止,除了國家隊EMS,國內還沒有哪家快遞公司的航空機隊規模趕得上順豐。
  • 暖心的「快遞小哥」
    3月9日上午11時,涪陵氣田水江採氣項目組焦頁181平臺值守採氣工薛江接過張斌遞來的一箱火腿腸,高興地說。「這是剛配發的防護口罩和消毒液。生活上、工作上還有什麼困難,及時給我說。」江漢油田採服中心水江採氣項目組副經理張斌邊說邊遞給薛江一個塑膠袋,裡面裝著口罩和消毒液。疫情期間,為減少人員流動,項目組延長了部分倒班員工的在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