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渝:不是異質而是空心——關於「現代書法」

2020-12-24 騰訊網

張渝

本期主題:

藝術精神訴求下的創作實踐

【編者按】就人對生命的體驗和認知而言,藝術是對問題意識與真相洞察的觀看,是對人性和價值觀的認知理解和想像力的觀看,當代藝術尤其能體現出這一點,而當代藝術在批判、解構和顛覆的同時,又容易走向純粹的為藝術而藝術,究其原因無非是精神的空缺。而真正偉大的藝術無不是抵達精神世界的形式載體,都是以最凝練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實現其對於藝術精神的探索和訴求。本期邀請程原、陳禹年、張渝等對這個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不是異質而是空心——關於「現代書法」

□張渝

在《書法主義》一書中,我曾試圖從「異質的書寫方式」入手,探討「現代書法」的存在與價值。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所謂的「現代書法」並不具備堅實的新品質。較之傳統書法,它不是異質而是空心。而這也正是「現代書法」一直舉步維艱的一個重要原因。

回首「現代書法」20年的發展歷程,無論是現代派書法、學院派書法,還是書法主義,甚至其他的各種「改良派」或「洋務派」,都沒有能力說明這樣一個最基本的概念——什麼是現代書法。這樣說,很可能會被人扣上本質主義的帽子。但是,我的意思是,缺少一個相對明晰的概念的事實本身反映出的卻是「現代書法」的內在迷惘。因了這樣的迷惘,「現代書法」的陣營內,有著一個又一個的流派、一篇又一篇的宣言,卻唯獨缺少堪以自慰的藝術經驗以及藝術針對性。在更多的場合,「現代書法」展示的與其說是藝術,毋寧說是不無投機心理的小聰明。這樣說,或許過於悲觀與偏頗了,因為「現代書法」畢竟也在一定程度上建構了自身的視覺經驗。不管這種視覺經驗如何地倚重西方的視覺——圖象理論,但它終究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在《書法主義》一書中曾經不遺餘力地探討邊緣化的書法文化格局中現代書法所做的種種開疆拓土的努力。時至今日,「現代書法」作為先鋒的前衛姿態與藝術態度也一直是我所稱賞的。然而,也正是經歷了所謂的「圈地運動」之後,現代書法「空心磚」的形象益發暴露出來。

徐冰 英文方塊字書法教室 綜合媒材裝置 尺寸可變 1995—1998年

我們看到「現代書法」得以存世的最常見的幾個理由是:一、先鋒性;二、實驗性;三、視覺衝擊。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些理由:

第一,先鋒或前衛性是非常重要的藝術品質,任何藝術,倘若缺少先鋒的拼殺都是不可想像的。然而,正如馬泰·卡林內斯庫在《現代性的五副面孔》一書中指出的,「長期以來先鋒派有限的名聲完全是靠觸犯眾怒而獲得的,轉眼之間,它卻變成50年代和6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神話之一。它的唐突冒犯和出言不遜現在只是被認為有趣,它啟示般的呼號則變成了愜意而無害的陳詞濫調。有諷刺意味的是,先鋒派發現自己在一種出乎意外的巨大成功中走向失敗」。在我看來,這種失敗首先表現為孤獨而又苦悶的探索轉變為廣為流行的時尚。用歐文·豪的話說便是「慨然向敵變成了沆瀣一氣」。回到「現代書法」,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許多「現代書法」的書家究竟有幾人是沒有受到先鋒即時尚的誘惑而投身於「現代書法」的?又有幾人是在難以消彌的藝術衝突中方才選擇了「現代書法」?由於這樣的原因,先鋒成了空殼、成了時尚、成了標榜,成了這一切的「現代書法」就是拿不出幾件像樣的作品。這不是空心,又是什麼?

第二,試驗性。這一點成了所有的先鋒藝術而不僅僅是「現代書法」得以存在的重要理由。順著試驗性往下說,也就是以試驗的形式探索藝術存在與發展的新的可能性。其實,這是一句置之四海而皆準的廢話。任何一項研究,只要是處於實驗室的試驗階段,都是在探索新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可能有,也可能根本沒有。然而,在「現代書法」的藝術探索中,新的可能性探索階段與探索方式不是出現在書齋式的實驗室,而是出現在美術館、博物館的展廳,出現在印刷精美的紙質媒體以及其他的什麼地方。一句話,它必須出現在公眾視野內。「實驗」不是為了生成果實,而是實驗的行為本身就是果實。正是在這裡,那個著名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命題被輕而易舉地破解了——世上無雞隻有蛋。這種只有蛋或是說只有果子的事實本身說明現代書法無法規避的一個重要問題:傳統藝術真的就不可能在觀念藝術益發紅火的今天有所作為嗎?

第三,視覺衝擊。較之傳統書法,「現代書法」的確有著很強的視覺衝擊力。然而,伴隨這種強烈衝擊力的往往是粗糙甚至粗鄙。這其中既缺乏傳統中國的藝術觀念,又缺少現代西方的藝術理念。少了這一切的現代書法也就只有空洞可現了。從「現代書法」20年來的發展歷程看,無論是其架上作品,還是架下作品,我的確在其中看到了一些現代藝術手法被大量搬用,比如抽象、拼貼、並置、借用等。但是,嚴格地說,20年的「現代書法」發展還沒有拿出幾件讓人信服的像樣的作品。

谷文達 遺失的王朝:我批閱叄男叄女書寫的靜字 紙本水墨 291cm×180cm 1985年

在《現代性的五副面孔》中,馬泰·卡林內斯庫從先鋒、頹廢、媚俗、後現代主義幾個方面論述了他眼中的現代性。他的論述中,最引起我興趣的是他引用布爾熱有關頹廢的論述。

布爾熱說:「它(頹廢)的不規則的、暴力的創造展現出更大膽的藝術家,而無畏是一種儘管我們不具備卻會引發我們同情的美德。」「頹廢風格是這樣一種風格,在其書中的統一性瓦解以為書頁的獨立騰出空間,句子瓦解以為詞語的獨立騰出空間。」

用這樣的論述來反觀「現代書法」的種種表徵,我也同樣看到:「現代書法」固然瓦解了傳統書法的所謂「統一性」,但是,它所開創的藝術空間卻是曖昧與空洞的,還不足以開創出能夠獨立的藝術空間。當然,谷文達、徐冰等人的「現代書法」創作,曾經很令一些革新家雀躍。但是,他們的作品所表述的藝術理念如果擴大到整個文學藝術領域,其所開創的藝術空間的新穎性往往要打折扣。他們在各自「現代書法」類作品中闡述其藝術理念的藝術手法也有用大炮打蚊子之嫌。

除了頹廢,馬泰·卡林內斯庫對於「媚俗」的論述也可以用來觀照我們的「現代書法」。

馬泰·卡林內斯庫說:「我們最好聯繫那些單個看來絕對無媚俗之嫌的物品的排列來談論媚俗效果。因此,一幅掛在百萬富翁家用電梯中的倫勃郎真跡無疑會有媚俗的傾向。這顯而易見是一個假設的例子,是一種諷刺,但它卻很好地表明偉大藝術品可以被用作純粹的炫耀性裝飾。作為富有的象徵來展示的一件美學物品,其本身並不成為媚俗作品,但它所扮演的角色卻典型地屬於媚俗藝術的世界。當然相反的情況發生得更為頻繁,這就是大量價格低廉、與藝術近乎無關之物,可以被賦予美學意義,可以得到本該給予真正藝術品的敬意。」

對於「現代書法」來說,更多地出現了馬泰·卡林內斯庫所謂的「相反的情況」,太多的與藝術無關之物以現代藝術的名義進入了「現代書法」。他們被理論家、藝術家「賦予美學意義」並以此獲得「本該給予真正藝術品的敬意」。但是,即便如此,「現代書法」還是沒有做出令人滿意的活兒。人們,包括我自己對其致以敬意的真正原因在於,「現代書法」中的一些流派或代表人物不約而同地把書法作為藝術創作的資源加以利用、開發與創造,進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是我們心儀已久的「現代書法」嗎?傳統書法向當代藝術的現代轉型只能以其自身作為背景或資源為代價嗎?倘若如此,傳統書法的現代轉換究竟轉換了什麼?應該說什麼也沒有。因為傳統書法依舊是傳統書法,「現代書法」也只是稱謂意義上的「現代書法」。它沒能有效地建立一個新的譜系去替代或置換傳統書法譜系。故此,在「現代書法」面前,我只能說兩個字:沒有。

邱振中 待考文字系列·No.9 紙本水墨 1988年

除了沒有,還是沒有。在所有的現代出場儀式中,傳統書法都只能是背景的事實本身已經說明以現代轉換為大旗的「現代書法」空缺了傳統書法,這種空缺了的現代轉換也就因此只能是一塊名副其實的空心磚,它在掏空傳統書法的同時也掏空了它自己。

當我以「空心」來言說「現代書法」時,我也同樣不能迴避這樣一個話題:空心也是一種存在、一種樣式,而且,這樣的存在與樣式在現代藝術中往往有很大的理由與市場。但是,空心畢竟是空心。倘要結實地成長,不具備堅實的質地是不行的。因此,未來的「現代書法」最最需要的不是各類時髦的藝術手法,而是樸素的質地。

此外,除卻觀念,「現代書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藝術家必須手中有活兒,而且要活兒不錯。

(作者為陝西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山東農民苦練空心書法,發明水瓶噴字,送兒子出國念書
    在此期間,  羅明海逐漸摸索出自己的獨門秘籍——「空心書法」  。顧名思義,  「空心書法」是先用墨水勾勒出字體的輪廓,空心部分再用墨水填塗  一有時間,羅明海就像是著了魔一樣,在牆上練習「空心書法」,往往是好幾個小時不停歇,別人怎麼喊都不應
  • 農民苦練37年創造空心書法,一幅字賣10萬,靠寫字送兒子出國留學
    書法是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千百年的歷史文化發展之下,人們逐漸創造出了楷書、隸書、草書、行書等等書體,每一種都有屬於自己的別具一格的藝術價值。這些都是人們很熟悉的書法類型,在書法作品中非常常見,不足為奇,但你可曾聽說過「空心書法」?
  • 北宋「尚意」書法的奠基者不是蘇東坡和黃庭堅,而是歐陽修
    歐陽修的書法觀點奠定了「尚意」書法的根基歐陽修是北宋時期聲望很高的一位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著有《集古錄》一書,這本書是專門收集古代金石文字的著作,它是一本歷史文獻,還是書法藝術研究的書籍。可以說,歐陽修首先開闢了北宋早期書法研究之風,儘管他的書法水準並不高,但他對書法卻有著濃厚的興趣。歐陽修對北宋書法的萎靡不振的情況產生出了強烈的憂患意識,並不遺餘力地吶喊和身體力行。
  • 書法是一門關於漢字書寫的學問
    說起書法,很多人會問,書法到底是什麼?我認為,書法是一門關於漢字書寫的學問。首先,我來談一談關於漢字書寫的問題。我覺得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在古時,因為沒有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聲音沒有辦法保留,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便創造了到今天我們依然使用的漢字,把語言形象地記載了下來,讓相隔很長時間之後的人能夠看到這個形象,理解它的意義。在這一點上,我們感謝我們的祖先,他們用描摹事物形體的辦法來交流思想,最後又用書寫的辦法形成了漢字。
  • 第一個以現代美學觀點撰寫書法美學專論,鄧以蟄的《書法之欣賞》
    中國書法史上, 第一個以現代美學觀點撰寫書法美學專論的, 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論家鄧以蟄先生 (1892—— 1973) 。這位清代書法家鄧石如的五世孫, 與朱光潛、宗白華同為現代中國早期從事美學研究的安徽籍同鄉, 和宗白華並稱「南宗北鄧」的著名學者, 早在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 , 即擬撰寫一組總題為《書法之欣賞》的書法美學專題論文 。
  •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湛結遒勁,珠圓玉潤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書法已經從實用藝術發展成為了精神藝術,已經不再是信息交流的主體,而是精神交流的介質。簡單的說就是郵件和微信取締了書信,書法的實用價值也就隨之而隱居。轉而成為了精神藝術作為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之間溝通的橋梁。
  • 教育部關於《設立書法漢字節的建議》答覆來了!書法課要堅持!
    關於「漢字節」的紀念形式,她提議可以在中國國內各地各社區、各單位、各中小學或大學等舉行漢字文化講座、書法講座、書法展、書法比賽、「我愛寫漢字」活動、字謎遊戲等等,讓習慣電腦或手機打字而疏離書寫漢字的現代人在這些活動中重新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培養和升華對自己國家文字和文化的熱愛。
  • 意境、移情說和異質同構理論:究竟如何理解美學中的意境?
    在中國傳統藝術門類中,包括中國的文學藝術,詩詞、散文、戲曲、音樂、舞蹈、繪畫、書法、建築、園林,乃至現代的電影藝術與電視藝術,他們都十分注重意境的營造,將意境作為藝術追求的最高目標,顯現出了中國藝術注重表現,注重抒情,注重寫意的美學特徵。
  • 嘖嘖,蔡英文書法竟被稱為「現代王羲之」
    嘰歪先生對書法好的人,歷來十分尊敬。中學時有位同學,每天臨摹龐中華,練得一手漂亮的硬筆書法,剛勁有力,讓人豔羨。
  • 中國空心字書法第一人王超賢
    王超賢先生幼染書道,師承二王,後臨顏柳歐趙之精髓,幾十年如一日,臨池不輟,終有所成,作品以空心字見長,字體風神灑落,立體感強,入木三分,觀之情馳優遊,氣勢貫虹,大有王羲之風骨。作品曾多次被做為「國禮」贈予外國總統、駐華大使、商界精英和國際友人。
  • 趙孟頫書法講解u盤
    博彩眾家之長,在趙孟頫的書法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名家的書法特點,這些特點都能很好的出現在趙氏的作品之中。這不是簡單的糅合,而是結合這些書法的特點,進行有機的組合,這就像做菜一樣,只有將食材做到物盡其用,才能烹調出最美味的菜餚。
  • 近現代10位國學大師的書法!
    近現代樸學大師,小學大師,經學大師,史學大師,晚年潛心研究佛學,旅日期間曾苦學梵文,更以佛學解注老莊,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其在小學一面,長於訓詁,獨步古今,後之學人唯有黃侃一人堪與匹敵。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
  • 地球內部是空心的?《山海經》早有記載,地心世界真的存在?
    不過有很多人認為地球並不是實心的,而是空心的。不僅如此,還有人認為地心裏面絕對有文明。當然,大家之所以這樣說也是有依據的。比如我國的《山海經》裡面就有記載。在西方的某個國家,那裡的人住在山洞裡,但是那山洞越往下越明亮,像是洞裡有一顆太陽。
  • 600年前的古代醜書法,現代專家寫不出來,筆調奇險用墨很特殊
    如今的書法千篇一律,想要找出一些比較特殊的作品卻又缺少藝術性,甚至會被評為真正的醜書。江湖書法家越來越多,所以很多的作品開始被大家吐槽。作品是明代書法家張瑞圖 《行書論書卷》,作品本身講的也是關於書法的內容,所以可見作者對於傳統的書法理解非常深。這也說是說作品是建立在傳統的書法基礎上開始引出自己對於書法的觀點,這就好比現在的一些新門類書法大師,同時期相比,張瑞圖的作品可能是當時比較新潮的書法作品,而且寫法上也是非常特殊。
  • 梁林現代鋼筆楷書長篇佛經,結體純正自然高雅秀美,書法極品佳作
    鋼筆書法的藝術性及鋼筆楷書的點畫筆法簡述:鋼筆書法作為一門複雜的藝術,一件鋼筆書法作品的成功與否在於是否具有審美價值。一件作品如果沒有美的欣賞價值,即使有著完美無缺的技巧,也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隨著社會的發展,鋼筆書法已是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藝術對象。當今,人們對某種已有的書體寫出新的面貌或寫出一種新的符合時代精神風貌的書體有強烈的欲望。即新的流派,形成新的風格,使鋼筆書法從遠古走向現代,總結古今書家的論述,我們把硬筆書法創新定義為:在書法傳統的基礎之上推陳出新張揚個性,最終產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硬筆書法字體的活動或過程,是硬筆書法的最高形式。
  • 月球可能是空心的!
    當然,甚至可以地月都是空心的。而第一個正式拋出月球空心這個概念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一名科幻作家,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原來,史匹柏導演的電影《世界大戰》就是基於威爾斯的科幻小說的。
  • 姚俊甫關於儒道思想對書法風格及學觀的影響研究
    蘇軾的書法作品中無半點俗氣,書法講究陰陽平衡,且蘇軾也充分體會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終形成其灑脫超然的性格,筆畫十分遒勁凝重,書法作品中透露著豪邁的特點。此時蘇軾的作品不再重視形式上的精雕細琢,而是更加重視個性,全面彰顯出奔放豪邁的風格。蘇軾將自己的心情和情感應用於作品當中,將點畫線條的變化更加自然地展現在紙上,此時的字體更加自然,字體富於變化,展現了他此時悲涼的心境。生活的困苦賦予了蘇軾沉鬱頓挫的氣質,因此他的作品也更加大氣。
  • 異質連接 協同製造—「2020中國(杭州)綠色連接與製造高峰論壇」在...
    此次論壇的主題是「異質連接,協同製造」,共有八位長期奮鬥在這一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做了最新研究成果的發布與分享,如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製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院長做了題為《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形式、發展展望》的報告;中機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型釺焊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龍偉明做了為題《異質連接的難題及技術途徑》的報告等。
  • 他是日本現代書法之父,放到中國能到什麼地位?網友:殿堂小丑!
    古有草聖「張顛」頭髮蘸墨流傳百世,今有拖把寫字狂魔亂舞,只不過前者成為了草書之聖人,而後者則備受爭議,褒貶不一,人們稱其為「醜書」,他們卻冠冕堂皇地稱之為「現代書法」,但提到現代書法,不得不提日本著名書法家井上有一。
  • 從曾翔「吼書」看行為藝術對書法審美的影響
    行為藝術不是某種載體的固化,而是藝術家表現行為的全過程,沒有流動的過程,也就失去了行為的主體。行為藝術家伊夫.克萊因的代表作品《自由墜落》,即是他本人張開雙臂,從樓上以自由落體的方式跳下。沒有從起跳到落地的流動性,作品就達不到視覺的張力。③象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