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賈伯斯唯一的終生偶像

2022-02-03 中國企業家雜誌


他不羈、桀驁、窮極一生反主流,也是當今唯一一個同時攬獲葛萊美獎、奧斯卡獎、普立茲獎、諾貝爾獎等世界不同領域最高獎項的「奇葩」。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獎並不意外,他也不需要諾貝爾獎證明什麼,也許是諾貝爾獎更需要他。


文|朱濤偉    來源|鈦媒體(ID:taimeiti)

北京時間10月13日19時,瑞典文學院宣布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Bob Dylan)。頒獎詞為「鮑勃·迪倫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

當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造成朋友圈罕見的「撞衫」之後,沒錯,大部分人都害怕錯過與這個被認為無解男人的沒有關係,所以你的朋友圈滿是《Blowin' In The Wind 》、《  Things Have Changed》by BobDylan  。承然他是值得被關係的,諸如:1991年格萊美終身成就獎、2000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2001年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2008年普立茲獎特別榮譽獎等。諾貝爾文學獎,他從1998年開始就被提名,18年後終於奪得此榮譽。這些普通人一生都難以獲得的獎項竟然被他全部囊括,然而小編想說:或許鮑勃·迪倫根本不需要一個諾貝爾獎來證明自己。

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年迪倫已經75歲了,是一名擁有50多張專輯,500多首音樂作品的音樂家,也是一流的詩人。我們來看看這樣的鮑勃·迪倫。

「 音樂×鮑勃·迪倫 」

鮑勃·迪倫於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明尼蘇達州的北方小鎮希賓,他少年時期就展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5歲就登臺表演,最擅長演奏吉他、鋼琴、口琴等樂器。沒曾想長大之後的鮑勃在美國音樂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葛萊美獎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道至今,鮑勃·迪倫已經在流行樂壇活躍了近五十多年。從首張專輯《Bob Dylan》1963年首獲格萊美最佳民謠錄音提名到10年後首次獲得葛萊美獎,迪倫音樂生涯中拿到過很多重要的獎項。

1963年,鮑勃-迪倫音樂生涯中的首張專輯《Bob Dylan》拿到了當年格萊美最佳民謠錄音獎的提名,但最終並未獲獎,這是鮑勃-迪倫12次格萊美提名當中唯一沒有拿獎的一次。十年之後,他才第一次拿到葛萊美獎,他參與的慈善現場專輯《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獲得了當年綜合類「年度最佳專輯獎」。

1979年,迪倫依靠單曲《Gotta Serve Somebody》獲得了最佳搖滾男歌手獎,這是他首次以個人名義獲獎。1989年,作為超級樂團Traveling Wilburys成員的鮑勃·迪倫跟隨樂隊一起獲得了當年格萊美「最佳搖滾組合獎」,這是迪倫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樂隊成員的身份獲獎。

鮑勃·迪倫最後一次染指格萊美是2006年,在這一屆的葛萊美獎中,他獲得了「最佳當代民謠/美國專輯」(《Modern Times》)和「最佳搖滾歌手」兩個獎項。1991年 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鮑勃·迪倫 搖滾影響最大的作曲家和標誌性人物。

格萊美名人堂

格萊美名人堂於1973年創建,是葛萊美獎設立的一個特別獎項,為了表彰「那些高質量或者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入圍格萊美名人堂的作品必須發行已滿25年以上。

從1994年至2006年,鮑勃·迪倫一共有三張專輯和三首單曲入圍格萊美名人堂,三張專輯分別是1966年的《Blonde on Blonde》、1965年的《Highway 61 Revisited》和《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而三首獲獎單曲分別是《Blowin' In The Wind》、《Like A Rolling Stone》和《Mr.Tambourine Man》。

搖滾名人堂

1988年,鮑勃·迪倫正式入主搖滾名人堂。此外,迪倫還有五首歌曲被選入了「定義搖滾樂的五百首歌曲」當中,這五首歌曲分別是1963年的《Blowin' in the Wind》、1963年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1965年的《Like a Rolling Stone》、《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和1975年的《Tangled Up in Blue》。


鮑勃·迪倫專輯  《時代變了》

奧斯卡獎

2000年,鮑勃·迪倫依靠為電影《奇蹟小子》(《Wonder Boys》)創作的原聲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得了當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金球獎

2001年,迪倫同樣拿到了金球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獲獎單曲同樣是那首《Things Have Changed》。

在他面前,平時桀驁不馴的搖滾大腕們都秒變成粉絲。羅大佑家裡的書架上豎著厚厚的《鮑勃迪倫歌詞集》。鄭鈞說:鮑勃迪倫對他們喜歡搖滾樂的人來說,就像神一樣。汪峰的專輯《信仰在風中飄揚》就是在向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致敬。樸樹還給大家推薦過他的傳記《像一塊滾石》。


更加形象的註腳莫過於此前他被歐巴馬總統頒發了總統自由勳章獎章,卻握了個手就走了,留在一旁尷尬的歐巴馬說,這就是鮑勃·迪倫吧……當然歐巴馬曾說過自己的ipod上播放率最高的歌就是迪倫的,無疑也是一枚忠實的粉絲。

「 文學×鮑勃·迪倫 」

鮑勃·迪倫雖然以音樂聞名世界,卻是跨界型文學藝術家。他除了一生創作歌曲無數,同時也是作家,出版過超現實主義的小說《塔蘭圖拉》,自傳《像一塊滾石:鮑勃·迪倫回憶錄》,被評為《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之一。同時,這部自傳因為信手拈來的敘述方式而頗具文學性,會被提名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


《像一塊滾石:鮑勃·迪倫回憶錄》

鮑勃·迪倫原名羅伯特·齊默爾曼,他肯定自認為是詩人,這從他選了迪倫·託馬斯的名字當自己的藝名便可看出。公開表彰他為重要詩人的,是二十世紀頂尖文學評論家克里斯多福·裡克斯(Christopher Ricks)。

早在1960年代,裡克斯就在BBC的節目裡指出了這一點。當時人普遍認為這是大學教授要刻意趕時髦,但隨著時間推移,裡克斯不離不棄地關注迪倫的創作,敬他為文壇的遊吟詩人。

2004年裡克斯發表了皇皇五百頁的學術注釋性專著《迪倫的原罪觀》,將迪倫的歌詞放到更廣闊的神學和文學框架中探討。裡克斯堅持四十年來一以貫之的看法:迪倫的歌詞已經進入了不朽的行列,與彌爾頓、濟慈和丁尼生並列(裡克斯對這幾位大詩人都有權威的研究專著)。

裡克斯對迪倫的無條件推崇可能促使了2004年聖安德魯大學授予迪倫榮譽博士學位,也可能影響了2008年的普立茲獎評選。說不定諾貝爾文學獎也指日可待。

而後於 2008 ,  傳奇搖滾藝人鮑勃·迪倫(Bob Dylan)獲普利茲特別榮譽獎。《舊金山紀事報》著名音樂評論人Joshua Kosman曾說:「我認為鮑勃·迪倫並不需要這個獎項,只是普立茲獎需要鮑勃·迪倫。」

其實在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授予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之前,他曾於96年、06分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提名),或許可以借用Joshua Kosman的話來回應如今的當選。

「 科技×鮑勃·迪倫 」

談到科技圈,一定繞不過的蘋果的締造者賈伯斯,兩位分別在各自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賈伯斯不僅視鮑勃·迪倫當做自己的偶像,對其的喜愛更推動了蘋果的iPod這一個具有變革性的產品的誕生。

「早在 iPod 發布的時候,就有人問他為何蘋果要做音樂播放器,賈伯斯簡單一句:『我們熱愛音樂,做自己熱愛的事業總是很美好的。』 」 Eddy Cue 在頒獎典禮上回憶說道。

賈伯斯曾說「迪倫的話可以觸動我們心中的創造性思維。」「我有超過100個小時的磁帶,包括他1965年和1966年巡迴演出的每一場演唱會。」「我沒有買大的揚聲器,而是買了一副很棒的耳機,我會躺在床上聽上好幾個小時。」蘋果的iPod可以說是一個具有變革性的產品,而它的產生,與賈伯斯的音樂愛好息息相關,我們甚至可以猜想,是為了隨時隨地更方便的聽鮑勃·迪倫的歌,才讓賈伯斯有了創造iPod的想法。而如果不是賈伯斯對搖滾樂的痴狂,可能就沒有後來蘋果在音樂產業上的統治地位。

發明了iPod之後,賈伯斯要求唱片公司必須支持「單曲購買」,他認為:我們不需要為了一張專輯裡面不喜歡的歌曲買單。在此之前,唱片公司只賣專輯,即多首歌打包售賣。崇尚單曲模式,但賈伯斯總是會購買並收藏鮑勃·迪倫的完整專輯。賈伯斯的iPod中,收藏了12張迪倫的專輯,7張披頭四的專輯,6張滾石樂隊的專輯,以及瓊·貝茲的4張專輯。

值得一提的小八卦是,賈伯斯與當時的前女友分手,目的只是為了和瓊·貝茲約會。而將鮑勃·迪倫視為偶像的賈伯斯做出這種選擇的緣由,竟是因為瓊·貝茲曾是鮑勃的女朋友。

在1984年股東大會的開場白,賈伯斯引用了鮑勃·迪倫一首歌曲 的名字:《blowing in the wind》。同樣是1984年,蘋果歷史上最具裡程碑意義的產品Macintosh 的發布會上,鮑勃· 迪倫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是賈伯斯的開場白。

賈伯斯1997年賈伯斯重返蘋果之後,為喚醒迷茫的員工錄製了蘋果歷史上最著名的「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廣告,畫面有鮑勃·迪倫、甘地、愛因斯坦、馬丁·路德·金等改變世界的人。


《Think Different》廣告

鮑勃·迪倫、賈伯斯分別在音樂界、科技圈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而將他們聯繫在一起的無疑是「自由、反叛、反傳統」嬉皮士精神。賈伯斯一生,到臨終前都以追星族的身份承認的偶像,只有鮑勃·迪倫。

相關焦點

  • 網傳蘋果logo來源於賈伯斯的「同性戀偶像」!但結局很悲慘!
    網傳蘋果logo來源於賈伯斯的「同性戀偶像」!但結局很悲慘!可能有很多的人不太了解這個人,可能也是因為圖靈的智商非常高,所以也就成為了賈伯斯的偶像,曾經賈伯斯也親自回應過,圖靈就是自己最為崇拜的一個天才,而且能夠展示圖靈天才一面的就是計算機,一度被現在的人們稱之為是「計算機科學之父」,就比如現在的二進位編碼正是圖靈提出的。
  • 身價30億卻終身未婚,一項發明拯救10億人,李嘉誠稱他為唯一偶像
    IPRdaily,連接全球百萬智慧財產權精英
  • 雙魚座賈伯斯是怎樣把公司的名字起名為蘋果的?
    很多世人猜測,賈伯斯把自己的公司起名為蘋果,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偶像圖靈,背後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故事。最近讀《賈伯斯傳》,書中詳實記錄了賈伯斯當時的具體想法。真實的故事可能讓大家失望了。其實蘋果公司名的來歷只是因為喬幫主的跳躍思維,隨口而來的。
  • 神一般的賈伯斯也會犯的錯誤:平分股權!被董事會掃地出門!
    賈伯斯被譽為蘋果教父,年輕人熱血創業的偶像,震撼世界新潮科技的先鋒人物。但是即使神袛如他,依然犯了致命的股權錯誤,導致他中途離開蘋果,這是賈伯斯為創業者們上演的一堂生動公開課。一、不懂股權布局,鐵定出局賈伯斯是一個懂技術,具有優秀商業頭腦的人。
  • 賈伯斯:有時候生活會給你當頭一棒,但不要灰心
    ——賈伯斯」在很多年輕人看來,賈伯斯就是一個完美的成功主義者,令人羨慕又追不上他的步伐,可是在那群優秀的人群中,也有不少數的人都經歷過屬於他們自己的迷茫期,也稱為失敗到成功的過渡期。曾被迫離開自己公司的賈伯斯,也迷茫過,但他沒有選擇一直頹廢下去,而是認真想清楚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是什麼,並朝著新的目標一直往前走了下去,沒有灰心的他,把自己的生活和事業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也才有了今天了不起的成就。
  • 《賈伯斯》最新預告曝光 聚焦喬幫主創業經歷
    》再度發布一支最新預告片,與上一版從學生時代講起不同,新預告聚焦於賈伯斯的創業經歷,尤其是他怎樣成為「美國傳奇」。同時,對於這個偉大的人物,影片也細緻刻畫了他的情感生活。他執著的個性、卓越的遠見將成為所有創業者的楷模。
  • 這個版本的賈伯斯 帥得不像實力派
    《史蒂夫·賈伯斯》劇照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電影主要圍繞賈伯斯的工作與生活兩方面展開,全面展現了賈伯斯在追夢者和父親這兩個身份之間面臨的困擾與抉擇。在生活中,他與妻子和女兒的關係的緊張,凱特·溫絲萊特飾演的高管對他說道:「你的創造不該是你最棒的部分,當你成為父親,那才該是你最棒的部分。」在工作中,他面臨被質疑,被否定,被逐出公司等問題。不論如何,他最終憑藉不懈努力重新回到蘋果公司,再次向世界證明他是獨一無二的——「沒人能像你那樣看世界」。
  • 他鄙視華爾街,他花30年做了一款異想天開的產品,他是賈伯斯的導師..
    但這位埃德溫·蘭德在他那個時代,就像現在的馬斯克一樣耀眼,1972年,蘭德同時登上了《時代》和《生活》雜誌的封面。後來在蘋果的前CEO斯卡利在自傳裡也寫到,賈伯斯曾經明確地表示視此人為自己事業的效仿對象。他記錄了下,當時賈伯斯面基時的場面,比賈伯斯大46歲的蘭德說道:「我可以預見到寶麗來相機應當變成什麼樣子。
  • 【麥芬】麥田裡的賈伯斯 Sonntag的踢踢
    她到底是誰我們後面會說,現在先讓我們把話題切換回喬幫主的身上——因為出生在舊金山的賈伯斯,童年、青少年成長時期,恰恰湊巧地趕上了這個時間節點。1955年出生的他,成長在這個文化風暴中心,不可能不受到大環境的影響。那麼像喬幫主這樣強大的人,成年後是不是能躲過「成長期決定未來」的宿命呢?我們來看一看他現實生活中的造型就知道了。
  • 重讀賈伯斯,兩極人格和終極理念,偉大的靈魂永不消亡
    期間,我又讀了賈伯斯的傳記,讀到最後:賈伯斯已經去世,蘋果近年來沒有創新,這讓我再次感到悲傷……關於賈伯斯傳記的書很多,但我只喜歡沃爾特·艾薩克森,不僅因為他是賈伯斯一生中唯一一本授權的官方傳記,而且由於賈伯斯的兩極分化和鮮明的性格,讓我讀起來非常有趣。
  • 甜茶和賈伯斯女兒談戀愛?他為什麼是富二代收割機
    畢竟從麥當娜的女兒、德普的女兒,到如今傳出緋聞的賈伯斯千金,甜茶已經有了「富二代收割機」的江湖稱號。情史裡唯一的「普通人」,是大甜茶6歲的西班牙性感女演員艾莎·岡薩雷斯。兩個月前,他倆還在甜甜蜜蜜的度假......如果和賈伯斯女兒的戀情坐實,也算無縫銜接了!
  • 從賈伯斯腕上的極簡主義看2019秋季蘋果發布會
    賈伯斯所崇尚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一直是網際網路行業創業者津津樂道的話題,他一生徹底的踐行他所崇尚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哲學思想,從蘋果公司的產品、軟體、包裝、營銷、零售店設計、內部組織架構和企業文化,再到他的衣食住行都在傳遞著他痴迷的極簡主義——賈伯斯的整棟房子內沒有一件家具,甚至連一張床也沒有,哪怕是婚姻也不能改變固執的他,婚後為了買一張沙發和妻子足足討論了八年之久
  • 約會賈伯斯女兒,麥當娜德普的女兒已成過去式
    很多人喜歡當紅小愛豆,粉絲們沉迷於愛豆們的顏值無法自拔,無論是國內還是日韓,愛豆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群體,因為顏值高,所以人氣高粉絲多如果按顏值來說的話,歐美也有一些明星放在國內就是偶像愛豆了,只不過他們是靠演戲出圈的,並非是男團,就像甜茶,甜茶的人氣很高,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他的小迷妹,當初憑藉一部《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走紅,迅速成為國際超新星偶像,成為了大眾心中的男神
  • 賈伯斯:打破陳規是成功的關鍵
    而賈伯斯本人一直都深知這一點。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十幾歲的時候,賈伯斯就是個異想天開的孩子。在13歲那年,他給惠普公司的經理打電話,說服他提供給自己免費的電腦晶片。這就是賈伯斯在一生中確定目標,達成驚人之舉的方式。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總是提出大膽的要求。他打破了談判協商的模式,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肆無忌憚地追求他想要的東西。
  • 《賈伯斯》電影上映惡評如潮,好友認為有辱賈伯斯
    《史蒂夫·賈伯斯》使用沃爾特·艾薩克森的賈伯斯授權傳記中的內容,分為三部分,每部分使用30分鐘的時間介紹蘋果重大的產品發布。主要講述了1984年Macintosh發布、 1988年NeXT電腦發布和1998年iMac發布。每一部分有和賈伯斯密切相關的人物出現,包括他的私生女麗莎。
  • 用倒鉤登頂潮神地位的Travis,他心中的4位穿搭偶像實屬讓人看不懂!
    而近日,Travis Scott 就在接受 GQ 訪問的時候說到了自己的 4 位穿搭偶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們日常穿搭偶像的偶像是誰? Travis Scott 表示他很喜歡賈伯斯穿得很簡單,而且他很有創造力。
  • 為什麼中國版「賈伯斯」更難得?賈伯斯如果在中國會怎樣?
    中國有賈伯斯這樣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先試想一下如果賈伯斯出生在中國能否還會那麼成功呢?如果賈伯斯出生在中國,他是一個私生子,從小註定被社會歧視,落下心理疾病。半路掇學沒有大學畢業證,進不了國企也進不了像樣的大公司,只能去小工廠打工;他沒有錢,也創不了業;就算是創業了,偏執的在出租屋裡鼓搗電腦,肯定被環保、工商、消防查封;就算躲過層層查封,做出了第一臺電腦,他沒有關係,不懂送紅包,身體又不好,不能上酒桌,電腦肯定賣不出去,最後混不到50歲就去世了,世界上也就沒有叫imac、iPhone、iPad的東西了!
  • 他被稱為中國賈伯斯
    眾所周知,黃章作為雷軍的師傅,曾經被稱為手機界的賈伯斯。他本人雖然學歷不高,但在開創品牌企業方面卻有著卓絕的天賦。年僅16歲的他就獨自一人奔赴深圳打拼,並在後來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魅族手機產業。 此時的他遇見了雷軍,而正巧雷軍也打算著手手機產業。於是二人合作,共同開創魅族手機。但後來因為意見不合,最終導致分道揚鑣。
  • 揭秘賈伯斯如何擁有領先他人幾步的智慧-新版《賈伯斯》上映了
    擁有鮑爾和索金這樣的知名電影人擔任主創,又有麥可·法斯賓德、凱特·溫絲萊特這樣的一線影星擔任主演,這部影片還未正式上映就引發很多人的關注,目前影片的先期影評已經出爐。儘管法鯊的扮相和賈伯斯相差甚遠,但他的表演贏得了外媒一致的認可和社交網絡上如潮的好評,很多影評人認為法鯊已經預訂了今年奧斯卡影帝提名。
  • 他,是萬磁王,是賈伯斯,還是斯巴達300勇士
    因為笑起來很像鯊魚的樣子,他還獲得了一個中文暱稱「法鯊」。要只能,不是每個歪果仁都能有東方神秘力量的眷顧的,能有中文外號的,絕大多數都是一線大咖。10年的時間,法鯊從《斯巴達300勇士》裡的一個小配角晉升到好萊塢的人氣偶像,實力派當紅演員,不得不承認他性感而不失男性魅力的外表是重要的助力。就算當時他並不出名,但你還是很容易留意到300勇士中,那位俊朗不羈的金色長髮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