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是如此奧妙,深不可測,不同的人呈現出不同的生命狀態,佛教典籍教導不爭,那麼學人真的是逆來順受,聽天由命嗎?看看佛教大德怎麼講吧。
1、認為命運不是定型的,是可以改變的
佛教雖然也講命運,但是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壞的命運可以借種植善因,而加以改變,像小沙彌增長福壽,就是有名的例子。
有一位證得阿羅漢果位的師父,一天在禪定中知道,自己疼愛的徒弟只剩七天的壽命,便讓他回家與家人見最後一面。沒想到七日後,小沙彌突然平平安安地回來了。阿羅漢大為驚訝,馬上入定,看到小沙彌的一念慈悲,救了一窩螞蟻的性命,也改變了命運。
慈悲能改變命運,修福也可以改變命運。比如一塊田裡,雜草和禾苗生在一起,只要慢慢除去雜草,等到功德的佳禾長大,即使再多一些雜草,也不會影響收成,因此,深重的罪業可以因廣植福德而改變。
2、重視宿命,更重視未來的命運
佛教雖然重視過去的命運,但是更注重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如果能將性格改變,把暴躁的脾氣改成柔和,把孤僻的性情改成隨緣,命運一定隨之改觀。人間有許多的紛爭、痛苦起因是不知回頭,只知道向前擠進,甚至趕入煩惱的牛角尖而渾然不覺,凡事要留個轉身的餘地,以退為進,將會發現世界是多麼的遼闊!
3、不鼓勵人聽天由命,希望人開創命運
佛教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力量都不能主宰我們的命運,即使天神也無法操縱我們的命運,我們是決定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們是創造自己命運的天才,佛陀就是典型的例子。
釋迦牟尼佛未成道時,貴為一國的太子,享受無比的人間歡樂,得到萬民的敬仰。但是佛陀不甘願做個庸碌的凡夫,獨自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創造了自己廣大如虛空的生命。
人生的境遇並不是命定如此,不變的。上天沒有能力把我們變成聖賢,上天也不能使我們成為販夫走卒,成聖成賢都要靠自己去完成。
4、不光是希望人樂天知命,更希望人洗心革命
佛陀是一位慈愛眾生的宗教家,也是一位充滿道德勇氣的革命家。佛陀所主張的革命不是向外,而是對自己內心的欲望進行的一場搏鬥,唯有勇於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常人有一種習慣,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卻文飾自己的過失。佛陀數十年的教化,就是要我們洗去心中的塵垢。還給它本來無染的潔淨。求道的過程無非是洗心滌慮、淨化生命的工夫,等到天清月現,朗照大地的時候,就是與諸佛同遊畢竟空的良辰!
頂禮星雲大師!
南無阿彌陀佛,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閱讀者、分享者,願您吉祥如意, 三業清淨!
圖片來源於網絡,僅用於法音傳播,不作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