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已經發生的,將一定會發生,並且一定發生了。
近日,電影《信條》的上映衝擊著全國的影院市場,排片率高達42.8%的數據比前一段時間上映的《八佰》還要高出6%,儘管如此,目前的票房也僅在1億上下。因為多數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看不懂」,而帶著這種疑問就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大願意接受了。這或許是票房難以突破的 障礙。可儘管這樣,《信條》在豆瓣上依然獲得了8.3分的成績。
想要了解這部電影,首先要知道《信條》到底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信仰教條。但故事電影中似乎並沒有這麼簡單,男主想要逆轉時空拯救世界。
在科幻電影的歷史上,逆轉時空、穿越這類的題材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倒不是什麼驚喜。大部分影迷看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導演是拍攝了《盜夢空間》《記憶碎片》等作品的諾蘭。諾蘭擁有著一大批忠實的粉絲,而對於不喜歡看他電影的人來說,表達也非常直接,就是太費腦細胞。
而《信條》上映後便把《八佰》拉下了冠軍的王座這並不奇怪,因為全國各大院線的影院對《信條》充滿了期待,畢竟這是好萊塢的史詩級巨作。但令人失望的是,高排片卻沒有引來本應該出現的觀影熱鬧。沒有《八佰》的刺激,也沒有任何報復性消費,觀眾的觀影也十分的理智。
至於卡不懂這個事情,也是因人而異吧。有能看得很透徹的高智商網友,也有貌似看懂了的普通股網友,還有隻看畫面不看劇情的電影小白。總之,故事沒有問題,畫面也很刺激。有很多鏡頭都流連忘返。至於逆轉時空,這件事情目前來看有些匪夷所思了。
如果你想刷一下就能看懂《信條》那就讓你失望了。
如果你能看懂之前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並且喜歡反覆觀看的話,建議你最好一個人去電影院感受完這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然後在反覆咀嚼其中的滋味。這或許就是電影的魅力。每個人在看後都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而此時,能不能看懂已經無所謂了,重要的是回味才是最美的。
然後就是電影中的鏡頭,讓觀眾捉摸不透。到底是回訪還是逆轉?子彈是打不出來的,子彈是打回來的,子彈從強中飛回搶裡,撞翻的汽車重新飛迴路面行駛,這種反常的經驗和複雜的科學邏輯交織敘事。讓人感覺諾蘭像是在故弄玄虛,就像《恐怖遊輪》一樣令人費解。
大多數人都喜歡看《八佰》是因為想要了解那一段 不為人知的歷史,並且可以激發愛國熱情。只有銘記歷史才能砥礪前行。而對於u日本的態度,我們是忘卻還是遲疑?是支持國貨還是誰的好就用誰的?這些都是電影帶給人們的思考。
而喜歡看信條卻是因為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真的有逆轉時空,我們能做些什麼嗎?是改變過去的事情還是利用超能力讓自己變的強大?但遺憾的是,這種假設並不存在,電影是可以令人腦洞大開的世界,只有電影的世界才能讓人放肆的幻想。
《八佰》的票房已經將近22億,而《信條》卻剛剛開始。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信條》能否打敗《八佰》登上票房之王的寶座,就要看影迷的力量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