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海科石化·2020年·創新發展大會」上,小海豚(海科集團加油站品牌)項目推介會和小海豚油站籤約儀式同時舉行。海科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曉宏表示,目前小海豚加油站有120座,明年的目標是365座,後年做到1000座。
作為煉化企業,看中銷售終端的不止海科集團一家,「山東石化」「東明石化」「哈鹿」等眾多山東地煉企業所擁有的加油站(品牌),將逐步走進全國車主的視野中。
不過,經濟導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於地煉企業來說,布局終端市場也要面臨眾多資本的競爭。
賦能終端
就在海科石化創新發展大會舉行的同時,濟南和青州的2家小海豚加油站也開業了。除山東外,小海豚加油站也出現在長沙。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小海豚加油站的建立,是海科集團布局C端市場,進一步完善業務範圍所打造的品牌。
「乍一看還以為是一家高端會所,走近仔細看才知道是加油站,太時尚了。加油站也能裝修成這樣,真是萬萬沒想到。」在位於濟南二環北路一家小海豚加油站前,一位前來加油的車主表示。正如該車主所說,與傳統印象中的加油站不同,這個以海藍色為主基調、處處跳躍著海豚卡通形象的加油站顯得清新又活潑。
「我們92號汽油的掛牌價是5.43元/升,比最高零售限價低3毛錢。」該加油站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辦理充值卡的話,滿1000元贈150元,另外加2000積分,積分可以在超市購買物品。相當於滿1000元贈170元,這樣算下來,92號汽油的的價格相當於4.64元/升。」
「近年來民營加油站的數量在逐漸增多,各個加油站的競爭壓力也逐漸增大。『價格』和『質量』是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兩個因素。」一家地煉企業的副總經理周峰表示,「對車主來講,在地煉企業建的加油站加油,除了可以享受低價,油品質量的穩定性也有保障。地煉企業建的加油站銷售的油肯定都是企業自己生產的,而且採用自營物流全天候動態追蹤運輸,全流程可視化管控追溯保證了質量。」
周峰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地煉企業逐鹿加油站市場已不是新鮮事。目前上遊資源過剩導致石油產業鏈利潤下滑、成品油行業的管控和新零售的發展,正在回推油品零售行業的利潤。從數據上來看,最近幾年,成品油零售利潤不斷創新高,這也是各路資本蜂擁進入加油站行業搶佔地盤的主要原因。
作為煉化線條上的中間節點,煉廠的利潤並不是很高,產業鏈最大的一塊利潤只能拱手讓給加油站。尋求加油站的規模效應,也成為地煉企業的布局方向。「煉化一噸原油,平均利潤只有幾百元錢,但在銷售節點,賣一噸油的利潤平均在2000元左右。」
如周峰所說,以12日的價格為例,山東地煉企業92號汽油的批發均價為5800元/噸,折合4.38元/升,而山東地區92號汽油的最高零售限價為5.73元/升,每升的差價為1.35元/升。即使每升優惠0.6元後,一升汽油還能賺0.75元。「這樣算下來,一噸汽油能賺接近1000元,一天賣10噸或者20噸呢。」周峰說道,「而且最近一段時間批發價見漲,此前批發價低的時候,批零差價都在2000元/噸以上。」
對此,滙豐石化集團總經理李波深有感觸。此前他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公司產油量上升,但目前加油站數量很少,年銷量對整個銷售的貢獻九牛一毛,「我們當然希望建更多的加油站。」
對於地煉企業布局終端的時間,在一民營加油站負責人張峰看來,隨著行業發展,個人承包的加油站會逐漸減少,團隊運營、聯合經營性質的加油站是發展趨勢。
「畢竟政府出臺了加油站政策,註冊加油站難度加大了。」張峰表示,目前對民營加油站的收購工作一直在持續,中字頭企業、山東地煉有實力的煉油廠均在收購加油站,或達成相關合作。
「狼多肉少」
「如何能夠在幾年之內形成擁有500家以上、具有自己品牌的一個企業,這是我們當下最大的挑戰。」楊曉宏說。
山東目前擁有民營加油站近7000座,數量居全國第一。山東的鄰省河南排名第二,擁有5000餘座民營加油站。從表面上看,海科石化的想法似乎比較容易實現,但加油站是稀缺資源,經營和利潤也總體不錯。且其間蘊藏的商機,海科石化看到了,其他地煉企業也看到了,正紛紛加入爭奪。萬通、富海、華星等地煉企業先後開起了自己的品牌加油站。拓寬經營面,延長產業鏈,是近幾年來山東地煉企業轉型的一個方向。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山東石化」品牌加油站在山東省已擁有300餘座,遍布全省16個市。東明石化董事局主席李湘平曾透露,在終端市場整合和新建3000-5000家加油站。而去年9月成立的山東煉化能源集團計劃3年內在全省建立2000家左右加油站,5年內達到6000家左右。隸屬於中海化工集團的「哈鹿」也在悄然擴張地盤,除了山東外,河北、山西也是布局範圍。
除了地煉企業,中勝石油已經在山東通過租賃等方式,兼併了20多座加油站;山東的「慶雲系」也在大肆擴張。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油等國字號企業,都在大舉擴張兼併民營加油站。而金盾石化集團在收購了加德士在中國的9座加油站後,其董事長高崇東表示,要用3-5年時間實現自有加油站300座以上,加盟站1000座以上。
「前有『三桶油』的搶奪,後有地煉的蠶食,現在再加上外資的覬覦,民營加油站或會更加搶手,這無疑會讓本就競爭激烈的山東油品市場進一步呈現白熱化狀態。」山東一家民營加油站負責人黃珂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過,在盧興俊看來,政策限制了各路資本搶灘加油站的步伐。按照規定,山東省內加油站實行總量控制,全省加油站年均增長不超過2%,各市年均增長不超過3%。所有新建和遷建的加油站必須符合間距的要求。
「狼多肉少」是如今聚集在山東的石油大鱷短兵相接的真實寫照。在各路兵馬都試圖拉長擴張觸角時,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的民營加油站又將成為央企、外資巨頭哄搶併購的對象。(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