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件)從國民黨將軍的鋼筆手槍說起

2021-02-23 民國精神

精美小巧,抗戰時期敵後情報人員使用的「情報鋼筆手槍」,昨天被一名退休馬將軍遺孀張老太太整理將軍身後遺物時發現。

日前,在臺灣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引起了筆者的興趣:

  精美小巧,抗戰時期敵後情報人員使用的「情報鋼筆手槍」,昨天被一名退休馬將軍遺孀張老太太整理將軍身後遺物時發現。這名已故將軍抗戰時從事敵後情報作業多年,他和妻子已經兩度報繳槍彈,這次將軍的遺物意外現身後,將軍夫人也拿出來報繳。

  高齡八十歲的馬將軍遺孀張老太太,回想這把槍時,紅了眼眶,臉上顯露思念先生之情。她說,先生於民國三十多年來臺後,與她相識成婚,四十幾年時,先生因當初抗日有功,晉升陸軍少將,曾任職副軍長職務,後於民國六十二年因病辭世。

  老太太說,民國五十四年時,先生曾經自己報繳一把手槍,隨後政府又配發給一把步槍,當先生過世後,步槍曾用來打獵,不久因兒子要出國念書,認為槍枝放家中並不好,便將槍枝報繳,當時還因此領了五千元。

  這幾天張老太太在整理馬將軍以前留在床底下的一隻大木箱時,想起先生昔日同僚曾告訴兒子,馬將軍生前曾有一把鋼筆手槍隨身。經翻查,果然在一個印有「勤儉建軍,節儉儲蓄」的信封袋內,找到一把鋼筆手槍與48發子彈。

  所謂鋼筆手槍,顧名思義,是一種偽裝成鋼筆形狀的手槍。我們經常可以在間諜小說,比如007中見到特務使用這種奇詭的武器。在今天北京的軍事博物館中,依然可以看到展出的鋼筆手槍,大多是解放後從國民黨特工人員手中繳獲來的。

  從收藏品到特工武器

  不過,最初,這種武器並不是為間諜設計的。最早的鋼筆式手槍出現於19世紀,是俄羅斯製造的一支前膛槍,頗為笨重。鋼筆手槍變得輕巧是裝填無煙發射藥的現代子彈出現後的事情。它的口徑和體積都因此大大縮小。就像我們對這種奇妙的武器會感到有趣一樣,二十世紀前期,鋼筆手槍常常被一些大人物作為防身武器,屬於武器與藝術品的結合,更類似一種收藏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時期,各國特工機關紛紛看中這種武器的隱蔽性,於是,大量的鋼筆手槍被生產出來,並提供給特工人員使用。

  這中間生產量最大的是英國哈頓式毒針鋼筆槍。這是英國諜報部門MI9的高級技術軍官哈頓少校發明的秘密武器之一,這種貌似鋼筆的武器只有一顆針狀子彈,採用壓縮空氣發射,為了增強威力,針上塗有劇毒。開始,哈頓設計這種武器是為了幫助戰俘營中的英軍俘虜脫逃,但隨著德國佔領軍不斷傳說毒針鋼筆槍的可怖,法國抵抗組織主動找上門來,要求英國大量提供這種近距離殺敵利器。英國不但將其提供給法國抵抗組織,也將其大量空投到南斯拉夫,成為狄托部下遊擊隊的秘密裝備。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種典型的鋼筆手槍是怎樣工作的。哈頓式鋼筆手槍在外殼上有一個小按鍵,其實是手槍的扳機。口徑很小的槍管同鋼針子彈一同隱藏在鋼筆外殼中。扣動扳機,會造成壓縮空氣擊發部件工作,由彈簧將一個汽缸活塞向前推動,活塞急劇壓縮前方空氣向直徑很小的前部汽缸中擠壓,而將鋼針射出。這種武器可以重新裝彈,單獨被其射中一般不會致命。但是英國人在針尖上塗抹了毒藥後,就成了致命武器。不過,這種鋼筆手槍曾被德國繳獲,於是,根據這個原理,德國人很快研製出一種可以射出鋼針的香菸式手槍,也塗有毒藥,供其敵後活動的人員使用。

  美國方面也不甘落後,1942年6月13日,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僅僅六個月,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下建立了針對國外的情報機構戰略情報局(OSS),即今天中央情報局的前身。這個部門由綽號「野牛比爾」的威廉·多諾萬(WilliamJ. Donovan)上校領導,在二戰的情報活動中十分活躍,這個部門不但和蔣介石政府聯手,建立中美合作所等諜報合作機構,也曾經派遣杜倫上尉等到延安和冀中與共產黨取得聯繫,尋求合作可能。OSS的研究發展部發明了大量用於特工戰的秘密武器,包括無聲手槍、火柴盒相機、自殺藥物、致幻劑、用蝙蝠攜帶的微型燃燒彈等,也曾研製多種型號的鋼筆手槍供前線特工使用。據說,連著名作家海明威都參加過這些武器的研製。

  二戰中曾因在希臘和巴爾幹地區的傳奇活動而聞名的美國戰略情報局特工哈裡斯·丹德拉凱斯(HeliasDoundoulakis)在他的著作《間諜是怎樣煉成的》中描述,對當時活動在德國佔領區的美國特工而言,最為青睞的隨身武器是.38口徑手槍,手榴彈和鋼筆手槍。

  「超級毒刺」

  我國的這種鋼筆手槍,最初來源於德國,十分罕見,僅僅由北京和重慶警方各收藏一支。這兩支德制鋼筆手槍,都是來自毛瑟廠,造型精美別致,配有華貴的裝飾,不似供間諜使用的武器,而更像一種禮品。我國從清末開始,就大量從德國毛瑟工廠進口武器裝備,例如,1934年,為國民政府擔任軍事顧問的法爾肯豪森將軍從中斡旋,中國曾從德國進口一千多萬馬克的巨額軍火物資,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毛瑟廠。著名的「駁殼槍」,其實就是毛瑟式手槍的別名。據推測,這些鋼筆手槍或為當時德國廠商贈送的禮品。

  如前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OSS曾與中國情報機構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並向中國提供過大量相關物資,也包括「蠍子」、「毒刺」、「超級毒刺」等鋼筆手槍。這些武器除了在抗戰中有所使用外,在解放戰爭和解放後,也廣泛為國民黨特工所使用。這些特工失手時,有一部分鋼筆手槍即為公安部門所繳獲。今天我國保留下來的鋼筆手槍,大多數來源於此。這位馬將軍使用的鋼筆手槍,如果像報導所說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敵後使用,很可能就是那個時代的遺物。由於「蠍子」和「毒刺」都是不能重新裝填的一次性武器,這支帶有48發備用子彈的鋼筆手槍,很可能是一支「超級毒刺鋼筆槍(Super StingerPen Gun)」。

  鋼筆手槍射程很短,一般在十米左右,威力不足。需要使用這種防身武器時,特工往往已經處境艱難,大多來不及動用它,所以實戰中鋼筆手槍真正的戰例反而不多。

  今天,美國伯勞曼公司依然公開生產多種鋼筆手槍,延續使用「毒刺」系列的名稱。不過這種槍已經不再是為了間諜活動服務,而是提供給個人作為防身武器。這種一次性單發手槍售價1000-1500美元一支,在美國可以依據聯邦法律合法擁有。但這種槍的結構決定其發射前必須先折成一定角度,和普通手槍一樣進行射擊,所以,已經不具備特工武器的隱蔽性和突然性。

  饒有趣味的是,這種精美的武器往往成為兼具防身功能的收藏品。不但這位國民黨的將領收藏它,解放軍中也不乏對其愛不釋手者,甚至不惜違反紀律暗中收存。

  有一位海軍軍官的兒子就曾描述他父親接觸這樣一支鋼筆手槍的經歷:

  一次,艦隊政委休假回家了,父親找到政委的警衛員,用自己攥的3發子彈(當時很多官兵都有自己攥的彈藥),換一次射擊。為什麼哪?原來,政委有一支繳獲的鋼筆手槍,(射程好像只有幾十米,具體的我記不清了),由警衛員保管,父親垂涎已久。再三纏磨下,警衛員答應了,帶父親去了一個無人的小院子,教父親要領後,站在一邊讓父親射擊,並再三提示鋼筆後面不要對著人。父親擊發後,竟然發現手裡的槍不見了,驚出一身冷汗,還是警衛員有經驗,在父親射擊的立足處,往後走了3米左右,果然發現一個新起的小土包,從土包裡找出了那隻鋼筆手槍。原來,那支手槍是特務專用的,由於做成了鋼筆的模樣,沒有握柄借力,所以憑藉後坐力就滑出手了。

  這支鋼筆手槍今天的下落不得而知。

  看來,喜歡這種小巧靈活武器的心情,對哪一方的軍人都是一樣。

  馬將軍其人

  值得一提的是,從這篇新聞報導的內容,還可以大致推測出這位收藏鋼筆手槍的國民黨將軍到底是何人。

  從報導中可以看出,這位將軍姓馬,屬於國民黨系統,解放戰爭後逃到臺灣。他的職位較高,曾在抗戰中到敵後活動。同時,他應該與軍統局或後來的保密局關係密切,因為當時OSS援助的特工器材均由軍統接收,如果這位將軍與軍統局無關,很難在抗戰中使用這批物資中的鋼筆手槍。最後,他應該是在1973年去世。

  符合這樣條件的人並不多。完全吻合的似乎只有一位,那就是原「忠義救國軍」總司令馬志超。

  馬志超,國民黨陸軍中將,字承武,陝西省華陰人,早年生長於甘肅,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分在步兵科第四隊,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他是軍統局中罕見的黃埔一期生。1934年,因戴笠的軍統局缺乏軍事人才,經胡宗南推薦,在八十師任團長的馬志超進入軍統局,並被戴笠設法調動為西安市警察局局長。負責監視張楊等西北將領。

但是馬畢竟出身於軍旅,對特工屬於外行。在西安期間,他將軍統局明暗兩套系統放在一起辦公,結果西安事變發生時被一網打盡,以至於事變後軍統方面幾乎無法得到當地情報。因此,馬一度被追究責任關押,抗戰開始後被釋放並回到軍中任職。1943年,馬被戴笠調到皖南敵後,擔任特務武裝「忠義救國軍」總指揮。1948年6月調任南京國民政府第一交通警察總局副局長,指揮由「忠義救國軍」改編的交警總隊。後隨國民黨敗軍退到臺灣,歷任國民黨軍第十九軍軍長,「大陸工作發展研究室」主任等職。馬於1973年9月4日病逝於臺北市,有子女九人,分別定居於美國、瑞士、香港、臺灣等地。

  從這些信息來看,馬曾擔任軍統方面的職務,並在抗戰期間到敵後活動,有條件獲得鋼筆手槍作為自衛武器。同時,其經歷和卒年也與文章相符。所以,馬志超很可能就是這篇新聞中提到收藏鋼筆手槍的國民黨將領。唯一有所出入的是馬志超最終軍銜為中將,而非少將,與其遺孀回憶有所出入。

  關於鋼筆手槍,還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冷戰時期,從克格勃特工學校畢業的學員,都有機會得到一件防身武器。這類武器通常是造型小巧的手槍,一般有三類可選:鋼筆手槍、口紅手槍和暗藏在直腸中的一種單發手槍。

  結果,「伊萬」(男性特工)無一例外選擇鋼筆手槍,「燕子」(女性特工)無一例外選擇口紅手槍,卻無一人選擇第三種。

  電影裡,我們很難想像相貌堂堂的007忽然取出這樣一支武器來和對手作戰。

  現實中,特工們顯然也覺得雖然自己做的是「髒活」,但是用這樣的武器,還是太不體面了。

相關焦點

  • 一支鋼筆手槍的故事
    在暢談時,許延濱大哥說起了一件事:他們家有一隻鋼筆手槍,小巧玲瓏,造型精美。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以莫須有的罪名在抄家時抄走了,一直到父親平反後才給還回來。但是,由於父親已去世,這隻神秘的鋼筆手槍的來歷一直是個謎,家裡人包括母親在內,誰也說不清它的來歷。他說的話讓我在一旁聽到了,我忍不住笑了起來:許大哥!這件事我知道啊。那是我父親在閻錫山手下的一個團長哪裡搞來的!
  • 懷念鋼筆
    納德拉想了想,回答:「鋼筆。」01.相聲大師侯寶林曾說過一個段子,由上衣口袋裡插了幾支鋼筆,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文化程度:一支鋼筆是小學生,兩支鋼筆是中學生,三支鋼筆是大學生。捧哏郭啟儒先生問:那麼要是插四支鋼筆呢?侯先生答:要是上衣口袋裡插四支鋼筆,那準保是修理鋼筆的。
  • 中國將軍都用什麼手槍?開眼界!看只有解放軍將軍才能配備手槍
    從戰爭年代開始,解放軍指揮員就已經開始配備手槍作為自衛武器。解放軍手槍配備主要是,根據級別配發,在戰鬥當中繳獲,作為一種紀念品,還有就是自己選擇喜歡的手槍型號。比如朱德元帥在紅軍時代配備的是一把阿斯特拉手槍,聽起來,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其實這就是一把西班牙製造的盒子槍。
  • 英雄鋼筆與施華洛世奇的聯合之作,這支鋼筆已超出我對筆的期待
    頻道:東方購物12頻道/APP時間:2019.04.26  11:20 如果提起「英雄鋼筆」,不少人能有很多回憶湧上心頭。就這樣一支筆,當過愛情信物,成為知識分子胸前的裝飾,是父親送的大學禮物,上面沾染的墨水總是弄髒我們的中指指節……一紙情書到一封家書英雄這個始於1931年的老物件,不負時光、順滑如初;英雄這個曾祖父時代的老物件,不忘初心、品質如初。
  • 曾經是敵人,現在卻是戰友,冤家路窄的李天佑將軍和陳明仁將軍
    說起李天佑將軍和陳明仁將軍的故事,還要從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說起。當時的李天佑擔任東北聯軍第一縱隊的司令員,接到的作戰任務是拿下四平,當時的四平守將就是陳明仁將軍。陳明仁將軍四平被解放軍團團圍住,逃跑是不可能的,只有利用一切的力量,去守衛四平,然後等待國民黨的增援部隊到來,當時的警察、工人、政府人員,都被安排守城,大戰開始後,陳明仁親臨一線戰場
  • n9桐君系列鋼筆怎麼樣,n9馬卡龍國風鋼筆試用測評
    作為一個碼字工作者,鋼筆,應該就是我對文字工作的最後倔強。 為什麼用鋼筆?作為書寫工具而言,鋼筆的適應性並不強。比如說漏墨、斷水、長時間不合上會影響出水等等。但是,用鋼筆寫字的那個儀式感和厚重感是其他筆所給不了的。其他的筆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過客,匆匆一見,再會無期。
  • 【閒聊歷史】最後一個被抓的國民黨將軍
    鄭蘊俠(1907—2009),江西臨川人,畢業於黃埔軍校,國民黨特工,曾在特務組織「中統」中擔任高級職務,製造過較場口血案、滄白堂事件等重大事件。全國解放後,他改名換姓,四處逃亡長達八年之久,直至1957年落網,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1961年,因病被調到華鎣山煤礦煤運站參加勞動改造不再服刑,於1975年獲得特赦。
  • 歐萊雅小鋼筆上癮藝術館
    巴黎歐萊雅在北京三裡屯太古裡打造史無前例的沉浸式快閃藝術展:歐萊雅小鋼筆「上癮」藝術展。
  • 筆中經典,這支派克筆不愧為鋼筆界的大佬!
    說起鋼筆界的五位大佬,那必然是龍鳥派犀水。其中又以派克最為知名,當初一支Parker51大受追捧,直到現在還是筆壇的常青樹。但今天的主角不是它噢。雖說Parker51算是鋼筆中不可略過的經典,然而派克鋼筆經典中的經典,還當屬Parker Duofold。哪怕如今新筆不斷,但是總有人惦念著能擁有一支派克豆腐。
  • 鋼筆淡彩建築手繪素材圖,美術生寫生時必不可少的鋼筆畫作品
    (圖作者:麥呆呆呆呆)接著來看的這組圖,愛畫君還是比較喜歡的,畫的是一些小房子,整體構架上是很不錯的,喜歡的話趕緊保存吧!(圖作者:圖南-FAITH)拿一個小本子,隨處都是可見的風景,在小物件上畫出來的作品還是很不錯的,多多練習你也會畫的很好的。看看上面你比較喜歡什麼樣類型的畫,鋼筆畫出來的效果真的不錯哦!
  • 國民黨將軍,因為說了個成語而暴露了身份,臨死前表示想去個地方
    所以我才說,他是國民黨將軍。只不過,這個將軍一輩子只做兩件事:當劊子手,還有做特工。比如說,1946年的滄白堂事件和校場口慘案,就是他犯下的罪行。據史料記載,鄭蘊俠自知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所以想跟著蔣介石與我軍頑抗到底。但國民黨大勢已去,鄭蘊俠的負隅頑抗也只是螳臂當車,他的部下幾乎全軍覆沒。而蔣介石看到這位仁兄手下沒了兵將,最後也選擇了放棄他。
  • 將軍家的小娘子:將軍,有點意思啊
    將軍家的小娘子:將軍,有點意思啊將軍家的小娘子:將軍,有點意思啊!
  • 國民黨傳奇將軍李朝鼐
    隨著一聲槍響,國民黨軍少將李朝鼐結束他頗具戲劇的一生。       時光回退到光緒三十一年時(1905年),李朝鼐的父親李澤錘還在湖南省新寧縣一渡水鎮光榮村居住。李澤錘妻何氏十月十九日在深山老林的光榮村,產下了第二個兒子,取名李朝鼐。       李澤錘隨父興家,逐漸由小商人轉化為地主,後由一渡水鎮光榮村遷居至現一渡水鎮石橋村。
  • 國產鋼筆之金豪51系列木桿鋼筆評測
    提示:上周五推送的,金豪51木桿鋼筆免費試用名單已經出爐,請各位到網站原文章查閱,同時也給各位選中的朋友發了站內信,請及時查看。 另外還有抽獎送的15支金豪51鋼筆,昨天下午5點也已經全程直播了整個抽獎過程,請各位記得在企業微信查看直播回放,也請中獎的同學及時跟我聯繫。
  • 買什麼牌子的鋼筆好呢,英雄鋼筆質量怎麼樣使用報告
    英雄鋼筆,這是小時候的記憶,記得小的時候上學都要拿鋼筆寫字,有專門這麼一節課就是要寫硬筆書法,所以大家那個時候買的都是英雄鋼筆,和英雄的墨水。我的父親是一個非常愛寫字的人,他的鋼筆字寫得非常的棒,這是我一直沒有學到的,痛心啊痛心啊!
  • 一個警察連槍栓都掰不開,從一件小事,張學良看出國民黨失敗的深層...
    有人送他「不抵抗將軍」的頭銜,也有人稱他為「少帥」,還有人認為他在「西安事變」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1935年11月1日,張學良在南京出席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式後,與會的中央委員都集中到會議廳前等候集體攝影。據說蔣介石因身體不適沒有出來合影,因此汪精衛居中站立。 這時候,人群中突然衝出一人高喊:「打倒賣國賊」,他掏出手槍向汪精衛連開三槍,汪精衛中槍倒地。
  • ...一個退休阿姨的宅家影像:家裡每一個物件,都是一段光陰的故事
    30年前的鋼筆,還和新的一樣。」這些充滿回憶的物件,每一樣,都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45年前的手錶,結婚時買的,前段時間給它上發條,可惜指針不會動了。↓↓↓20多年前的近視眼鏡,一條眼鏡腿有點壞了。我的眼睛最近幾年有點老花,嫌這副的近視度數太深,就好久沒戴。↓↓↓25年前的摩託羅拉中文尋呼機,看著有點髒,但沒壞也沒破。
  • 黃銅口袋鋼筆——Kaweco sport評測
    吶,小可愛在此~黃銅的材質,可以說是復古味最足的一款了。躺在盒子裡的樣子。在以前,「塑料杆」可能是鋼筆廉價的標誌,兒時做工好的鋼筆拿在手裡常常沉甸甸的。但是現在,以世界上最好的幾大廠牌為首,大部分產品線使用樹脂材料作為筆桿,可以說是成為了主流。
  • 肘節閉鎖的盧格手槍是「槍中貴族」?走量的產品而已
    :劇中的徐天的槍,稍懂一些槍械知識的讀者都知道那是一支德國盧格(Luger)手槍。圍繞這種手槍後臺曾有多名讀者問過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盧格手槍的肘節閉鎖是其獨有的嗎?為什麼同樣是肘節閉鎖,盧格手槍就是半自動的,而一些小口徑運動步槍的肘節閉鎖卻是非自動的,要打一發拉一下?盧格手槍被稱為「槍中貴族」,是不是性能很優秀?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盧格手槍以及它的肘節閉鎖。
  • 以管窺豹,從金豪看國產鋼筆的罪與罰
    好在,這種情況,也有了很大的改觀,比如公眾號曾經評測過的鋼筆,金碩系列的學生鋼筆,我覺得品控就做的很好,極低的售價,但是我們隨便挑出來一支鋼筆,覺得能寫,好寫!學生和日常使用絕對夠用了。另外我覺得KACO這個品牌的鋼筆,近幾年也是屬於在國產鋼筆做的蠻用心的,穩定的上墨系統和品質統一的筆尖,以及不乏有許多亮點的外觀和造型設計,這一點要比那些老派的鋼筆品牌做的好得多。金豪的鋼筆也是一樣,從我這麼多天經手的這麼多鋼筆,以及賣出去的鋼筆來看,就是明顯的覺得,品控還是不夠好。比如,同一款鋼筆,就找不到兩支書寫體驗一致的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