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眠寶
來源 |插座學院(ID:chazuomba)
如今,每天佔據我們業餘時間最多的,無疑是手機,短視頻更是搶佔我們時間的利器。
快手,作為中國發展勢頭正盛的短視頻公司之一,11月5日晚,正式向香港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一時之間,引發網友熱議。
在搶佔短視頻第一股的賽道上,快手有望領跑。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快手背後,並肩站著兩位創始人:宿華和程一笑。
比起宿華,程一笑的知名度略低,但他才是快手最初的創始人。
快手的上市或許與我們無關,但外號「天通苑張小龍」的程一笑,面對同樣優秀的人(宿華),展現出的常人難有的決斷力和格局,值得我們學習,他的故事,應該被更多人看見。
越優秀的人
越能容下比自己牛的人
程一笑是遼寧鐵嶺人,2009年之前,在大連惠普工作;2009年至2011年,在人人網做iPhone客戶端開發。
2011年出來創業,程一笑設計了一款動圖生成工具:GIF快手。很快在微博流行起來,甚至,主持人何炅也是這款動圖工具的粉絲。
當時,在手機裡做一個GIF動圖,難度很大,既要儘可能少佔用內存,操作又要能夠簡單易上手。但程一笑把GIF快手做得非常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輕鬆使用。
這引起了晨興資本(今已更名為「五源資本」)合伙人張斐的興趣,隨後,他投資了200萬,並幫程一笑成立了公司。
有了團隊的程一笑,在北京天通苑開幹了。
程一笑有個外號,「天通苑張小龍」。
他和張小龍有一些共同點:內向、社交能力不強,但崇尚簡單邏輯,堅持用戶平等,並且對於如何在虛擬世界裡表達自我的認知,是超越其他人的。他們都屬於「天才型的產品經理」。
彼時,雖然GIF快手擁有了大量用戶,但畢竟只是一個工具,所有的生產內容都是在微博上傳播的,必須轉型,打造自己的流量入口,才有可能做大變現。
為了轉型,不善交際的程一笑出去找資源,見了一圈投資人,但沒人願意投。最初的200萬也花得差不多了,快手進入了瓶頸期。
之後,張斐找到了宿華,隨即安排他和程一笑聊一聊。
宿華曾在清華讀本碩博,畢業後進入谷歌研究機器學習在搜索中的應用,後又被李彥宏挖去負責鳳巢系統的架構搭建。
宿華是技術和算法驅動方面的人才,想拉他半路加入創業公司並非易事。
沒想到,一向寡言少語的程一笑卻和宿華相談甚歡、一見如故。那一天,兩個人圍繞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應用聊了很久。
多年後,回憶起這次會面,程一笑這樣說道:「我本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但和宿華一起話匣子就突然打開了。」
▲圖源網絡:程一笑(右),宿華(左)
當時,宿華到底能否把快手做大做強,還是一個未知數,但為了拉宿華入夥,程一笑展現出了常人難有的魄力。
他放棄了40%的股份(原本是80%)拿出來給宿華,加上晨興資本讓出的10%,宿華團隊成了公司最大股東(持股50%)。
不僅如此,程一笑還同意讓宿華做公司的CEO,而自己專心負責產品開發。
自己拼死拼活幹出來的事業,要分給別人一半,這种放棄,需要極大的勇氣。
談及這段往事,見證全過程的張斐這樣評價程一笑:
「他是一個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明白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和最重要的,並知道做取捨。」
如我們所見,之後的快手,一騎絕塵,在2015年,打敗了秒拍、美拍等一系列「競爭對手」,獲得百度等巨頭的投資。成為短視頻領域當之無愧的巨頭。
越優秀的人,越能容下比自己牛的人,越能欣賞別人的優秀。
馬雲曾經說過:「不懂欣賞別人,過於自我欣賞,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智慧的人,最傻。」
放棄40%的股份,出讓CEO的程一笑,看到了宿華比自己優秀的地方。
足夠優秀的人,早就戒掉了嫉妒,招攬比自己牛的人,是強者的本能。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
身邊的人比自己優秀?
印度經典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有一個片段,真實展現了: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身邊的人比自己優秀。
電影中,男主角蘭徹是個反抗填鴨式教育的學生,進入大學後,結交了兩個好朋友,大家平時打打鬧鬧,一起玩。
但考完試看到成績單後,兩個朋友開始「懷疑人生」:蘭徹考了第一,而他們卻是及格名單裡的倒數一二名。
▲《三傻大鬧寶萊塢》截圖
眼前的事實,讓他們感到無比失落:「你朋友不及格,你感覺很糟;你朋友考第一,你感覺更糟。」
知乎上有個話題:「同樣是別人比自己強,為什麼有時產生嫉妒,有時產生崇拜?」
底下最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
遠的崇拜,近的嫉妒;
夠不著的崇拜,夠得著的嫉妒;
有利益衝突的嫉妒,沒利益衝突的崇拜。
短短幾句話,道盡人性。
馬雲是首富,我們不在意,一起長大的兄弟買的車比你高個檔次,你可能會有點不舒服。
閨蜜的老公月薪3萬,你瞥了一眼身旁那位月薪5000的老實男人,可能也會有點惱火。
熱播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2》裡,只要入職就能月薪2萬的應屆畢業生,讓我們忍不住羨慕和誇他們優秀。但同級的同事工資比你多2千,你或許不太能接受……
比較是我們的天性, 有對比就有傷害。
越是相熟的人比自己優秀,我們可能心裡越不是滋味。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情緒,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兒。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身邊的人比自己優秀?
因為身邊人的優秀,會顯得自己無能,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希望自己是焦點。
當別人的光芒掩蓋了自己,能否坦然接受,虛心學習,代表著一個人心智的成熟度。
你越能接受身邊的人比自己優秀,越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比他們更優秀。
承認別人優秀
才是一個人真正走向優秀的開始
心理學上,有一種認知偏差現象,稱為「達克效應」。
指的是無法正確認知自身能力不足的人,更容易對自己有過高的評價。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明明沒什麼能力,還自我感覺良好,並且無法客觀評價他人。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1994年出生的李晟曼,出任了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年僅26歲就能直接在985高校獲聘副教授,與她以往取得的成績不無關係。
據稱,李晟曼曾在多份知名期刊(例:Nature Materials)發表SCI論文10多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了臺積電(全球知名晶片生產商)公司的關注。
▲圖源知乎
但在這條新聞下方出現了很多不懷好意的聲音:
「剛入職就副教授?」
「只要長得漂亮,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
無法承認別人優秀,看到別人做成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看到別人成功了,就喜歡找藉口、挑刺、抬槓。這種心理,就是典型的認知偏差。
比如看到同級別的同事升職了,心裡想的不是他做對了什麼所以升職?他有哪些能力是我待提升的?而是憑什麼是他?他哪裡比我優秀了?
沉浸在這種認知水平裡的人,永遠不會有成長。
唯有發自真心承認別人優秀,正視差距,才能獲得有效的進步。
只有打心底裡承認對方優秀,認可對方的能力,才是一個人真正走向優秀的開始。
看到同事寫出了一篇爆文,我不會想憑什麼是他?而是分析復盤他是怎麼找到這個選題的,我為什麼沒有想到?這篇文章之所以能火,有哪些原因?文章架構是怎麼搭建的?觀點是怎麼給出的?
欣賞別人優秀的地方。別人的優秀,便能成為你進步的助力。
不要想著別人的優秀會威脅到自己,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應該是:互相成就,而不是互生芥蒂。因為你的優秀,我越來越優秀。反之,亦如此。
倉央嘉措曾說:「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
越優秀的人,越懂得欣賞別人,越能接受別人比自己牛。
點個「在看」,你的優秀,從承認別人優秀開始。
Reference:
1、《專訪晨興資本張斐:拆解投資全過程,還原被神秘化的快手》by捕手志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本文作者:小眠寶,首發於職場充電第一站——插座學院(ID:chazuomba),陪有夢想的人一起成長,歡迎關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