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 80 年代,美國有一支紅遍全球的樂隊——卡朋特兄妹樂隊,他們創作並演唱的歌曲《昨日重現》一直被歐美流行樂迷奉為經典,但令人惋惜的是樂隊主唱卡倫·卡朋特年僅 32 歲便因神經性厭食症離世,留下一片唏噓。
她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持久服用輕瀉劑並長期節食,雖然經過治療逐漸走出厭食症的陰影,但最終未能逃脫疾病的侵蝕,長期厭食導致她因突發心臟病離開人世。
飲食失調源於心理問題和生理問題
神經性厭食症(簡稱厭食症)是指患者因對自身身材產生不正常認知,從而嚴重節食,並通過嘔吐、瀉藥、過量運動等方式減輕體重,屬於進食障礙類身心疾病。
厭食症來得無聲無息,當你以為只是為了甩掉肥肉而禁食時,你不知道這正是向厭食症發出「邀請函」的動作。漸漸地,你開始害怕食物,討厭吃東西,對進食感到內疚,你不自覺地越陷越深,不經意間,已經骨瘦如柴。
研究顯示,全球每 800 個年輕女性中,便有一人患有厭食症。雖然厭食症被歸類為精神疾病,但它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大,在長期缺乏營養的情況下,患者可因心臟衰竭而死亡。隨著厭食症悄然而來的還有暴食症,同樣不可忽視。
其典型症狀則是一吃下食物後立刻引吐或服食瀉藥,接著又要再吃。
厭食症一般由心理生理因素引發,通常是肥胖、微胖或是標準身材的年輕女性,開始厭惡自己的身材,總覺得再瘦一點更好;或受到身邊友人影響,產生「瘦才是美」的錯誤觀念。從心理因素漸漸發展成精神疾病,逐步失去判斷能力,儘管已經瘦得皮包骨,但總覺得鏡子裡的自己是個胖妞。
患者在進食後會出現嚴重的罪惡感,為了減少罪惡感,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選擇完全不進食,還有一些人則會出現暴食症。
厭食症和暴食症患者有時會同時出現兩種症狀,並互相交替。暴食症患者常因為心裡壓力而暴飲暴食,一餐甚至可以吃下 10 人份的食物
但之後又用引吐或是服瀉藥的方法將食物排出來。
暴食症的發病年齡通常比厭食症來得晚。厭食症患者一般是年輕的中學生或大學生,而暴食症患者通常是工作人士,尤其是生活在高壓下的年輕人。
你有厭食症嗎?
厭食症似乎是女性專屬疾病,其實不然,男性患者也佔了 10%,而其餘 90% 為女性患者。雖然心理因素是造成厭食症的主要原因,但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也對這種疾病有很大影響。
生理因素人體的內分泌失調也會引起厭食症。當一個人長期處在飢餓狀態,可導致下丘腦機能障礙,造成內分泌和新陳代謝失調,繼而造成體重持續下降。
研究發現,許多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可影響個人飲食行為,通常厭食症患者腦嵴髓液中的血清素比他人低。還有相關研究顯示,有 6%~10% 患者的姐妹同樣患有此病症,從而有研究者認為厭食症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社會因素社會審美觀、周遭朋友和家人的審美觀都深深影響著患者。一般來說,父母的審美觀會直接對孩子造成影響,比如一個非常介意自己體重的母親經常在女兒面前挑剔身材,女兒患上厭食症的概率比其他人更高。
有研究發現,許多患者都是就讀中學或大學的女性,由於求學期間長時間與同齡人在一起生活學習,易受到他人影響,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女孩特別注重外表,內心也十分敏感。
一些人的不當批評易造成年輕女性的心靈遭受挫折,甚至失去自信。因此,其中一部分女性執意認為只要瘦下來就能讓人更喜歡她,便想盡各種方式讓自己瘦下來,以此彌補內心的不足。但她們沒有想到,這樣做並不能得到認同,反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厭食症。
身體因素厭食症與體內激素分泌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質類固醇激素升高等。幾乎所有抗生素長期使用都會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微生態失衡,造成腹脹、噁心與厭食。
你需要知道的「厭食症的危害」
厭食症會降低體重,使身體缺乏足夠的營養和能量,甚至影響身體的發育和正常運行。
心臟受損健康的飲食可以為心臟提供重要的營養,如鎂、鈣和鉀,心臟需要這些物質才能正常工作。營養素有助於保持心肌強壯,心臟問題是厭食症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這種飲食失調會導致心臟跳得太快或太慢,也可能導致心力衰竭。
不健康的骨骼
厭食症會導致骨骼變弱,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這通常是因為厭食引起的應激激素增加,以及女性和男性睪酮激素雌激素水平低。飲食攝入不足也會導致骨密度下降,體重越低,骨質流失越多,而且患有厭食症的女孩在重要的成長期內不會形成強壯的骨骼,骨骼健康的變化往往無法逆轉。
生殖健康的變化
雌激素變化會影響女性的月經,導致停經。厭食的女性可能難以懷孕,在體重不足的情況下懷孕的女性也有較大的流產風險。懷孕後,她們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發生產後抑鬱症。此外,患有厭食症女性的嬰兒出生時可能有先天缺陷或體重過低的情況出現。
皮膚、頭髮和牙齒的變化
沒有通過食物獲得足夠的營養可能導致牙齒問題,一些患有厭食症的人頭髮會變得稀薄無光澤,皮膚也會變得非常乾燥。
血細胞減少
患有厭食症的人通常患有貧血症,身體沒有足夠紅細胞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很累。極端的厭食症導致身體產生的紅細胞比平時少,這可能非常危險,甚至是致命的。由於厭食,白細胞的產生也可能下降,由於白細胞會抵抗感染,沒有足夠白細胞的身體更容易感染病毒。
共同特徵對身體和體重過分關注,對身體形象有扭曲想法。以下是異樣特徵
精神症狀厭食症:自我孤立、抑鬱、憂慮、困擾、完美主義、過分苛刻。
暴食症:抑鬱、憂慮、衝動、對親密關係有困擾。
控制體重厭食症:想盡辦法控制體重,通常是嚴格禁食,做大量運動。
暴食症:過度飲食,又採取各種方法讓食物排出體外,也出現厭食症症狀,如嚴格禁食和大量運動。
飲食模式厭食症:進食很慢。暴食症:進食很快。
溫馨提示:可以過來求助,後臺私信可以獲取一對一的諮詢,根據自身暴食情況量身定製調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