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民進黨「卡柯」「毀柯」

2021-02-15 香港商報

當民進黨初選結束,臺北市長柯文哲即預言民進黨除了「滅韓(國瑜)」還有「毀柯(文哲)」。果然,柯文哲一早才說「雙子星」投資案審了半年都沒有結果,抱怨蔡當局效率太差;孰料下午經濟部投審會即以「國安」為由,宣布駁回「雙子星」投資案。柯文哲早就數度自稱很害怕,因為民進黨初選結束後,再度定於一尊的蔡英文就會把鬥爭的矛頭指向他。看來蔡當局這招「直搗黃龍」,真的是一舉痛擊柯市府西區門戶計劃的政績,順便也給柯文哲「抹紅」。民進黨目前正在製造臺灣存有「國安」疑慮的氛圍,其實這是蔡當局面對政敵時,無論攻或守皆宜的利器。

民進黨初選後,其黨主席卓榮泰曾說民進黨不會攻擊柯文哲,並要爭取柯粉,看似白綠和解,但柯卻不領情,還指綠營高層自己不會出來咬人,卻會放狗出來咬人。言猶在耳,果然蔡賴初選結束後不久,蔡當局即將槍口轉向柯。始終被柯視為第二任期最重要的重大政績「雙子星案」,拖了近半年後遭投審會駁回。蔡當局的出招,的確對柯市府傷害不少;根據柯的說法,將來重新招商無論成功與否,此項投資案的夭折,已對臺北市造成新臺幣200億元商機損失。柯文哲上任後常被批評沒有重大建設、招商引資成果不佳,如「大巨蛋」已讓柯遍體鱗傷,「雙子星案」再失利,柯的5年任期已無指標性政績可宣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蔡當局眼於柯可能角逐2020,因此藉此「卡柯」、「打柯」的意圖,堪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平情而論,投審會駁回「雙子星案」,主因在於其認定得標的廠商南海集團與大陸有一定的淵源,因此以「有『國安』之虞」為由予以駁回。然而,其荒謬之處在於,南海集團之前已先取得經濟部「不是中資」的證明書,因此才能參與投標;得標之後,投審會卻又以「違反『國安』」為理由,駁回了申請案。如果按投審會後來的解釋,則需要說服各界,為何一家本身不是中資但與大陸有淵源的公司,參與興建「雙子星」,就會因「易受大陸的政策影響」而有「國安」疑慮,而予以否決。這些理由,何止充滿臆測,根本是憑想像推定預為有罪之判決。所謂的「國安」疑慮難道完全是蔡當局的心證,說有就有,旁人無法置喙?

其實,說穿了,投審會駁回南海集團投資「雙子星案」,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滅柯文哲的威風,破壞他「西區軸線翻轉」的施政,讓「大巨蛋」和「雙子星」淪為其「負政績」;二是替柯加上「紅帽子」,明示、暗示柯「親中」,斬斷柯參選2020之路,讓他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時顏面無光,返臺也沒什麼收穫可以炫耀。

歸根究柢,仔細審視投審會認定的諸多駁回的理由,其實都是推論,並無證據,只是單憑蔡當局的想像與恐懼「有『國安』疑慮」,即可完全推翻臺北市政府和商界的所有遊戲規則,進而扛出「國安」大旗,不遺餘力地「抹紅」柯文哲。堪稱蔡當局為了卡住柯文哲挑戰2020的機會,可以翻出積壓近半年的案子,然後作出「不放行」的決定;也為了「卡柯」,蔡當局大筆一揮,就是新臺幣200億元商機化為烏有。為何如此?厥為如果柯文哲參與2020選戰,在「三腳督」之格局下,民進黨評估柯至少擁有大約兩成支持度的實力,則可透過「抹紅」柯,可望拉回淺綠選民的支持,進而鬆動柯的基本盤,這可視為「毀柯」的第一步。

總之,在政治光譜上,柯基本上偏向綠營,但因有意問鼎2020,已處處遭到民進黨的壓制與掣肘。一直以來,柯文哲不斷被問到白綠合作參選2020及「蔡柯配」的問題,但自去年底臺北市長選舉,白綠結下梁子,現在若想「白綠合」,因近期柯不斷火力全開批蔡當局並且視民進黨如仇敵一般,想尋求「白綠合」或蔡柯搭配參選2020,恐難付諸實現。再者,蔡當局立場反覆,為了遂其「卡柯」的目的,駁回南海集團的「雙子星案」,使得「投資審查」變成「政治審查」,將讓外資來臺卻步不前,並使得蔡當局宣稱的「非常歡迎外資來臺」淪為名不副實的口號。

作者: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相關焦點

  • 陳一新:賴清德參加初選的「政治算計」
    在美中兩強之間,主張臺灣應與兩邊維持良好關係,以充分發揮槓桿作用,收左右逢源之效,且臺海兩岸應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和平發展關係。文章轉自東森新聞雲,有文字改動! 民進黨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初選殺得難分難解,蔡英文對行政機構前負責人賴清德的政治無情打壓可謂有目共睹。
  • 【臺海】臺灣「九合一」選舉今晚揭盅!藍綠搶盤攸關2020大選
    執政兩年就引發民怒大潮的民進黨又能守住幾個縣市?整體投票率、藍綠執政版圖的重新洗盤等,不僅是民意的最佳體現,更攸關2020年大選,是這次選舉的重要觀察點。經過一年的你爭我鬥,「九合一」選舉今晚9點前將全部揭曉,花落誰家備受矚目。首當其衝的是意外成為這次選舉重點的高雄市,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引發的「韓流」席捲全臺,所到之處均是人山人海。
  • 【聚焦】臺「二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 小英上臺 臺灣變色
    她表示,沒有忘記維持臺海安全與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是大家的共同期待,也是兩岸要一起努力的事,「維持現狀是我對臺灣人民跟國際社會的承諾,我一定說到做到」。●蔡勝朱300多萬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昨日下午4時結束。當晚出爐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陳建仁當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得票689萬4744張,得票率為56.1%。
  • 「轉型正義」=「戒嚴轉型」?
    但我卻深深同意蔡英文這句話,轉型正義確實未完成,而且就在民進黨執政下,我們正步入「綠色恐怖」的新戒嚴時代!這些話經過高談「轉型正義」的綠媒報導出來,恫嚇意味十足,真難想像當時要是沒有直播,後果將會如何?聯合報在「1219綠色恐怖事件」後,特別比較了另一件解嚴後發生的「叛亂案」,也就是1991年清大學生「獨臺會案」〔注2〕。當時也是調查局清晨拂曉出擊,闖入學生宿舍搜索、逮人,而所謂罪證就是學生讀臺獨分子史明著作的心得筆記,以及電腦裡準備影印的史明對革命建國的計劃等文件。
  • 臺男「用微積分+開根號」,得出結論臺軍能擋10天.
    有臉書粉專親自做街頭民調,「兩岸開戰,臺灣打得贏嗎?」,卻有路人表示,打不贏,但臺灣能擋10天,並解釋原因。臉書粉專「鷹之眼」16日貼出一支關於「臺海是否可能開戰」的街訪影片,主要訪問4題。第一,關於「我國國名正確名稱為何?」,不少人第一反應是臺灣,但主持人提醒,「臺灣是地名」,大家馬上想起來,「中華民國」,且大家幾乎無一例外。
  • 「韓流」牛在哪?
    超人氣的「韓流」甚至席捲全臺,黨籍候選人爭相合體、合照,不能站臺,「獻聲」也可,成功帶動整體聲勢,在這場戰役中穩居首功,奠定黨內「新太陽」地位。事實上,韓國瑜一個人打趴執政黨,說來的確荒謬,但也是「時勢造英雄」。關鍵還在蔡英文政府兩年多來的諸多的「失」政不得人心,加上經濟不振致民怨沸騰;可以說,讓民進黨全面陷入苦戰,當前大環境正是「韓流」能一直擴大的最大助力。
  • 批民進黨初選不等於真民意 呂秀蓮:採全民調宛如「問魔神仔在決定」
    隨著國民黨、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落幕,但陳水扁副手呂秀蓮質疑初選採全民調進行,因母體抽樣、加權指數等瑕疵導致無法反應「
  • 「罷免韓國瑜」是怎樣的鬧劇?| 分析
    韓流壯大成紅潮,這樣的聲勢,用「樹大招風」再貼切不過。四方造勢,八面樹敵!韓國瑜惹來罷免狂潮為哪般?【視頻】環球時報報導韓國瑜被聯署罷免「九合一大選」,韓國瑜從空戰起家,歷經三山大戰,攻下高雄,民進黨盤踞高雄20年的根基一夕翻盤。
  • 臺灣誰才需要或害怕兩岸「和平協議」?
    迅速被民進黨的蔡英文和蘇貞昌在公開場合予以強烈反對,認為不可能籤訂讓臺灣失去主體性的所謂「兩岸和平協議」。國民黨的一些政治人物也迅速出來說,這些沒有經過黨內討論屬於吳敦義的個人言論。顯然是害怕被民進黨污衊為「賣臺」在未來的選舉中失去優勢。臺灣究竟需要不需要籤訂「和平協議」、誰才需要「和平協議」、誰不需要甚至害怕「和平協議」?「和平協議」的框架要點為何?
  • 臺鍵盤軍師:解放軍攻臺「登陸熱點」曝光!
    中時電子報報導:中美軍機軍艦近期頻繁出現臺海周邊,臺灣各界擔心會不會開戰。有網友好奇表示,如果臺海真的開戰,何處是放軍最佳登陸點?
  • 政治「超級星期天」掃街造勢 朱立倫:挺藍作夥拚經濟
    朱高分貝痛批,民進黨很「搖擺」,以為南臺灣一定是他們的,但其實很多人都擔心,希望臺灣未來能安定、兩岸和平。朱昨一早先陪同「立委」候選人林易煌、陳淑慧車隊掃街拜票,沿途不少民眾熱情揮手、比「贊」表達支持,還有長輩組成應援團,手舉「阿嬤在這裡」、「阿公也來了」標語,替朱加油打氣。
  • 「封宇將至」罷王決戰前夕 王浩宇爭議懶人包一次看
    王浩宇早在2009年、尚未當選「議員」時,他就曾因不斷在PTT論壇八卦板做置入性營銷,遭時任PTT新聞站長高嘉瑜(現任民進黨「立委」)宣布全面封殺至今,獲封「PTT佛地魔」稱號。罷王決戰前夕,「精選」王浩宇曾引發的爭議事件懶人包,讓讀者了解他走到今天這一步,有其脈絡可循。
  • 羅文嘉談賴清德初選「受盡委屈」 陳菊:他永遠是我的兄弟
    民進黨2020黨內初選13日正式落幕,由蔡英文擊敗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確定代表民進黨參加2020大選,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14日上午透露,賴清德早在3月就曾表示「認為小英會贏初選」,證明賴清德是正人君子,初選過程「受盡委屈」
  • 郭一鳴:韓國瑜又有新名詞:「發財外交」
    翌日朋友群組有人斷言「韓國瑜沒戲了」,問為什麼?答案是善面相者指韓國瑜臺上表現無「君王之勢」,又無「君王之相」云云。我不懂面相之學,但電視畫面所見,身著淺藍襯衫、個子不高的韓國瑜與其他四位西裝革履的參選人站在臺上,確實顯得另類,當大特寫鏡頭推近時,禿頭很亮很大,特別顯眼。
  • 臺中,看臺上臺下喊「下臺​」 | 訪臺記㈢
    一個叫「文山伯」的南部魚販上臺開罵:民進黨是「樂色(垃圾)」黨,是「taigou」黨,美國啊轉我們的錢,日本夭壽欺負我們……這個傢伙在去年韓國瑜競選市長時曾受民進黨人的挑釁,但他放話:我家有老有小,有本事放馬過來!此君挺韓可謂旗幟鮮明。連郭臺銘都不屑,說「別來搞亂臺灣」。上臺挺韓的,還有原臺中市長胡志強,他帶著因車禍造成重疾的妻子上臺秀恩愛。
  • 【林金源】政治正確的「灣生回家」
    (許多大陸移住臺灣的父母,則為他們在臺出生的兒女取名「臺生」。)「灣生回家」是2015年在臺灣上映的一部紀錄片,記錄灣生被遣返日本後,仍把臺灣當故鄉,時時思念在臺的親友及舊情。很多灣生到了晚年終於一償宿願,回到魂縈夢系的臺灣,臺人對灣生亦極其友善,反應臺日的「族群融合」。此片不但票房不錯,還獲電影金馬獎。推動此片的人物是一位自稱擁有日本血統的「田中實加」,她另出版一書與此片同名。
  • 「接地氣的力量」韓國瑜哈佛閉門座談演講主題
    「接地氣的力量」韓國瑜哈佛閉門座談演講主題高市長韓國瑜預計臺北時間12日凌晨,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閉門座談會中發表演說
  • 【重磅】報導「失實」充滿「偏見」「無知」!華人不必「仰望」英文媒體!
    最後,評論員強調,同樣的問題,比如炒房和洗錢,其他族裔包括歐裔都存在,單單揭露華人的「錯誤」,還是有誤導讀者的「軟性歧視」存在。我認為,英文媒體當然存在這樣的問題,甚至他們在採訪時,常常有「預設立場」,結果變成「套出」被採訪者的話語,,來為報導的預設立場服務,但這些「話語」,並非是採訪者要表達的意思,被採訪者常常憋了一肚子氣,覺得被「利用了」。
  • 經典的「剪刀」、「石頭」、「布」,猜拳的日文說法
    じゃんけん由「剪刀」、「石頭」、「布」,三種不同的手勢來分勝負,剪刀幹掉布,布抓住石頭,石頭再砸死剪刀,這是じゃんけん的規格,大家一定都知道。但是有些人,雖然知道じゃんけん這個字,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他們總是把中文裡的「剪刀」、「石頭」、「布」直接翻成日文用,也就「はさみ」、「石」、「ぬの」……這…真是錯了…,因為中文裡的「剪刀」、「石頭」、「布」可不等於日文裡的「剪刀」、「石頭」、「布」喔!
  • 在座右銘裡的「胸懷」,「雅量」和「信仰」!
    李開復在他的書中,談到他的座右銘:「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便兩者的不同。」這句話是我修改 Serenity Pray,原文不是用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而是用寧靜和信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