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4位竇皇后:扶風竇家緣何能出四位皇后?

2021-02-13 扶風圈子

我們一直致力於傳播扶風文化、傳遞本地資訊、抒發城市情感、聯絡鄉情鄉誼。如果你是扶風人,關注這裡就對了!【每周六或周日更新】


圈圈姐提示: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由林心如飾演的就是竇漪房竇太后

「扶風竇家出皇后」,流傳西府地區的這句話並非空談,而是確有其事,章德竇皇后、桓思竇皇后、太穆竇皇后、昭成竇皇后,這些竇皇后娘家都是扶風人。為何扶風縣多出皇后?這些竇皇后又有著怎樣的曲折故事?
  

如今,扶風縣有 4000多人姓竇,這支竇姓後人又是誰的後代呢?讓我們跟隨扶風竇氏文化探究者一起追尋那段竇家往事——
  

扶風竇家出了四位皇后
  

其實,歷史上共有七位竇皇后,最有名的是西漢孝文竇皇后,即史劇中經常出現的竇太后竇漪房,竇氏一族興旺也是從竇漪房、竇嬰開始的,扶風竇家源於竇漪房七世孫竇融,竇融之後,扶風竇家出了四位皇后。
  

中國竇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扶風縣文史員竇智禮介紹,扶風人竇融因籌劃歸漢有功,被東漢光武帝封為大司空、安豐侯,扶風竇皇后均是竇融的後人。竇家鼎盛時,有一公:大司空竇融,兩侯:安豐侯竇融、顯親侯竇友,娶進三個公主:內黃公主、沘陽公主、涅陽公主,四位二千石(漢官名,指郡守),可謂權傾朝野。
  

竇家女兒正是頂著娘家的耀眼光環進宮的,「東漢時期,竇家勢力鼎盛,除竇融在朝當大司空外,還有不少竇氏武將在外鎮守邊關,掌握兵權,朝廷為了穩定江山,拉攏武將,所以,不少竇氏女子被娶進皇宮。」竇智禮解釋,竇家與劉家扯不斷的婚姻關係,實質上都是一場場政治聯盟。比如,章德竇皇后是竇融的曾孫女、沘陽公主的女兒,桓思竇皇后是漢代大將竇武的女兒。
  

這幾位竇皇后的娘家都在扶風,這裡的扶風與今天的扶風不同,當時,漢武帝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以輔京師,右扶風既是一個內史官名,也指一片區域,相當於今秦嶺以北,戶縣、鹹陽、旬邑以西的地方,統稱右扶風。
  

如今,扶風縣的竇姓人都以竇融為先祖。解放前,在縣城南飛鳳山上建有「鄉宦祠」,供奉著竇融塑像,每到清明節,竇姓人便結隊前往山上祭拜。
  

章德竇皇后有兩把刷子
  

第一個扶風竇皇后是章德竇皇后,漢章帝聽說竇融曾孫女美豔,諸方打探,見竇氏果然嬌美,十分喜愛,進宮第二年,就冊立竇氏為皇后,一同進宮的妹妹也被冊封為貴人。竇皇后一生無子,收養梁貴人兒子劉肇為養子,章帝逝世後,劉肇年幼繼位,竇太后開始了五年的當權執政。「這五年,竇太后辦了五件事,算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女人。」《扶風文史資料竇滔專輯》編者之一張天福介紹,竇太后任用鄧彪為太傅,領百官,任兄長竇憲為掌典輔政,保持了政局穩定;讓已經封王的皇室子弟,都返回各自封國,防止內亂;還廢除了鹽鐵不能自販自鑄的禁令,百姓可煮鹽鑄鐵;提倡儒學,勸民農桑;此外,派竇憲大破了北匈奴,助推東漢王朝達到鼎盛時期。
  

張天福認為,客觀來看,章德竇皇后有功也有過,她執政之後,也使哥哥竇憲專權跋扈、陰謀叛亂,竇家權力過大,最後被和帝劉肇與宦官一起誅滅,竇氏家族做官的人全部被免,章德竇皇后被軟禁內宮,憂鬱辭世。
  

可憐可嘆的桓思竇皇后
  

桓思竇皇后竇妙不太走運,竇妙進宮兩年後,漢桓帝去世,竇妙與父親竇武確立劉宏為皇帝,稱漢靈帝。當時,劉宏年幼,宦官當道,陷害忠良,竇妙臨朝聽政後,起用陳蕃、杜密等賢臣,父親竇武時任大將軍執掌朝政,準備誅滅宦官。
  

竇智禮談道,竇武是個忠臣,一生清廉,操心國家社稷,可是女兒竇妙卻性格優柔寡斷,處在深宮中,經常被宦官迷惑、幹擾。在謀劃剷除宦官過程中,竇妙猶豫不決,遲遲不下決心,最終走漏了消息,宦官搶先一步下手,煽動靈帝以武力逼迫竇妙交出大印,反誣竇武造反,竇武父子自殺,首級被懸掛在洛陽都亭上,宦官還殺了許多忠臣,竇妙被幽禁,竇武的侄子雁門太守竇統率部逃往北國。這一次,竇家幾乎遭到了滅頂之災。
  

據傳,只有竇武的一個孫子,被僕人胡騰保護,逃至零陵(今廣西一帶)。
  

太穆竇皇后的美麗傳說
  

李淵的妻子,李世民的母親,也是竇家姑娘,這個竇皇后的美談比較多,小小年紀就勸諫舅舅周武帝與突厥親近,拉攏突厥,來安穩江南和關東,由此引來諸多稱讚。「雀屏中選」的典故也與她有關。太穆竇皇后的父親是竇毅,母親是襄陽長公主,兩人發現女兒才智出眾,決定為女兒尋找一個有為的夫君,便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前來求婚的男子必須兩箭射中孔雀眼睛,才可以娶竇氏為妻,數十人去求婚都沒有射中。李淵聽聞後前來求婚,兩箭準確地射中孔雀兩隻眼睛,竇氏便嫁給了李淵。
  

竇皇后不僅貌美,而且聰慧過人,李淵任扶風太守時,有幾匹好馬,竇氏對李淵說,皇上喜歡馬,你為什麼不把這些馬送給皇上呢,留下來會招致禍端的。李淵沒有聽竇氏的話,不久,果然被隋煬帝貶黜。此後,李淵聽從竇氏勸言,謹慎處事,升任將軍之職。李淵流著淚對兒子說:「早聽你母親之言,得此久矣!」
  

竇智禮說,太穆竇皇后 45歲時過世於涿郡(今河北涿州市),竇氏心智過人,李淵能奪得天下,想必與這位賢內助是分不開的。
  

扶風人眼中的竇皇后
  

歷史記錄總是以男人為主,女人的故事偶爾摻在其中,但竇氏皇后的故事告訴我們,哪段歷史離得了女人呢,尤其是身居高位的皇后,她們或盡己所能推動了一個朝代、一個家族的進步,或無奈地觀望,甚至是加速了一個王朝的衰落。歷史大浪洶湧向前,這些女性如同一朵朵浪花,被裹挾進浪潮裡……
  

竇智禮曾做過統計,在今天的扶風縣,共有竇姓人 4000多人,集中在段家鎮、天度鎮的魯馬村、法門鎮的寶塔村等地。落戶扶風的這支竇家人,有的是竇家落難之後,從平陵遷來的;有的是逃亡漠北塞外,漂泊數百年最終返回竇家,落腳扶風的,例如蘇若蘭的丈夫竇滔,就是在北國出生,由祖父帶回扶風美陽,定居法門寺西街。如今,這些竇姓人都尊竇融為先祖,關於竇家皇后的故事,他們都能講兩段。
  

作為竇家後人,竇智禮把扶風竇皇后的故事收集起來,結合歷史背景,編進了扶風縣文史資料中。品讀這些故事,竇智禮是有感觸的,政治聯姻使這些竇家姑娘不能選擇自己的婚姻,她們的命運與娘家的興衰緊密相連,歷史變革迫使她們要面對更多的抉擇,在抉擇面前,她們的作為,是可以教育竇氏後人的。


這是咱扶風人自己的小圈子,致力於傳播扶風文化、傳遞本地資訊、抒發城市情感、聯絡鄉情鄉誼。一個放鬆心情的圈子,一個便利生活的圈子,想要生活可圈可點,想要生活輕鬆幸福,關注這裡就對了!【每周六或周日更新】

相關焦點

  • 「竇皇后認弟」典故漫說
    (竇皇后  影視圖)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竇太后,趙之清河郡觀津縣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後生兩男……及代王立為帝,數月,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竇皇后親早卒,葬觀津。竇皇后兄竇長君,弟竇廣國,字少君。
  • 隋煬帝的蕭皇后,靠什麼把6位君主迷得神魂顛倒,還真御夫有術
    導語楊廣:妃蕭氏,夙稟成訓,婦道克修,宜正位軒闈,式弘柔教,可立為皇后。蕭後是政治文明名門蘭陵蕭氏一族人,爸爸是西梁孝明帝蕭巋,媽媽是張皇后。蕭皇后一生服侍過六位君王,那麼蕭皇后到底有哪些的工作能力可以把六位君王吸引住呢?在真正的歷史上,隋朝蕭後是一位文化藝術涵養非常高的傳統式女人。在《北史》和《隋書》上都談及了隋朝蕭後的性情品性。
  • 中國的王姓出了37位皇后,排名姓氏第一,你知道是哪些皇后嗎?
    王姓在歷史上,一共出了37位皇后。這樣的累代帝後之族,在炎黃子孫中還找不出第二個來,可謂世所罕見、絕無僅有了。王姓的37位皇后集中在漢至明12王朝中。其中漢代5位,孫吳2位,東晉6位,南朝劉2位,南朝梁3位,南朝陳1位,北齊3位,北魏1位,唐朝8位,宋朝2位,明朝4位。
  • 其實,金陵十二釵正冊上有五位皇后,兩位皇貴妃,四位公主!
    今天我們不妨從金陵十二釵正冊入手,看看這十二位女子到底是何身份,亦能揭開《紅樓夢》的廬山真面目。警幻仙子曾對賈寶玉說:「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櫥則又次之。餘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眾所周知,這正冊上的十二位女子,依次分別為:薛寶釵、林黛玉、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這是沒有一點爭議。
  • 家鄉事自古山東出皇后:盤點歷史上10位山東籍「第一夫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山東是個風水寶地,人傑地靈。雖說兩千年來沒出過皇帝,但皇后還是出過許多。
  • 中國歷史上的多位郭皇后
    郭皇后是一個封號,歷史上有多名郭皇后。
  • 母儀天下、垂範朝野——中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整個中華文明歷史上,共有正統王朝二十二代,而夏商周三代最高統治者沒有皇帝的稱號(夏稱後,商稱王,周稱天王、天子),直至第四王朝秦在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掃平六合、統一華夏,秦王贏政認為自己的成就已經「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將「皇」「帝」這兩個上古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呼結合起來,作為自己以後的稱號,嬴政就是中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 盤點歷史上10位山東籍皇后(王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山東是個風水寶地,人傑地靈。雖說兩千年來沒出過皇帝,但皇后還是出過許多。
  • 史上最賢惠的四位皇后:清朝無一位,榜首無人能及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641字,閱讀約2分鐘皇后作為一國之母,皇帝的門當戶對,可以說是擁有舉世無雙的權力。
  • 【讀通鑑】宮鬥聖手竇皇后:美麗聰敏只是包裝,陰狠毒辣才是內核
    老竇家,在西漢時就很厲害,東漢,更是大放異彩,太后出了兩位,權臣出了一堆。實際上,竇家的崛起,也是在跌入谷底之後的絕處逢生。我們先看一下,竇家是怎麼衰落的。以前我們講過,老竇家的大家長竇融,是混官場的絕頂高手,幹了七八年大司空,位加特進,後來因受牽連免職,但是不久又代理衛尉,兼領將作大匠(工程總監),一直幹到七八十歲,才退下來。
  • 中華第一望族,出了92位宰相,36位皇后,36位駙馬,名字都很耳熟
    若要問古代有哪一個家族才能比得過楊家,那又能比得上琅琊王氏,他們家從漢代到清朝,在1700年的歷史上有92位宰相,36位皇后,36位駙馬,還有「書聖」王羲之。琅琊王氏起源於琅琊郡,現在青島琅琊鎮姓王,以王為姓,先祖為太上皇諫大夫王吉,名字不太熟悉。出生日期不詳的王吉是現在的青島即墨人。
  • 順治帝有四位皇后,她們都有哪些不同的命運?
    順治作為大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其婚姻帶有濃厚的滿族早期婚姻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他與四位皇后除夫妻意外的複雜關係上。這四位皇后分別是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孝獻皇后。下面具體來講一講這四位皇后的不同命運。
  • 她才是歷史上的爾晴,嫁入豪門榮耀滿身,家族出了三位大清皇后
    關於傅恆夫人,官方史料中很少記載,不過一些野史雜記中卻對這個女人大書特書,焦點無非是她與乾隆帝之間的風流韻事。納蘭永壽原本就有四個女兒,後來納蘭永福的兩個女兒又過繼給了納蘭永壽,如此以來,納蘭永壽便有了六個女兒。
  • 大唐三百年的八位皇后:僅一位善終,其餘結局悽慘
    大唐王朝將近三百年的時間,一共出現了八位皇后。歷史上,皇后的地位是非同小可的,在皇帝的後宮中,皇后是可以協助皇帝的。皇后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
  • 清朝歷史上的三位烏拉那拉氏皇后,不同的時期,結局的命運也不同
    在清朝的歷史上後宮其實是有三位烏拉那拉氏的皇后,出生不同的時期,結局也是不同的。或許大家有的還很陌生,今天小編就和你們說說這三位皇后。在清朝歷史上第一位出現的是努爾哈赤的孝烈武皇后烏拉那拉氏·阿巴亥,她是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長相貌美,蕙質蘭心在她12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努爾哈赤,深受努爾哈赤的寵愛,在慈高皇后去世之後,她就立刻被立為大妃。她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個兒子也她可以說是榮耀至上了。可是一切都在清太祖努爾哈赤駕崩之後都變改變了,阿巴亥被捲入皇家的政治鬥爭當中最終無奈成為了犧牲品。
  • 她才是歷史上真的爾晴,為傅恒生下6個兒女,家族還出了3位皇后
    因為她的背叛,導致了溫柔和善的富察皇后去世,也破壞了魏瓔珞跟傅恆之間的感情。在劇中,爾晴的全名叫喜塔臘·爾晴,其實歷史上她的原型可沒有她這麼狠毒。爾晴的歷史原型也不姓喜塔臘,而是姓那拉。首先來看看傅恆的出身,他的出身算是極其高的,除去皇后弟弟的這一層身份,傅恆自身和家族的榮譽也不少。富察家族的先祖早在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就已經歸附,可以說是滿清最早的貴族。
  • 歷史上的廢太子下場都很悽慘嗎?漢朝和唐朝的態度截然不同(上)
    歷史上被廢掉的皇太子是什麼下場?在劉盈之前雖然沒有先例,但在他之後的歷史上卻屢見不鮮,能安穩度過餘生就算燒高香了,最好的結局都是囚禁。以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為例,被廢掉的皇太子基本上集中在漢朝和唐朝,兩大最著名的朝代一共貢獻出了九位廢太子,對皇太子們來說,強漢盛唐不好混。歷史上有哪些比較著名的皇太子被廢掉?被廢的原因是什麼?他們的人生結局怎麼樣?有沒有完整善終的?下面就對此做個闡述(排名以歷史先後次序為準)。
  • 竇漪房原型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劉恆真的很寵她嗎?
    歷史上的竇漪房真是一個經歷十分奇特、而又非常豐富的女人。 她出生於西漢初年的一戶農家。 歷史上的竇漪房有沒有重大作為呢? 漢惠帝時,年僅8歲的竇漪房,進入皇宮,伺候呂太后。
  • 獨孤信一生有7女,為何有3位能成為皇后?還分別是3個朝代
    文/鏡子 標題: 獨孤信一生有7女,為何有3位能成為皇后?還分別是3個朝代 說起獨孤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他英俊帥氣的容貌。
  • 朱瞻基的兩任皇后,在《大明風華》中是親姐妹,歷史上是何關係
    然而朱高熾僅在位十個月,就不幸病逝了。於是,二十六歲的朱瞻基繼承了皇位,是為明宣宗。在歷史上,朱瞻基有過兩任皇后,一個胡氏,一個孫氏。也就是《大明風華》中,胡善祥和孫若微的歷史原型。而在《大明風華》中,孫若微與胡善祥是親姐妹,兩人同是靖難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