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葡萄產業 昔日貧困戶今天奔小康

2020-12-23 鄠邑宣傳

葡萄產業是西安市鄠邑區的優勢特色產業,近年來依託實用科技,當地葡萄新品種、新技術不斷推廣,帶動許多農民朋友脫貧增收。餘下街道靈山寺村曾經的貧困戶鄭多念,就是在政府部門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依託葡萄產業實現了脫貧增收。

在鄠邑區靈山寺村的科技扶貧產業園裡,葡萄新品種「含香美人嬌」剛剛成熟,紫紅的果粒晶瑩剔透、分外誘人。由於市場緊俏,一大早,鄭多念就來到園子裡採摘葡萄、修剪枝葉。

西安市鄠邑區餘下街道靈山寺村脫貧戶 鄭多念:現在有了責任感了,生活有了奔頭了。咱就想,有了錢,叫娃都過好。

普通的葡萄成熟一般在八、九月份,靈山寺村的葡萄能提前成熟上市,主要得益於科技力量。園區在西安市科技局的扶持下,引進淺層地熱加熱項目,冬季可對大棚加溫,即便是數九寒冬,棚內的氣溫也能保持在15℃以上。

由於棚內氣溫適宜,六月份就可以陸續上市,有力提升了這裡葡萄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園區還給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

西安市科技局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 關盛元:針對有就業能力的這樣的貧困戶,咱們優先吸納貧困群眾在園區進行務工,這樣保證咱們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另一方面咱們通過集體經濟分紅也是一種保障。

曾經家庭貧困的鄭多念就在幫扶幹部的鼓勵到園區打工,2018年順利脫貧。去年,他還從產業園領到了入股分紅。腰包鼓起來了,生活也有了盼頭。去年年初,他還娶了媳婦兒,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說起自家的變化,他十分感謝幫扶幹部。

西安市鄠邑區餘下街道靈山寺村脫貧戶 鄭多念:一個咱不認識的人,給咱弄這弄那,咱就要好好幹,對得起人家。

西安市鄠邑區餘下街道靈山寺村村民 崔百練:現在小夥變化的比過去好得多了,現在也很勤奮,只要那裡有活他就去幹,現在群眾反映都很好。

現在,當地的葡萄產業在科技助力下發展勢頭良好,忙碌在園區的鄭多念也對自己未來的生活也有了新的憧憬和信心。

西安市鄠邑區餘下街道靈山寺村脫貧戶 鄭多念:人好了,學好了,人就跟咱在一起。咱現在把房蓋了,別人有的東西,咱基本上現在也有了,不愁吃不愁穿。咱這已經是脫貧了,以後就是奔小康水平了。

—END—

來源:區扶貧辦

編輯:鄠邑宣傳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會昌:產業興道路暢 增收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會昌:產業興道路暢 增收致富奔小康 2021-01-14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陽:鄉親「幫幫團」助力脫貧奔小康
    現年56歲的他是水尾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長期患病,身體不能長時間勞作,往年種植茶樹菇都是靠妻子一個人在支撐,最多的時候也就種植5000多袋,加之他每年的醫藥費用還要6000多元,常常入不敷出。張貴友家的生活轉變發生在2015年,剛被確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他,在水尾村黨支部的幫助下,向上級部門申請了產業扶貧專項資金7000元,用於擴大茶樹菇種植規模。
  • 定西:龍門鎮大寨子村葡萄產業助力鄉村旅遊
    原標題:龍門鎮大寨子村葡萄產業助力鄉村旅遊  中國甘肅網8月12日訊 據定西日報報導 時下,正是葡萄成熟時節。在臨洮縣龍門鎮大寨子村姜維墩文化生態基地的葡萄採摘園裡,一串串晶瑩剔透、成熟飽滿的葡萄垂掛枝頭,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前來採摘。  遊走在葡萄園裡,空氣中瀰漫著甜甜的味道。遊客們穿梭在葡萄架下或採摘,或品嘗,或拍照,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平時在蘭州,今天大姨帶我來這兒的葡萄園摘葡萄,我第一次來邊摘邊吃,感覺葡萄非常好吃。」一位來自蘭州的遊客說。
  • 廣西興安縣:黨旗引領再加力 決戰決勝奔小康
    發揮政策明白人和致富帶頭人作用,落實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對焦脫貧攻堅中的貧中之貧、難中之難、堅中之堅,引領主導產業,挖掘各村潛能,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快速壯大,由單一的「輸血救助」向多元模式的「造血自生」轉變,為貧困群眾拓寬致富渠道,助力全鎮脫貧工作提質增效。
  • 百日攻堅 一線記錄:甲谷村養殖分紅 產業扶貧奔小康
    甲谷村養殖分紅 產業扶貧奔小康 8日上午,昭覺縣特口甲谷村熱鬧非凡,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因為這天是養殖專業合作社生豬養殖收益分紅大會。
  • 【你笑起來真好看】廣西來賓市:產業發展同致富 凝心聚力奔小康...
    黃國整等負責共和村脫貧攻堅的工作人員看到了林下種植中草藥的發展潛力廣闊,隨後開始加大力度鼓勵共和村貧困戶們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經濟,使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帶動群眾脫貧增收。而機遇也適時出現。2017年,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和金秀瑤族自治縣結成脫貧致富、共奔小康對子。
  • 伊利探索實踐精準扶貧模式用產業帶動「伊起小康」
    6月17日,「伊起小康」脫貧攻堅項目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進行了籤約,並同步啟動了敕勒川30萬頭奶牛生態牧場示範項目暨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基地,未來伊利將通過「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打造土默特左旗脫貧樣板,全面助力內蒙古脫貧攻堅和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 石景山區助力「堯鄉」人民奔...
    石景山區助力「堯鄉」人民奔小康 2020-07-01 06: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甘肅會寧:趕著牛羊奔小康
    脫貧攻堅的核心狠抓主推牛羊產業全力構建「小規模、大群體」產業體系千方百計育產業、強扶持、激活力壓茬整村推進肉牛羊增收產業覆蓋達標引進安格斯基礎母牛6586頭從缺乏技術、背井離鄉的打工仔到技術精良、養殖經驗豐富的「牛人」他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在一步步艱難的探尋和摸索中找準了致富新思路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康莊大道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孵化產業「金品牌」 賦能侗鄉奔小康
    孵化產業「金品牌」 賦能侗鄉奔小康來自國家移民管理局三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導10月17日,在江蘇邊檢總站重點幫扶的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八協村八協紅扶貧茶示範基地,村民在採茶。汾水村第一書記胡獻說,該基地屬於村集體經濟,村黨支部組織45戶貧困戶參股養殖。廈門邊檢總站扶貧幹部李健介紹,總站對口幫扶八江鎮汾水村、高邁村等7個貧困村以來,先後選派8個基層優秀黨支部結對幫扶7個村黨支部,採取「黨員致富帶頭人+貧困戶+村集體經濟」模式,構建黨支部戰鬥堡壘群、黨員示範崗。
  • 勞模風採丨唐建業:葡萄「串」起致富路 帶領農民奔小康
    在羅定市素龍街道鳳塘村有位遠近聞名的女致富帶頭人,她從一線城市返鄉創業,建起了葡萄種植基地,辦起了公司和農民合作社,用葡萄串起了當地貧困戶和農民的致富路。
  •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韋蘭:代表有擔當 村民奔小康 2020-11-17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層動態」十三敖包鎮解放村開展「脫貧奔小康、共圓中國夢...
    6月16日,為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脫貧攻堅,解放村與幫扶單位聯合舉辦「脫貧奔小康、共圓中國夢」貧困戶聯誼活動,80多名貧困戶和幫扶人一起參加活動。此次活動設置了脫貧攻堅知識有獎問答、文藝節目表演、個人才藝即興表演等活動,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貧困戶內生動力,拉近了與幫扶人之間的感情,同時進一步掌握了扶貧相關政策和應知應會內容,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石。
  • 從「在家待業」到「朝九晚五」——來料加工產業助力汶川群眾奔小康
    在汶川縣來料加工扶貧車間,還有幾十位石小花這樣的貧困戶實現了從「在家待業」到「朝九晚五」的轉變。汶川縣來料加工總負責人楊梅說,「我們這有退休工人、有貧困戶、有殘疾人、還有下崗工人、農民和低保戶。來料加工扶貧車間不僅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也讓人真切感受到了東西部協作實現脫貧奔小康的深刻變化。正如楊梅所說,汶川縣閒置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轉移就業難度大,大量婦女勞動力因照顧小孩、老人不能外出務工。而與此同時,數千公裡之外的「中國小商品之都」浙江省義烏市卻面臨著「用工難」「用工荒」的難題。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兩地解決供需、合作發展、互惠共贏搭建了橋梁。
  • 四川古藺:黃蜀葵花開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小康
    四川古藺:黃蜀葵花開遍地「金」助力苗族同胞奔小康 2020-07-30 21:16:49 龍汝群是大寨村四組的貧困戶,在加入「採摘隊伍」的第一天就拿了120元的日工資,她說,其他熟練的村民,一天能採四五百斤,光是「採花」工資就有200多元。黃蜀葵基地。 曹雪 攝  黃蜀葵是一種中藥材,藥用價值較高,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等功效,其花是腎病藥物「黃葵膠囊」的主要原料。黃蜀葵生長周期短,每年清明節前後種植,兩個多月後即可採花曬乾售出,花期從7月持續到9月。
  • 「紮根在大陸 助力奔小康」:臺灣父子涼山深處種出成片橄欖綠
    2020年是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
  • 稅力量「添磚加瓦」 助力振興美麗鄉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近年來,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通過政策扶持、結對幫扶等方式,助力昔日鄉村美麗「蝶變」,以「稅力量」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 淅川:「黑科技」助力,軟籽石榴「硬核」
    「你們被評為全國『十佳』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示範點,哪個方面最有特色?」「那還得數咱們的軟籽石榴啊!」12月20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相鄰的武店村,曬著太陽、嘮著嗑的老人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筆者的提問。淅川縣九重鎮武店村共有696戶284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0戶242人,2016年底退出貧困村行列。
  • 田間林中紅白黃 共同富裕奔小康
    田間林中紅白黃 共同富裕奔小康 2020-08-27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如東:我和我的家鄉 攜手同奔小康
    家鄉的小康,離不開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奮鬥。連日來,記者行走在江蘇如東的田野鄉間,喜看農村新變化,聽老鄉說「我和我的家鄉」的小康故事。他們的小康之路或許有千條萬條,異曲同工的是他們的奮鬥之旅中,總是懷著濃濃的家鄉情結。小康承載初心,而他們與家鄉父老鄉親攜手共奔小康的情懷,是最樸素的初心表達。